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陈■,字二庵,号养钿,湖北安陆人。父早死。兄弟二人。哥哥名宽铸,字冶堂。母徐氏,送两子读书,求功名,走仕宦道路。陈宦读书颇聪敏,幼年时即有才子之名。1903年夏,陈宦回乡省母,路过河南,被该省学政挽留校阅试卷,作短暂逗留。恰在这时,蒙古人锡良调任四川总督,与老友林学政见了面,谈及自己的幕府缺乏人才,请林推荐。林就推荐陈,说此人才堪大用。锡良非常高兴。陈宦回到家中,忽然接到锡良给他汇来的八百两银子,叫他即日入川。他留七百两给母亲和哥哥,自己拿了一百两搭臭干鱼船到四川。他到成都落栈后,当天即到总督衙门挂号。次晚,锡良即来栈房看他,只接谈一次,即派他当四1!0武备学堂会办。锡良给他的第一个任务,

  • 标签: 袁世凯 辛亥革命前后 黎元洪 孙中山 锡良 参谋总长
  • 简介:辛亥革命前后清朝入关后共有10个皇帝,顺、康、雍、乾、嘉是它的上升时期,从道光开始走下坡路,经咸、同、光、宣四代更逐步由封建社会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至完全结束了它的腐败统治。其间腐败过程,即中国人民奋起图存的过程,包括太平天国、义和团起义和辛亥革命三大革命运动。腐朽的清朝每一次对外战争的失败,即加重一次中国人民的苦难。割地赔款、签订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者利用清政府这条走狗,对中国人民的压榨掠夺,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辛亥革命始于湖北,尤其是辛亥革命以后的湖北,有深人了解的必要。关于辛亥革命,解放前也有不少记载,但真正作为研究课题,则是解放以后的事。在党的领导之下,这方面史料的辑录、理

  • 标签: 辛亥革命前后 孙中山 黎元洪 共产党 留学生 袁世凯
  • 简介:<正>官报和民报自从革命派的报纸在上海租界中出版之后,清政府是不惜采取一切手段严加镇压的,帝国主义者也不会在租界中保护革命者的出版自由.继《苏报》和《国民日日报》之后,《警钟日报》也在1905年3月25日被封闭了.但是,革命派报纸虽然不断遭到斩杀,并非革命派的民间报纸却能有一些发展.原来,由于清王朝的统治地位日趋于削弱,它实际处于既不甘心让人民有新闻出版的自由,又不能完全禁止报刊出版的矛盾状态中.他们只能集中力量对付革命派,而不可能禁止所有对他们的统治并无大碍的报纸.民间报纸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他们是争取民主的斗争的受益者.

  • 标签: 袁世凯 报纸 革命派 新闻事业 清政府 孙中山
  • 简介:谛闲法师(1858-1932)是中国近代天台宗的高僧,他创建了宁波观宗讲寺,在寺设立观宗学舍(后称弘法社和弘法研究社),培养出大批僧才,分灯弘化各地,使天台宗传播于大江及黄河南北,甚至北至东北,南及港台地区,因而被尊为天台宗四十三祖。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之所以能够中兴天台宗,其因缘在于他在辛亥前后,接受了清末民初的时代思潮,开始参加僧伽教育事业,并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正因为有如是之因,才有后来中兴天台宗之果。

  • 标签: 天台宗 高僧 法师 知道 时代思潮 因缘
  • 简介:<正>李基鸿,字子宽,生于1881年8月23日,湖北应城城北盛滩人,老同盟会会员,为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创建共和作出了贡献。最初,他在国内外从事唤醒、发动群众的舆论组织工作。1911年回国后,追随孙中山奔走效力,武昌起

  • 标签: 辛亥革命前后 同盟会会员 许崇智 组织工作 城北 廖仲恺
  • 简介:<正>潘怡如,名康时,字怡如。一九四四年三月二十九日,《新华日报》曾以《辛亥革命老前辈潘怡如先生病逝》为题,报导了其生平革命事迹。同年三月,董必武写了《哭潘怡如》一诗(见注(44))。

  • 标签: 孙中山 黎元洪 董必武 辛亥革命前后 袁世凯 革命党人
  • 简介:清朝末年,商部为筹措财款,令江海关经营的沪关库款存庄生息。辛亥革命爆发后,前清上海道台刘燕翼逃入租界的闸北洋务局,将上海钱庄领存道库公款的存折以及押据、契约等文件一并送交时任领袖领事的比利时领事薛福德保管,拒不见客。沪军都督府为提用道库存款,在与领事交涉无果的情况下,转而商请上海钱业。上海钱业领袖朱五楼因不畏威胁,坚持上海钱业业规,“认票不认人”,被陈其美软禁。经过多方磋商,最终达成双方接受的处理方案。这一事件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列强乘机接管了中国海关税款的保管权,标志着总税务词完成了对中国关税从征收权到保管权的全面控制。

  • 标签: 辛亥革命 上海钱业 道库存款 关税保管权
  • 简介:王锡彤起初不过是个地方士绅,只因归隐彰德的袁世凯请他帮助经营实业,才有了晋升机会。武昌起义后,王锡彤进而成为袁世凯的贴身谋士,尽管因劝阻袁世凯镇压革命曾惹怒过后者,但在如何处理与革命党的关系方面,袁世凯仍很重视王锡彤的政治见解。然而清帝退位后,袁世凯却过河拆桥,执意复辟帝制,于是王锡彤不得不远离政治,终身埋首于工商实业。

  • 标签: 王锡彤 革命党 袁世凯
  • 简介: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纪念日。虽然革命离我们很远.但历史不应忘记。画家许宁先生在很早以前就创作了一组关于《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连环画,这组画完整讲述了孙中山先生与辛亥革命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由于版面原因,我们只摘取了部分图片与说明文字)

  • 标签: 辛亥革命 说明文字 孙中山 纪念日 连环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建国以后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在中国近代史领域可算是“热门课题”之一,80年代以来尤其如此,出版的资料、著作和发表的论文之多,几如汗牛充栋。单是以辛亥革命命名的论文集就有十多种,字数近千万,真有目不暇接之感。为了对史学界30多年来研究辛亥革命的成果作一阶段性的归纳,也为了使研究者尤其是中青年同志对30多年来的研究情

  • 标签: 辛亥革命史研究 辛亥革命时期 主要分歧 热门课题 史学界 建国以后
  • 简介:1910年(宣统二年)程德全调任江苏巡抚,因其力主君主立宪,遂与张謇相知相识。在清未民初的政治变迁中,彼此最终顺应民主共和的潮流,大力促成江苏独立,并双双参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宋案”发生后,程德全查清案情真相,并公布全国,因而为袁世凯所不容。张謇曾一度调解南北纷争,无果而终。“二次革命”中,程德全因附和革命党人,宣布江苏独立,战后被逐出政坛,从此结束与张謇的交往,晚年在常州天宁寺出家为僧,以青灯黄卷聊度余生。

  • 标签: 程德全 张謇 辛亥革命前后 君主立宪 江苏独立
  • 简介:军国民教育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教育思潮,肇始于清末,成熟于民国初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衰落。这种教育思潮在不同的时期各具特色,对近代社会观念的转变、国民性的改造以及近代体育的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中国教育史 辛亥革命 军国民教育思潮 军事教育 学校体育
  • 简介:本文着重从民族国家构建的角度探讨辛亥革命前后蒙、藏等边疆地区的政治变迁.辛亥革命使“五族共和”“中华民族”学说从思想变成了政治实践,实际上成为梁启超政治思想、价值体系的代行者.可以说,因辛亥革命而昌盛的“五族共和”“中华民族”观念作为民国初期政府整合中央与边疆地方的意识形态,对边疆地方的民族国家之认同影响极深.

  • 标签: 辛亥革命 中央政府 边疆地方 民族国家构建
  • 简介: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社会教育发展进程中里程碑式的标志性事件之一。民国初年,在蔡元培的提倡和支持下,我国近代社会教育在教育行政、学制系统、人才教育观、社会教育设施和实践等方面,相比于辛亥革命之前有了更大的发展和超越。

  • 标签: 辛亥革命 蔡元培 社会教育
  • 简介:1911年10月10日,湖北爆发了震动世界的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古老的封建帝国终于崩溃了。革命的声势影响到全国各地,各地亦先后宣告光复共和,“而首先响应者,厥唯宜昌”(《辛亥武昌首义史编》1971年台湾出版)。作为武汉上游重镇宜昌,于10月18日正式宣布举义,成立了民军司令部,推行了“共和”民主政治。辛亥革命前的宜昌1877年4月1日,在宜昌正式成立了由外国人任税务司的中国宜昌海关,自此资本主义就在这块封建土地上开始萌芽了。从建关之日起,英国领事京华陀就到宜昌,会同地方官员勘测并商讨建立宜昌英租界事宜,并初步勘定了租界的地址和范围。在以后的几年里,虽然因双方在地租议价上的悬殊差别而未

  • 标签: 宜昌 辛亥革命 武昌首义 司令部 海关税务司 筑路工人
  • 简介:说起辛亥革命,人们会自然而然她想到武昌起义。然而,上海市政协和民革上海市委最近主办的“辛亥革命与上海”国际研讨会,更加深化了我对这次革命认识,特别是对辛亥革命时期上海所起到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 标签: 辛亥革命时期 上海 国际研讨会 武昌起义 市政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活跃在辛亥革命历史舞台上有三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军界、学界和会党。身经辛亥风云的光复会领袖陶成章记述当时通行的革命组织工作说:“其方法不外藉会党之声气,以鼓舞军学界,复以军学界之名义,歆动会党”,而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作为“鼓舞”、“歆动”这些力量的“原动力”。这大体上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军界、学界和会党在辛亥革命中的

  • 标签: 辛亥革命时期 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孙中山 资产阶级共和国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