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发脑胶质瘤行再程放疗的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09-2019年间行再程放疗的52例复发脑胶质瘤患者的资料,再程放疗中位计划靶区体积(PTV)73.5cm3(49.9~102.7cm3),中位剂量45.0Gy (43.0~48.8Gy)。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期并Log-rank检验,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中位随访32.6个月,全组患者中位OS和中位PFS期分别为16.1个月(95%CI为4.1~28.1)和8.0个月(95%CI为4.0~12.0),1、2、3年OS分别为67%、43%、29%,6个月、1年、2年PFS分别为67%、40%、26%。多因素分析KPS评分、复发时间显著影响OS (P=0.012、P=0.001);KPS评分、两次放疗间隔时间显著影响PFS (P=0.003、P=0.018)。分层分析提示再放疗时KPS评分为初始病理WHOⅡ级和复发后再次手术患者OS及PFS的影响因素(P<0.001,P=0.012);复发时临床表现为初始病理WHOⅢ、Ⅳ级患者OS及PFS的影响因素(P=0.006、P=0.044)。不良反应总发生为30.8%,1级占25.0%,2级占5.8%。结论再程放疗复发脑胶质瘤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 标签: 复发脑胶质瘤 再程放疗 不良反应
  • 作者: 仇文龙 施鹏越 王景福 朱健 于金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4-09
  • 出处:《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放射物理技术科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济南 250117,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腹部放疗一病区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济南 250117,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儿童肿瘤病区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济南 250117,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济南 250117
  • 简介:摘要儿童肿瘤相比成年人有更好的预后和更长的生存期,提示关注儿童肿瘤放疗引起的远期并发症非常重要。本文总结近10余年发表的40余项儿童肿瘤放疗临床研究数据,从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骨骼发育和远期继发肿瘤等领域,汇总临床研究观察到的儿童肿瘤放疗后出现的远期并发症及其"剂量-体积"参数,旨在辅助放疗医师、物理师为儿童肿瘤患者制定更为优化的放疗方案。

  • 标签: 儿童肿瘤/放射疗法 远期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胰腺癌根治术对胰腺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接受胰腺癌根治术的145例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中是否应用血管切除重建分为A组(无血管切除,n=77)、B组(静脉切除,n=58)、C组(动脉切除,n=10)三组。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手术相关指标、生存质量评分以(±s)表示,组间比较通过t检验,多组间比较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发症发生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及并发症发生>B组>A组(P<0.05);三组术后6个月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Karnofsly体力状况评分标准(KPS)评分均比术前升高(P<0.05),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中均无死亡病例,A组、B组及C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6.2±1.5)个月、(15.3±1.2)个月、(14.2±1.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侵犯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等血管的胰腺癌患者,若符合手术指征可在术中联合血管切除重建,虽会增加出血量及并发症,但可获得与无血管侵犯患者相近的预后。

  • 标签: 结肠肿瘤 结肠切除术 炎症 免疫系统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分析1975至2019年无锡市矽肺患者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8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通过无锡市居民死因监测、历年诊断纸质材料与网报系统,并结合公安与人社系统获得3 721例矽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Kaplan-Meier法与寿命表法结合,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通过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结果无锡市1975至2019年共报告矽肺3 721例,死亡1 274例,病死34.24%,中位生存时间30.9年。随着诊断时间的推移,矽肺患者病死呈明显下降趋势(χ2=747.75,P<0.05)。与壹期矽肺患者比较,叁期矽肺患者生存时间减少的风险增加(HR=1.486,P<0.05);与不吸烟患者比较,吸烟患者生存时间减少的风险增加(HR=1.136,P<0.05)。与发病年龄<30岁比较,发病年龄40~49岁、50~59岁、≥60岁患者生存时间减少的风险增加(HR=9.641、13.650、26.794,P<0.05);与工伤保险保障患者比较,用人单位赔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他保障、无保障的患者生存时间减少风险增加(HR=3.137、3.119、5.129、8.442,P<0.05)。结论矽肺患者的生存时间与矽肺期别、吸烟情况、发病年龄和保障情况均相关。应重点关注并控制上述风险因素,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命。

  • 标签: 矽肺 寿命表 生存分析 Kaplan-Meier Cox回归
  • 简介:摘要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是目前解决男性不育的重要手段,但仍有少数患者由于精子不能激活卵母细胞而出现反复ICSI受精失败。卵母细胞人工激活(AOA)技术可提高受精、妊娠、活产等,但其对子代是否会带来近、远期影响尚未可知。现总结近年来有关AOA技术对子代围生期结局、遗传学、体格发育及神经发育等方面影响的相关文献,为生殖医学工作者及儿科医师提供参考,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 标签: 卵母细胞人工激活技术 子代 影响
  • 简介:摘要食管癌死亡例数位居全世界肿瘤相关死亡例数第6位。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广泛应用及围手术期治疗的发展,食管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大幅提高,其术后远期生命质量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我国对于食管癌术后远期生命质量的关注程度尚不足,相关临床研究开展较少。笔者梳理和总结食管癌术后远期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食管癌术后远期生命质量的重视。

  • 标签: 食管肿瘤 远期生命质量 围手术期 外科手术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全身状态(American Society Anesthesiology Physical Status, ASA-PS)分级对胃癌患者远期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全胃或部分胃切除治疗患者的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ASA-PS分级与胃癌患者远期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排除190例患者后,共有829例患者纳入此项研究,中位随访期(四分位数)为50(23, 71)个月。ASA-PS分级Ⅰ、Ⅱ级和Ⅲ/Ⅳ级各有193例(23.3%)、510例(61.5%)和126例(15.2%),对应的5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 OS)逐级降低,分别为59.0%、45.3%和37.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多因素模型中,相对于ASA-PS分级Ⅰ级的患者,ASA-PS分级Ⅱ级的患者术后远期全因死亡风险增加29% (95%CI 1%~70%,P=0.045),ASA-PS分级Ⅲ/Ⅳ级患者的术后远期全因死亡风险增加46%(95CI 6%~102%,P=0.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SA-PS分级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远期全因死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胃癌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全身状态分级 风险比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6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行内镜下治疗的550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内镜下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远期无复发生存,并探讨黏膜下层浸润深度、低分化腺癌、脉管侵犯、垂直切缘阳性等危险因素对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550例内镜下治疗患者的随访时间为(60.7±36.8)个月,黏膜高级别瘤变433例,黏膜下层浸润癌117例(其中浸润深度<1 000 μm 33例,浸润深度≥1 000 μm 84例);治愈性切除461例,非治愈性切除89例。随访过程中,6例患者发生复发转移,其中2例局部复发(1例同时伴有淋巴结转移),4例发生淋巴结转移(2例同时伴发远处转移)。550例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为98.8%,其中治愈性切除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为100.0%,非治愈性切除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为93.3%。89例非治愈性切除患者合并肿瘤浸润深度≥1 000 μm、脉管侵犯、低分化腺癌和垂直切缘阳性,其中有1种危险因素者62例,有2种危险因素者23例,有3种危险因素者4例。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多,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风险随之增加。结论早期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很低,经内镜下治疗可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内镜下治疗术后应密切随访,同时术后应根据患者的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合理选择后续追加治疗方案,以保证患者长期生存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早期结直肠癌 内镜下治疗 非治愈性切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80岁及以上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科确诊为终末期肾脏病并行血液透析超过3个月,始透年龄≥80岁的82例患者临床资料,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的生存,运用Log-rank检验比较≥80岁高龄血液透析患者和76例80岁以下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高龄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82例80岁及以上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4个月,6、12、24和36个月的生存分别为90.0%、73.6%、60.8%和49.4%,主要死亡原因前3位依次为心血管事件、感染性休克、恶性肿瘤;80岁以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2个月,6、12、24和36个月的生存分别为94.7%、85.5%、72.4%和65.8%;经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80岁及以上高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低于80岁以下患者(χ2=5.284,P=0.02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是影响80岁及以上高龄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3.470,95%CI:1.364~8.827,P=0.009),而体质指数(BMI)(HR=0.806,95%CI:0.706~0.921,P=0.001)和人血白蛋白水平(HR=0.861,95%CI:0.789~0.938,P=0.001)为80岁及以上高龄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的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80岁及以上高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低于80岁以下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血管事件、感染性休克和恶性肿瘤,影响高龄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合并糖尿病、BMI偏低和白蛋白水平偏低。

  • 标签: 肾透析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斜视和弱视是常见且密切相关的两种眼病,其对于矫正视力、立体视觉等相关视功能的损害及外观的改变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生存质量是全面评估患者身体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目前已有斜弱视领域的专用量表可供不同对象评估选择。斜视患者生存质量的明显下降主要受双眼视觉功能、斜视外观和社会评价影响,手术和其他方式治疗后会有明显改善;弱视患者自身生存质量相对正常,但易受早期遮盖治疗影响而下降,在治疗效果改善后逐渐回升。(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284-288)

  • 标签: 斜视 弱视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2年8月—2020年8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CSP患者112例,均采用UAE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患者年龄22~42(32.79±5.16)岁,剖宫产次数1~3[1(1,2)]次,停经时间29~90(50.14±13.50)d。依据超声检查以及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专家共识(2016)相关标准分为3组:Ⅰ型组20例,Ⅱ型组55例,Ⅲ型组37例。观察患者术后近期(≤3个月)和远期(>3个月)并发症发生,并进行不同分型组间比较。结果3组患者年龄、停经时间、剖宫产次数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均顺利完成UAE及清宫手术。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分别为:发热22.3%(25/112),下腹疼痛49.1%(55/112),恶心、呕吐33.9%(38/112),穿刺部位皮肤淤青29.4%(33/112),尿潴留15.2%(17/112),下肢麻木3.6%(4/112)。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分别为:月经量减少19.6%(22/112),闭经2.7%(3/112),宫腔粘连1.8%(2/112),坐骨神经损伤0.9%(1/112)。术后发热Ⅰ型组为50%(10/20)、Ⅱ型组为12.7%(7/53)、Ⅲ型组为21.6%(8/37),Ⅰ型组高于Ⅱ型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型组与Ⅰ型组和Ⅱ型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间其他术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UAE虽为微创操作,其术后并发症问题不容忽视:下腹疼痛是术后最常见的近期并发症,月经量减少是术后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Ⅰ型组发热高于Ⅱ型组发热,其余并发症组间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术 剖宫产术 瘢痕子宫 妊娠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抑郁症的治疗目标已经从控制症状转变为实现功能恢复。功能的概念也已经从过去的社会功能转变为心理社会功能。长期以来,抑郁症患者心理社会功能的评估工具使用混乱,本文中梳理了有关抑郁症功能评估的工具,推荐了相应的评估策略,并强调了心理社会功能作为抑郁症远期疗效指标的意义。

  • 标签: 抑郁症 心理社会功能 疗效指标 疗效评估
  • 简介:摘要视路胶质瘤(OPG)是起源于视觉通路或下丘脑的低级别胶质瘤。其自然病程多变,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诊疗策略。化疗、手术及放疗的选择,需要谨慎权衡获益与风险比;目前,对分子病理学特点的研究为疾病的风险评级和预后评估提供了依据;靶向药物或可为难治性OPG的治疗提供新模式;相较于其他儿童颅内肿瘤,OPG患儿的生存期相对较长,故治疗决策中需要关注患儿的远期生命质量。本文对OPG患儿的诊断和治疗策略和远期预后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视路胶质瘤(OPG)是起源于视觉通路或下丘脑的低级别胶质瘤。其自然病程多变,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诊疗策略。化疗、手术及放疗的选择,需要谨慎权衡获益与风险比;目前,对分子病理学特点的研究为疾病的风险评级和预后评估提供了依据;靶向药物或可为难治性OPG的治疗提供新模式;相较于其他儿童颅内肿瘤,OPG患儿的生存期相对较长,故治疗决策中需要关注患儿的远期生命质量。本文对OPG患儿的诊断和治疗策略和远期预后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理想目标,对临床治愈持久性和远期预后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本文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治愈优势患者的选择、治疗策略选择及远期预后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炎,乙型,慢性 临床治愈 优势患者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眼上斜肌腱缝线延长术治疗伴上斜肌亢进(SOOA)的A型斜视的远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9年1月至2017年8月因A型斜视在山西省眼科医院行双眼上斜肌腱缝线延长术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21例(排除单眼SOOA的A型斜视、Brown综合征和Helveston综合征),其中A型外斜视19例,A型内斜视2例;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14±9)岁。对手术前后A征的大小、眼球客观旋转程度、SOOA程度以及双眼视觉进行比较。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及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26±17)个月(12~109个月),20例患者水平斜视经1次手术矫正至正位,水平斜视度数在±10三棱镜度(PD)之内;1例内斜视患者术后水平斜视度数>+15 PD。21例患者A征均消失,由术前(23.81±9.47)PD矫正为(0.90±3.59)PD(t=11.29,P<0.01),矫正量为(23.52±9.68)PD。眼球客观旋转度数术前为3.18°±3.26°,术后为-4.81°±4.13°,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7,P<0.01),旋转矫正量为7.95°±3.88°,无一例患者出现旋转复视。42只眼术前、术后SOOA程度[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3.0(2.0)、0.0(1.0)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8,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上斜肌腱缝线实际延长量与术前SOOA程度有相关性(r=0.47,P<0.01),但与术前眼球客观旋转程度无相关性(P=0.88)。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为缝线延长量=2.71×术前SOOA程度(t=27.93,P<0.01)。结论双眼上斜肌腱缝线延长对A征、眼球内旋及SOOA有明显改善,远期无旋转复视及V征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上斜肌减弱方法。(中华眼科杂志,2020,56:853-858)

  • 标签: 斜视 眼外科手术 A型斜视 上斜肌 肌腱缝线延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早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影响因素,并比较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早发与非早发AMI患者的长期预后。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3年1至12月在阜外医院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10 724例,其中符合AMI诊断标准者1 920例,依据发病年龄将其分为早发AMI组(男性≤50岁,女性≤60岁)及非早发AMI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发AMI的影响因素。观察终点为:(1)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卒中和支架内血栓;(2)出血事件。比较两组在住院期间及出院2、5年各临床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1 920例AMI患者,年龄(56.5±11.3)岁,男性1 612例(84.0%)。早发AMI组701例,非早发AMI组1 219例。两组在性别、体重指数、血脂、合并症、炎症指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OR=1.06,95%CI 1.01~1.10,P<0.01)、甘油三酯(OR=1.47,95%CI 1.14~1.90,P<0.01)、血尿酸水平(OR=1.02,95%CI 1.01~1.04,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OR=0.33,95%CI 0.14~0.78,P=0.01)、高血压病史(OR=0.72,95%CI 0.56~0.93,P=0.01)是早发AMI的独立影响因素。随访结果显示,与非早发AMI组患者比较,早发AMI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2、5年的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发生均较低;早发AMI组出院5年的MACCE及卒中发生较低,而出血的发生较高(P均<0.05)。结论代谢异常包括高体重指数、高甘油三酯、高血尿酸、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早发AMI的独立影响因素。早发AMI患者PCI术后5年内缺血事件的发生较低,但出血事件的发生高于非早发AMI患者。

  • 标签: 心肌梗死 早发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现广泛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和肥胖孕妇。目前研究显示,宫内二甲双胍暴露对子代的围产结局如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等无明显影响。考虑到二甲双胍可通过胎盘屏障,宫内二甲双胍暴露可潜在作用于胎盘和胎儿,可能会改变子代细胞代谢及影响正常激素水平等。依据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理论,宫内二甲双胍暴露对子代生长发育、代谢、生殖功能及神经心理发育的长期影响值得持续关注,本文对这些内容进行综述。

  • 标签: 二甲双胍 产前暴露迟发效应 生长和发育 儿童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尖瓣下移畸形(EA)的外科治疗方法和中远期随访结果,探讨其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127例EA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男59例,女68例,年龄(9.5±3.7)岁(0.67~18.0岁),体质量(27.1±11.7)kg(6.4~76.0 kg)。术前经心电图诊断预激综合征13例。术前合并有室间隔缺损11例,房间隔缺损42例,卵圆孔未闭34例,肺动脉狭窄6例,三尖瓣关闭不全127例。治疗策略分为双心室矫治92例(房间隔开窗的双心室矫治20例)和一个半心室矫治35例(房间隔开窗的一个半心室矫治8例)。本组125例EA患儿采用锥形重建法进行房化右心室的折叠及三尖瓣成形,2例单纯行三尖瓣成形术。结果围手术期死亡6例(4.7%,6/127),死亡原因包括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肺部感染和脑出血。术后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1.6%),均安置永久起搏器。7例(5.5%)患儿术后因大量心包积液行心包开窗术。出院前所有患儿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三尖瓣关闭不全程度明显减轻,心功能明显改善。全组功能右心室/房化右心室(FRV/ARV)比值为0.87±0.37。双心室矫治组FRV/ARV为1.12±0.39,一个半心室矫治组FRV/ARV为0.48±0.2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85,P<0.001)。110例获得随访,随访90.9%,随访时间3~96个月。3例(2.7%)术后中远期死亡。结论矫治EA的关键是解剖重建三尖瓣和右心室。根据三尖瓣发育情况及房化右心室与功能右心室的比例选择合适的手术策略,EA矫治有良好的中远期治疗效果。

  • 标签: Ebstein畸形 外科治疗 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