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肝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肝占位患者,回顾性分析早期肝癌应用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点,肝细胞癌33例,肝转移癌29例,肝血管瘤28例。结果在动脉期,肝细胞癌多表现为高密度强化,高于肝转移癌,在平衡期、静脉期,肝细胞癌多表现为低密度无强化,较肝血管瘤、肝转移癌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早期肝癌患者,16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为疾病诊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肝癌 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 影像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高分辨率扫描在支气管扩张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和分析我院2011年度经CT扫描确诊的支气管扩张的50例病例,均采用螺旋CT高分辨率扫描,骨算法重建图像。结果支气管扩张的三种类型均得以很好显示。结论它既能确定支气管扩张的性质,又能够显示支气管扩张的病变范围,高分辨率CT扫描支气管扩张的表现的高度特异性可取代传统支气管造影的检查方法。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CT扫描
  •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小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临床考虑小肾癌患者(男11例,女1例,年龄40~65岁)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观察比较肿瘤在肾皮质期、髓质期的增强情况,并与手术病理比较。结果皮质期11例肿瘤显著强化,1例呈轻度强化;实质期12例均显示强化迅速减退,呈快进快退表现。与病理对照,SCT术前正确诊断11例小。肾癌,另1例误诊为良性腺瘤。结论小肾癌的双时相螺旋CT增强扫描的增强特点对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可在小肾癌的检查中作为常规方法使用。

  • 标签: 小肾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增强扫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肾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肾癌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共35例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回顾性分析其螺旋CT诊断影像资料,判断该诊断方式对肾癌鉴别的效果。结果螺旋CT诊断明确透明细胞癌患者25例,乳头细胞癌患者6例,嫌色细胞癌患者3例,Bellini集合管癌1例,手术病理结果证实误诊4例,诊断符合率为88.57%。经典型12例,血管瘤样型16例,弥漫型5例,囊肿型2例。结论在肾癌诊断和鉴别中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方式具有较高的价值,即通过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进行明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螺旋CT增强扫描 肾癌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肾癌的CT影像特点。方法12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肾癌,分别行螺旋CT平扫和皮质期、实质期及肾盂期增强扫描,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12例癌灶中,平扫8例等密度、3例低密度、1例稍高密度,其中2例伴斑点样钙化;增强扫描皮质期6例癌灶与肾皮质增强程度相近,6例癌灶皮质期增强程度低于肾皮质;实质期、肾盂期癌灶增强程度下降,肾盂期癌灶境界显示清晰。结论小肾癌的螺旋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尤其是“快进快退”现象,可为确定性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 肾肿瘤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其扫描计划。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肾癌(≤3cm)在平扫和皮质期(动脉期和静脉期)、实质期及肾盂期的螺旋CT增强表现。结果:CT平扫实性15例,囊实性1例,囊性1例。增强扫描动脉期11例呈明显全瘤性强化,密度等于或稍高于肾皮质;4例呈轻中度强化,稍低于肾皮质;2例呈不均匀或分隔状或边缘强化。静脉期强化稍低于肾皮质。实质期肿瘤强化迅速减退,肾盂期肿瘤强化进一步减退。5例肿瘤边缘可见假包膜。结论: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小肾癌的诊断中较常规CT有明显优越性,多数小肾癌动脉期强化明显,实质期强化迅速减退,肾盂期呈更低密度,呈"快进快退"表现,有重要的定性意义。加扫静脉期图像有利于观察小肾癌与正常肾皮质强化模式的区别,避免假阴性或假"驼峰肾"的出现。扫描计划应包括平扫和皮质期、实质期及肾盂期增强扫描

  • 标签: 小肾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增强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中医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积极地倡导“治未病”,《黄帝内经》中就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我科运用这一理念配合治未病中心积极为广大群众采用对身体损害较小,早期诊断阳性率高而费用相对较低的CT体检。方法对82例自感胸部不适群众或胸部常规体检后仍需进一步CT检查的群众行低剂量(50mAs)CT扫描。结果低剂量检查方法对胸部常见病变图像质量较好,纵隔窗图像噪声略增大,但不影响影像诊断,且降低患者的辐射量。结论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不但能满足临床和影像医师诊断需要,早期诊断阳性率高而费用较低,又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保护受检者,同时降低设备的耗损。

  • 标签: 中医 治未病理论 螺旋 CT 低剂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早期肺癌诊断中应用低剂量螺旋 CT扫描的价值。方法以 30例肺癌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均行低剂量螺旋 CT诊断,并分析肺癌临床分期与病理分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例肺癌中,病理分期如下: 21例 I期, 6例 III期, 3例 IV期。低剂量螺旋 CT扫描辐射剂量低于常规螺旋 CT扫描,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肺癌可使用胸部低剂量螺旋 CT诊断,可有效减少辐射剂量,诊断效果显著。

  • 标签: 低剂量螺旋 CT 肺癌 常规螺旋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螺旋CT扫描32例颌面部骨折的患者后进行三维重建。结果经螺旋CT扫描和MPR,MIP,VRT,SSD三维重建能够清楚的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立体解剖图像和其周围结构的关系,它与二维CT影像和X线照相相比,可以更为清晰明了的显示骨折的类型、范围、位置、移位等,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能较清晰的显示颌面部空间结构,对复杂性颌面骨骨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颌面部 骨折 螺旋CT 三维重建
  • 简介:目的对螺旋CT容积扫描诊断胸廓骨骨折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讨论。方法以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0例疑似胸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X线与CT轴位扫描,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以CT轴位扫描图像为金标准,X线诊断灵敏度为与特异度均不如3DVR诊断,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扫描技术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入我院实施救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50例无心脏疾病入我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为其实施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处理。结果:入组对象均检查成功,横断面所呈现冠脉信息明确精准。三维图像经过对横断面图像的重建处理整体观显示较好。结论: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对冠心病患者病症筛查和病变血管评估有着良好应用价值,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扫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扫描在输尿管结石诊断方面的体会。方法: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输尿管结石患者61例,入院后接受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本组患者均接受泌尿系尿路造影检查,同时依据检查结果开展输尿管镜或尿路排石干预治疗,依据治疗结果分析多层螺旋CT的诊断效能。结果: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确诊为输尿管结石者52例,冠状面测定的最大直径大于横断面,但最大面积小于横断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泌尿系尿路造影检查确诊输尿管结石者53例,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中的诊断符合率为98.36%,特异度为100.00%,灵敏度为98.11%。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特异度、灵敏度均较高。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输尿管结石 诊断 泌尿系尿路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诊断采用螺旋CT扫描进行鉴别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就诊的踝关节骨折患者46例,具体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所有患者均给予X线和螺旋CT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踝关节骨折检出率。结果:相较于X线检查(73.91%),螺旋CT踝关节骨折的检出准确率(95.65%)明显更高,漏诊率和误诊率明显更低,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螺旋CT扫描 踝关节骨折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64排螺旋CT肘关节优化体位扫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50例肘关节外伤或非外伤患者,均来源于本院2013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入,所有患者进行CT扫描,先采用常规体位扫描,再采取优化体位扫描,对比两种体位扫描方式CT单次扫描X线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结果:优化体位扫描CT单次扫描X线辐射剂量显著比常规体位扫描低(P<0.05);优化体位扫描图像质量优良率为100.00%,显著比常规体位扫描的96.00%高(P<0.05)。结论:64排螺旋CT肘关节优化体位扫描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图像质量,减少X线辐射剂量。

  • 标签: 肘关节 64排螺旋CT 优化体位扫描 辐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