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在急腹症腹部扫描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1

多层螺旋CT在急腹症腹部扫描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朱洁

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215200

【摘要】目的:本研究评估急腹症患者行腹部MSCT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腹症患者6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双盲原则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检查各33例,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检查后,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为72.73%,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为96.97%,经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急腹症患者在接受检查的时候,采用MSCT进行检查可以将患者的病情准确诊断出来,以便对患者采取准确且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因此,该诊断方法值得被大力推广并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MSCT;急腹症;病理检查

急腹症患者发生病变的部位主要为脏器、膜后组织、盆腔组织和腹腔组织,而且该病的病情发展迅速,疼痛程度较重,使患者的身体承受比较严重的伤害,因此,需要采用有效的诊断方式帮助患者进行检查,进而针对具体病情采用针对性的方案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且准确度较高的诊断技术为CT,MSCT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患者的病灶清晰呈现出来[1],现将针对该诊断方式展开深入的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腹症患者6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女各33例,年龄35~66岁,平均(42.21±15.19)岁,患者均在腹部出现剧烈疼痛之后前往我院进行治疗,治疗期间,根据双盲原则将其分为两组进行诊断,其中采用X线进行诊断的一组称之为对照组,采用MSCT诊断的称之为观察组,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X线检查,观察组患者则采用MSCT平扫加增强扫描的方式进行检查,MSCT检测仪器产自德国,旋转速度为0.5s/360°,扫描层厚度为0.5mm,最大和最小管电流分别为440mA和10mA,,最大以及最小管电压分别为140KV和80KV,扫描时患者的姿势处于仰卧位,增强扫描时需要对患者注射对比剂,对比剂名称为碘帕醇,注射采用的工具为高压注射器,用药剂量为70mL,注射速度为3ml/s,扫描的过程中需要延迟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静脉30s,动脉50~60s。

1.3观察指标

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c2检验;计量资料以“`c±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研究显示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经过检查后,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为72.73%,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为96.97%,经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数据表明,急腹症的发生几率较高,并且该病的病情发展非常迅速,当患者罹患该病之后,腹部会产生剧烈的疼痛感,并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如果不能得到及时且有效的治疗,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目前,针对该病进行临床诊断时,主要采用影像学技术,但是检查结果具有较高准确度的当属CT检查,并且已经得到广泛应用[2]。影像学检查包含很多种检查技术,例如MRI、CT以及超声和X线,而每一种技术所针对的疾病种类不同,就MRI技术而言,其主要的诊治方向为肠梗阻,在检查炎性病变方面,可以采用CT以及超声和X线,但是在气体干扰的情况下,超声诊断很容易出现误差,而CT检查则可以将患者的病灶情况清晰表现出来,进而可以准确判断患者的病变情况,及时且准确的对其进行治疗。急腹症患者经过MSCT检查之后,胆囊周围积液以及胆囊异常和胆囊壁增厚等情况都可以十分清晰的表现出来,并且通过对重建技术,还可以准确判断患者肠管肿胀以及萎缩情况,再加之该诊断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进而为治疗提供更加充足的时间[3]。两组患者经过检查后,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为72.73%,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为96.97%,经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由此可见,急腹症患者在接受检查的时候,采用MSCT进行检查可以将患者的病情准确诊断出来,以便对患者采取准确且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因此,该诊断方法值得被大力推广并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褚爱鹏.多排螺旋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03):6-7.

[2]马天赐,徐学权,王继芳等.多排螺旋ct检查在急腹症病因诊断中的价值[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S2):14-15.

[3]罗开华,林立平.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596-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