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肺部高分辨率CT扫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扫描方法,因其具有极好的空间分辨率,能清晰地显示肺部细微结构,几乎能达到显示与人体相似的形态学改变.非对称扫描是双螺旋CT所独有的,是将X线扇形束以不相等的阴影宽度同时投射在两个探测器通道上的特殊扫描模式,在一次扫描过程中可以完成薄层和厚层两组扫描,即10mm层厚轴位扫描和1mm层厚的薄层扫描.本文通过对我院39例同时行HRCT和非对称扫描患者的图像进行比较,探讨标准的HRCT和非对称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非对称扫描能否代替标准肺部螺旋扫描及HRCT.

  • 标签: 双螺旋CT 非对称扫描 高分辨率扫描 肺部 CT征象
  • 简介:1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完成的173例增强螺旋CT扫描,其中腹部152例、头颅15例、胸部5例、CTA2例(颅底动脉环及髂动脉各1例),男性146例,女性27例.年龄11岁~83岁,平均57岁.使用非离子造影剂欧乃派克注射液166例,使用离子造影剂安其格那芬注射液7例.

  • 标签: 增强检查 螺旋CT扫描 造影剂 欧乃派克注射液 安其格那芬注射液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Budd-Chiari综合征(BCS)诊断中的扫描方法与技术。方法使用PhilipsBrilliance6排螺旋CT扫描机,扫描层厚3.0~5.0mm,螺距1.3,对14例BCS患者进行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扫描。其结果与下腔静脉造影和肝静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4例成像均满意,不但清晰显示了肝脏脾脏的病变,而且也清晰显示了肝静脉、副肝静脉、下腔静脉以及侧支循环血管情况。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相比,下腔静脉病变的准确性为100%,主肝静脉病变的准确率为97.62%,副肝静脉的准确率为85.71%。结论BCS病变显示依赖于检查前患者的准备、扫描时间的把握、扫描参数的合理性和扫描方法的正确性。

  • 标签: BUDD-CHIARI综合征 下腔静脉 血管造影 重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CT横断扫描及重建技术(SSD、MPR)在肩关节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技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经X线、CT、SSD和MPR证实的肩关节外伤57例及正常对照组40例.SSD和MPR以横断面螺旋CT扫描图像为基础,层厚3~5mm,螺距1~1.5,重建间距1~2mm.结果:SSD、MPR图像质量与扫描参数的选择及重建间距密切相关,SSD及MPR图像均能更好地显示骨折,并可立体地显示骨折线的长短、形态、走向,碎骨片的形态、大小、空间位置以及骨折的移位和关节对位情况.结论:螺旋CT扫描及重建技术对肩关节的骨折、脱位或半脱位可提供有价值的空间关系信息,利于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和制订手术计划.

  • 标签: 肩关节创伤 螺旋CT 横断扫描 重建技术 临床应用
  • 简介:鼻骨骨折在临床经常遇见,由于其解剖特殊、结构复杂,普通X线片及普通CT扫描很难暴露其全貌,我院从1997~2003年就30例头面部外伤疑有骨折的患者分别行鼻骨普通冠状和改良鼻骨冠状扫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鼻骨 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
  • 简介:TostdytheclinicalapplicationofX-myandspiralCTscanninginimagingofnosefracture.Methods55patientswereexaminedbyX-rayandspiralCTscanning,allimageswereanalysedandevaluatedtheimagequality.Results30patientswerediagnosedbyX-ray,50patientswerediagnosedbyspiralCTscanning.8patientswereprovedtohavenofractureinX-ray.5patientswereprovedtohavenofractureinspiralCTscanning.ConclusionImagequalityofspiralCTscanningisbetterthanX-rayinimagingofnosefracutre.

  • 标签: X线平片 螺旋CT扫描 鼻骨骨折 诊断
  • 简介:目的:应用ToshibaAquilionM16全身螺旋CT扫描机,对心脏冠状动脉粥样钙化进行前瞻性的扫描,旨在对冠状动脉的粥样钙化程度做出较准确的评分。方法:应用心电门控技术,使CT在心脏处于舒张期时相进行扫描,同时利用ECG技术获得重建图像的数据。使用ToshibaAquilionM16全身CT扫描机制造商日本东芝提供的专用测量软件(Agatstonscore)进行钙化评分。结果:应用此方法对128例患者进行CT扫描,96例能显示满意的冠脉钙化影像,27例显示欠佳,5例显示不满意。结论:当患者心率介于60次/min和80次/min之间时,在心电门控控制下所获得的冠脉影像为最佳影像,并能做出准确的钙化评分。因此,无创特点使MSCT(multi-sliceCT)在筛查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方面具备优势,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证据。

  • 标签: 计算机体层摄影 冠状动脉 钙化 心电门控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或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顺利进行螺旋CT增强扫描,提高诊断的准确度。方法施行CT增强扫描药物注射前的心理护理、加强扫描中的配合及用药后的观察。结果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减少、减轻了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扫描质量及诊断准确度。结论护理工作谨慎有序,对患者及时观察、准确判断、迅速处理,早期预防CT增强扫描中的药物不良反应,使CT增强患者安全,满意地达到预期目的。

  • 标签: CT增强扫描 不良反应 预防及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肝脏螺旋CT双期或三期扫描表现,探讨其对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经临床证实25例,均作螺旋CT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及部分平衡期和延迟期扫描,并分析螺旋CT多期扫描表现.结果原发性肝癌动脉期明显强化而肝脏无强化,形成鲜明的对比.门脉期呈相对低密度或恢复到平扫时表现.肝血管瘤CT特征为动脉期呈边缘性环状、结节样强化,门脉期病灶边缘强化向中心强化并充满病灶呈高密度,平衡期呈等密度或低密度.肝转移瘤表现多样化,周边强化或不均匀强化或不强化.结论螺旋CT双期或三期扫描已作为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主要检查方法,并作为常规.

  • 标签: 螺旋CT 双期扫描 肝脏肿瘤 诊断及鉴别诊断
  • 简介:对1199例CT增强检查病人在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的护理经验分析。结果1195例检查顺利,轻度过敏反应1例,轻度迟缓过敏反应3例。

  • 标签: CT增强扫描 护理 造影剂 碘海醇 毒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本文对23例经手术和临床综合诊断证实的急性肠梗阻病例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结果CT显示扩张肠袢和萎陷肠段间移行区为梗阻可靠征象,近段肠腔扩张越明显,远段结肠积气越少,越提示急性完全性肠梗阻;梗阻段肠壁增厚、延迟强化及系膜密度增高、血管模糊,是绞窄性梗阻十分重要的征象.结论提示螺旋CT在评价急性肠梗阻方面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CT 肠梗阻 诊断
  • 简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急性创伤,常有骨块侵入椎管对脊髓、园锥及马尾神经带来危害,X线检查有其局限,CT扫描具有显著优点;自1994.1~1999.8我院共收治胸腰椎骨折189例,其中爆裂性骨折122例,占64.55%,本文对有关临床资料作一回顾分析,浅析CT扫描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122例,其中男86例,女36例,年龄20~82岁,平均368岁;损伤原因:车祸伤81例,堕落伤31例,重物压伤8例,其他损伤2例;损伤部位:T12骨折43例,L1骨折42例,L2骨折8例,T11骨折7例,L3骨折4例,T9、T10、L4骨折各为2例,T8、L5骨折各为1例;相邻两节段骨折8例。2、方法:全部病例行常规X线正侧位检查,其中114例行CT扫描

  • 标签: CT扫描 临床价值 胸腰椎爆裂骨折 急性创伤 爆裂性骨折 常见
  • 简介: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拥有CT机1万余台,螺旋CT约2600台,每天多达十几万人接受CT检查,上世纪80年代后期接受X线诊断检查的统计为每年150人次/千人[1].我院2台CT每天平均检查约60人次.

  • 标签: CT扫描 辐射剂量 方法探讨 诱发 病人 螺旋CT
  • 简介:目的:了解矽肺的CT特征和CT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6例矽肺患者的CT和HR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CT和HRCT清晰地显示小结节、肺气肿、小叶间隔增厚、纤维化、块状影及其它病变。结论:CT尤其是HRCT在矽肺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矽肺 诊断 CT HRCT
  • 简介:随着交通事故、工伤和暴力事件的频发,鼻骨骨折、上颌骨额突骨折及伴发邻近骨复杂骨折的发生率逐渐增加.临床上单凭外伤史、鼻部触诊及常规的鼻骨X片侧位片检查,常有一定的漏诊.而螺旋CT的应用为颌面部复杂骨折的诊断提供了新的诊断技术.本文旨在探讨其对鼻外伤、鼻眶骨折、上颌骨额突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鼻部复合骨折 螺旋CT 临床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CT在诊断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的CT表现并与之对比.结果:全部患者均有骨膨胀和局部畸形,CT表现主要为磨砂玻璃样改变、囊状低密度影和斑块样硬化,无明显骨膜反应存在.结论:螺旋CT是诊断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螺旋CT 临床诊断
  • 简介:目的:根据低体重受检者(主要是儿童)的体重对CT曝光参数进行优化设置,以减少患者辐射剂量.方法:对220名低体重患者按不同部位、体重,以逐次接近法求取最优化曝光参数.结果:依据不同体重和不同扫描部位得到CT曝光参数优化设置表.结论:低体重患者CT曝光参数的调整是必要的,以体重为依据进行曝光量设置是可行的.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剂量 最优化
  • 简介:目的:研究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CAC)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7例既往确诊为冠心病或经心电图负荷试验和/或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35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分别进行螺旋CT检查.结果:受检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钙化率逐渐增高,冠心病组冠状动脉钙化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但随年龄的增长冠心病组钙化的特异性降低(降至11.12%).钙化血管以累及一支血管最常见,多为左前降支(LAD),三支血管钙化者主要见于60岁以上者.结论: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对早期诊断冠心病和预测冠心病事件有与病理相符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螺旋CT 冠状动脉钙化 诊断 钙化率 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