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杨勇房博刘洛锋杜春花朱其锋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6-01-11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究慢性硬膜下血肿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纳入的5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0年3月-2015年6月期间接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根据手术方式所存在的差异性将其分为观察以及对照两组,两组患者分别选择钻孔引流术以及钻孔冲洗引流术,比较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后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其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相关统计学软件计算可知,差异存在较强的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而言,采用钻孔引流术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恢复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控讨慢性血肿手术方法、手术注意要点、并发症防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69例CSDH患者手术治疗情况。结果69例均采取钻孔冲洗+引流术,2例首次拨管后再发,再次行冲洗引流治愈,再手术率2.9%。结论对于慢性血肿的首次治疗,冲洗引流术为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冲洗引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血肿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7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血肿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接受治疗的患者均在局麻下行钻孔冲洗引流术,48例(68.6%)痊愈;22例血肿腔未完全消失者出院后先后消失。4例(5.4%)复发,再次手术后效果满意,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慢性血肿诊断缺乏特异性症状,颅脑CT是有效的手段。双孔钻孔冲洗引流术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颅脑CT 钻孔冲洗引流术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慢性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更高,目前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保守、手术干预或者联合治疗。尽管有诸多病例经过药物治疗取得良好效果,但就现状而言,手术干预仍是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案,特别是针对于血肿量大,甚至脑疝以及复发的患者。而关于CSDH的手术方式较多,临床选择存在争议,且近年来在微创手术方面有所进展。本文就CSDH的手术方式综述如下,以供临床评估及选择。

  • 标签: 血肿,硬膜下,慢性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在基层医院38例慢性血肿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自2008年11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38例慢性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按COS评分,38例病人全部优良。结论对38例慢性血肿行钻孔引流体会,该术式对人体损伤小,手术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且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和实施

  • 标签: 钻孔引流 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慢性血肿(chronicsubduralhematoma,CSDH)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是当今公认的治疗慢性血肿最有效的方法,但仍有3.7%-38%的术后血肿复发率.本文收集了我院2006~2009年收治的CSDH患者35例,采用"L"型引流管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引流治疗 “L”型管 钻孔引流术 2009年 颅内血肿
  • 简介:摘要慢性血肿多见于老年人,均有外伤史,但个别患者外伤史不明显,多在伤后一个月至一年后出现症状来院就诊,经头颅CT检查确诊,血肿较大。传统治疗方法为颅骨钻孔置入胶管引流。我院自2007年采用YL—I型颅内血肿穿刺针,安装在枪式电钻上,穿刺引流血肿,治疗病例30例,均取得良好疗效。本手术具有操作简单、省时、安全、经济等特点,在科内处置室即可进行,适用于基础医院。

  • 标签: 微创治疗 慢性硬膜下血肿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血肿的临床特征和术后血肿复发原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慢性血肿患者45例,对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特征60岁以下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60岁以上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或偏瘫等症状(P<0.05);复发原因导致血肿复发的因素主要有症状潜伏时间短、血肿高密度或混合密度、颅内积气明显、术后引流量在300mL以下。结论不同年龄段慢性血肿患者其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差异,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检查结果对异常情况及时干预,以降低复发率。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临床特征 复发原因
  • 简介:1病历摘要病儿1,男,足月顺产2d。尖叫哭闹、拒乳,偶发面部及左上肢间断不规则抽搐1d。头部CT提示右侧额颞顶血肿厚约5mm。分3次经囟门行穿刺抽吸血性不凝液体22ml,复查CT无血肿。1年后随访复查结果显示病儿生长发育正常。

  • 标签: 血肿 硬膜下 婴儿 穿刺抽液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积液演变成慢性血肿的机理。方法报告6例由外伤性积液演变成的慢性血肿患者的临床表现、演变过程。结果6例均有明确头部外伤史,头部外伤后至积液形成的时间2~4周以上,积液至形成慢性血肿的时间自4周~3月,血肿位于单侧额颞4例,双侧额颞2例。临床表现较轻,血肿形成后有明显头痛轻度偏瘫等,手术5例均痊愈。结论积液演变成慢性血肿的发生机理可能为积液使蛛网膜受撕拉而出血或积液不断扩大导致桥静脉撕裂出血。

  • 标签: 头部外伤 硬膜下积液 慢性硬膜下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通过探讨以及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的后颅窝慢性血肿的诊治病例,探讨相关的疗效诊断分析结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3月到2012年4月收治的后颅窝慢性血肿患者共22例。采用手术治疗以及保守治疗的方法对后颅窝慢性血肿患者进行治疗。结果A组中有4例患者可以进行保守治疗,另外5例患者进行血肿清除术。B组中有5例患者进行保守药物治疗。另外8例患者同样进行血肿清除术。其中A组预后良好为66.7%,B组预后良好率为61.5%。结论术前患者的GCS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情况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后颅窝慢性硬膜下血肿 治疗 GCS 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慢性血肿钻孔引流技术的实践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针对我院从2013男3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38例慢性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钻孔技术对其进行颅内积液引流。结果38例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无一例死亡,效果满意,术后出现再次血肿1例,癫痫2例,并发脑挫伤3例。其余患者均康复满意。结论针对慢性血肿的治疗上,采取转孔引流技术作为治疗的手段,疗效显著,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硬膜 下血肿 钻孔引流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39-01
  • 简介:目的研究血肿引流术的操作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神经外科2010年7月至2014年4月的慢性血肿的96例患者的治疗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非手术组,主要采用脱水,降颅压等内科治疗方法;观察组使用钻孔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清醒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GCS评分,发现观察组患者中的昏迷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之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钻孔引流术和对照组的一般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之后均产生了相关的一些并发症,其中术后血肿复发观察组患者多于对照组,相比之下有差异,P〈0.05。对于其他四种并发症,也就是张力性气颅、急性血肿、颅内血肿、癫痫发作,虽然发生例数有差异,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血肿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疗效确切,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治疗之后的GCS评分,并且并发症少,值得医疗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和临床的广泛应用。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效果研究 临床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以往慢性血肿手术治疗往往是钻孔后放置一根引流管,冲洗时冲洗液顺切口流下,污染手术野,冲洗不彻底,需要盐水多等情况。针对此种情况,我们采用钻孔后置管两根地方法,巧妙地解决了以上问题,效果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血肿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自我院选取56例慢性血肿患者参与本组实验,就诊于2016年7月—2019年3月,抽签法分组,实验组28例开展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28例开展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血肿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理想。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围手术期护理 效果
  • 简介:目的通过总结分析69例慢性血肿(CSDH)行血肿钻空引流术后的并发症以探讨其处理和预防的方法.方法对69例CSDH术后并发症的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比较严重的并发症14例,其中张力性气颅1例;继发颅内血肿4例;血肿复发4例;脑脊液漏2例;血肿腔大量积液2例;癫癎1例.结论慢性血肿属多发病,手术操作不复杂,但并发症较多,如能术中术后正确预防处理,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冲洗引流 并发症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