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对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患者(76.67%)相比,P<0.05,组间差异明显。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的效果较好。

  • 标签: 神经肌肉 电刺激 脑卒中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伤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干预及护理决策,寻找适合创伤脂肪栓塞综合征病人的最佳护理方案。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4年9月期间在本院骨科进行诊治的60例创伤脂肪栓塞综合征病人,以随机法将其划分成两个小组,即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30例对照组研究对象以常规护理方案为主,而30例实验组研究对象则接受早期干预及护理决策,同时对比及分析两组研究对象护理效果。结果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研究对象在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等方面都存在着绝对性优势,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创伤脂肪栓塞综合征病人的早期干预及护理决策体现出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创伤脂肪栓塞综合征病人早日转归,建议推广。

  • 标签: 创伤后 脂肪栓塞综合征 早期干预 护理 决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创伤后晚期严重功能障碍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膝关节创伤后晚期严重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给予膝关节置换治疗,术后经过4个月随访,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患者术前经评价差100例,术后评价优68例,良27例,可5例,治疗优良率达到95%,患者满意度为100%。结论应用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创伤后晚期严重功能障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关节置换 膝关节创伤 晚期 严重功能障碍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患者创伤成长与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科行复发性流产术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创伤成长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复发性流产患者创伤成长与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的关系。结果患者创伤成长总分为(58.63±12.12),自我效能总分为(22.36±3.45),社会支持总分为(62.35±5.48)。创伤成长(除与他人的关系外)与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术后出现创伤成长现象,且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创伤成长有正性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复发性流产患者术后社会支持,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及创伤成长,从而恢复患者身心健康。

  • 标签: 流产 社会支持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预防减少患者在监护室内监护期间,采取镇静、镇痛、肌松药物治疗,精神障碍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餐低血压的发生率、餐血压明显下降的时间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24小时动态血压仪测定32例老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三餐餐前血压、三餐餐30min、60min、90min和120min的血压。计算餐前血压与餐血压的最大差值,任何一餐的餐收缩压(SBP)较餐前下降≥20mmHg的则认定为餐低血压(PPH)。结果32例患者中有26例出现餐低血压,PPH的总发生率为81.3%。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患者PPH的发生率要高于不伴有基础疾病患者的发生率。而血压下降比较明显的时间段在餐60min~90min。结论PPH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危害较大,故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餐血压下降所致意外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餐后低血压(PPH) 老年精神障碍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情感障碍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脑血管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与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2周及4周,观察组的HAMD、HAMA及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B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情感障碍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帕罗西汀 心理干预 脑卒中 情感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为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寻找更好的方法。方法:将伴有吞咽障碍的脑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普通针刺组(A组,58例)和电刺激吞咽神经肌肉联合针刺组(B组,6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内科基础治疗,A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选用局部穴位:金津、玉液、风池、翳风、廉泉、完骨,B组给予电刺激吞咽神经肌肉联合针刺治疗:风池透风府,翳风、翳明、哑门、天容、天窗、廉泉采用平补平泻,金津、玉液采用点刺放血1~2mL,同时使用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输出特定的脉冲电流(50~100Hz)对喉颈部神经肌肉进行电刺激。每日治疗2次,每次30min,治疗2周结束评估患者吞咽障碍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B组的总有效率为91.4%,A组的总有效率为75.8%。B组与A组总有效率比较,χ^2=5.232,P〈0.05。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症状的改善情况优于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吞咽神经肌肉联合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改善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治疗。

  • 标签: 中风 吞咽障碍 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 针刺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青少年急性创伤性髌骨外侧脱位内侧髌股韧带(medialpatellofemoralligament,MPFL)损伤的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入选条件的42例青少年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影像资料,对内侧髌股韧带损伤发生率、损伤程度、损伤部位等情况进行评估并统计分析。结果MRI检查结果显示,42例青少年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MPFL损伤发生率为92.86%(39/42),其中Ⅰ度损伤为7例(17.95%),IT度损伤为22例(56.41%),11I度损伤10例(25.64%);青少年急性髌骨脱位MPFL损伤部位发生在股骨侧有13例(30.95%),髌骨侧有20例(47.62%),韧带体部损伤有4例(9.52%),联合损伤有5例(11.91%)。结论青少年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MPFL损伤发生率较高,其中MPFL损伤以Ⅱ度损伤最常见,其次为Ⅲ度损伤和Ⅰ度损伤;MPFL损伤部位以髌骨侧最常见,其次为股骨侧。

  • 标签: 髌骨脱位 内侧髌股韧带 青少年 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下肢骨折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运动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随机选取收治的64例下肢骨折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休息诊疗)与观察组(实施运动疗法),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采用运动疗法的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下肢骨折 膝关节功能障碍 运动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中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治疗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针灸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训练,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运动功能评分的差异性。结果从本文研究中可以看出,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48例(96.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37例(74.00),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为(85.42±10.77)分,对照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为(61.41±10.59)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功功能障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针灸 康复训练 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