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俄罗斯基督民主运动成立于1990年4月。发起人是俄罗斯基督文化哲学杂志《选择》的出版人B·阿克修契茨和Γ·阿尼先柯,“教会和改革”运动成员等等。当时的核心人物是Γ·亚库宁神甫。该组织是俄罗斯基督民主党人众多组织中最有影响的群众性组织之一,除莫斯科组织外,该运动在图拉、下诺夫哥罗德、彼尔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等150个城市(包括乌克兰和其他共和国)还有地方组织。运动的领导机关是杜马。亚库宁神甫任主席。副主

  • 标签: 基督教 俄罗斯 民主运动 民主党 代表会议 文化哲学
  • 简介:的汉语基督基督的伦理意义——基督伦理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可能性及其难题,对于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基督伦理,基督伦理便无法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实现其潜在的可能性

  • 标签: 基督教伦理 中的可能性 伦理化汉语
  • 简介:为了活跃同学们的神学思维,本学期开始,我院教务处发起了一次题为"读《金陵神学文选》"的征文活动。从大量的来稿中,评委们经过认真负责的评选,共评出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四等奖四名。尽管这些征文仅是《金陵神学文选》的读后感,但仍有一定的启发性。本期《神学志》特辟出版面,将获奖征文摘要刊出,以便让读者从一个侧面了解我们的同学在神学上究竟作何思考,他们神学思考的价值取向是什么,以及他们对哪些神学问题感兴趣。

  • 标签: 本色化 中国基督教 中国文化 神学家 初探 利玛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0-07
  • 简介:信仰上帝之言成为了肉身的耶稣和耶稣的肉身成为了被传言的基督,上帝让历史的肉身的耶稣从死里复活为信仰的肉身变现的基督,即历史上的耶稣的灵生、爱道、受死与信仰的基督的复活、升天、再来、审判言述基督的内涵

  • 标签: 基督教艺术 艺术边界 详细内容
  • 简介:信仰上帝之言成为了肉身的耶稣和耶稣的肉身成为了被传言的基督,上帝让历史的肉身的耶稣从死里复活为信仰的肉身变现的基督,即历史上的耶稣的灵生、爱道、受死与信仰的基督的复活、升天、再来、审判言述基督的内涵

  • 标签: 基督教艺术 艺术边界 详细内容
  • 简介:基督从它进入希腊化世界之日起,就一直面临挑战。本文详细考察了基督自传入希腊化社会以来面临的种种挑战,指出在已经来临的第二轴心时代,传统基督要有新的发展,要更好地服务这个世界,就必须正视他者,转化自身,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发展。

  • 标签: 希腊哲学 科学 世俗化 其它宗教 第二轴心时代
  • 简介:是中与音乐关系最为密切的一卷,从中世纪到20世纪,西方许多作曲家都曾为之谱曲.本文探讨的是诗篇歌在早期基督音乐中的应用特点及其关系.

  • 标签: 诗篇 圣经 基督教音乐 诗篇歌 仪式音乐
  • 简介:在豫西南边陲的新野县,有一位年轻的基督牧师,名叫何富义,他不仅虔诚信奉爱国爱教、服务社会的教会宗旨,而且还真心向群众传诵“科技致富经”,带领群众信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用勤劳和智慧帮助群众摆脱贫穷,发家致富,受到了政府和群众的普遍赞誉。

  • 标签: 基督教 牧师 何富义 科技知识 农业技术 农民利益
  • 简介:<正>既定的题目不能不令人想起刘小枫著的《拯救与逍遥》(上海:三联书店,1988),作者是中国大陆的一位年青学者(当时才三十岁出头),早年熟谙中华文化,后来广阅西方文学,受存在主义的作品,尤其是祈克果(Kierkegaard)及陀思妥耶夫斯基(Doestevyeski)的影响,归依基督

  • 标签: 基督教文化 克果 陀思妥耶夫斯基 三十岁 三联书店 千江有水千江月
  • 简介:本文认为基督伦理是从信仰而来,并详细分析了基督伦理的圣经依据,借此阐发了基督伦理与道德构建的重要性,基督伦理与道德构建的作用与影响,基督伦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 标签: 基督教伦理 道德的构建
  • 简介:中日甲午战争,清朝的军队惨败,清政府被迫同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一时间,大江南北一片哗然,举国震惊。在国势危在旦夕,前途未卜之际,国内出现了两种兴邦的思想:一个提倡对现有的政府进行变法维新;一个主张推翻清朝帝制建立新政体。前者以康有为为代表,后者则以孙中山为代表。其实,孙中山也曾一

  • 标签: 孙中山 基督教 清政府 中日甲午战争 康有为 日本政府
  • 简介:简论基督对俄语的影响宋传伟华中师范大学十世纪末的罗斯受洗,确立了基督在俄国的法统地位。千百年来,基督与俄罗斯文化交参互函,不仅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祸福休咎息息相关,而且融入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观念之中。如文学大师列·托尔斯泰的晚期作品...

  • 标签: 基督教 俄语谚语 《圣经》 成语典故 斯拉夫语 基督教文化
  • 简介:基督的历史,既是一部跨民族跨地区传布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信仰本色化、本地化、处境化的历史。这是基督之本质属性及信仰生活的需求,是教会为使基督信仰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境遇中生存和发展所作的努力,也是“本土”基督徒以自身的文化资源来表达心灵深处的信仰体验的历程。基督传入中国后,也经历了本地化、本色化相处境化的历程,我们称之为中国化的历程。这是基督传入中国历经文化、政治的冲击,依然能够存在、发展,并显示出旺盛生命力之原因所在。

  • 标签: 基督教 中国化 基督信仰 文化境遇 文化资源 跨民族
  • 简介:162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派宣教士甘究士抵台,一方面为在台的荷兰人举行主礼拜,一方面向原住民传教。台湾基督在1945年光复前只有台湾基督长老会、真耶稣教会和台湾圣教会这三种教会,前两种教会与福建关系密切,影响大,台湾教会与日本关系密切。

  • 标签: 基督教 中国 福建 历史发展 台湾省 传播途径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信仰上帝之言成为了肉身的耶稣和耶稣的肉身成为了被传言的基督,上帝让历史的肉身的耶稣从死里复活为信仰的肉身变现的基督,即历史上的耶稣的灵生、爱道、受死与信仰的基督的复活、升天、再来、审判言述基督的内涵

  • 标签: 基督教艺术 艺术边界 详细内容
  • 简介:青岛市江苏路教堂原称国际礼拜堂,又称青岛福音堂。该堂始建于1908年,建成于1910年。由德国建筑师罗克格设计。是外观宏伟古朴的中世纪塞堡式风格,并附设有钟楼,钟楼外部有三面墙上镶有机械报时钟表,当地人因此而称“钟表楼子”。钟楼内悬有一大二小三口钟,均为1909年安装的原有设备,至今保存很好,运转正常,报时钟于1993自行设计改造为电动操作,是该堂之至宝,为世人所关注。

  • 标签: 基督教堂 江苏 建筑师 钟表 改造 青岛福音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