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葡萄对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效果,并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将我院儿科新生儿室自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新生儿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口服葡萄加常规护理模式,记录两组新生儿3-7天黄疸指数、首次排胎便时间与首次排黄便时间。结果实验组30例新生儿黄疸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首次排胎便时间较对照组提前(P<0.01),首次排黄便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1),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葡萄能显著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病率,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是简便、有效、安全的护理措施。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葡萄糖 黄疸指数 排便
  • 简介:【摘 要】目的:通过原子吸收法对葡萄酸钙锌口服液中的实际锌、钙含量进行测定。方法:本次选用的含量测定方法为火焰原子吸收法,在测定过程中需要应用回归方程算法,同时对葡萄酸钙锌口服液药品之中的关键成分进行灵敏度、专属性以及线性关系等方面的测定。结果:完成整个锌成分以及钙成分的含量测定工作后获得以下平均回收率数值,葡萄酸锌成分的平均回收率数值到达了 99.07%,而葡萄酸钙成分的实际平均回收率为 101.4%,本次含量测定工作可以了解到,原子吸收法在含量测定中具有的良好应用效果,其不仅仅具有较高的精密度以及灵敏性,同时还具有极强的专属性。

  • 标签: 原子吸收法 葡萄糖酸钙 葡萄糖酸锌 口服液 含量
  • 简介:【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药物的需求呈现出了不断增长的趋势,葡萄酸钙口服溶液的需求也在不断的上涨,葡萄酸钙口服溶液在很多领域中都在被应用,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问题的越加重视,对葡萄酸钙口服溶液制备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在实际的复方葡萄酸钙的制备过程中却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必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妥善的处理才能让药物在临床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基于此文章主要是对复方葡萄酸钙口服溶液制备工艺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问题的原因进行详细的探讨。

  • 标签: 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制备工艺 改进措施
  • 简介:【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为对复方葡萄酸钙的制备方法以及质量控制进行详细的阐述,葡萄酸钙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对患者的治疗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葡萄酸钙的生产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在本文对复方葡萄酸钙的制备过程中含有甘露醇和枸橼酸,其中甘露醇的作用为能够降低口服溶液的冰点,可以很好的对低温下的析出进行有效的延缓,乳酸的主要作用是对PH值进行调节,可以保证口服液的稳定性,对析晶率起到降低的作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乳酸量超值时将会导致乳酸根和PH值超过标准范围时将会导致该口服液不适合在实际中的应用,在本文章的发明中的枸橼酸没有对乳酸根的含量进行增加,而是在此前提下对溶液酸度进行增加,使得乳酸不足的情况得到了弥补,有效的对钙离子的溶解起到了促进的作用。文章结合实际案例中的数据提出了该复方葡萄酸钙口服液能够在2~8度得到稳定贮存。

  • 标签: 复方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 制备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活血化瘀法结合综合干预对葡萄调节受损者的血糖影响。方法选取社区131例葡萄调节受损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67例)治疗组(64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干预指导,治疗组除给予综合干预指导外,给予三七粉3g/日,顿服,随访1年,分析转归。结果干预12个月后,对照组糖尿病发生率为4.68%(3/64),糖尿病前期逆转率为46.88%(30/64);治疗组糖尿病发生率为3.33%(2/60),糖尿病前期逆转逆转率为61.67%(37/60),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逆转率有显著性差异。相比治疗前,治疗组干预后血流变指标有明显下降(P<0.05)。讨论活血化瘀结合综合干预治疗糖尿病前期疗效显著,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血粘度来达到的。

  • 标签: 活血化瘀 综合干预 葡萄糖耐量
  • 简介:摘 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酸钙锌口服溶液中盐酸赖氨酸的含量。方法: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氢二钾2.28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用磷酸调节pH值至4.6后,加1.08g辛烷磺酸钠)-乙腈(895:1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30℃,流速每分钟0.8ml。色谱柱C18柱。结果:盐酸赖氨酸浓度在0.0010mg/ml-1.3993m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19%,RSD为0.96%。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可用于测定葡萄酸钙锌口服溶液中盐酸赖氨酸的含量。

  • 标签: 盐酸赖氨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服五维葡萄增强机体免疫力的疗效。方法收治不同年龄段感冒患者86例、口腔溃疡患者49例,采用口服五维葡萄搭配用药治疗,观察不同年龄组的治愈和好转情况。结果治疗完成后,感冒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8.84%,口腔溃疡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7.96%。结论口服五维葡萄可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加快感冒及口腔溃疡愈合速度,提高治愈率。但本文因缺失对照组,有待进一步继续观察。

  • 标签: 维生素 葡萄糖 免疫力 感冒 口腔溃疡
  • 简介:将60例IGT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病人在控制饮食、运动的基础上,其中实验组30例,口眼茵陈五苓散汤剂:茵陈15g,茯苓20g,泽泻15g,白术12g,猪苓15g,桂枝6g。上药水煎服200ml,早晚饭后各服100ml;对照组30例,单纯采取饮食、运动治疗。两个月为一疗程,治疗时间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和OGTT2小时血糖、血脂、胰岛功能的变化。结果:临床使用茵陈五苓散治疗痰湿型IGT能有效降低血糖、血脂和改善胰岛素抵抗。

  • 标签: 茵陈五苓散 痰湿型 葡萄糖耐量低减 临床研究
  • 作者: 邱瑞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妇幼保健院    福建泉州    362100)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糖尿病孕妇妊娠期口服糖耐量试验的价值。方法:研究随机抽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间在我院待产孕妇1100例,其中孕周24-28周孕妇500例作为对照组,孕周30-34周孕妇600例作为研究组,两组孕妇均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对血糖值大于7.8mmol/L者采用75g口服糖耐量试验,观察比较2组孕妇50g筛查、OGTT异常及GDM情况。结果:两组孕妇50g糖筛查率差异比较基本一致(χ2=0.056,P>0.05);研究组OGTT异常及GDM发生情况均高于对照组(χ2=4.355,P<0.05;χ2=4.165,P<0.05),差异显著。结论:口服糖耐量试验有助于妊娠糖尿病的诊断,对妊娠糖尿病的筛查与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特点及正确药物治疗效果,进而为提升小儿急性腹泻治疗成效,提高小儿生活质量提供重要依据支持,确保患儿的生命安全。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小儿急性腹泻患者60例资料,结合这些临床资料分析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特点和发生原因,并将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治疗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葡萄口服液进行辅助治疗,观察并记录两个小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小儿急性腹泻发生的原因是多样的,在治疗之后,实验组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急性腹泻发生原因是多样的,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治疗方式,特别是要加强对葡萄酸锌口服液的有效应用。

  • 标签: 小儿急性腹泻 临床特点 药物治疗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阿胶黄芪口服液联合葡萄酸亚铁治疗产后贫血的整体疗效,为产科产后贫血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32例产后贫血患者,按照11比例分为各66例的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产后贫血患者接受葡萄酸亚铁治疗,实验组加行阿胶黄芪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产后贫血患者治疗2周、4周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产后贫血患者的血象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产后贫血患者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RBC、Hb、HCT对比治疗前且实验组对比对照组,P<0.05。另外,组间治疗2周后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组间疗效对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相对于单一治疗,阿胶黄芪口服液联合葡萄酸亚铁治疗产后贫血利于患者造血功能的改善、RBC提高以及Hb合成,可以作为推广应用治疗方法。

  • 标签: 阿胶黄芪口服液 葡萄糖酸亚铁 产后贫血 血象指标 治疗效果
  • 作者: 宋琼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    陕西西安    710089)     【摘    要】    目的:比较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时进食含糖食物和口服50%葡萄糖注射液后的效果。方法:任意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的140名糖尿病患者,并将其均匀分为两组,分别为含糖组与葡萄糖组,并针对患者的年龄、血糖指标、血糖发生的时间、临床症状等,将含糖组采用常规的口服含糖食物,葡萄糖组采用口服50%葡萄糖注射液,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情况。结果:通过研究比较发现,葡萄糖组的临床效果远远高于含糖组,其症状缓解的时间远远优于含糖组。所有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均有明显改善,但葡萄糖组的血糖值明显优于含糖组(P<0. 05)。结论:口服50%葡萄糖注射液能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更及时有效的治疗,治疗效果更明显,对低血糖的处理效果也更好。  【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葡萄概述聚葡萄是HansRennbard博士在美国发明的,它是由食品级的葡萄以及少量的山梨醇和柠檬酸经熔融缩聚而成。在反应过程中,柠檬酸既充当催化剂,又能与山梨醇一起结合到葡萄的聚合物中、构成聚葡萄的巨大骨架。反应获得的聚合物是没有甜味、微酸并且水溶性很好的粉末。当然,随着用聚葡萄开发的食品种类的增多,人们对聚葡萄的加工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以Litesse为商标的初级改良产品改性聚葡萄和无色无味

  • 标签: 聚葡萄糖 水溶性膳食纤维 纤维饮料 山梨醇 聚合物 热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