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临床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患者姑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姑息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以及焦虑评分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焦虑以及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各项组间差异对比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姑息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临床护理干预 恶性肿瘤 姑息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耳后转移皮瓣在外耳道术后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17例外耳道恶性肿瘤进行根治性切除后应用耳后转移皮瓣修复术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随访率为100%,其中15例外耳道修复重建后形态无改变,2例分别于术后5个月,18个月局部复发,第2次手术切除修复后行局部放射治疗,外耳道口变窄畸形,其中1例在第2次手术后15个月死亡,外耳道修复重建成功率为88.2%,3年局部复发率为11.8%。5年生存率为94.1%。结论耳后皮瓣皮源广,不毁容,血供丰富,转移修复后愈合能力强,恢复快,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修复 外耳道恶性肿瘤 术后 缺损 外科皮瓣
  • 简介: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后,70%以上的患者会出现剧烈的持续性骨痛,其顽固性疼痛往往成为病人生存期间最难耐受的问题,除应用麻醉止痛药物外,近年国内外相继报道将153Sm或186Re标记的磷酸盐化合物用于治疗,作者应用153Sm-EDTMP治疗骨转移癌病人42例,可有效缓解骨痛,控制临床症状,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 标签: EDTMP 肿瘤骨 转移灶 临床应 全身骨显像 癌症患者
  • 简介:正常组织中用于供能的脂肪酸主要来自饮食中的游离脂质,但在生长旺盛的肿瘤组织中,能量却来自于脂质的重新合成,所以在不同来源的肿瘤组织中见到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变化,在原发肿瘤中和肿瘤发生相关的生脂基因功能已经基本明确.研究表明在肿瘤细胞中脂肪酸合成酶,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1、乙酰辅酶A羧化酶在肿瘤的生成和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脂肪酸的功能与能量贮存、生物膜的结构、信号转导和蛋白质的乙酰化有关,但是现在对脂肪重新生成进程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尚不明确.由于耐药性的产生和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恶性肿瘤的化疗效果一直不满意,为了寻找新的、选择性抗肿瘤方法,以脂代谢催化酶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亟待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 标签: 脂肪生成 脂肪酸 脂肪酸合酶 上皮间质转化 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1 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药结合对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腔积液的临床控制效果。方法:择选我院2016年1 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94 例腺癌晚期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别为47 例。对照组给予引流胸水,并且给予白介素-2灌注于胸腔内。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接受中药+针刺治疗,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检查测试癌胚抗原( CEA) 、机体内缺氧的诱导因子-1α( HIF-1α) 和血管中内皮生长因子( VEGF)情况,在拔管后半月进行复查,采用超声检查的方法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测量,积液的深度测量是以超声检查在液性暗区的最深处进行标记测量。在治疗前后采用常用的KP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主要观察患者的耐受情况及健康表现。评分越高说明效果越好,对治疗的耐受力越好。结果:治疗之后,实验组总有效率85.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 P<0.05) 。治疗之后,2组患者胸水中的CEA、VEGF、HIF-1α情况均明显降低(P均<0.05) 并且实验组显著比对照组低(P均<0.05)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KPS均显著提高,实验组治疗后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益气温阳利水 肺腺癌晚期 恶性胸腔积液 临床研究 中药 针灸
  • 简介:目的:测定几种恶性肿瘤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并揭示其变化与恶性肿瘤的发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将分离后的淋巴细胞经May-gruenuold与Giesa染色,计算花环形式的百分率。结果:霍奇金淋巴瘤(HD),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T淋巴细胞亚群(PTLS)的分布与正常人比较有明显区别,乳腺癌(BC)和肺癌(LC)病人的PTLC则无明显变化。结论:不同种类恶性肿瘤PTLS的分布不同。

  • 标签: 恶性肿瘤 T淋巴细胞亚群 外周血
  • 简介:【摘要】:目的:首次确诊恶性肿瘤患儿家属的心理历程的质性研究。方法:于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首次确诊恶性肿瘤患儿中,随机选取83例作为样本。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患儿家属的心理历程进行了观察。结果:首次确诊恶性肿瘤患儿家属心理历程主要包括四大阶段,心理状态分别包括震惊、不确定、恐惧、内疚、心理压力、担心预后等。结论:应提高护理的人性化水平,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通过心理护理的方法,缓解患儿家属的不良情绪,为首次确诊恶性肿瘤患儿疾病治疗有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 标签: 首次确诊 恶性肿瘤 患儿家属 心理历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从凝血-纤溶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次我们的研究最近从近两年于我院接受的35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作为A组,35例良性疾病患者作为B组,35例前来体检健康人群作为C,观察患者从凝血-纤溶功能变化以及三组患者的血栓形成。结果:A组患者的Fg、AT-Ⅲ、D-D平显著高于B组、C组。相关数据比较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22.8%(8/35),B组以及C组并没有发现血栓形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凝状态是恶性肿瘤细胞及其产物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会引起机体防御血栓形成的功能减低,因此患者也容易出现血栓。

  • 标签: 老年恶性肿瘤 凝血-纤溶 功能变化 血栓形成
  • 简介:摘 要:[目的]为探讨与评价介入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后期护理措施方法效果。[方法]以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如肺癌、肝癌和胃癌等为研究对象,通过介入治疗后,基于全程沟通基础上,研究不同护理措施对治疗预后的效果。[结果]结果表明,全程沟通在常见恶性肿瘤患者介入治疗护理中呈现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可以快速准备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引导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为介入治疗提供辅助作用,为后期恢复奠定良好的基础。[结论]全程沟通应用于介入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通过评价分析护理效果,科学研究该措施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后期开展该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全程沟通 恶性肿瘤 护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化疗与联合放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心电图对比差异。方法:从我院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选取时间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给予化疗与联合放化疗治疗,对比临床数据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Q-T间期离散度和P-R间期均较高,QRS振幅较低,心电图异常率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放化疗相较于化疗治疗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心脏造成更为严重的毒性反应,心率异常率较高,心肌损伤较高,应在临床中给予重视。

  • 标签: 化疗 放化疗 恶性肿瘤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预防压疮护理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B(n=30)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预防压疮护理干预,并进行护理效果的组间对照分析,研究起止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结果 B组压疮发生率较A组更低,护理满意度较A组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压疮护理措施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压疮发生率,同时还可以降低压疮发生后的严重程度,亦可以积极影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

  • 标签: 晚期恶性肿瘤 预防压疮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行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纳入75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基于等量电脑随机法下均分为2组,1组为基础组(n=38,接受常规护理干预),1组为研究组(n=37,接受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最终干预效果。结果 在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方面,研究组相比于基础组显著降低;在护理总满意度方面,研究组相比于基础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行静脉输液治疗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切实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升其疾病治疗疗效、生存率及护理满意度;建议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恶性肿瘤 静脉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临床综合治疗恶性肿瘤的过程中,微创介入的应用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间收治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从中抽取64例恶性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治疗模式均分2组,其中常规化疗的32例记作参照组,另采取微创介入治疗的32例记作研究组,对比在不同方案下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 患者接受研究组治疗有更高的有效性,对比出现统计差异(P<0.05)。患者接受治疗前对其临床症状进行评估相近(P>0.05),治疗后得到改善,且于研究组更低,对比出现统计差异(P<0.05)。结论 临床综合治疗恶性肿瘤的过程中,微创介入的应用能够提高治疗工作的有效性,降低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综合治疗 恶性肿瘤 微创介入
  • 简介:目的:研究我院2002—2010年颅内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使用药历管理软件,对我院2002—2010年颅内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用药数量与金额进行统计,并计算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和消耗金额排序/DDDs排序(B/A)。结果:颅内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药物主要为手术治疗的辅助用药,药品价格不断降低。结论:我院在颅内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当中,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 标签: 颅内恶性肿瘤 临床用药 DDDS DDC B/A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伴发妇科恶性肿瘤的妊娠产妇产后化疗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为临床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服务提供指导。方法:于2022年01月--2023年01月开展质性研究,通过现象学研究方法,与合并妇科恶性肿瘤的10例妊娠者有效交流,分析整理相关资料。结果:合并妇科恶性肿瘤的10例妊娠者的心理体验包括四个方面:抑郁,对预后非常担忧;心怀愧疚;希望了解掌握更多的肿瘤化疗知识;对化疗结局非常期待。结论:妊娠分娩结束后,化疗治疗合并妇科恶性肿瘤时,护理人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提供针对性的人性化关怀,促进患者有序完成化疗。

  • 标签: 妇科恶性肿瘤 妊娠期 产后化疗 心理体验
  • 简介:目的:调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住院治疗的临床用药状况。方法:依据医院信息系统(HIS)的临床用药数据,对2007-2009年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病人的用药频度和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药物包括抗肿瘤药物和抗肿瘤辅助药物,金额构成比分别为21.2%和78.8%,化疗药物以平阳霉素、顺铂和奈达铂为主。营养药、生物反应调节剂和中成药等是主要的抗肿瘤辅助药物。营养药以注射用三磷酸腺苷辅酶胰岛素、丙氨谷氨酰胺注射液、人血白蛋白和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为主。生物反应调节剂以胸腺五肽和胸腺肽α1为主。结论:本院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用药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肿瘤 颈部 用药频度 药物利用评审
  • 简介: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7例卵巢肿瘤患者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恶性组血管分布及血流动力学特征与良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鉴别卵巢肿瘤恶性具有相当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鉴别诊断 卵巢肿瘤 血流动力学 肿瘤血管形成
  • 简介:目的: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病程小于1年的新诊断T2DM患者合并恶性肿瘤40例(肿瘤均在诊断糖尿病后检出)为病例组,同时选择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BMI)及居住环境匹配的T2DM无恶性肿瘤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糖尿病患者均未应用降糖调脂药物治疗。问卷调查糖尿病家族史、饮酒、吸烟、饮茶等生活习惯,并测定血糖、血脂水平,分析肿瘤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结果(1)病例组中,男性以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构成比最高,为47.5%(19/40);女性则以雌激素依赖肿瘤(乳腺癌,子宫内膜癌)构成比最高,为40.0%(16/40)。(2)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恶性肿瘤与饮茶、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2,-0.24,均P<0.05),与HbA1C、糖尿病家族史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5,0.24,均P<0.05)。(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家族史、HbA1C为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1.52,3.85,均P<0.05),饮茶、高胆固醇则是保护性因素(OR值分别为0.79,0.86,均P<0.05)。结论高血糖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新诊断T2DM特别是伴有糖尿病家族史患者,应加强消化道肿瘤(男性)、乳腺癌及子宫内膜癌(女性)的筛查。

  • 标签: 2型糖尿病 肿瘤 糖尿病家族史 危险因素
  • 简介:参芪扶正注射液系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共同研制的中药制剂.一些文献报告[1~4]在恶性肿瘤化疗同时应用此制剂,可增加免疫功能对于抗恶性肿瘤有辅助作用.我们自2003年11月至2004年12月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32例(化疗加参芪组,A组),单纯参芪组21例(参芪组,B组),另在同期单用化疗治疗恶性肿瘤33例(化疗组,C组)作为对照.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参芪扶正注射液 恶性肿瘤 治疗中 化疗治疗 医院 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