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2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的血脂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0月,该院门诊诊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组均予糖尿病饮食、适度运动,口服二甲双胍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服吡格列酮,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FPG、HbA1c)、血脂(TG、TC、HDL-C、LDL-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血糖及血脂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糖及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均有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但吡格列酮在降低血脂方面更有优势。

  • 标签: 吡格列酮 2型糖尿病 血脂 干预
  • 简介: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择取该院6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试验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34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的方法,对照组则只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对两组护理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通过两组患者空腹情况下的血糖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均有明显的改善,但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好,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也比对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具有很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 简介: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的70例T2DM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4.29%)护理满意度(97.14%)也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对T_2DM老年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较好。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2型糖尿病(T2DM) 老年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把235例2型糖尿病者分成7组,A组:马来酸罗格列酮(文迪雅);B组:二甲双胍;C组:格列齐特(达美康);D组:格列美脲;E组:格列喹酮(糖适平);F组:拜糖平;G组:卡博平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做了敏感性分析。结果: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二甲双胍为疗效较好且最经济的方案。结论:应选用安全性最佳,疗效最好,费用最合理的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

  • 标签: 药物经济学 成本-效果分析 2型糖尿病 降糖药
  • 简介:选择行健康管理的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在常规健康管理基础上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则行常规的健康管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代谢指标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行精细化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与糖尿病相关代谢指标明显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管理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能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糖尿病相关代谢指标,可作为常规化的护理措施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指导 精细化管理
  • 简介:于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间,在我院选择行术中输血的76例患者,分为非糖尿病组(n=38例)和糖尿病组(n=38例),结果:(1)关于血糖浓度,糖尿病组术前(7.23±1.08)mmol/L、(8.92±1.35)mmol/L、(12.95±1.77)mmol/L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4.38±1.19)mmol/L、(6.32±1.57)mmol/L、(8.44±1.84)mmol/L(P〈0.05);(2)糖尿病组高血压发生率76.32%、冠心病发生率63.16%、糖尿病肾病发生率50.00%、视网膜病变发生率28.95%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21.05%、15.79%、10.53%、5.26%(P〈0.05)。结论:术中输血会使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大幅度上升。

  • 标签: 糖尿病 术中输血 血糖浓度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的控制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120例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的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与健康教育指导。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眼科复诊情况及生化指标进行对比评估。结果两组患者3个月后在眼科复诊率及生化指标的评估比较上,健康教育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进行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指导,通过对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讲解,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患者积极进行眼科复诊治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糖尿病视网膜病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PGE1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的疗程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CV改善情况较治疗前有好转,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MCV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GE1方法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 标签: PGE1 糖尿病 末梢神经炎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连续性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同一社区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连续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干预12个月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和健康行为。结果干预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均有明显下降,而研究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健康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更多还原

  • 标签: 糖尿病 连续性护理模式 健康行为 生化指标
  • 简介:对80例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并脑梗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益气活血法。结果: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7.843.21)分,治疗总有效率为97.5%,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并脑梗塞效果确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能够有效减少。

  • 标签: 糖尿病 脑梗塞 益气活血法 疗效评估
  • 简介:抽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GDM并发酮症酸中毒孕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治疗,对照组不采取治疗方法,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经针对性治疗后分娩结局好于对照组,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孕妇产后情况较好,数据间经对比计算后统计学意义形成。结论:妊娠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提升自然分娩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妊娠糖尿病(GDM) 酮症酸中毒 妊娠结局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对比2型糖尿病社区管理与内科门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2年8月—2014年8月社区管理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该院内科门诊同期收治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1c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三项指标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7.78%)显著低于对照组(25.53%)(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管理,患者的血糖水平可得到良好控制,且不良反应较少,效果显著。

  • 标签: 2型糖尿病 内科门诊 社区管理
  • 简介: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究药物联合饮食控制及运动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完善临床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方法根据某二级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142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71人。治疗组采用药物联合饮食控制及运动干预治疗,对比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最长观察期为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32%,对比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56%,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其对比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与单纯的药物治疗相比,饮食控制以及运动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可以起到显著的辅助治疗作用,对患者体质提升、维持血糖稳定、降低血脂血压具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运动 饮食 控制 辅助治疗 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实行个性化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1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2年4月—2014年5月,使用数字抽取法将其平均分成各有57例患者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接受个性化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24h尿蛋白定量、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实行个性化康复护理措施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减缓疾病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个性化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高血压患者110例,平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社区康复护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7%,观察94.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1.5%,观察组94.5%,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康复护理显著提高总有效率,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社区康复护理 高血压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者20例,给予患者积极的抢救,并给予合理补液,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酮症酸中毒症状得到较好的纠正,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结论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的患者要进行积极的抢救,在临床治疗中给予补液、胰岛素联合等治疗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临床路径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妊娠期糖尿病孕妇6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根据护理临床路径的内容采取个体综合性护理干预,包括心理、饮食、运动、药物、出院指导及胰岛素注射笔的使用。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个体综合性护理干预后,统计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明显降低。出院6个月回访统计观察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临床路径临床使用方便、有效,根据计划全程实施个体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水平及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机率。

  • 标签: 妊娠期 糖尿病 护理临床路径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该院所收治糖尿病足患者92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性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联合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相关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足部护理行为评分、糖尿病足预防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有助于对患者病情进展进行有效控制,对于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足 预见性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将符合条件的7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35例,采用护士教育门诊,进行个体化专科护理评估,开展一对一的健康指导教育。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PG、PBG2h、HbA1c水平明显下降,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自我管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效果,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 标签: 教育门诊 糖尿病 个体化管理
  • 简介:回顾性分析134例GDM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56例给予常规的干预,观察组28例给予个体化营养治疗。结果干预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产等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巨大儿等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营养治疗GDM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GDM) 个体化营养 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