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脑血管病发病后,由于血循环障碍,常常损害植物神经中枢,引起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出现一些特殊临床并发症,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脑-心综合征就是其中一种。因此,它诊断脑血管病患者预后恢复有重要意义。急性脑血管病时,由于脑血液循环障碍心血管系统,尤其是心肌有一定

  • 标签: 脑-心综合征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优质护理ICU患者护理质量影响。方法以无缝隙护理为分界点将100例ICU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无缝隙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专业技术考核、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病房管理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ICU停留时间、感染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ICU死亡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在宣教、环境、态度等护理项目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可显著提高ICU患者护理质量,减少其ICU停留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ICU 感染
  • 简介: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妇女乳癌认知和乳腺自检行为中发挥作用。方法我院在2013年2月~2016年2月68名健康妇女开展调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名。对照组人员值进行常规防癌宣传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为期1年护理干预,主要方法为开展与乳癌防治相关健康教育讲座和专栏报告,所有人员进行乳腺自我检查技能辅导。在3年内,每6个月向研究组人员邮寄宣传资料,每隔3个月举行电话访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人员接受护理干预后防癌知识水平与乳腺自我检查能力明显提高,组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于妇女乳癌认知教育,加强乳腺自检行为,可以显著提高妇女相关疾病认知程度,提高乳腺自我检查积极性,便于开展乳癌早期筛查工作,护理干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乳癌认知 乳腺自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干预针对脑中风患者预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1月作者所在医院收治100例脑中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前提下,在前期展开中医康复护理,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当时情况以及5周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障碍很大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功能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人院时ESS、FMA、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5周后两组患者ESS、FMA、ADL评分均较入院时高,观察组患者ESS、FMA、ADL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中风患者进行早期中医康复护理,能大大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减小伤残率,促进改变患者预后,最大限度恢复生活劳动能力以及自理能力,加强并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早期 中医康复 护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化动态评估信息系统在中医护理临床中应用效果。方法信息化动态评估系统包括入院评估、住院评估评价、护理风险动态评估记录、护理安全风险评估告知4个模块。由首诊护士在患者入院时评估,护士长护士首诊评估进行评价。护士患者进行动态评估并向患者家属告知风险情况签字。结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护士患者病情掌握程度,使护理缺陷发生率下降。

  • 标签: 护理风险 护理评估 信息系统
  • 简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已广泛用于临床。苯那普利是新近用于治疗高血压一种长效、降压稳定ACEI新药。作者在控制高血压早期病人血压同时观察了它对左室肥厚影响,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高血压 苯那普利 左室肥厚 ACEI 影响
  • 简介:目的:研究射频消融术(RFCA)血凝状态肌钙蛋白I(cTnI)含量影响.方法:60例行RFCA病人分别测定电生理检查术(EPS)术前、后,消融术前,消融术后即刻,4、12、24小时D-二聚体(DD),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GMP-140),cTnI含量.结果:血清DD,GMP-140水平在EPSRFCA后升高,而cTnI水平仅在RFCA后升高.峰值cTnI与峰值DD,GMP-140呈直线正相关(r=0.48,0.39,P<0.001,<0.005).结论:RFCA可损伤心肌并改变血凝状态,心肌损伤可诱发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栓形成.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血凝状态 肌钙蛋白I 电生理检查 心动过速
  • 简介:目的研究褪黑素早期干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DNA损伤和修复关键蛋白-XRCC1影响。方法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褪黑素干预组(30只)、缺血组(30只)和假手术组(30只)。褪黑素干预组术前30min腹腔注射褪黑素按10mg/kg给药。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褪黑素早期干预后脑缺血再灌注DNA单链断裂和XRCC1情况。结果XRCCl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在各时相点褪黑素干预组XRCC1蛋白含量均高于缺血组[缺血2h再灌注10min(70.4±6.3vs59.4±3.6);1h(32±5.1vs24±2.9);4h(25±3.5vs11±2.9);12h(17.4±5.6vs9.1±1.58);24h(10、6±1.8vs7.2±1.9);48h(8.0±1.6vs5.2±1.3)],DNA单链断裂轻于缺血再灌注对照组,并且在各时相点均有显著差异[缺血2h再灌注10min(10.4±3.7vs13.4±3.8);1h(11.2±2.3vs18.7±5.9);4h(19.7±3.4vs33.6±9.2);12h(24.9±3.8vs42.9±13.5);24h(17.4±4.3vs27.5±4.8);48h(15.5±2.7vs25.4±6.6)]。结论褪黑素对于脑缺血再灌注DNA单链断裂有保护作用,可能是减少XRCC1降低。

  • 标签: 脑缺血 褪黑激素 再灌注损伤 DNA损伤 DNA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进行血栓抽吸心室重构临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rEMI)患者270例,随机(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常规PCI组)140例血栓抽吸组130例。检测患者直接PCI后心肌灌注指标包括术后2hST段回落(STR)和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所有患者均于术后5-7d出院6个月后行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肌灌注心室重构指标的差异。患者随访12个月,动态追踪观察两组患者随访期内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血栓抽吸组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STR比例TMPG良好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4.6%比45.0%,70.0%比48.6%,P〈0.01)。出院6个月后,血栓抽吸组患者LVEDd、LVEDV、LVESV显著小于对照组,而LVEF则高于对照组[(54.53±2.73)比(56.79±2.46,(118.74±4.34)比(121.23±3.52),(58.44±3.79)比(61.94±3.83),(49.62±3.32)比(48.12±2.15),P〈0.05]。术后随访12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血栓抽吸组患者累积无MACE事件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3%比82.3%,Logrank=4.187,P=0.041)。结论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先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进行血栓抽吸再行PCI,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心肌灌注水平,减轻术后左心室重构,并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 标签: 血栓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预后
  • 简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中最常见两种类型,共约占PSVT85%以上,鉴别两种心动过速对于确定射频消融部位有着重要作用,而STaVR段在分析PSVT心电图时常常被忽略,我们通过STaVR段抬高探讨其AVRT与AVNRT鉴别作用,以及测量STaVR段STⅡ、Ⅲ、aVF段改变情况,旁道初步定位起到参考作用。

  • 标签: AVR导联ST段抬高 旁道定位 PSVT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鉴别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简介:目的探讨雌、雄孕激素分别对雌、雄性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VEC)增殖影响.方法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大鼠VEC增殖情况.结果(1)3×101mol/L、3×10-7mol/L17-β雌二醇(E2)可促进雌鼠肺VEC增殖(P<0.01);3×10-9mol/L、3×10-8mol/L、3×10~7mol/L17~βE2均能促进雄鼠VEC增殖(P<0.05),各组间无明显差异.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可阻断17~βE2上述促增殖作用.(2)3×10-8mol/L、3×10-7mol/L睾酮(T)均可明显促进雄鼠VEC增殖(P<0.05),但对雌鼠VEC增殖无促进作用.(3)E2/孕激素(P)=3/10时能促进雌鼠VEC增殖(P<0.05).(4)E2/T=1亦可促进雌鼠VEC增殖(P<0.05).结论雌激素可促进雌、雄性大鼠VEC增殖,其促增殖作用无性别差异,且通过雌激素受体(ER)介导.雄激素仅可促进雄性大鼠VEC增殖,单纯孕激素雌鼠VEC增殖无明显影响.E2/T、E2/P比值平衡雌鼠VEC增殖也起重要作用.

  • 标签: 雌激素 雄激素 孕激素 血管内皮细胞 VEC
  • 简介:目的探讨瘦素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endothelialcells,VECs)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表达影响阿托伐他汀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原代细胞培养方法建立大鼠VECs细胞模型;100ng/mL瘦素刺激内皮细胞0、1、3、6、12h;10μmol/L阿托伐他汀干预细胞0、1、3、6、12、24h,再用100ng/mL瘦素干预细胞6h.运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TNF-α表达浓度.结果瘦素刺激组TNF-α表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瘦素作用时间延长,TNF-α表达也随之增加.阿托伐他汀组TNF-α表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阿托伐他汀作用时间延长,TNF-α表达也随之降低,24h抑制作用最明显.结论瘦素时间依赖性诱导血管内皮细胞TNF-α表达,阿托伐他汀可以减弱瘦素诱导TNF-α表达.

  • 标签: 瘦素 血管内皮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阿托伐他汀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CHD)在活产婴儿中发病率约为8/1000,而30%未接受手术矫形CHD患者会出现肺血管疾病,其中很大一部分将发展为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PAH)。目前随着CHD患者存活到成人的人数增加,成人先心病患者中肺动脉高压患病率约为5%~10%,并呈现随年龄增长增高趋势,尤其是在房间隔缺损患者中。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房间隔缺损 肺血管疾病 手术矫形 先心病
  • 简介:目的评价辛伐他汀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疗效安全性。方法75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每日服用辛伐他汀20mg,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5天、1个月、3个月检验血脂、肝功能、肾功能、肌酸激酶,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较干预前有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3个月后,血脂达标率为88%~92%。用药前后肝功能、肾功能、肌酸激酶没有明显改变。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每日应用辛伐他汀20mg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辛伐他汀 冠心病 高脂血症 安全性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降压操高血压患者血压睡眠质量影响。方法将我院心血管病科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159例伴有睡眠障碍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9例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试验组80例,在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指导患者每日实施穴位降压操治疗,连续3周。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值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周后,实验组患者PSQI总分较干预前有所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穴位降压操治疗能够协助患者降低血压,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

  • 标签: 穴位降压操 高血压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时运动后心功能及QTc离散度(QTcd)变化冠心病诊断价值。方法39例临床有心肌缺血症状或疑诊为冠心病患者,于运动前先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然后行平板运动试验,同时分别测量运动前、中、后12导联心电图QT间期,计算出QTcd≥50ms为阳性标准。运动试验结束后即刻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再次测量EF,以EF下降为阳性标准。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管腔内径狭窄≥50%为异常。结果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诊断冠心病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0%、59.9%、64.1%;以EF下降为阳性标准诊断冠心病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2.35%、86.36%、84.6%;以运动后QTcd≥50ms为依据诊断冠心病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91.3%、95%。结论运动后EF下降可作为诊断冠心病参考指标。平板运动试验中QTcd≥50ms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特异而敏感指标。如将三者结果综合判断,冠心病诊断准确性提高更有意义。

  • 标签: 平板运动试验 左室射血分数 QT离散度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目的评价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与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vascularindex,CAVI)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2年1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因拟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127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88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列入冠状动脉病变组(D组):根据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病变亚组(A组,31例),中重度病变亚组(B组,57例);依累及血管支数,分为单支病变亚组(22例),双支病变亚组(26例),三支病变亚组(40例)。对照组为39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入选患者接受ABICAVI检测,比较分析各组间ABICAVI。结果对照组、A组、B组3组比较,ABI依次降低,且对照组、A组、B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VI在对照组、A组、B组3组数值依次增高,但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组与对照组比较CAVI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4组ABI值依次降低,对照组与各病变组AB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病变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组中随病变范围增大,CAVI数值并未依次增高,且各病变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I值能很好地反映病变狭窄程度,ABI数值越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但无法反映病变范围;CAVI既不能反映冠心病病变程度,也无法反映病变范围。

  • 标签: 冠状动脉病变 踝臂指数 心踝血管指数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目的观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功能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EPCs根据不同AGEs-人血白蛋白(HSA)浓度分为对照纽、正常组(终浓度7.5mg/L)、干预1组(终浓度15mg/L)、干预2组(终浓度30mg/L)和干预3组(终浓度60mg/L)。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其FITC-标记荆豆凝集素1吸附和Dil-标记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进行细胞功能鉴定;加入AGEs后,分别采用MTT法、Boyden小室测定EPCs增殖、迁移能力;人纤维连接蛋白检测EPCs黏附能力;用体外血管生成分析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AGEsHSA作用后EPCs成血管能力。结果高浓度AGEs可减少EPCs贴壁细胞数量(P〈0.01),减弱EPCs黏附(P〈0.01)、增殖(P〈0.01)、迁移(P〈0.05)和成血管能力(P〈0.01)。结论AGEs可减少人外周血EPCs数量并使其功能受损。

  • 标签: 糖基化终产物 高级 内皮细胞 流式细胞术 单核细胞 造血干细胞 细胞粘附分子
  • 简介: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根据中医理论和老中医临床经验,我院应用中药研制老康胶囊等中药,配合气功(升降开合功)治疗冠心病50例,现报导如下:

  • 标签: 治疗 冠心病 复治 中医康复 疗效观察 老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