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APACHEⅢ、SAPSⅡ、MPMⅡ_0与APACHEⅡ在急诊内科危重病人病情评估中的优劣。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150例危重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APACHEⅢ、SAPSⅡ、MPMⅡ_0与APACHEⅡ进行患者病情的评估,观察分析几种方法的评估结果准确性。结果各系统对存活组和死亡组的评估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实际病死率相比,MPMⅡ_0、APACHEⅡ预计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HEⅢ、SAPSⅡ、APACHEⅡ的AUROCC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内科危重病人病情评估系统的最佳选择为APACHEⅡ。

  • 标签: APACHEⅢ SAPSⅡ MPMⅡ_0 APACHEⅡ 急诊内科 危重病情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0-12月龄婴儿进行早期综合发展训练和干预,以期评价其临床效果及对生长发育的积极作用。方法设立对照组,针对月龄不同儿给予相应的早期教育;营养膳食指导和疾病预防,于6月龄和12月龄时应用Gesell儿童发育诊断量表测定婴儿神经运动发育能力,判断其发育商DQ,定期举办家长课堂教学婴儿被动操。结果两组婴儿分别在6月龄和12月龄时体重、身高、头围及血生化和营养指标检测结果提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婴儿在6月龄和12月龄精神运动发育状况(发育商)比较有差异P<0.001。结论婴儿早期综合发展训练实时指导和评估对婴儿生长发育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婴儿 综合发育 系统性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哈尔滨市0-6岁脑性瘫痪患病率、病因、预防情况并进行早期干预策略研究。方法①依据《1-6岁儿童发育情况调查基础表》集中筛查或入户筛查,并填写《儿童发育情况筛查表》等调查表,对疑似病例进行确诊,并填写《脑瘫儿童调查表》等;②确诊病例及对照组填写《儿童发育情况调查表》;③对确诊病例进行康复干预,康复干预采用现代神经促进技术。结果①脑性瘫痪患病率1.21‰;②与脑性瘫痪最相关的因素为羊水吸入或胎粪吸入、怀孕1个月后入住新装修居室、父亲文化程度、产前超声检查次数、感冒;③康复干预总有效率为92.5%,其中显效61.8%。结论①脑性瘫痪病因与产前、产时等因素密切相关;②现代神经促进技术在脑性瘫痪的预防及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

  • 标签: 脑性瘫痪 患病率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喂养方式及饮食习惯与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关系,探索并提出适宜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门诊系统管理中的0-3岁(即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出生)婴幼儿,按体检完成年龄分成0-1岁及1-3岁二组,通过对其进行末梢血常规血红蛋白的检测,并综合既往喂养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0-1岁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病率为15.09%,其中纯母乳喂养的贫血发病率(28.03%)高于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的儿童,且1岁以内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如能及时在4月龄添加辅食,其贫血发生率低于未能及时添加辅食的儿童。在1-3岁幼儿组中因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贫血检出率(32.61%)也高于饮食习惯正常的儿童。结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IDA)虽然是婴幼儿期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但通过对加强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及补铁剂、改善挑食偏食,及积极纠正不正确的喂养观念等是可以预防的。

  • 标签: 婴幼儿 喂养方式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科学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足0级的干预效果。方法对40例门诊及住院糖尿病足0级的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观察,收集临床资料,在健康教育及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照组用清水行足浴器泡足,治疗组用自拟中药方行足浴器泡足,分别检测躁肱指数值及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躁肱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85%,明显高于对照组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中药足浴能够改善糖尿病足0级症状,提高足部神经传导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延缓糖尿病足的进展,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足0级 中药足浴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儿童腺样体肥大患儿通过0°耳内镜与电动切割器联合治疗,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研究。方法将56例儿童腺样体肥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通过气管插管全麻下0°耳内镜与电动切割器联合应用,通过行腺样体切除术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并发症以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所有患儿在手术完毕后出现打鼾、张口呼吸以及鼻塞等病情均得到程度不同的缓解。其中,显效患者有54例(96.4%),有效2患者有例(3.5%),获得的总有效率为100%。出院半年后进行随访,显效患者的腺样体中没有残留。结论儿童腺样体肥大通过0°耳内镜与电动切割器联合治疗患儿,优点众多简单、安全,值得在临床上得到推广以及使用。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耳内镜 电动切割器 儿童
  • 简介:1.病案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幼儿皮肌炎是儿童期发生的1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炎性肌病,以横纹肌和皮肤非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近端肌无力和各种皮疹,消化道、心脏和肺等脏器也可以受累亦伴发肿瘤可能。幼儿皮肌炎的病因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由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发病。本院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病例的救治情况,收到较好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LKB1蛋白和Bmi-1蛋白在肺癌患者中表达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34份肺癌患者组织中LKB1、Bmi-1蛋白阳性表达情况。结果34份肺癌组织标本中发现Bmi-1阳性表达有26例,阳性率为76.47%;LKB1阳性表达有23例,阳性率为67.65%。结论LKB1蛋白、Bmi-1蛋白表达水平,对诊断肺患具有重要判断依据,可作为临床肺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靶点。

  • 标签: 肺癌 LKB1 蛋白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高校门诊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护理措施,防止校园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方法主要从突发事件的应对、个人防护、预检分诊、消毒隔离、信息收集等进行阐述。结果提前做好预防甲型H1N1流感各种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减少甲型H1N1流感对校园带来的影响。结论护理干预对高校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和控制有着直接作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高校 甲型H1N1 流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中心的护理安全隐患及管理措施。方法对液中心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结果提高了护理质量,规范液中心操作技术,减少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率。结论通过对液中心的护理安全管理,从而达到质量管理目的。

  • 标签: 配液中心 护理安全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0~6个月龄脑损伤高危儿20项神经运动筛查与干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5月接收的具有脑损伤高危因素的新生儿100例纳入到本次研究中,通过每月定期20项神经运动检查以及行为神经测定,评估其神经运动发育系统,并对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以及可能出现发育落后的患儿实施运动发育干预,并定期随访,使用的方法为“评估-指导-训练-评估”。结果100例高危儿中,有17例脑损伤患儿,其中包括3例发育异常患儿;2例被动肌张力异常患儿;1例主动肌张力异常患儿;11例原始反射部分缺乏患儿;17例脑损伤患儿中,有11例患儿病情恢复正常,2例患儿病情好转,4例患儿无效,干预总有效率为76.47%。结论给予0~6个月龄脑损伤高危儿神经运动筛查和干预,可有效降低脑瘫发生率,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干预 0~6个月龄脑损伤 高危儿 20项神经运动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0~3岁小儿佝偻病发生情况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319例我院门诊就诊疑似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婴幼儿,就诊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检测小儿骨碱性磷酸酶(BALP),随访1年。结果简易诊断佝偻病254例(79.6%),BALP诊断佝偻病264例(82.8%),实际随访240例;佝偻病以3~12月、1~3月较为多发;BALP≦200U/L占55例,其中临床分期为初期有10例,漏诊率为18.2%。简易诊断佝偻病254例,其中230例BALP>200U/L,检出率90.6%。无佝偻病65例,其中BALP≤200U/L仅占31例;干预后患病人数108例,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0~3岁小儿佝偻病患病率较高,早期筛查及时干预对减少佝偻病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早期筛查 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TVT-A与TVT-0对女性子宫脱垂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方法将我院确诊的142例女性SUI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差异分组,其中72例采用TVT-A治疗设为观察组,其余70例给予TVT-0治疗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术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大大优于对照组的82.86%(P<0.05)。术后步行6分钟路程两组均较术前明显好转,且观察组术后步行路程(667.9±92.4)m与对照组(452.8±106.9)m比较明显更理想(P<0.05)。结论将TVT-A手术应用于临床对女性SUI的治疗,可有效提升其尿控能力与减少对其阴道壁的腐蚀,该法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TVT-A TVT-0 子宫脱垂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0~15岁儿童EV71和CoxA16抗体水平,为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全县抽取1个手足口病高发乡镇和1个低发乡镇,根据抽样比例对每个年龄组进行系统随机抽样。按照年龄共分为17个组,对519名0~15岁儿童,抽取3ml静脉血分离血清送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用微量法中和实验进行EV71和CoxA16中和抗体检测,对结果用Excel2003进行统计并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⑴新生儿EV71和CoxA16抗体阳性率较高,分别为90%、80%。EV71抗体阳性率从1月龄开始迅速下降,至6月龄时抗体阳性率最低,为13.33%,1岁开始逐渐升高,4岁后抗体阳性率达80%以上。CoxA16抗体阳性率从2月龄开始迅速下降,至9~11月龄时最低,为3.33%,1岁开始逐渐升高,5岁后抗体阳性率达80%以上。⑵0~15岁儿童EV71和CoxA16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79%、53.18%。⑶男性和女性EV71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3.09%、52.46%,男性和女性CoxA16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1.64%和54.92%。结论EV71、CoxA16抗体阳性率从1~2月龄即迅速下降,1岁开始逐渐升高,4岁、5岁时EV71抗体阳性率、CoxA16抗体阳性率分别达到80%以上。预防手足口病要从新生儿开始,重点是4岁以下的婴幼儿。

  • 标签: 儿童 EV71和CoxA16抗体 调查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