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在孤独症护理中的积极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60例孤独症患者,依据护理手段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对症的家庭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家庭康复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孤独症患者症状均有好转,观察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前,两组患者ATEC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好转,观察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康复护理在孤独症护理中应用价值高,有效改善孤独症患儿的症状,对促患使儿早日重回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家庭康复护理 孤独症 积极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塞患者的积极意义,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干预。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明显较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塞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 脑梗塞 肢体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了综合护理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有低血糖症状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360例,然后采取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干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降低了低血糖发生率,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了患者满意度,适合大力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常规护理 糖尿病 低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合并情感障碍综合征的患者,使用抗焦虑、抑郁及镇静催眠药物干预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系统回顾我院2005年至今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16人,治疗期间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明确诊断合并情感障碍综合征的患者9人。通过对以上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分析,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案。结果9例患者治疗早期均常规给予胆碱酯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治疗,临床症状缓解不佳。此后治疗中分别给予患者适时适量的加用抗焦虑、抑郁及镇静催眠药物治疗,9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在一周内显著改善。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常合并情感障碍综合征。当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时,应给予适量抗焦虑、抑郁及镇静催眠药物干预治疗,可以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此方法不失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医生进一步探讨。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情感障碍综合征 抗焦虑抑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情感传递反馈应用于新入职护士护患沟通能力培训的实际应用效果,提升护士沟通能力。方法随机选取120名新入职护士,并将其随机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名护士,两组护士同时接受人际沟通理论授课,在此基础上,参照组予以沟通课程理论授课;而实验组则予以情感传递反馈技巧训练,对比两组护士护患沟通能力。结果经过训练之后,实验组实际护患沟通能力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满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新入职。结论对新入职护士采取情感传递反馈沟通技巧能够最大限度提升他们的护患沟通能力,进一步促使其临床沟通能力有所改善。

  • 标签: 情感传递反馈 新入职护士 护患沟通能力 培训
  • 简介:摘要分娩应激反应是产妇对内外环境中各种因素作用于身体时可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分娩时心理反应最常见表现为焦虑、恐惧、抑郁。适当的焦虑,可提高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而过度焦虑则不利于适应环境,易产生情感难产,由于情感压力造成产程异常和儿茶酚胺分泌过多。高水平的儿茶酚胺会减少产时子宫和胎盘的血液循环,导致无效宫缩,减少胎儿的血氧供应,可以观察产妇应对产痛的能力与方式,及时更正不正确的应对方式并给予指导,可以有效地减轻产妇疼痛与压力,促进顺利分娩,保证母婴健康。

  • 标签: 产程 应对能力 情感应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针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并且长期住院的100例BPD抑郁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精神科药物治疗以及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十周的HAMD17评分。结果经过相关干预措施,实验组和对照组HAMD17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性降低且在干预后实验组的HAMD17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干预的有效率差异,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BPD抑郁相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在情感障碍治疗中的临床作用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43例。观察组情感障碍患者采用齐拉西酮药物进行病情治疗,对照组情感障碍患者采用喹硫平药物进行治疗,最后对两组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随着治疗的不断深入,两组情感障碍患者的YMRS(杨氏躁狂量表)的分值在逐步下降,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患者(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临床治疗实验结果显示,采用齐拉西酮药物对情感障碍患者治疗,能够很好地改善患者不良情感障碍的症状,明显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齐拉西酮 喹硫平 情感障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言语疗法在语言障碍患者的治疗中对其感知恢复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通过回顾性眼光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78例语言障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对所有患者进行组别划分,各为观察组(以常规疗法+言语疗法治疗,n=39)与对照组(以常规疗法治疗,n=39),最后对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感知恢复有效性进行比较。结果经言语疗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感知恢复的总有效率为89.74%,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优,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语言障碍患者实施言语疗法可有效加快患者的感知恢复进展,对于患者语言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可推广。

  • 标签: 语言障碍 言语疗法 感知恢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在预防尿路结石患者复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尿路结石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对比复发率以及焦虑、抑郁评分。结果经过调查对照组的复发率高于实验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结论在尿路结石预防复发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健康教育的方式,可以指导患者掌握预防复发的知识,减少焦虑情绪,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健康教育 尿路结石 复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186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给予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心理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语言沟通。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好比例为92.47%,对照组为79.57%(P<0.05)。观察组不良心理状态的发生率(6.45%)明显低于对照组(17.20%,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病护理中给予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可减缓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 标签: 心理护理 语言沟通 精神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积极干预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进行积极干预急诊护理,作为观察组(A组);同时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我院进行常规护理的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B组);对比这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进出急诊室平均时间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上,观察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积极干预急诊护理,可以提高临床抢救效果,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非常值得各医院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积极干预积极干预 抢救临床效果 急诊球囊扩张时间
  • 简介:摘要随着临床应用的普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已不单纯作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在双相障碍治疗中,其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关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于双相障碍躁狂相和抑郁相的急性发作期的治疗,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见,安全耐受。本文主要介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双相障碍治疗中的应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属情感支持对老年梅毒患者手术麻醉前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将144例60岁以上梅毒患者分为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术前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家属情感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24h及入手术室后10min的血压、脉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麻醉前血压、脉搏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梅毒患者手术前加强家属情感支持可有效维持手术前生命体征稳定。

  • 标签: 情感支持 老年人 梅毒 手术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肿瘤护理人员职业情感体验情况,以便帮助肿瘤护理人员正确认识及应对职业情感应激,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院17名肿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所有肿瘤护理人员进行访谈,并分析访谈内容。结果分析访谈内容得出影响肿瘤护理人员职业情感体验的主要有4种因素,包括同情心满足感、同情心疲乏、大量情感投入、情感应激等。结论肿瘤护理人员的职业情感与护理质量直接相关,临床必须引起重视。医院可从各方面加强对肿瘤护理人员的支持,确保其能顺利完成肿瘤护理工作。

  • 标签: 同情心满足 情感投入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积极作用。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实验,将两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效果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干预对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恢复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语言沟通 精神病
  • 简介:摘要在绩效工资下,如何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实践经验说明,关键是调动全体医务人员积极性,而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是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

  • 标签: 激励机制 调动积极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情感稳定剂丙戍酸钠在慢性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消化不良的患者80例,其中伴HAMD抑郁量表1(17项)评分>7分33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2例,其中伴抑郁情感HAMD17评分>7分12例;对照组38例,伴抑郁情感HAMD17评分>7分11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丙戊酸钠,对照观察治疗后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及情感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消化道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治疗有效率为88.1%,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HAMD17评分明显变化,减分率为59.6%,也优于对照组的21.5%,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使用丙戍酸钠能显著改善慢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及情感症状,有一定的临床研究意义。

  • 标签: 丙戍酸钠 情感稳定剂 慢性消化不良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