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接收的30例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合并呼吸衰竭(R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机械通气护理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研究所选取的30例患者均成功,其中间断10例,过渡20例。结论掌握呼吸的时机并辅以科学有效的护理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炎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撤机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基层医院T致胆汁性腹膜炎的预防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T致胆汁性腹膜炎20例患者的资料。结果20例患者经积极正确处理均痊愈。结论T致腹膜炎应从术前检查,术中操作等方面积极预防,一旦发生应积极正确处理,基层医院应以手术引流为主。

  • 标签: T型管 胆汁性腹膜炎 胆漏 手术
  • 简介:摘要为提高ICU插管病人的护理质量,分析非计划性的原因,并提出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有效固定导管,合理使用镇静剂及肢体约束等防范措施。

  • 标签: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体温对麻醉后苏醒及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10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手术病人,根据体温将患者分为A、B两组,分别为体温<35℃和>35℃,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苏醒和时间。结果从停止用药至呼唤姓名患者能睁眼时间,A组患者为(59±14)分钟,B组患者为(44±20)分钟;停止给药到时间,A组患者为(77±23)分钟,B组患者为(56±16)分钟。两组在苏醒时间和时间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要明显长于B组患者。结论麻醉和手术过程中注意维护病人的体温不仅有助于麻醉后的苏醒,而且可以避免因体温下降给患者带来的危害。

  • 标签: 体温 麻醉 苏醒 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麻气管插管术毕即刻患者应用瑞芬太尼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4月—9月期间行全麻骨科手术的90例男性患者作为受试者,根据手术结束前30分钟持续泵注药物的不同分成观察组1,观察组2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1为术毕30分钟前开始持续泵注0.1ug/kg/min瑞芬太尼至,观察组2术毕30分钟前开始持续泵注0.04ug/kg/min瑞芬太尼至,对照组泵注生理盐水。结果观察组1、观察组2的t1、t2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观察组2前、时的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小剂量瑞芬太尼在术后更早,安全性高。

  • 标签: 瑞芬太尼 全麻气管插管 即刻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气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手术时间1-3h,随机分为三组(n=20),瑞芬太尼0.03、0.05、0.08μg·kg-1·min-1(Ⅰ、Ⅱ、Ⅲ组),麻醉诱导用咪达唑仑0.04-0.06mg·kg-1,芬太尼4μg·kg-1,异丙酚2mg·kg-1,阿曲库铵0.8mg·kg-1,依次静脉注射,气管插管后接麻醉进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用异丙酚4-6mg·kg-1·h-1和瑞芬太尼0.2-0.4μg·kg-1·min-1泵入,术中间静脉注射阿曲库铵维持肌松。手术结束前5min停止异丙酚,术毕三组瑞芬太尼分别改为0.03、0.05、0.08μg·kg-1·min-1,继续泵注,后均停止。结果Ⅰ组SBP、DBP、HR在T2-T4均升高,与基础值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Ⅱ、Ⅲ组SBP、DBP、HR在T2-T4均平稳,与基础值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05μg·kg-1·min-1瑞芬太尼在麻醉苏醒期较迅速,既有安全性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更加适宜的剂量。

  • 标签: 瑞芬太尼 气管拔管 心血管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丁卡因胶浆抑制全麻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声门内注入盐酸丁卡因胶浆,观察两组患者停全麻药时、手术结束时、患者出现吞咽反射、呼之能应及时各时间点的HR、MAP的变化及对气管导管的耐受程度。结果观察组期患者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性明显提高。

  • 标签: 丁卡因胶浆 气管插管拔管期 心血管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神经外科患者预防其意外的发生而采用管道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神经外科并留置导管的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管道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在前者的基础上采用临床管道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探究两组患者的意外(UE)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经过不同的护理后,在UE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本科室的住院患者进行管道护理并且按照护理路径进行专业规范的操作可以有效的降低UE发生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管道护理路径 神经外科 意外拔管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非计划性(NEX)是指病人自行或在护理和搬运病人及其他非病人因素导致的意外脱,随着新生儿气管插管技术的逐渐普及,新生儿呼吸在NICU的使用日趋广泛,气管插管患儿的增多,非计划性时有发生,是常见的气管插管护理并发症,常导致患儿重新插管,不仅增加患儿的痛苦,延长机械通气时间,还容易引起法律纠纷。我科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共收治气管插管患儿63例,发生非计划性8例(占12%),通过查找意外脱的原因,进行回顾性总结,提出防范措施。

  • 标签: 新生儿 非计划性拔管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防范非计划性评估表在防范食管癌患者胃、营养脱落中的应用。方法将我课收治的8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管道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管道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自制防范非计划性评估表,主要是从患者的方面的因素、家属方面的因素、护士方面的因素及其它特殊因素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管道脱落的危险因素,并采取防范措施。结果自制防范非计划性评估表的应用,明显降低了食管癌患者胃、营养的脱落率,减轻患者再插管的痛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拔管评估表 食管癌 胃管 营养管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FIC)对住院期间曾使用机械通气足月新生儿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7年11月—2018年12月住院期间曾使用机械通气的62例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家长是否能够配合施行家庭参与式护理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撤离呼吸后能够配合施行家庭参与式护理的27例新生儿入选观察组,其余不能配合施行家庭参与式护理的35例新生儿进入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后新生儿后续用氧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后平均后续用氧时间173.2小时,对照组后平均后续用氧时间185.0小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16.9天;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17.7天,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两组病例后平均后续用氧及平均住院天数无显著差异,说明FIC护理与未实施FIC护理的机械通气后新生儿后续用氧时间及住院天数基本一致。

  • 标签: 家庭参与式护理 新生儿 机械通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病房中品管圈对降低机械通气意外情况发生的的改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ICU病房中300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编号随机分成对照组155例和观察组145例,观察组采用品管圈理论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发生机械通气意外17例,发生率为10.96%;观察组采用品管圈理论进行护理,发生意外3例,发生率为2%。两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比试验方式发现在ICU病房中应用品管圈方式进行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发生意情况的发生率,可以保证机械通气患者的安全性,保证患者在ICU监护期间的治疗效果。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意外拔管 品管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及时间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实施全麻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入组后根据分组软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在麻醉之后采取常规手术处理措施,研究在患者在麻醉之后采取保温措施,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研究组患者鼻咽温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完全清醒时间及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2)研究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P<0.05)。结论麻醉之后采取保温措施后有效的保证了鼻咽温度、缩短了完全清醒时间及时间,同时也将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维持在正常的状态,利于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麻醉患者 体温变化 苏醒 拔管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潘妥拉唑钠注射液在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78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研究组应用潘妥拉唑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胃液pH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胃液pH值均有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潘妥拉唑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且不良反应小,用药方便,可推广使用。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性溃疡 潘妥拉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实践降低急诊抢救室非计划性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对急诊抢救室留置治疗管路的患者,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措施上,进行风险评估及防范监测,对风险因素进行预防性的控制,动态评估置情况,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8例患者发生非计划性,发生率为13.3%,干预组2例患者发生非计划性,发生率为3.33%,两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护理干预可以大幅降低急诊抢救室UEX的发生率,护理干预是行之有效并值得推广的。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诊抢救室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小儿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的发生率,减少患儿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所在科室2012年3月至9月发生的383例小儿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原因寻找对策。结果小儿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最多发生于3月-3岁小儿,主要原因是被小儿抓脱、套管针滑出,主要应对措施包括在护理的过程中加强宣教、注意静脉的选择、妥善固定、适当约束等。结论在护理的过程中应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解决,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

  • 标签: 浅静脉留置针 非计划性拔管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后的时机选择与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接受扁桃体摘除术的患儿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分为(n=30),行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n=30),前行有效镇痛,使用地塞米松进行抗炎消肿,后给予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术后治疗不配合的发生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躁动、挣扎及哭闹次数明显比对照组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小儿行扁桃体摘除术后,在患儿恢复的过程中行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儿对治疗与护理依从性的提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小儿扁桃体 摘除术 拔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气管插管UEX的发生率。方法利用品管圈活动对气管插管UEX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预防策略。结果我院ICU气管插管UEX发生率由6.2%降低为1.7%结论品管圈活动对气管插管UEX发生率效果显著。

  • 标签: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品管圈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用于救治危重病人已成了无可替代的救治方法,可是非计划性又是机械通气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气管插管非计划性(UnplannedEndotrachealExtubationUEX)是指尚未达到指征,未经医务人员同意患者将管道拔除或脱落,也包括医务人员操作不当所致的1。

  • 标签: 非计划性拔管 相关原因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