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青海省风电场工频电场分布情况及强度分析,为作业人员巡检路线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测量人员利用HI-3604工频场强仪对青海省内某风电场的工频电场进行测量,测量方法《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3部分:1Hz~100kHz电场和磁场》GBZ/T189.3-2018,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与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标准限值进行比较。结果 本次检测主要针对升压站,其中包括室外和室内,室外主要有主变压器、SUG、GIS、接地变,室内设备主要有二次盘室、35kV高压配电室和400V配电室。室外主变、 SUG、GIS、测量结果虽符合限值要求,但距离限值5kV/m较近。而接地变和室内二次盘室、35kV高压配电室和400V配电室工频电场强度远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结论 本风电场各测量点工频电场强度均未出现超标,但室外主变、SUG、GIS设备工频电场的强度远远高于室内测量点。因此升压站室外巡检点应作为巡检人员作业工频电场的关键控制点。

  • 标签: 风电场 工频电场 关键控制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患者临床乙肝五项检验结果,以期为临床研究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前来我院进行检查的80例乙肝患者的一般资料,对上述乙肝患者乙肝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进行检验。结果五项检查指标显示阳性,但是阳性程度不同,其中HBsAg呈阳性率最高,抗HBc呈阳性率次之,抗HBe呈阳性率最低;通过分析指标阳性与年龄两个因素发现,30~49岁之间的人群是乙肝的高发人群,HBeAg和抗HBc检查呈阳性人数最多。结论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可以作为乙肝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乙肝患者 乙肝五项检验 结果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方法随机选取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农村居民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及脂肪肝、肥胖检出率明显低于居委居民(P<0.05)。结论65岁以上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健康体检状况并不理想,需增强社区慢性病管理,定期行健康知识普及,提升社区老年人健康水平。居委居民虽相对农村居民文化层次较高,但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比农村居民大,农村居民多以清淡饮食为主,而且大部分有自留地,早晚的体力劳动相当于每日运动,慢性病等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 标签: 65岁以上 社区 体检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泌尿系统实施微生物检验的病原菌结果。方法:以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3例泌尿系统感染且病原菌检测结果阳性的患者为分析对象,分析病原菌检测结果结果:503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43.94%(221/503)、肺炎克雷伯菌11.13%(56/503)位居前列,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白假丝酵母等次之。结论:微生物检验能实现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致病菌明确,可为疾病的合理用药及针对性治疗提供有益参考,值得临床加以重视和推广。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泌尿系统感染 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因素与质量控制方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02~2020.02的80例人员对其进行常规的质量管理,所获得的检验报告为80份,此组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20.03~2021.03的80例人员,在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基础上增强质量管理,所获得的检验报告为80份,此组为观察组。观察对比微生物的检验结果、检验质量。结果:观察组人员及环节因素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标本及其他因素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检验质量显著由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的主要原因包括:人为原因、标本原因、操作缺乏规范性以及其他原因等,必须要加强对检验质量的管理,进而有效提升检验的准确率,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结果 影响因素 分析 质量控制 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大庆不同人群幽门螺杆菌(HP)抗体的检出结果分析HP对不同人群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HP感染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于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大庆市第五医院健康体检和住院患者共计9270例,患者均选择了用胶体金法进行HP抗体检测试验,对患者进行年龄分组,比较各组HP抗体的检出率。结果 共检出HP抗体阳性患者2725例,检出率为29.4%(其中健康体检检出率为28.9%,住院患者检出率为30.1%);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间HP抗体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0岁年龄段组,30-49岁年龄段体检、住院不同人群HP抗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体检和住院患者HP抗体检出率均较高,男性多于女性,且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30岁以上住院患者,和50岁以上健康体检人群HP抗体检出率较高,临床应重点防治。

  • 标签: 不同人群 幽门螺杆菌 胶体金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部位血液进行检测对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2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血液采集部位分为对照组(n=130)和研究组(n=130)。对照组于肘部静脉处或手背静脉处采集血液。研究组于手指末梢处采集血液。对比两组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而 RBC、MCV、MCHC、Hb及PLT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WBC、MCH 及HCT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静脉血 末梢血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与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将70例于本院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患者纳入研究,检验的指标分别为血糖、甘油三酯及碱性磷酸酶、钾离子。以随机抽签分组,各35例,对照组采集标本后放置4h后检验,观察组采集标本后放置4h内检验。分析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与生化检验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生化检验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血液标本 放置时间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部位血液进行检测对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2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血液采集部位分为对照组(n=130)和研究组(n=130)。对照组于肘部静脉处或手背静脉处采集血液。研究组于手指末梢处采集血液。对比两组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而 RBC、MCV、MCHC、Hb及PLT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WBC、MCH 及HCT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静脉血 末梢血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与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将70例于本院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患者纳入研究,检验的指标分别为血糖、甘油三酯及碱性磷酸酶、钾离子。以随机抽签分组,各35例,对照组采集标本后放置4h后检验,观察组采集标本后放置4h内检验。分析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与生化检验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生化检验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血液标本 放置时间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 相关性
  • 简介:【摘要】风湿病会侵犯人体的关节、肌肉、骨骼等,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对于患病的患者,其症状相对隐蔽,因此,临床能准确诊断疾病对于患者而言是相当重要的,能进行早期治疗,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临床诊断风湿时除了正常的病患者进行诊断,除了需要询问患者的症状与病发部位的疼痛情况,同时还需通过血液检验的结果来加以判断分析,血液检测是临床常见检测项目,对多类疾病均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对比检查结果与正常值的差异问题,如此才能为风湿病患者给出准确的诊断结果

  • 标签: 血液检验 风湿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9年 2月 -2019年 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硬化患者 62例及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 74例进行生化检验,对比两组参加检验人员各项生化指标,分析生化检验项目对肝硬化疾病诊断的价值。结果:( 1)肝硬化组患者前白蛋白值明显低于健康体检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肝硬化组患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酸脱氢酶、 α-岩藻糖苷酶、腺苷脱氨酶、 N-乙酰 -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值均高于健康体检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人体肝脏发生病变时,体内前白蛋白含量会明显降低,肝脏发生病变时,胆碱酯酶活性会大幅度降低,因此进行生化检验对肝硬化疾病判断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肝硬化 生化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重要性已被逐渐凸显出来,其已成为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指标。目的;分析对比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方法;将本院临床收治的2,000例微生物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收集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11月,以不同的收集时段分为对照组(2017年3月-2017年9月)与观察组(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每组微生物标本均1,000例。对比两组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两组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性率最高的为呼吸道标本,占比32.5%。其次依次为伤口分泌物、穿刺、血培养等标本。其中对照组微生物检验标准阳性检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阶段下的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具有不同的差异,临床应以实际检验结果作为依据,给予相应的指导,提高操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操作能力,有效提高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为临床观察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 标签: 不同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乳腺结节伴钙化运用浅表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查出的乳腺结节伴钙化患者52例作为回顾性研究,先观察浅表超声检查结果,然后观察钼靶诊断结果,对于乳腺钙化以钼靶检查作为诊断的金标准,结节的良恶性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观察诊断结果结果:52例患者中钼靶诊断乳腺结节伴粗大钙化患者16例,乳腺结节伴微小钙化患者36例;浅表超声诊断出乳腺结节伴粗大钙化患者15例(93.75%)(漏诊1例),乳腺结节伴微小钙化患者35例(97.22%)(误诊1例),检出率96.15%,接近钼靶诊断结果。浅表超声检查出的35例乳腺结节伴微小钙化者均考虑有恶性的可能,因此对52例患者均做病理检查,病理检查结果:乳腺良性结节18例,恶性结节34例。

  • 标签: 乳腺结节 微小钙化 浅表超声 检出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某健康体检中心重要异常结果实施分级管理的数据 方法 对2021年02月-2022.06月美年大健康大连公司所属六个健康体检中心275784人次的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对确认的 16874例重要异常结果进行分析和分级统计  结果 ①  2021年02月-2022.06月年大连公司所属体检分院共发现16874例重要异常结果,其中A类 1919 例,B类14955例。所有重要异常结果中男性7680 例  女性9194  例,检出率6.11 % ②、排名前三位的是:HPV、TCT异常、疑似糖尿病、血压显著增高  ③、年内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检出率最高。④排在体检异常结果前三位的占比分别是:第一位是妇科子宫及附件疾病,占比27.72%,其中尤以TCT、HPV阳性为突出;第二位是内分泌系统疾病,占比21.92%,其中尤以糖尿病、高血脂为突出;第三位是心系疾病,占比9.97%,其中尤以高血压、心律失常为突出⑤重要异常结果进行分级管理,电话随访通知到本人及家属回访率100%,提升了健康体检服务质量及水平,提高了受检者对异常结果的重视及受检者的体检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汉语普通话条件下,听力正常伴耳鸣患者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取50例(50耳)听力正常伴耳鸣患者及50例(50耳)听力正常无耳鸣常规听力体检志愿者进行普通话快速噪声下言语测试,其中男45名,女55名,年龄18-50岁,平均36.23±13.4岁,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根据耳鸣持续时间分为急性组、亚急性组及慢性组,根据公式“信噪比损失=23.5-答对词数”计算并分析各组信噪比损失( signal -to - noise ratio loss,SNR loss),以分析耳鸣对噪声性言语测试的影响。结果:所有测试者得分均在1.5-8.5dB之间,听力正常伴耳鸣组SNR loss(4.4±1.2),听力正常无耳鸣组SNR loss(3.2±0.64),两组间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有显著差异;根据患者耳鸣持续时间分为三组:急性组0-3月组SNR loss(3.9±0.6),亚急性组3月-12月组SNR loss(4.8±1.2),慢性组12月以上组SNR loss(5.1±1.7)。急性组明显低于亚急性组及慢性组,亚急性组及慢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根据患者年龄分别将有实验组及对照组分为三组(20-30岁,30-40岁及40-50岁以上),每三组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听力正常伴耳鸣患者信噪比损失明显高于听力正常无耳鸣受试者,耳鸣及其持续时间为听力正常患者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一定范围内与年龄无显著关系。

  • 标签: 言语测试 普通话 噪声 信噪比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