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方法:研究开展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技术人员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中相关要求,规范采集运输本地区生活饮用水样本,并行微生物检测,总结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本研究采集本地区生活饮用水样本1304份,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合格率为97.4%,其中出厂水合格率为97.6%,末梢水合格率为97.0%,二次供水合格率为98.3%;丰水期合格率为97.1%,枯水期合格率为97.7%。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显示,菌落总数合格率为97.4%,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为98.5%,大肠埃希氏菌合格率为99.8%。结论:本地区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定风险,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微生物指标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 为了解分析南溪区教学环境的卫生现状,更好地为改善学校教学环境卫生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南溪区7所学校为研究对象,每所学校随机选择6间教室,对42间教室人均面积、采光系数、黑板高度和宽度、黑板反射比、黑板平均照度、黑板均匀度、课桌面均匀度、课桌椅分配符合率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监测42间教室,完全符合教室人均面积标准的教室20间,占比为47.62%;符合采光系数标准的教室12间,占比为28.57%;黑板高度和宽度达标教室42间,占比为100%;黑板反射比达标教室1间,占比为2.38%;黑板平均照度达标教室42间,占比为100%;黑板均匀度达标教室42间,占比为100%;课桌面平均照度达标教室42间,占比为100%;课桌面均匀度达标教室42间,占比为100%;监测420套课桌椅,完全符合分配标准21套,占比为5.00%。结论 从监测结果分析,南溪区7所学校教学环境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教室人均面积、采光系数、黑板反射比、课桌椅分配符合率等,应对此类问题进行重点整改,为学生群体构建健康、有益的教学环境。

  • 标签: []学校教室 教学环境 卫生监测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胃镜下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对早期胃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疑似早期胃癌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胃镜下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胃癌的检出率(确诊胃癌、疑似胃癌、排除胃癌)、对不同病理类型胃癌检出率(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分化程度检出效果(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结果:胃镜下活检对胃癌的检出率、对印戒细胞癌检出率、高分化检出效果都比术后病理检查较低(P<0.05)。结论:在早期胃癌的诊断当中应用术后病理诊断的应用价值更高,诊断准确率更高,但是胃镜下活检的操作比较简单,安全性高,能为患者术前诊断提供必要的参考,有助于对早期胃癌进行预防与相应治疗。

  • 标签: 早期胃癌 胃镜下活检 术后病理诊断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结果,了解该病毒流行趋势,为后续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100例来源于2021.1-2021.12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样本开展检测,经检测发现阳性例数共60例,分析阳性结果的基本资料。结果 60例阳性标本中,以发热症状最为多见,共45例,发生率为75.00%,其次便是咳嗽、干咳、咽痛与头痛、肌肉酸痛,各有25、15例,发生率为41.67%、25.00%;发病后7d阳性例数共40例,占比66.67%,发病后14d阳性例数共55例,占比91.67%。结论 核酸检测在防控2019-nCOV传播工作中效果显著。

  • 标签: 新冠肺炎 核酸检测 阳性病例 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体外检测结果。方法  使用化学发光过敏原体外测试系统,对1120名过敏反应皮肤病患者,进行特殊的血清测试。结果  IgE对吸入血清过敏反应为63.39%,而常见的吸入过敏原是尘螨、粉螨和尘螨;点状青霉,杂交孢子,黑根霉菌;IgE对侵入性血清过敏反应为68.75%,侵入性血清过敏包括:牛奶、鱼、螃蟹和虾、蛋白质;大多数病人对两种以上的过敏原过敏。结论 化学发光过敏原检测方法可以用来识别皮肤过敏反应疾病的原因,并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标签: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过敏原体外检测 检测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进行静脉血检验与末梢血检验的结果。方法:在我院检验血常规的体检者中选取85例,时间:2020年1月~2022年1月,以血液采集不同方式为依据分组,对照组42例行末梢血检验,观察组43例行静脉血检验,组间结果分析结果:观察组HCT(红细胞压积)、PLT(血小板计数)、Hb(血红蛋白)、RBC(红细胞计数)、WBC(白细胞计数)数值较对照组高,且观察组数值与标准值更为接近(P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红细胞压积 血红蛋白 红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卵巢癌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的符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原发性卵巢癌患者共94例,均采取超声诊断及术后病理诊断措施,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符合情况。结果:超声诊断结果中,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患者27例,粘液性囊腺癌为24例,交界性癌23例。病理诊断结果确诊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31例,粘液性囊腺癌26例,交界性癌25例。。两种诊断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诊断措施在原发性卵巢癌诊断过程中效果较为良好。

  • 标签: 原发性卵巢癌 超声诊断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期间对于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并分析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提升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方法:样本抽取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8月,地点为我院,均为拟行血液生化检验的患者,样本数量3000例,获得血液标本共计3000份,均行血液生化检验,统计检验结果不合格标本并分析不合格发生的具体原因,根据原因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3000份血液化验标本检验结果不合格率1.27%;导致不合格原因依次为血液样本采集方式不妥当、样本采集后送检不及时、血液样本保存条件不合格、抗凝剂和血液两者比例不当等。结论:影响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较多,如采集方式不当、送检不及时以及保存方式不当等,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来提升临床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为患者的疾病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血液生化检验 标本 准确性 因素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病人恢复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时间统计为2022年3月-2023年3月,把受诊的30例子宫肌瘤手术病人视作分析对象,结合护理方式记作两组,有整体组、普通组,分析病人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整体组病人恢复结果好于普通组p

  • 标签: 子宫肌瘤 恢复结果 整体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乙肝5项指标定量与定性检测结果的差异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12例门诊及住院乙肝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抽取所有研究对象晨起空腹静脉血3~5ml作为血清样本,进行乙肝5项指标的定量与定性检测,对2种检测方法下乙肝5项指标阳性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定量检测的检验得出,乙肝5项指标阳性例数分别为,HBsAb(25例)、HBsAg(71例)、HBcAb(72例)、HBeAb(29例)、HBeAg(27例),在定性检测的检验下得出,乙肝5项指标阳性例数分别为HBsAb(20例)、HBsAg(69例)、HBcAb(74例)、HBeAb(32例)、HBeAg(26例),2组乙肝5项指标阳性例数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种检测方法下,乙肝5项指标共有13例出现不同检测结果,通过对比得出,定性检测乙肝5项指标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HBsAb(91.6%)、HBsAg(97.1%)、HBcAb(96.2%)、HBeAb(97.3%)、HBeAg(100%)。结论:乙肝5项指标定性检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会受到操作方法及多种外界因素的干扰而造成假阳性以及假阴性的检验结果,定量检测的敏感度以及稳定性相比定性检测更高,且受外界干扰因素相对更少,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乙肝五项指标 定量检测 定性检测 结果差异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女性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在诊治阴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9月-12月我院诊治的阴道疾病患者7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阴道分泌物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该720例女性阴道疾病患者中,检出病原菌与未检出病原菌各占80.00%(576/720)与20.00%(224/720);同时在576例检出病原菌患者中,其阴道清洁度均为Ⅲ-Ⅳ度;而未检出病原菌的224例患者中,其阴道清洁度均为Ⅰ-Ⅱ度;且在576检出病原菌患者中,细菌占比为67.71%(390/576)、真菌占比为30.90%(178/576)、滴虫占比为1.39%(8/576),其中细菌检出率明显较真菌与滴虫的检出率要高(P<0.05)。结论:在女性阴道疾病的诊治中,应用阴道分泌物检验,可有效的为患者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阴道疾病 女性阴道分泌物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20-2022年寿宁县农村适龄女性两癌免费筛查结果。方法:以2020-2022年寿宁县农村适龄女性为研究样本,开展“两癌”筛查,分析其筛查结果结果:2020年-2022年寿宁县农村适龄女性两癌筛查中检出宫颈癌17例,患病率0.16%(17/10533),检出乳腺癌10例,患病率0.08%(10/11775)。结论:政府需科学的组织管理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工作,尽早发现“两癌”或癌前病变,对两癌做好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降低两癌发病率,减轻宫颈癌、乳腺癌对女性健康的危害。

  • 标签: 农村适龄女性 两癌 免费筛查 宫颈癌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对肝硬化门、脾静脉与肝功能、胆囊壁厚度的检查结果。方法:研究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7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健康人群7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分析两组患者的门静脉内径(DPV)、门静脉血流速(VPV),脾静脉内径(DSV)、脾静脉血流速(VSV)以及胆囊壁厚度之间的差异,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的DPV.VPV、DSV、VSV以及胆囊壁厚度之间的差异以及肝硬化患者门、脾静脉血流动力学与肝功能、胆囊壁增厚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DPV、DSV以及胆囊壁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患者的VPV、VS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DPV、VPV、DSV、VSV以及胆囊壁厚度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肝硬化与超声检查的DPV、VPV .DSV、VSV呈现显著相关,而患者的胆囊壁厚度与患者的DPV、VPV、DSV、VSV之间未见相关显著性。结论:在肝硬化患者中,患 者的肝功能与其门静脉、脾静脉的内径以及血流量相关性显著,胆囊壁的增厚情况与门静脉、脾静脉的内径以及血流量未见相关性。

  • 标签: 超声对肝硬化门 脾静脉 肝功能 胆囊壁厚度 检查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对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有关物质结果标准的判定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完善标准提供参考。方法:按照最新版本的《中国药典》二部及四部通则中规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有关物质。结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实验中水解产物苯磺酸特征峰参与结果计算时单杂平均为0.3%,总杂平均为0.4%,扣除苯磺酸特征峰进行结果计算时单杂平均为0.1%,总杂平均为0.2%。结论:《中国药典》2020年版标准中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有关物质实验中水解产物苯磺酸对最终结果有较大影响,苯磺酸特征峰参与结果判定会导致较大误差,建议修改为扣除苯磺酸特征峰后再进行相关杂质的计算。

  • 标签:  标准判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有关物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体检异常结果护理中实施精准健康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4-2023.4在本院体检结果中显示异常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组,观察组(40例,精准健康管理)和对照组(40例,常规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就诊率和对管理措施的满意度。结果:和对照组管理结果相比,观察组患者体检后的就诊率更高,对管理措施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体检结果异常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精准健康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健康管理质量。

  • 标签: 体检异常 精准健康管理 就诊率 健康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患者中段尿培养结果的影响及分析病原体培养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591例行中段尿培养患者资料,根据是否诊断为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年龄、病原体检出率、各病原体的感染等情况。结果 年龄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糖尿病组患者中段尿病原体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男性、女性糖尿病患者中段尿病原体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两组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糖尿病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肠球菌等其他病原体的感染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糖尿病增加患者泌尿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机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对儿童右位主动脉弓分型的检查结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4月期间院内收治的右位主动脉弓患儿60例,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增强CT检查或手术治疗,且以增强CT检查或者手术诊断为金标准,分析右位主动脉弓分型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I型右位主动脉弓患儿10例,II型右位主动脉弓患儿46例,III型右位主动脉弓患儿2例,合并迷走左侧头臂干、双侧主动脉弓合并左侧弓远端闭锁各1例;误诊1例,双侧主动脉弓合并左侧弓远端闭锁1例误诊为I型右位主动脉弓;右位主动脉弓合并内心畸形者29例。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检出儿童右位主动脉弓分型,具备右位主动脉弓分型的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儿童右位主动脉弓 影像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站血液标本的规范化留样管理对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来我站进行无偿献血的28364例献血者,按照规范化标本留样管理程序执行前后分成两组,对照组9457例为进行规范化血液标本留样管理之前,观察组18907例为实行规范化血液标本留样管理之后,对两组献血者的留样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血液标本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站实行规范化血液标本留样管理,能够减少血液标本误差出现的概率,提高血液标本的质量,确保血站血液标本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检测结果 规范留样 血液标本 血站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药物对常用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结果产生的影响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 纳入本院2019年02月-2020年12月的150例接受生化检验的患者展开研究。结果 在参与本次研究的150例患者中,生化检验前使用过抗癌药物治疗的有15例;使用抗生素治疗的36例;使用过抗糖尿病药物治疗的为17例;使用过利尿药物治疗的为25例;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32例;使用过镇痛解热类药物治疗的25例,这些药物都会影响生化指标检验结果。结论 临床生化检验中,抗糖尿病药物、激素类药物、抗癌药物、利尿药物以及镇痛解热类药物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临床需要在检验之前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对于受到影响的检验指标,要在其药效消失之后进行检验,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药物 生化检验指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进行影响、对策研究。方法:通过选取尿常规检验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检测、清除阴道分泌物进行阴道采集,做好效果分析和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尿常规指标检出率的比较和分析,其中观察组上皮细胞、蛋白质、白细胞、红细胞以及潜血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对两组血液样本属性相关指标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PH、比重以及亚硝酸盐检出率情况等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对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进行影响,阴道分泌物对于尿液、透明度具有一定影响,在给予针对性对策的同时效果良好。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尿常规 临床检验结果 影响 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