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5 个结果
  • 简介:作者简介李婉媚(19769-),女,广东广州,本科,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内分泌摘要目的探讨厄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两组均在接受常规治疗控制血糖浓度上,对照组厄沙坦口服120mg/d,治疗组口服厄沙坦120mg/d+阿托伐他汀10mg/d,均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尿白蛋白排出率,血肌酐,尿素氮,总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6个月后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降低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厄沙坦和阿托伐他汀联用比单一使用厄沙坦效果好,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厄贝沙坦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苯扎特治疗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95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65例,其中A组单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B组单用苯扎特进行治疗,C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苯扎特进行治疗。观察3组用药8周后疗效。结果治疗后C组患者TG、TC、LDL-C低于A、B组,而HDL-C参数高于A、B两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C组总有效率高于A、B两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C组TG、TC、LDL-C达标率高于A、B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联用阿托伐他汀和苯扎特治疗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疗效优于单用,在严格注意和监控下,无严重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采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苯扎贝特 联合用药 高脂血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伐珠单抗联合顺铂ⅢB/Ⅳ期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38例ⅢB/Ⅳ期存在胸腔积液的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顺铂组19例和伐组19例进行对比,2周期后系统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伐组和顺铂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4.21% vs 50%,P=0.0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 伐珠单抗联合顺铂对ⅢB/Ⅳ期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具有更好的控制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合厄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 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患者,时间为 2016 年 4 月至 2017 年 4 月,例数为 80 例,根据抽签法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 胺碘酮联合厄沙坦 ,对照组使用胺碘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50% ,对照组为 12.50%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5.00% ,对照组为 80.00% ( P < 0.05 )。 结论: 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中实施胺碘酮联合厄沙坦治疗,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胺碘酮 厄贝沙坦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列素钠联合 阿托伐他汀 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糖尿病肾病 患者,人数为 100 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原则,各组 50 例,其中 50 例进行 前列素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 (观察组)、另一组进行 前列素钠治疗 (对照组),将各组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 观察组 老年糖尿病肾病 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低于对照组 , ( P < 0.05 ) 。观察组 老年糖尿病肾病 患者治疗后 肾功能指标水平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 , P<0.05 。 结论:前列素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十分显著,且能够改善其肾功能, 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贝前列素钠 阿托伐他汀 治疗 老年糖尿病肾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贝拉唑钠肠溶片在治疗老年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7年 6月 -2018年 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96例老年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作为研究组,一组作为对照组,各组 4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是老年浅表性胃炎。研究组患者采用贝拉唑钠肠溶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进行治疗,治疗时间 4周,在此期间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最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老年浅表性胃炎的功效高于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老年浅表性胃炎的功效,( p

  • 标签: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 奥美拉唑肠溶片 老年浅表性胃炎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氯吡格对急性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自 2009年 12月 -2013年 12月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 9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氯吡格治疗组各 49例,常规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氯吡格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治疗,以 28天为观察周期,观察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氯吡格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心绞痛的发作频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减少,发作时持续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氯吡格可减少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作频率,缩短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作时间,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具有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氯吡格雷 不稳定性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