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血液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按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呼吸、体温、心率、神志等)、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合理安排饮食及住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协同护理模式。干预半年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和生活方式量表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结果2组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护理能力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整体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协同护理模式 自我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科病人在使用无缝式护理后的效能。方法将2015.9-2016.5收入的286例急诊科病人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143例采用无缝式护理作为观察组,另143例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评价两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93.71%)比对照组(83.22%)显著提高(X2=5.392、P=0.020);两组病人在工作效率、基础护理护理操作及服务态度上评分在护理前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评分高(t=9.847,P=0.000,t=13.417,P=0.000,t=6.088,P=0.000,t=9.778,P=0.000)。结论无缝式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急诊科病人护理满意度,显著改善护理质量,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质量 急诊病人 护理满意度 无缝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睡眠护理对呼吸内科重症病人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78例重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及干预组,在治疗期间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及睡眠护理干预,比较其睡眠质量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前,睡眠质量均较差,且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均有所改善,且干预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睡眠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睡眠护理 呼吸内科 睡眠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6例手术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案的不同,将126例手术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63例,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方案,实验组63例,采取风险护理管理方案。结果实验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6.35%(4/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19.05%(12/63);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基础护理(96.65±3.23)分,物品管理(95.48±4.12)分,安全管理(97.84±1.31)分,护理记录(94.87±4.47)分,无菌情况(96.14±3.7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基础护理(82.31±5.64)分,物品管理(81.37±4.65)分,安全管理(85.67±4.54)分,护理记录(80.32±4.71)分,无菌情况(82.62±5.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可有效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风险护理管理 手术室护理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中的影响。方法收取2015年9月直至2017年4月我院30例手术室护理人员,并将手术室护理人员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应用在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中,将两组护理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89.21±1.29)、护理操作评分(90.15±1.23)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护关系融洽度评分(85.25±2.47)分、护患关系融洽度评分(89.27±2.01)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不仅能提高理满意度评分、护理操作评分,还能促进护患关系融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手术室整体护理 作用
  • 简介:摘要PDCA循环实际上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在健康体检护理质量管理中运用PDCA理论,可以使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骤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和科学化。护理质量管理是整个健康体检质量管理中的重要部分,科学地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健康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保障,为健康体检质量提供保障。

  • 标签: PDCA 健康体检 护理 质量管理 循环往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护理质量的风险因素管理,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有效的并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降低护理过程中发生风险的概率。方法选取心内科接收的患者118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将这些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并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人员数量设定为五十九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治疗。而观察组的患者在进行护理之前,首先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控制,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培训。两种护理工作全部完成以后再对护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事件以及风险发生概率,进行相应的观察与统计。结果通过观察的结果,对心内科护理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医疗人员实施的护理工作,观察组中有一例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了风险事件,此时可以计算出风险发生率为1.69%,对照组患者中有五例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了突发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8.47%。通过风险率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要比对照组的低很多,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性,由此证明,统计的结果具有真实可靠的参考意义。结论心内科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导致风险出现的因素有很多,所以在护理工作开展前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提升医护人员在对患者护理工作上的效率。

  • 标签: 心内科 护理管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透析室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这段时间内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分组法分成两组,其中3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另外30例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在干预前后的SAS和SD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的SAS和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41.9±7.2)分、(40.2±6.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4.2±7.5)分、(51.4±6.8)分(P<0.05)。干预前两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75.2±9.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2.1±7.8)分(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7%)(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生存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正常来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患病人员是老年人,所以其存在着相当明显的特点,首先病情具有很高的复杂程度,突发状况也是非常常见的问题,这其实也给临床上的护理和用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不断改善护理情况、提高用药的安全才能给患者的康复带来最大的帮助,从另一方面来看,这其实也是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手段。本文从护理和用药两个方面针对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工作展开论述,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质量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姑息护理对晚期血液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晚期血液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护理意愿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为两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和姑息护理,观察两组晚期血液肿瘤患者的NHP-QOL量表得分,坠积性肺炎、压疮以及水肿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HP-QOL量表得分(20.0±4.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9.6±6.8分),且其坠积性肺炎、压疮以及水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姑息护理用于晚期血液肿瘤患者的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姑息护理 晚期血液肿瘤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妇产科进行护理质量控制对于提高护理管理安全性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妇产科患者15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常规模式,观察组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护理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升高为(97.31±5.98)分,对照组为(76.45±3.42)分;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8.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5%。结论在妇产科实施护理质量控制有助于提升安全管理效果,保证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肝胆外科护理质量的原因并制定应对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3月份至2016年4月份诊治的肝胆外科患者420例进行本次医学探究,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1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护理,治疗组患者对护理实施质量控制与培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结果对两组患者对比分析,治疗组患者的不良事件以及投诉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者与家属对护理的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通过对肝胆外科护理实施质量控制与培训,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改善了临床护理效果,促进了患者疾病恢复。

  • 标签: 肝胆外科 临床护理 原因与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106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为53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治疗组辅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下降,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早期进行科学规范的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对患者的预后有益。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梗死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缝式护理在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4~2016.10在急诊科收治的32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60例,统计2组急诊科患者在对护理质量护理满意程度的高低。结果无论是护理质量,还是护理满意度,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别较大(P<0.05)。结论无缝式护理可提升医护人员素质,让患者更为满意,值得将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缝式护理 急诊科 护理满意度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用在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护理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本科室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78例上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给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的指导下进行疼痛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术后疼痛程度以及疼痛管理满意度。结果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的指导下,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管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2.36±0.38)和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5.26±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护理时,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的指导下进行,有效地缓解了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进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疼痛护理质量指标 上肢骨折 术后疼痛护理 指导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内分泌科患者,设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3.3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56%,P<0.05说明在统计学方面存在意义。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内分泌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循证护理对肾结石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的提高及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外科收治的肾结石手术患者80例,根据随机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科室常规护理方法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下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于肾结石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它的应用使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大大增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均明显下降,这种新型护理模式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肾结石手术患者 围术期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护理乳腺癌患者对其康复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被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41)及对照组(n=41),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乳腺癌患者时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优质护理服务 康复 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标探究并分析对脑肿瘤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肿瘤内科接受治疗的60例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成常规组以及实验组,每组患者30例。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化护理,而对实验组患者则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经过两种不同方式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其心理健康为(74.8.±10.3)分、语言功能为(75.1±9.4)分,肢体功能为(74.7±6.1)分,社会功能为(68.4±5.9)分,自我护理为(71.4±7.9)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护理后的各项分数,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肿瘤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 标签: 脑肿瘤 全面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2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基础上实行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通过分层级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总时长(5.98±2.10)d明显低于对照组(9.38±3.01)d,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0.68%)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6.21%),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住院期间的患者实行分层级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服务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分层级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质量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