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性疾病,病人会产生消极、疑虑、孤独、恐惧、悲观等许多心理上的问题,使病情加重,形成心理、生理之间的恶性循环,需要心理和生活护理双方面的调理。同时做好康复跟踪护理很重要。

  • 标签: 肺结核 心理特征 护理
  • 简介:摘要面对着他人所致意外伤害发生率的上升,接诊护理这类病人时由于其致伤原因的特殊性,致使他们除具有一般病员的忧患、恐惧心理外,还具有赔偿和怀疑防范的特殊心理表现,并属影响医生护士工作和病人康复的负性情绪。因而医护人员工作中首要的是注重自身业务和思想两方面素质的提高,密切医患关系,并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以免卷入其意外伤害的争端中。

  • 标签: 他人所致外伤 心理特征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布鲁氏杆菌病是国家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以农牧区人群发病为主。通过对布鲁氏杆菌病人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护理要点。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心理特征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高龄初产妇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处于分娩期的高龄初产妇心理压力大,不良的情绪可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干扰分娩正常进程,我们在临床护理时应针对产妇的心理活动,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使其顺利分娩。

  • 标签: 高龄初产妇 心理特征及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特征,探索最好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接诊妇科门诊病人,收集患者的心理特征资料及一般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妇科门诊病人存在情绪不稳、急燥不安、自卑消极、多疑埋怨,尴尬自责、孤独压抑、依赖被动、羞耻懊悔等心理特征。结论医护人员掌握病人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认真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保持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提高妇科门诊医疗和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妇科门诊 心理特征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烧伤患儿恐惧心理特征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度我院收治的22例烧伤患儿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其恐惧心理特征以及总结护理对策。结果根据患儿心理特点进行分型,其中I型4例、II型8例、III型10例,针对患者心理特点实施对应护理,患儿在护理后其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烧伤患者恐惧心理原因主要为忽然遇到意外伤害的惊吓以及对医疗操纵和环境的恐惧,根据患儿心理特征实施针对护理对策后患儿不良心理情绪显著改善。

  • 标签: 烧伤 儿童 恐惧心理 护理对策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后心理状态及适宜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86例脑血管病后病人采取自设问卷和访谈相结合方法,找出其主要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脑血管病后病人常有抑郁、焦虑、躯体化等心理行为改变,针对脑血管病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大大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致残率。结论脑血管病后心理行为改变较为明显,迫切需要良好的心理护理和心理干预。在护理工作中,应重视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解除其思想压力,以增强治疗效果。

  • 标签: 脑血管病人 心理分析 心理特征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试图探讨外伤性截瘫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情况以及心理干预对策的内容,从而总结出更为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案,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不断提高治疗质量。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间的45例外伤性截瘫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其中1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另外30例患者接受心理干预(观察组)。比较分析了两组外伤性截瘫患者的SDS抑郁评分和SAS焦虑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均较低,这些差距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外伤性截瘫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是有效的,可以显著减轻他们的抑郁和焦虑症状。这为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治疗质量。

  • 标签: 外伤性截瘫 心理特征 心理干预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异常心理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异常心理特征的观察及分析,并及时给予心理指导与护理干预。结果病人的心理特征有明显的改善,缩短住院日,有效率达98.5%。结论心理治疗、心理护理是解除患者心理障碍的重要环节。现将我院68例患有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存在的心理状态特征进行系统观察与分析并及时给予心理指导及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心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心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病透析患者的心理特征,总结护理工作中的沟通技巧。方法将我院2011入院的血液透析患者共计7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6例(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和对照组36例(常规护理)对2组不良情绪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恐怖、偏执不良情绪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沟通技巧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有助于肾衰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肾衰血透患者 心理特征 沟通技巧
  • 简介:摘要伴随着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政府逐渐加大了对基层卫生院投入力度,乡镇卫生院的诊疗科目范围和业务量不断扩大,我们卫生院也有逐步开展了下腹部手术,所以诊疗范围的扩大对我们的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手术作为一种机械损伤和刺激,将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心理变化和反应。因此,在基层卫生院更应该做好手术患者的术前护理,以利于消除患者顾虑,取得患者术中配合,手术后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细致护理,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并能顺利康复出院。

  • 标签: 心理护理 沟通 交流
  • 简介:吞服异物是住院精神病人常见的异常行为,本文从临床经验中总结出精神病人吞报异物的心理特征和应采取的护理对策,研究和探讨精神病人吞服异物的原因,临床特点和预防措施是精神科护理中极其重要的问题。

  • 标签: 吞服异物 心理特征 护理对策 精神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保胎的试管婴儿孕妇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住院保胎的试管婴儿孕妇纳入本次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运动的心理状态和妊娠结局。结果干预组孕妇在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早产比例(43.3%)显著低于对照组(70.0%),足月产比例(53.3%)显著高于对照组(23.3%),组间对比P<0.05。结论对住院保胎的试管婴儿孕妇实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其负面情绪和妊娠结局。

  • 标签: 住院保胎 试管婴儿 孕妇 心理特征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急诊病人是指那些起痛突然,痛势凶猛,病种复杂,年龄知识层次不一陪伴他们的家属,恐惧紧张不安,渴望得到最佳,最及时的诊断治疗及抢救措施。以便明确病情,早日脱离危险,家属的言行举止影响着患者的思想情绪,情绪的变化直接影响机体功能的调节。因此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

  • 标签: 病人家属 心理特征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IgA肾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和护理措施。方法我院对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的100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予以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并观察2组IgA肾病患者的SAS及SDS评分结果观察组IgA肾病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IgA肾病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的情况,从而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IgA肾病患者 心理特征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肿瘤患者临终前的心理特征,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老年肿瘤临终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心理特征予以分析,总结相应的整体关怀护理措施。结果在给予临终期关怀护理后,本组50例肿瘤晚期患者各方面的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提高。结论老年肿瘤患者临终前的心理特征较为复杂,护理人员应当充分了解和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生活护理、生死观教育和社会支持等临终期关怀护理,提高患者临终前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肿瘤患者 临终前 心理特征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