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日常教学中,学生的课堂习惯对于课堂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比较不集中,很容易就会分神,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学习习惯,从形成习惯的规律入手,采取以下合理策略。一是及时表扬。表扬会给予学生正向的激励,不断给学生强化正确的行为,就会让学生形成良

  • 标签: 习惯有效 培养良好 学习习惯
  • 简介:班级是学校机体的细胞,学生在校生活的“家”。21世纪中学生,再也不甘心呆在死气沉沉,毫无生机的班集体里了。他们追求的是生机勃勃,具有时代创新精神的班级氛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有个性,且逐渐与父母疏远,常喜欢和同伴交往,倘若父母和老师的价值标准不符合他们的标准,他们便会形成对立情绪。因此,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是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怎样才能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呢?

  • 标签: 班级文化 中学 班主任 学生管理 人际关系
  • 简介: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的互动活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学生学习情绪高昂,智力活动呈最佳状态,构建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教学形式,精心设计教学,自由选择作业,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 标签: 〔〕语文教育氛围关系质量
  • 作者: 鲍淑丽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1-21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无论养成哪种好习惯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及时巩固和反复的训练,让“他律”变成“自律”,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拥有一个好习惯会让人受益一生,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作者: 黄芳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6-16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6期
  • 机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习惯是人生活中最大的引路人,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可塑性强,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一旦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但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人并不是单纯地受理性支配,还要受自己思维和行为惯性的制约。因此,学前教育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学知识,而是让孩子形成终生受益的品质、态度、情感、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而且对他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此,教师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要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 标签: 语文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习惯 学生学习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世宣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3期
  • 机构:〔摘要〕小学生正处于各项认知技能都快速发展的阶段,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为小学生全面发展做出贡献。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优化课堂教学秩序,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其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 简介: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 标签: 合作学习 小学英语 教学组织形式 教师指导 课堂教学 发展为本
  • 作者: 陶祥超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1-21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科学研究表明:给孩子讲故事是一种最好的启蒙教育方式。因为故事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也是孩子金色童年的快乐源泉。故事开启了孩子的心智之门,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于是我采用故事的方式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 简介: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新发展。学生的发展主要放在学校教育中,而在学校教育中,应放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上,每个学生是否能有发展关键是看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是否能发挥其主体性。而"参与课堂活动"则是发挥人的主体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主体精神和个性都有所发展,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乐于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我认为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可达到此目的。良好的心理环境是指:在教师有意创设的课堂教学环境的影响下,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有利于学习的、稳定的情绪和乐于参与学习的情感,这样一种心理氛围。

  • 标签: 课堂活动 心理环境 学生素质 学生参与 主体精神 表现形式
  • 简介:教学实践和研究表明: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去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呢?我认为,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功能,是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我们必须讲究教学语言艺术。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教学语言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情感性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心理与态度上产生的反映。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情绪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必须以饱含情感的语言,去感染学生,陶冶学生,以情激情,以

  • 标签: 教学语言艺术 课堂气氛 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气氛 小学生
  • 作者: 王惠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2-1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2期
  • 机构:〔摘要〕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呢?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谈了几点看法。
  • 简介: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是教学目的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流于形式,受到应试教育目标的冲击,缺乏与学生个性品质的有机结合,而更多的是作为完成教学目标的手段。因此,笔者认为:数学科学必须直面现实,在数学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个性品质的积极引导,使数学教学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最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全面合格的人才。1个性品质的概念和内容个性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 标签: 中学数学 培养 学生 个性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