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路中空螺钉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21年6月-2022年10月收治的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共计1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颅骨牵引复位,均采用单枚螺钉固定,观察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均行颈椎正侧位及张口位 X 线检查和颈椎 CT及MRI检查以观察骨折复位情况。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5-2.5h,平均(2±0.8)h;术中出血量55-100ml,平均(77.5±5.5)ml;骨折愈合9例,愈合率为90.0%;愈合时间21.3-36.8周,平均(29.05±5.8)周;10例患者均未发现螺钉松动或断裂情况;患者基本达到活动程度。结论:前路中空螺钉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骨折的治愈率较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术后恢复速度,提升患者颈部旋转屈伸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前路中空螺钉 Ⅱ型齿状突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路中空螺钉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21年6月-2022年10月收治的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共计1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颅骨牵引复位,均采用单枚螺钉固定,观察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均行颈椎正侧位及张口位 X 线检查和颈椎 CT及MRI检查以观察骨折复位情况。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5-2.5h,平均(2±0.8)h;术中出血量55-100ml,平均(77.5±5.5)ml;骨折愈合9例,愈合率为90.0%;愈合时间21.3-36.8周,平均(29.05±5.8)周;10例患者均未发现螺钉松动或断裂情况;患者基本达到活动程度。结论:前路中空螺钉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骨折的治愈率较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术后恢复速度,提升患者颈部旋转屈伸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前路中空螺钉 Ⅱ型齿状突骨折 疗效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24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患者行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检查寰枢椎复位、骨折愈合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2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脊髓和椎动脉损伤,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内固定位置满意,寰枢椎序列重建满意,脊髓无受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1个月,术后半年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植骨融合率100%。患者相关神经功能改善明显。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移位、断裂和寰枢椎再移位、失稳现象。结论应用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陈旧性齿状突骨折 寰枢椎脱位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锯齿状腺瘤被公认为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锯齿状通路被认为是可以独立发展成结直肠癌的重要通路,但目前对于锯齿状腺瘤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还知之甚少。本文旨在分析锯齿状腺瘤在结直肠中的分布特点及潜在恶变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肠镜检查并经病理诊断为锯齿状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同时具有两种及以上病理类型病变的患者。总结锯齿状腺瘤的临床特征,并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锯齿状腺瘤发生恶变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在28 730例行肠镜检查患者中,发现311例(1.08%)锯齿状腺瘤患者,共发现锯齿状腺瘤372枚。按WHO分类,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22枚(5.9%),传统锯齿状腺瘤84枚(22.6%),未分类锯齿状腺瘤266枚(71.5%)。病理结果显示:无异型增生病变106枚(28.5%),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病变228枚(61.3%),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癌变38枚(10.2%)。病变长径<10 mm有204枚(54.8%),≥10 mm有168枚(45.2%);病变位于左半结直肠238枚(64.0%),右半结肠134枚(36.0%)。内镜下大体分型:扁平型16枚(4.3%),无蒂型174枚(46.8%),亚蒂型117枚(31.5%),带蒂型59枚(15.9%)。窄带成像国际结直肠内镜(NICE)分型:Ⅰ型85枚(22.8%),Ⅱ型280枚(75.3%),Ⅲ型4枚(1.1%)。单因素分析显示,病变大小、病变位置、病变部位及不同WHO分类与结直肠锯齿状腺瘤发生恶变有关(均P<0.05);不同NICE分型的锯齿状腺瘤,其恶变率的差异亦有统计学差异(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变长径≥10 mm(OR=6.699,95% CI:2.843~15.786)以及病变位于左半结直肠(OR=2.657, 95% CI:1.042~6.775)是结直肠锯齿状腺瘤发生恶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锯齿状腺瘤主要位于左半结直肠,当病变长径≥10 mm或病变位于左半结直肠时,易发生恶变。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锯齿状腺瘤 临床和病理特征 恶变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Nbn基因神经特异性敲除小鼠海马齿状回发育的形态学变化,探讨Nbn基因在小鼠海马齿状回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成熟神经元标记物NeuN,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体视学方法对生后(P)7、14、21天的神经特畀性敲除小鼠海马齿状回的发育进行系统观察,并对齿状回各层截面积等参数进行测量,以非基因敲除小鼠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7—21天基因敲除小鼠海马齿状回发育明显延缓,分子层、颗粒细胞层及多形层的截面积均减小(P〈0.05);颗粒细胞层阳性细胞面数密度也均明显减少(P〈0.05);多形层阳性细胞面数密度P21天仍较高(P〈0.05)。结论Nbn基因神经特异性敲除小鼠海马齿状回发育明显延缓,提示Nbn基因可能是海马齿状回发育中的重要基因。

  • 标签: Nbn基因 海马齿状回 发育
  • 简介:目的评估寰枢椎钩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一年半来6例手术病人的手术及疗效.结果手术方法符合生理要求,内固定可靠.结论寰枢椎钩操作简便、安全,内固定坚强牢靠,并发症少.

  • 标签: 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 寰枢椎钩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前路C臂定位下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Ⅱ~Ⅲ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在我科收治的齿状突骨折并通过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的15例患者,其中Ⅱ型11例,Ⅲ型4例,男8例,女7例。年龄16一65岁,平均年龄37.8岁。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伤5例,重物压伤2例。术后根据患者颈部的疼痛,以及患者颈部屈伸、旋转等活动情况,还有骨折愈合率进行评价。结果随访8~36个月,平均18个月,按照Mayo(McGrory)颈椎创伤评分,15例患者临床评价均达到优秀,放射学评价,颈椎稳定性达到稳定。结论颈前路C臂定位下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Ⅱ~Ⅲ型齿状突骨折疗效显著。

  • 标签: 骨折 齿状突骨折 空心螺钉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前路单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共23例,行前路单枚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通过内固定治疗前后以及末次随访时的体格检查,拍摄患者上颈椎正侧位及张口位X射线片,评价并分析其治疗后疗效。结果在颈椎前路单枚空心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14.2个月。螺钉松动1例,经延长外固定时间后治愈,其余患者均获得良好骨愈合,愈合后寰枢椎旋转功能无明显受限。结论颈前路单枚空心螺钉固定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并发症低,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好。但应严格选择适应证、术中注意精细操作,是避免损伤脊髓、椎动脉等重要结构器官的关键。

  • 标签: 齿状突 骨折 空心螺钉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齿状突加冠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邹城院区脊柱外科收治的2例齿状突加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总结齿状突加冠综合征的诊断学特征,并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均因急性颈部疼痛伴颈部活动受限就诊,既往有糖尿病病史,均无发热,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升高,其中1例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升高。颈椎CT检查均提示颈椎退行性变,齿状突上方骨性密度灶,排除脑膜炎、痛风,诊断为"齿状突加冠综合征"。结论CRP和(或)ESR水平升高,颈椎CT见齿状突周围钙化是诊断齿状突加冠综合征的重要实验室和影像特征。

  • 标签: 齿状突加冠综合征 颈痛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3种寰枢椎后路融合术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患者行寰枢椎后路融合术:包括Gallie钢丝法7例,Brooks钢丝法7例,Apofix椎板夹内固定法4例.结果:术后16例寰枢椎脱位完全复位,2例大部分复位(复位不满意才另行枕颈融合,不在此列).经0.5~10年(平均4.5年)随访,除1例术后6个月死亡外,其余17例均获骨性融合,其中钢丝断裂而植骨已融合1例,寰椎后弓钢丝切割断裂移位后融合1例;所有患者颈痛全部消失;8例有脊髓病症状者中,1例无改善(术前JOA评分分别为5分),其余7例JOA评分均较术前提高,分别为13~17分.结论:3种寰枢椎后路融合术均有其适用性,是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的有效方法;Apofix椎板夹为寰枢椎后路融合术的首选内固定方式;术前牵引复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齿状突骨折 寰枢椎脱位 脊柱融合 后路 内固定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寰枢椎钩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一年半来6例手术病人的手术及疗效。结果手术方法符合生理要求,平均手术时间为70分钟,内固定可靠。结论寰枢椎钩操作简便、安全,内固定坚强牢靠,并发症少。

  • 标签: 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 寰枢椎钩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CT和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齿状突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齿状突畸形的影像学资料,分析比较X线平片、CT及三维重建和MRI表现特点,将影像学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35例齿状突畸形病例诊断中,X线、CT和MRI对齿状突畸形不同类型、寰枢不稳及脊髓受压的发现情况存在差异(P<0.05),CT和MRI较X线能更好的发现齿状突畸形,而CT和MR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寰枢不稳的发现率X线最高(77.1%),CT最低(62.8%),脊髓受压的发现率MRI最高(100%),X线最低(28.6%)。对于诊断齿状突畸形准确率最高的是MRI(97.1%),最差的是X线平片(71.4%)。结论三种检查方法的结合可更全面显示齿状突畸形及伴有寰枢不稳及脊髓受压的影像学特点,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齿状突畸形 X线 CT及三维重建 MRI 诊断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视下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方法21例枢椎齿状突骨折部分伴有寰枢脱位患者行了直视下寰枢椎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结果21例患者中通过不同的时间其骨折均得到了良好的愈合。结论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术中结合三维CT重建基本可以在直视下完成,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可大大降低手术风险性,易于普遍推广。

  • 标签: 直视下 齿状突骨折 椎弓根螺钉固定
  • 作者: 陈莎 牟利军 韩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1年第11期
  • 机构:浙江金华东阳市中医院肾内科,东阳 3221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杭州 31000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 浙江省肾脏病防治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肾脏免疫实验室",杭州 310003
  • 简介:摘要报道1例Gitelman综合征(Gitelman syndrome,GS)继发齿状突加冠综合征(Crowned dens syndrome,CDS),国内尚无报道。老年女性患者,因"突发颈痛,颈部僵硬,头痛伴发热"就诊,有低钾低镁血症,颈椎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寰椎横韧带钙化,基因检测提示SLC12A3纯合突变,诊断为"GS继发CDS",予补钾、补镁及秋水仙碱治疗,患者症状很快完全缓解。GS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继发CDS罕见,容易误诊,临床医师应注意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Gitelman综合征 溶质载体家族12,成员3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齿状突加冠综合征
  • 简介:摘要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以往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病变,近10年的研究表明其具有恶性潜能,锯齿状途径被认为是除腺瘤—癌、炎症—异型增生—癌变、de novo癌途径外新的结直肠癌癌变途径。据最新的世界卫生组织分类标准,锯齿状病变分为增生性息肉、无蒂锯齿状病变和传统锯齿状腺瘤3种类型。由于锯齿状病变具有相对特异的癌变途径及内镜下特点,本文对其恶变机制及内镜下诊治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内窥镜检查 锯齿状病变 癌变机制 内镜治疗
  • 简介:摘要:采煤工作面回撤,安全管理难度大、安全风险大;采煤工作面上网上绳、扩回撤通道在断层附近,工作面易片帮、冒顶,矸石滚落架间伤人风险;扩掘设备回撤通道期间,由于断面跨度较大,存在顶板冒顶伤人风险;设备回撤期间,巷道受采动影响,底鼓变形、顶板破碎,存在冒顶伤人风险;液压支架回撤运输环节复杂,占用人员多,存在零打碎敲、运输伤人等风险。文章主要对采煤工作面回撤安全技术进行研究应用。

  • 标签: 采煤工作面 收尾回采 安全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P53在结直肠增生性息肉、传统腺瘤、锯齿状腺瘤和腺癌中的表达,希望能够间接证实传统型锯齿状通路的存在。方法复习大庆油田总医院2007~2009年的结直肠息肉标本,重新诊断锯齿状腺瘤,选取增生性息肉60例、锯齿状腺瘤60例、传统腺瘤60例、腺癌60例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P53,统计分析各种病变之间表达的差异。结果P53组阳性表达分别为增生性息肉13%(8/60),锯齿状腺瘤53%(32/60),传统腺瘤65%(39/60),腺癌95%(57/60)。组间方差分析比较锯齿状腺瘤P53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增生性息肉,低于腺癌(p<0.05)。锯齿状腺瘤与普通性腺瘤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53在增生性息肉、锯齿状腺瘤和腺癌中的表达说明随着锯齿状病变中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凋亡作用也同步降低。使癌变的可能增加。从而间接证明了锯齿状成瘤通路可能存在。

  • 标签: 锯齿状病变 结直肠 免疫组化 P53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齿状突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选取本院于2013年01月~2015年02月收治的28例齿状突骨折患者,对其分别进行X线检测和多层螺旋CT检测工作,对比两种不同检测方式的齿状突骨折检测率。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检测方式的齿状突骨折检测率为96.43%,X线诊断检测方式的齿状突骨折检测率为75.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齿状突骨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开展检测工作后,其骨折检测率明显提升,能够及早的实现诊断和预防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齿状突骨折
  • 简介:目的:总结一期经口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斜坡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预防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方法:对42例斜坡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口、鼻腔清洁和消毒,重视健康教育。手术后做好体位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神经功能以及伤口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口腔护理和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做好出院宣教。结果:本组36例患者中,术后完全恢复生活自理者24例;术后症状较术前改善,但日常生活仍需要帮助者11例;因术后延髓麻痹、呼吸功能障碍,需长期依赖呼吸机者1例。临床总有效率达97.2%,显效率为66.7%。术后未发现手术切口感染及脑脊液漏病例,所有患者枕颈融合良好,无假关节形成。结论:一期经口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斜坡齿状突型颅底陷入症,具有较大的难度和危险性,感染几率高,因此术前充分的准备,术后全面护理和正确的出院指导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颅底陷入症 斜坡齿状突型 一期前后联合入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直肠癌广基锯齿状腺瘤/息肉(SSA/P)的内径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检出的63例SSA/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内镜检查,分析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SSA/P患者多位于近端结肠,浅表型的占比较高,病灶直径多>5mm;63例SSA/P患者无异型增生32例(50.79%);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4例(38.10%);高级别上皮内瘤变7例(11.11%),远端结肠、隆起型、病灶>5mm、JNET分型高的SSA/P患者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占比高。结论:SSA/P的患者结直肠癌恶变潜能高,根据内镜检查及病理学特征对病变诊断,需要根据便便典型特征分析,辅助病变的早期检出。

  • 标签: 结直肠 广基锯齿状腺瘤/息肉 内镜 病理学特征 锯齿状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