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针对一个中国的遗传中频听力下降家系,分析其听力表型特点,并探讨其遗传学特征。方法对一个国人遗传中频听力下降家系的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及临床遗传学特征的分析。对先证者家系成员进行调查并绘制系谱图。对调查的家系成员进行病史、体检、纯音测听及声导抗检查,对先证者还进行了听脑干反应检查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查。结果该家系共有3代21人,10人为耳聋患者。耳聋在家系中代代相传,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听力表型为一种迟发型的、渐进的、以中间频率下降为主的听力损失。家系1-3各代发病平均年龄分别为30、22、16.7岁,有逐代提前的趋势。听力损失随着年龄增长由中频逐渐累及全频,听力曲线由覆盆型变为平坦型。结论此家系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中频听力下降家系,后续研究将针对此家系进行进一步的候选基因突变筛查、连锁分析及定位克隆研究,以便寻找到相应的耳聋相关基因。

  • 标签: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遗传性聋 遗传异质性 表型 家系
  • 简介:<正>关于智力差异的原因,经过长期争论,现在已有渐趋一致的看法。多数学者认为,一切差异都是在遗传与环境两大因素支配下,经由成熟与学习交互作用形成的。学者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比较多的是从亲子间与同胞间血缘关系的远近同智力

  • 标签: 智力差异 遗传性 性指数 血缘关系 环境 智力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遗传耳聋基因检测是降低听觉障碍的有效手段,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一环。本研究旨在分析遗传耳聋基因筛查的人群遗传特点。方法自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对271例年龄在4个月至44岁的幼儿、育龄夫妇、孕妇、体检者、听障者、有听力障碍家族史者,采用生物芯片技术,对4个基因(GJB2、SLC26A4、GJB3、MT-RNR1)15个突变位点进行遗传耳聋基因检测。基因芯片由博奥生物提供。结果271例受检者中,检出耳聋基因突变31例,异常检出率为11.44%。其中,杂合突变携带者28例(GJB2 c.235 del C杂合突变携带者9例,GJB2 c.299 del AT杂合突变携带者3例;SLC26A4 c.IVS7-2 A>G杂合突变携带者9例,SLC26A4 c.1174 A>T杂合突变携带者2例,SLC26A4 c.2027 T>A杂合突变携带者2例,SLC26A4 c.2168 A>G杂合突变携带者2例;GJB3 c.538 C>T杂合突变携带者1例);双杂合突变携带者2例(GJB2 c.235 del C纯合突变SLC26A4 c.2168 A>G杂合突变2例);复合杂合突变携带者1例(SLC26A4 c.IVS7-2 A>G杂合突变携带者1例)。结论遗传耳聋基因检测可及时检出携带者和患者,有利于早确诊和早干预。对突变基因携带者的配偶进行检查,再次妊娠需做产前诊断,可有效降低因聋致哑及减少听障患儿的发生率。

  • 标签: 遗传性耳聋基因 携带者 检测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肥胖是日益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40%~70%的肥胖由遗传因素决定。本文重点介绍儿童遗传肥胖的分类、疾病特点、诊断及治疗进展。防控儿童遗传肥胖,需要早期发现肥胖个体,早期筛查肥胖病因,同时建议临床医生综合多学科意见制定个性化的对症治疗和干预措施,才能改善遗传肥胖儿童的健康状况。

  • 标签: 儿童肥胖 遗传背景 诊断 药物治疗 手术
  • 简介:遗传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类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罕见疾病。近几十年来,尽管该疾病的分子发病基础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如发现大部分患者存在异常表达的基因,然而,其病理生理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诊断也较为困难。本文结合文献和我们的实践经验,对遗传血小板减少症的分类、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血小板计数和形态学的特点作一综述,以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和检验医师对该类疾病的诊断。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计数 诊断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遗传朊蛋白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2018年6月我院收治1例遗传朊蛋白病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鼻饲、口腔、呼吸道、留置导尿、膀胱冲洗和会阴护理,做好精神症状的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和压力损伤的发生,并予康复护理。结果 患者住院238天未发生压力损伤和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得到控制,康复护理有积极反应。结论 本病目前尚无特殊防治措施,主要为对症处理,故加强护理,特别对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尤为重要。不仅可减少由于疾病带来的伤害,且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

  • 标签: 遗传性朊蛋白病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遗传肠癌门诊开展的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就诊、接受遗传筛查和遗传咨询患者的信息,分析家族史采集、随访管理对于遗传门诊的作用。结果通过强化家族史问诊,使肿瘤家族史的发现率提高了13.6%。认真对胚系检测确诊的156个遗传肠癌家系进行随访管理,共检出并处理早期肠癌5例,腺瘤息肉12例。结论开展遗传门诊有助于规范管理遗传高危人群,需重视家族史采集和随访管理在其中的作用。

  • 标签: 遗传性肠癌 遗传门诊 家族史
  • 简介:耳聋发病率高,遗传因素是导致耳聋发生的最重要的病因。遗传聋临床表型多样,包括综合征聋和非综合征聋。遗传聋是经典的单基因遗传病,其遗传方式包括孟德尔遗传中的常染色体显性、隐性、连锁遗传,也包括线粒体母系遗传和表观遗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遗传聋的基因研究取得很大进展,目前已发现118个耳聋相关基因,为遗传聋的基因诊断提供了可能。遗传聋的基因诊断能够明确病因、预测迟发性聋、有效预防遗传聋的发生,提供遗传咨询以及将遗传聋分型和分类,指导临床耳聋管理、药物治疗或听觉干预。新一代测序技术与遗传聋的基因研究结果结合,使临床广泛开展遗传聋的基因诊断成为可能。随着医疗大数据和云处理时代的到来,相信不久的将来,遗传聋基因诊断一定会在临床广泛应用并成为疾病诊断的必备依据。

  • 标签: 遗传性聋 基因诊断 基因型 表型
  • 简介:随着遗传学的发展,大部分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耳聋的分子发病机制逐渐明确。先天性耳聋一半以上与遗传因素有关,其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聋较为常见,多表现为重度或极重度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和康复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聋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国已开展人工耳蜗植人手术约4万例。本文将介绍部分重度和极重度感旨神经聋患者的耳聋分子发病机制,明确其遗传学病因,总结不同遗传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效果,为通过聋病綦凼诊断结果初步预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奠定基础。

  • 标签: 耳聋 基因突变 人工耳蜗植入
  • 简介:摘要遗传痉挛截瘫58型是由KIF1C基因突变所致的罕见遗传病。本文报道1例我院收治的病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患者为15岁女性,以震颤、小脑共济失调、痉挛截瘫为主要临床表现,颅脑磁共振成像可见双侧对称锥体束受累,全外显子测序发现KIF1C基因未曾报道过的c.425_426delTG(p.V142Gfs*10)纯合突变,经预测为致病变异。

  • 标签: 痉挛性截瘫,遗传性 小脑共济失调 磁共振成像 KIF1C基因
  • 简介:摘要遗传痉挛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HSP)是一种具有高度临床和遗传异质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增强、病理反射阳性等。目前认为,HSP的病理机制为双侧皮质脊髓束轴突变性。迄今为止,已报道有80多种致病基因和HSP发病相关,其中以SPAST基因突变所致的痉挛截瘫4型(spastic paraplegia type 4,SPG4)最常见。基因检测对疾病确诊和分型至关重要。HSP发病率低,虽不是一种短期致死性疾病,但随着病程的进展,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并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迄今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该文从小分子化合物、基因治疗、康复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几个方面就HSP治疗方法做出阐述。

  • 标签: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治疗
  • 简介:摘要遗传血管水肿是一种少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以反复性自限性组织水肿为特点。2010年以来,HAE的治疗和管理发生了重大转变,本文对这方面做一综述。

  • 标签: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C1酯酶抑制剂 治疗 预防 管理
  • 简介:摘要遗传结直肠癌约占所有结直肠癌的5%,主要包括家族性腺瘤息肉病和林奇综合征这两类。全结直肠切除加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和全结肠切除加回肠直肠吻合术是家族性腺瘤息肉病的主要术式,但两种术式的肿瘤学疗效以及对肛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仍不明确,结论各异。部分结肠切除术和全结肠或次全结肠切除术是林奇综合征的主要术式,不同术式各有优劣,研究同质化较低,以回顾研究为主,缺乏充分证据支持。本文将对遗传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现状及进展作一总结。

  • 标签: 结直肠肿瘤,遗传性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林奇综合征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遗传皮肤病是皮肤病中相对独立的体系,发病较早、临床表现复杂、累及系统多,目前治疗手段有限且疗效欠佳,患者生活质量受到较大影响。本文梳理总结部分遗传皮肤病的前瞻治疗方法和研究进展,包括传统药物的创新应用、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物、干细胞治疗和基因编辑,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参考。

  • 标签: 皮肤疾病,遗传性 治疗 生物制剂 干细胞 小分子靶向药 基因编辑
  • 简介:研究杂交早期花(P1)和晚期(P2)基因型的紫罗兰开花期(FT)的遗传。FT在F1、P2和BC1一代的产生说明一个附加的早熟等位基因的遗传控制,尤其是在重瓣花植株中。单瓣花开花时间比重瓣花早,而且平均值都在各自的亲本品系中,然而单辦花和重瓣花花期的早晚差别在于。早期花(P1)相差16天,晚期花相差6天。通过分析F3品种的平均值说明花瓣的重迭导致花期的推迟具有遗传。现讨论紫罗兰品种栽培育种的结果。

  • 标签: 紫罗兰 重瓣花 开花时间 遗传性 单瓣花 等位基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遗传视网膜疾病是最常见最严重致盲的眼科疾病,其包括视网膜色素变性、Leber先天性黑曚、先天性静止夜盲及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等多种类型,但多有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基础病变。本病目前以基因研究为主,各类型的致病基因及突变位点研究较为丰富,可以为基因治疗提供靶向位点。但同时由于表型异质及基因异质的存在,该组病具体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尚不清晰,需要今后更深入研究。但Leber先天性黑曚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为今后遗传视网膜疾病基因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是今后重点关注方向。

  • 标签: 遗传性视网膜疾病 眼科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