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住院老年患者衰弱与症的发生情况,并探讨二者间相关关系,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在我院内科住院年龄≥65岁的4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 ,采用Fried衰弱表型评估方法评估患者的衰弱状况,采用亚洲症工作组诊断标准评估患者的症状况。结果 住院老年患者衰弱发病率为25.5%,衰弱前期发病率29.0%。症发病率27.6%,症前期发病率26.4%。衰弱组中有72.9%患者合并存在症,23.4%患者合并存在症前期。不同程度衰弱患者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1年内跌倒史、认知功能障碍、抑郁、残疾、共病指数和多重用药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人 住院患者 衰弱 肌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住院老年患者衰弱与症的发生情况,并探讨二者间相关关系,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在我院内科住院年龄≥65岁的4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 ,采用Fried衰弱表型评估方法评估患者的衰弱状况,采用亚洲症工作组诊断标准评估患者的症状况。结果 住院老年患者衰弱发病率为25.5%,衰弱前期发病率29.0%。症发病率27.6%,症前期发病率26.4%。衰弱组中有72.9%患者合并存在症,23.4%患者合并存在症前期。不同程度衰弱患者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1年内跌倒史、认知功能障碍、抑郁、残疾、共病指数和多重用药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人 住院患者 衰弱 肌少症
  • 简介:摘要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及预期寿命,骨骼的定性及定量评估对于早期筛查及诊断症至关重要。同其他影像学评估方法相比,超声具有便携、价格低廉、无电离辐射,可重复性高等优势。本文将从骨骼的影像学检查中、超声评估骨骼检查要求、常用测量参数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论述。

  • 标签: 肌少症 超声 骨骼肌
  • 简介:摘要症是因增龄所致骨骼肌质量减少、力减退及功能衰退为特征的一种老年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症的发病率也呈现持续增加,其发生与老年人跌倒、衰弱、死亡率等多种不良事件密切相关。因此,对症的研究从发病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及干预措施等不断深入,特别在临床中对恢复和改善患者功能的康复治疗成为重要手段。现分析国内外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措施,旨在为临床干预治疗症提供依据。

  • 标签: 骨骼肌减少症 康复
  • 简介:俗话说:人老腿先衰。当今又有一种新说法:人老肉先衰。指的是由于人体衰老过程中引起的骨骼肌质量下降和肌肉力量的减退。实际上,这是一种随着中老年人年龄的增加,经常被人们忽视的,以骨骼肌质量力量及功能下降为特征的综合退行性病变。

  • 标签: 肌肉力量 中老年人 退行性病变 衰老过程 骨骼肌 质量
  • 简介:摘要原发性症主要与年龄相关,可引起跌倒、骨质疏松、骨折、营养不良、衰弱、肌肉减少肥胖等风险,甚至可导致患者丧失独立生活能力,从而增加住院风险,提高医疗成本。尽早诊断症是预防这些不良事件的有效手段。本文将对国内外诊断症的影像学技术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不同技术方法的优缺点,以便给症临床实践及未来发展提供合理依据。

  • 标签: 肌少症 影像学技术
  • 简介:摘要:老年人症是指老年人肌肉质量和功能的逐渐减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症已成为一个严重健康问题。本文旨在概述老年人症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其治疗与干预方面的发展。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药物、营养干预和体育运动等方面,这些建议可作为预防和管理老年人症的基础。

  • 标签: 老年人 肌少症 治疗与干预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与症等增龄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COPD与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COPD患者常见有股四头肌无力、萎缩和纤维类型转换;同时呼吸也发生适应改变,导致患者呼吸功能不全,活动受限,生活质量下降,住院率与病死率增加。但是目前COPD与症的相互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尤其是临床医生对COPD骨骼功能障碍缺乏早期识别与干预。本文将对COPD与症的发病情况、两者的相互作用机制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肌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龄老年人症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高龄老年人症防治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回顾分析,入选2014年12月至2017年7月就诊于北京医院营养科的高龄老年人167例根据2014年亚洲症工作组症诊断标准分为症组(46例,27.5%)与非症组(121例),分析不同性别患者身体成分与膳食摄入能量及三大营养素量和比例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与高龄症发生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高龄非症组比较,高龄症患者体质指数、腰臀比、脂肪量、饮食摄入总能量、蛋白质较低(均P<0.05),年龄及脂肪摄入量较高(均P<0.05);高龄老年人中,女性的左手和右手握力、骨骼量、骨骼指数、矫正体质指数的骨骼量、酐、饮食摄入总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低于男性(均P<0.05),体脂百分比高于男性(P<0.05)。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龄患者症发生与蛋白摄入不足(β=-0.290,OR=0.748,95%CI:0.569~0.984,P<0.05)和脂肪量减少(β=-2.673,OR=0.069,95%CI:0.010~0.488,P<0.05),而内脏脂肪偏多(β=0.739,OR=2.094,95%CI:1.219~3.597,P<0.01)有关。结论高龄老年人症发生率较高,与蛋白摄入不足、脂肪分布异常有关。对高龄症患者应及早进行个体化的营养评价及支持。

  • 标签: 老年人,80以上 肌少症 蛋白质 脂肪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症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方法 2022年5月-2023年3月以我院老年糖尿病患者300例为对象,视为研究组,选取本院体检中心体检同期无糖尿病体检者300例为对象,视为参照组,统计症发生率,随后,详细检测所有患者及体检者的甲状旁腺激素和25羟维生素D水平,分析筛选价值。结果研究组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甲状旁腺激素和25羟维生素D与症存在相关,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症与糖尿病存在相关,影响因素包括甲状旁腺激素、25羟维生素D。

  • 标签: 2型糖尿病 肌少症 甲状旁腺激素 25羟维生素D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症的发生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我院内科老年住院患者578例,根据2014亚洲症工作组症的诊断标准分为症组202例(34.95%)和非症组376例(65.05%),对所有患者记录一般临床资料,测定实验室指标,并进行老年综合评估。结果(1)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症检出率为34.95%。(2)症组的年龄、游离甲状腺素(FT4)及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近1年跌倒的比例高于非症组,体质指数(BMI)、小腿围、血红蛋白、白蛋白、三酰甘油、低密度胆固醇(L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低于非症组。症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低于非症组,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衰弱量表(FRAIL)评分高于非症组。(3)骨质疏松、FRAIL评分是症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9.083、2.505,均P<0.001);BMI、小腿围、ADL评分是症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735、0.774、0.967,均P<0.05)。(4)FRAIL评分、BMI、小腿围、ADL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2、0.805、0.841、0.812,临界值分别为2.5分,23.52 kg/m2,32.5 cm,92.5分。(5)骨质疏松、小腿围<32.5 cm、ADL<90分对症诊断灵敏度均较高(χ2=0.787、0.807、0.817),FRAIL≥3分、BMI<23.5 kg/m2的灵敏度略低(χ2=0.683、0.708),各相关因素阴性预测值均较高(0.833~0.888)。结论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症患病率超过1/3,骨质疏松、FRAIL评分是症的危险因素,BMI、小腿围、ADL评分是症的保护因素,可用于症初步筛查。

  • 标签: 肌少症 骨质疏松 体质指数 小腿围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社区老年症的危险因素。方法观察组为本社区通过握力,步行速度以及应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A)筛查得出老年症121例;对照组为同期筛查的非症老年人,测定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各阶段肌肉量;四肢骨骼肌质量(appendicularskeletalmusclemass,ASM);四肢骨骼指数(Appendicularskeletalmuscleindex,ASMI),并且对糖尿病,骨质疏松、营养不良(MNA-SF量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PARS-3)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握力、步速、腰臀比、体重指数、各节段肌肉量、四肢骨骼肌质量以及四肢骨骼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有糖尿病、骨质疏松、营养不良以及小运动量活动症患病率明显增高,(χ2=11.33,P<0.05;χ2=96,p<0.01;χ2=155.52,p<0.01;χ2=13.44,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症患病率与糖尿病、骨质疏松、营养不良以及运动量强度均相关,具有独立影响意义。

  • 标签: 肌少症 危险因素 老年
  • 简介:症是指量、强度和功能的降低,在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症的老年人往往脆弱、易于跌倒、骨量低下和容易发生骨折。及时识别老年人的症,予以适当的下预,将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防治骨质疏松症和预防骨折。1症的定义症(sarcopenia)或称“肌肉减少症”是个新名词。

  • 标签: 肌肉减少症 老年人群 防治 诊断 骨质疏松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症是一种低认知、高发病率的老年综合征,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本文对症的低认知现状和常用评估工具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公众及医护人员的认知,同时为症的评估提供参考。

  • 标签: 综述 老年人 肌少症 认知 评估
  • 简介:摘要亚洲症工作组发布了2019最新症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较旧版修订了诊断策略(筛查/发现-估评-确诊-严重程度分级)、部分诊断界值和治疗方案。此共识推荐对于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采用不同的症诊断策略,并提出"可能症"概念,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了更为切实可行的诊疗流程及对症风险人群的早期识别及干预。

  • 标签: 肌少症 亚洲 共识
  • 简介:摘要症以骨骼肌质量减少及其功能减退为主要特点的复杂综合症它普遍存在于老年人中,与增龄密切相关,常与骨质疏松同时存在,是跌倒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缩短了老人的寿命。目前对症的研究还在初期探索阶段,各方面存在一定不足,本文就目前症的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老年 肌少症 研究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症和髋部骨折均为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对老年人的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随着近年来症不断受到重视,其与老年人髋部骨折的相关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症与老年人髋部骨折相关的流行病学证据出发,探讨症作为老年人髋部骨折病因的可能机制。

  • 标签: 肌少症 髋骨折 跌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症与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相关。方法回顾研究,随机抽样选取65岁及以上患者356例,根据患者有无慢性心衰分为心衰组168例和非心衰组188例。比较两组患者四肢骨骼肌质量(ASM)、体质量、骨骼肌质量指数(SMI)水平,分析老年人症与慢性心衰的相关。结果心衰组患者ASM为(15.46±3.02)kg、SMI为(5.12±0.76)kg/m2,低于非心衰组(19.87±2.45)kg、(7.23±0.79)kg/m2(均P<0.01)。心衰组患者症患病率高于非心衰组,26.19%(44例)比6.38%(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1.87,95%CI:1.132~2.285,P<0.05)、慢性心衰(OR=23.89,95%CI:5.394~98.842,P<0.01)、性别(OR=20.43,95%CI:4.294~78.324,P<0.01)、体质指数(OR=23.43,95% CI:5.328~100.786,P<0.01)为老年患者症的危险因素。结论慢性心衰与老年患者症的发病相关。

  • 标签: 心力衰竭 肌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