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国内外肥胖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为护理人员开展相关临床工作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200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收录的肥胖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2000—2021年共有1 252篇肥胖的相关文献,发文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共有83个国家或地区参与研究,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286篇),发文量最多的期刊是Clinical Nutrition(44篇),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Wolfgang Kemmler(14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高丽大学(57篇)。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免疫抵抗、疾病风险和营养干预等方面。结论文献计量学分析展示了肥胖领域的研究规律与趋势,国外在该研究领域起步早,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还亟待培养肥胖领域的研究领导者,形成机构间合作机制,开展多学科团队合作以更好地促进老年人健康。

  • 标签: 老年人 肌少性肥胖 可视化分析 文献计量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老年维持血液透析肥胖症患者进行有氧联合抗阻运动,观察其对患者平衡及移动能力、肌肉力量及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维持血液透析肥胖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以抗阻训练为主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有氧联合抗阻运动。训练前及12周后,所有患者进行计时起立-行走(TUG)、双任务TUG测试,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POMA)评价平衡及移动能力,握力、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与成套简短肌肉功能测试(SPPB)评估肌肉力量及功能,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连线测验(TMT)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结果训练后,观察组TUG及双任务TUG低于对照组(P<0.05),POMA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握力、ASMI及SPP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oCA高于对照组,TMT及ADL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可有效改善老年维持血液透析肥胖症患者的肌肉力量及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有氧联合抗阻运动 维持性血液透 肥胖型肌少症
  • 简介:摘要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肌肉质量下降伴肌肉功能减退的老年综合征,对患者的预后会造成诸多不良影响,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目前有较多关于症危险因素和不良预后的研究,但症和慢性疼痛之间的联系尚不完全明确。因此,本文将对症和慢性疼痛的相关研究进行论述,为今后研究症危险因素和实现症早期预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肌少症 慢性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症是一种以肌肉量减少、力下降和/或躯体功能减退为特征的老年综合征,营养干预是症防治的基石之一。目前研究重点多关注蛋白质能量代谢和必需氨基酸(及其代谢产物)对症的防治作用,而作为一类重要的营养素,维生素对症的作用却知之甚少。本文对维生素D、B、C、E、类胡萝卜素与症的相关进行了全面综述,基于观察研究的间接证据显示多种维生素与症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这提示老年人群(尤其是维生素缺乏者)补充维生素可能有助于防治症。然而,目前考察维生素对症防治作用的干预研究甚少,维生素防治症的确切疗效尚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肌少症 维生素 营养疗法
  • 简介:摘要:症会增加老年人的住院率及医疗花费,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甚至缩短老年人的寿命。及早干预症可延缓失能年限,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对应对老龄化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对老年症的护理干预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老年症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住院老年患者衰弱与症的发生情况,并探讨二者间相关关系,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在我院内科住院年龄≥65岁的4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 ,采用Fried衰弱表型评估方法评估患者的衰弱状况,采用亚洲症工作组诊断标准评估患者的症状况。结果 住院老年患者衰弱发病率为25.5%,衰弱前期发病率29.0%。症发病率27.6%,症前期发病率26.4%。衰弱组中有72.9%患者合并存在症,23.4%患者合并存在症前期。不同程度衰弱患者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1年内跌倒史、认知功能障碍、抑郁、残疾、共病指数和多重用药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人 住院患者 衰弱 肌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住院老年患者衰弱与症的发生情况,并探讨二者间相关关系,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在我院内科住院年龄≥65岁的4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 ,采用Fried衰弱表型评估方法评估患者的衰弱状况,采用亚洲症工作组诊断标准评估患者的症状况。结果 住院老年患者衰弱发病率为25.5%,衰弱前期发病率29.0%。症发病率27.6%,症前期发病率26.4%。衰弱组中有72.9%患者合并存在症,23.4%患者合并存在症前期。不同程度衰弱患者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1年内跌倒史、认知功能障碍、抑郁、残疾、共病指数和多重用药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人 住院患者 衰弱 肌少症
  • 简介:摘要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及预期寿命,骨骼的定性及定量评估对于早期筛查及诊断症至关重要。同其他影像学评估方法相比,超声具有便携、价格低廉、无电离辐射,可重复性高等优势。本文将从骨骼的影像学检查中、超声评估骨骼检查要求、常用测量参数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论述。

  • 标签: 肌少症 超声 骨骼肌
  • 简介:摘要症是因增龄所致骨骼肌质量减少、力减退及功能衰退为特征的一种老年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症的发病率也呈现持续增加,其发生与老年人跌倒、衰弱、死亡率等多种不良事件密切相关。因此,对症的研究从发病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及干预措施等不断深入,特别在临床中对恢复和改善患者功能的康复治疗成为重要手段。现分析国内外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措施,旨在为临床干预治疗症提供依据。

  • 标签: 骨骼肌减少症 康复
  • 简介:摘要原发性症主要与年龄相关,可引起跌倒、骨质疏松、骨折、营养不良、衰弱、肌肉减少肥胖等风险,甚至可导致患者丧失独立生活能力,从而增加住院风险,提高医疗成本。尽早诊断症是预防这些不良事件的有效手段。本文将对国内外诊断症的影像学技术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不同技术方法的优缺点,以便给症临床实践及未来发展提供合理依据。

  • 标签: 肌少症 影像学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症的发生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我院内科老年住院患者578例,根据2014亚洲症工作组症的诊断标准分为症组202例(34.95%)和非症组376例(65.05%),对所有患者记录一般临床资料,测定实验室指标,并进行老年综合评估。结果(1)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症检出率为34.95%。(2)症组的年龄、游离甲状腺素(FT4)及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近1年跌倒的比例高于非症组,体质指数(BMI)、小腿围、血红蛋白、白蛋白、三酰甘油、低密度胆固醇(L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低于非症组。症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低于非症组,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衰弱量表(FRAIL)评分高于非症组。(3)骨质疏松、FRAIL评分是症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9.083、2.505,均P<0.001);BMI、小腿围、ADL评分是症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735、0.774、0.967,均P<0.05)。(4)FRAIL评分、BMI、小腿围、ADL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2、0.805、0.841、0.812,临界值分别为2.5分,23.52 kg/m2,32.5 cm,92.5分。(5)骨质疏松、小腿围<32.5 cm、ADL<90分对症诊断灵敏度均较高(χ2=0.787、0.807、0.817),FRAIL≥3分、BMI<23.5 kg/m2的灵敏度略低(χ2=0.683、0.708),各相关因素阴性预测值均较高(0.833~0.888)。结论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症患病率超过1/3,骨质疏松、FRAIL评分是症的危险因素,BMI、小腿围、ADL评分是症的保护因素,可用于症初步筛查。

  • 标签: 肌少症 骨质疏松 体质指数 小腿围
  • 简介:摘要症可引起老年人骨骼水平的显著变化,导致相关疾病发病率增加,并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关症的发病原因及机制与遗传、内分泌紊乱、肌纤维数量减少、营养缺乏、炎症、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密切相关。肠道微生态作用于症的研究所取得进展为症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潜在靶点。

  • 标签: 肌少症 肠道微生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1月~2022年9月收治的老年症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八段锦联合弹力带训练康复,对比患者的机体康复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MI、肌肉握力水平对比无较大差异,实验组护理后的SMI指数、肌肉握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肌肉恢复情况对比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肌肉活动能力等级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肌肉活动功能等级分布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SPPB评分、MBI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SPPB评分对比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老年症患者采取康复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肌肉功能的恢复,促进患者日常活动正常,不仅有利于促进患者机体的康复,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八段锦联合弹力带康复训练对促进症患者肌肉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老年肌少症 八段锦 弹力带 康复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症是一种老年综合征,在过去的十年中,人们对它的认识逐步提高。它作为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多种常见合并症之一,能加速疾病进程,增加跌倒风险、住院率、病死率。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症在临床实践中经常诊断不足,本文对症合并COPD患者在不同的环境中选择经济、方便、准确的检测工具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新的线索。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诊断 肌少症 老年 肌肉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阻运动对老龄大鼠股四头线粒体功能、症及肌纤维形态的影响。方法老龄雄性大鼠(SD),喂养18月龄后开始8周抗阻运动,测最大抗阻负重跑,再分别以0%、30%、50%、70%最大负重进行间歇跑台抗阻运动,跑台放置坡度为35°,跑速15 m/min,隔天运动。对照组不运动。8周末检测股四头线粒体膜电位,释放到胞浆细胞色素C(Cyt c)、凋亡诱导因子(AIF)和凋亡蛋白(Smac/DIABLO)含量,股四头肌纤维横截面积(CSA)和蛋白质含量,并观察肌纤维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0%、30%、50%和70%四个抗阻运动组线粒体ΔΨmt均升高,且0%、30%、50%组升高(t=7.412、5.611、6.213,均P<0.01);与0%组比较,30%组线粒体ΔΨmt下降的细胞百分率(10.6%)(t=9.356,P<0.05),而70%组线粒体ΔΨmt升高的细胞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3%)(t=8.341,P<0.05)。与对照组比较,8周抗阻运动老龄大鼠股四头胞浆Cyt c、AIF和Smac/DIABLO的含量下降,其中0%、30%、50%三组股四头胞浆Cyt c、Smac/DIABLO含量下降(t=8.324、7.516、6.871,均P<0.05),以及0%、30%、50%三组AIF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34、8.78、7.342,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0%、30%、50%三组肌纤维空泡面积下降(t=5.567、6.784、7.432,P<0.01);30%、50%、70%三组股四头肌蛋白质含量升高(t=7.478、6.765、4.564,均P<0.01);与0%组相比,30%、50%、70%三组股四头肌蛋白质含量升高(t=9.236、8.342、6.456,均P<0.01)。结论低、中等负重抗阻运动可改善老龄大鼠股四头线粒体功能,减少股四头线粒体释放促凋亡蛋白Cyt c、AIF、Smac/DIABLO;低、中等负重抗阻运动可提高肌纤维蛋白质含量,减少肌纤维空泡面积,维持肌肉质量,延迟症的出现。

  • 标签: 老龄大鼠 抗阻运动 线粒体 肌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吸气训练(IMT)对病态肥胖患者减肥术后肺功能、呼吸力量及耐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拟行减肥手术的病态肥胖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8例。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均于术后第2~30天期间进行IMT训练,吸气阻力值分别设定为最大吸气压(MIP)的40%和5%水平,每天训练20 min。于手术前及术后第2,7,14,30天时分别检测对比2组患者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最大呼气流速(PEF)等]、呼吸力量[包括最大吸气压(MIP)和最大呼气压(MEP)]及耐力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指标[FVC:(91.6±11.2)% vs (105.5±10.8)%,P>0.05;FEV1:(92.1±15.6)% vs (104.7±11.3)%,P>0.05;PEF:(91.1±10.5)% vs (103.5±14.3)%,P>0.05]在术后第7天时均恢复至手术前水平,对照组各项肺功能指标[FVC:(95.8±11.2)% vs (104.5±10.5)%,P>0.05;FEV1:(92.7±12.2)% vs (102.8±12.3)%,P>0.05;PEF:(93.2±10.7)% vs (107.4±16.3)%,P>0.05]在术后第14天时才恢复至手术前水平;观察组在术后第30天时MIP[(112.5±11.6)% vs ( 100.0±9.3%),P<0.05]及吸气耐力[(126.1±10.9)% vs (100.0±11.2)%,P<0.05]均较手术前明显增加,对照组MIP[(86.2±8.6)% vs (100.0±10.9)%,P<0.05]则较手术前明显降低,呼吸耐力干预前、后无显著变化[(104.6±11.5)% vs (100.0±9.9)%,P>0.05]。结论IMT训练能有效改善病态肥胖患者减肥术后吸气力量及耐力,同时还能加速肺功能恢复,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病态肥胖 吸气肌训练 减肥手术 肺功能 呼吸肌力量
  • 简介:摘要:骨量-量减少肥胖综合征(OSO)是一个新型的的临床概念。在肥胖个体中,低骨量和低肌肉质量并存的临床特征。维生素D在维持肌肉、骨骼健康中起着关键作用。我们回顾了现有的关于OSO机制的相关文献,重点关注维生素D在OSO发病机制和治疗中的作用。我们发现,尽管来自大型观察研究和临床前实验的证据强有力地支持维生素D缺乏在OSO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但维生素D改善肌肉、骨骼健康的普遍观点缺乏坚实的临床证据,因为没有专门旨在评估维生素D补充对OSO患者的影响的相关实验。我们的结论是,需要对不同性别、年龄和种族的OSO患者进行大规模的观察和临床研究,以更好地确定维生素D在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中的作用。

  • 标签: 肥胖 维生素D 骨量-肌量减少性肥胖综合征(OSO) 肌少性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和症对失能的影响。方法回顾研究,纳入2015年11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老年病科住院并完成1年随访的患者180例。根据全球领导人发起的营养不良(GLIM)诊断标准及亚洲症工作组2019症诊断标准(AWGS2019)诊断营养不良和症。巴氏指数量表(BI)≤95分定义为基线期失能。随访1年结束后复评BI总分较基线BI总分下降≥5分则定义为失能程度加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探讨营养不良和症对失能发生及失能程度加重的影响。结果180例老年患者中符合营养不良和症诊断各占27.2%(49/180)和39.4%(71/180),其中营养不良和症重叠者占22.2%(40/180)。基线期失能占36.7%(66/180),随访1年失能程度加重占31.7%(57/180)。校正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营养不良(OR=3.70,95%CI=1.27~10.80,P=0.017)和症(OR=2.93,95%CI=1.12~7.64,P=0.028)均是老年住院患者出现基线期失能的危险因素,症是老年患者随访1年出现失能程度加重的危险因素(OR=3.99,95%CI=1.47~10.83,P=0.007)。结论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和症与失能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营养不良 肌少症 失能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症是与增龄相关的进行、全身骨骼肌质量减少、肌肉力量以及功能下降的一种综合征,与老年人活动障碍、跌倒、骨折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症病因未完全阐明,多种病理生理机制如运动减少、遗传因素、增龄相关激素变化、营养不良及蛋白质摄入不足、神经-肌肉功能减弱、促炎性反应细胞因子、肌细胞凋亡等参与其中。近年的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改变可能参与了症的发生发展,本文就肠道微生态改变及其在症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肠道微生态 肌少症 肌肉质量 肌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