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北京朝阳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共收治8例远端胆管腺鳞癌患者,结合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本组远端胆管腺鳞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明确诊断主要靠术后病理或活检病理。患者存活时间为1~6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44个月。本研究结果表明,胆管腺鳞癌极其少见,预后较差,其生物学行为及对生存期的影响尚不十分明确,早期根治性手术切除可能对患者生存期有利。

  • 标签:
  • 简介:该文旨在比较舌鳞癌与其他部位口腔癌患者生存率的差别。对1988-2004年间诊断为口腔癌并处于T1-T2NOM0期的患者进行研究,资料来源SEER数据库。时序检验比较舌癌及其他部位口腔癌的总生存率(OS)和病因别生存率(CSS)。结果:6791患者纳入研究,40%为舌癌。患者平均年龄64岁,舌癌患者的5年OS和CSS分别为60.9%和83.5%,其他部位口腔癌患者为64.7%和94.1%。多因素分析显示,OS、CSS与肿瘤T分期、发病部位、患者年龄、性别有关。结论:舌鳞癌较口腔其他部位的鳞癌预后差,更应对之行综合治疗。

  • 标签: 舌鳞癌 癌患者 预后 总生存率 口腔癌 多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患者的延迟诊断进行调查,从而找出影响口腔鳞癌患者患源性延迟的原因和延迟的特点。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选取了我院在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就诊的580例不同部位口腔鳞癌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50例,女性患者230例。发病部位按照国际牙科疾病分为唇、脸颊、牙龈、磨牙后区、腭、口腔、舌和口咽八个部分,使用视觉模拟评价法进行评估。结果口腔鳞癌发病部位按照延迟时间进行排序分别为唇部、脸颊、口底、舌部、口咽部、磨牙后区、腭部、牙龈,不同部位口腔鳞癌的延迟诊断具有差异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鳞癌存在的部位与延迟诊断有关系,并且唇部是最容易发生延迟诊断的部位。

  • 标签: 口腔鳞癌 延迟诊断 肿瘤
  • 简介:患者女,75岁。因右侧腹部疼痛不适20d于2013年10月31日收入天津市南开医院,伴腹胀、反酸、恶心、呕吐,排黑便1次/d。既往有冠心病病史,间断口服速效救心丸及丹参滴丸,阑尾切除术后50余年。吸烟史40年,4~5支/d。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927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0/50mmHg(1mmHg=0.133kPa)。

  • 标签: 小肠肿瘤 原发 鳞状细胞癌 诊断 治疗
  • 简介:治疗口腔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颈部淋巴清扫术,但对于早期口腔鳞癌且临床和影象学检查颈部淋巴结转移阴性的颈部淋巴的处理仍存争议,在以往重生存率轻生存质量的观念指导下,给部分颈部淋巴结转移阴性的患者实施的不必要的颈部手术并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近来兴起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有望对口腔鳞癌有无颈部淋巴结的转移给予正确的判断,从而找到一种对颈部存在隐匿性转移的患者给予积极的手术治疗,又能对颈部转移阴性的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 标签: 口腔肿瘤 外科手术 前哨淋巴结 淋巴管
  • 简介:摘要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食管癌动物模型的建立,为食管癌的基础和临床前研究提供支持,对于进一步研究明确发病机制及和探索研发新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常用的食管鳞癌动物模型主要有化学诱导模型、异位移植模型和原位移植模型,随着人源性肿瘤动物研究的不断进展,移植瘤模型也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无论哪种模型都各有其优缺点及适用性,应根据实验目的合理选择。本文综合近年来有关食管鳞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探讨目前科研及临床前常用模型,为食管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食管肿瘤 模型,动物 诱发性 移植性 食管癌细胞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皮肤屏障由水脂膜和皮肤“砖墙”结构构成。皮肤屏障结构和功能障碍与多种皮肤疾病的病因、病理过程相关。目前有多种无创检测方法可以评价皮肤的屏障功能。

  • 标签: 屏障功能 无创检测 皮肤
  • 简介:920289奶癣净外治婴幼儿湿疹100例/张思佳…∥中华皮肤科杂志。-1991,24(3)。-164男52例,女48例,年龄20天~3岁,病程10天~2年,皮损面积为1cm×2cm~15cm×16cm不等,多发于头面部、耳后、颈部、四肢等处。药物组成:用麦饭石的水溶液加苯海拉明、冰片、硼砂等制成霜剂。方法:用温水洗净皮损处,用奶癣净涂于局部,重者每日3~4次,轻者1~2次。本组总有效率达98%。

  • 标签: 皮肤疾病 奶癣 皮损面积 中华皮肤科杂志 苯海拉明 婴幼儿湿疹
  • 简介:062606中药熏洗治疗儿童扁平疣98例疗效观察/樊星…∥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7).-1261~1262将98例患儿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中药熏洗法。中药组方:防风、细辛、赤芍各10g,败草、蒲公英各30g,板蓝根、桃仁各15g,苦参、蛇床子20g,薏米50g,2次/d。对照组外用酞丁胺溶液,2次/。2组均连续1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判定结果。果: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0.39,P<0.5),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4.10,P<0.01)。参3(李志文)062607儿童斑秃与骨密度关系的初步探讨/刘…∥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3).-152~153对71例斑秃患儿[斑秃分为点状(<1cm=秃发、斑(>1cm)秃发和普秃]及46例成人3种类型斑秃患者行骨密度、血清锌、钙和铁测定比较及生活习惯调查。果:儿童组各型秃发中,点状秃发型骨质疏松的百分率高(74.29%),斑秃型次之(46.88%),普秃型中未见骨疏松者;儿童组斑秃患者中骨质疏松的阳性百分率明高于成人斑秃组(P<0.001);儿童组斑秃患者中血清量元素下降的百分率高于成人斑秃组,...

  • 标签: 皮肤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