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腹腔镜及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方案对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剔除子宫肌瘤的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剔除子宫肌瘤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子宫肌瘤临床治疗中,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治疗方案创伤少、术后恢复快,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心理、生理及经济压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开腹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下文主要介绍了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问题。子宫肌瘤是女性中年期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随着多年的研究,在子宫肌瘤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也终于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子宫肌瘤的发病原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文简单的介绍了遗传学、激素分泌、细胞活动、微量元素这四个方面对于子宫肌瘤发病率的影响。具体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才能找出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旨在通过对子宫肌瘤发病机制的研究找出更加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案,还给患者一份健康。

  • 标签: 子宫肌瘤 发病机制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妇产科收治的78例子宫肌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发现下腹包块为第一,47例,占60.3%;采取药物治疗5例,占6.4%,手术治疗73例,占93.4%,其中全子宫切除术64例,占82.1%。结论子宫肌瘤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临床效果较好。同时应建立健全健全妇女卫生保健机构的保健措施,提高基层医务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提高子宫肌瘤患者的诊疗水平,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 标签: 子宫肌瘤 临床诊治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体质与子宫肌瘤的关系,为子宫肌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我国传统中医体质调查研究,分别对子宫肌瘤患者、健康育龄女性进行调查,根据《中医体质调查量表》的标准,对体质类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子宫肌瘤患者体质类型以血瘀质最为常见;健康育龄女性以平和质最为常见。2组人群的体质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体质有一定的偏颇,子宫肌瘤发病与体质相关。调整女性体质偏颇,可能是防治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子宫肌瘤 体质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阴道断端出血2例,尿路感染1例,腹壁切口愈合不良1例,对症治疗痊愈,3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主要手段,手术方式的选择应该根据患者症状和肌瘤生长的大小、部位、数目等情况而定。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法,才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腔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了解子宫肌瘤的发病情况,探讨子宫肌瘤的发病年龄和部位。方法对1281名高校女职工进行彩超检查,对检出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子宫肌瘤332例,总检出率为25.91%。结论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肌瘤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子宫肌瘤 超声检查 年龄 发病部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对16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8例患者中有子宫肌瘤相关症状者127例,无临床症状者41例,经腹子宫肌瘤剜除术11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58例。其中子宫肌瘤剜除剜术61例,全子宫切除术71例,次全子宫切除术36例。结论子宫肌瘤不同的手术方式各具优点和局限性,宫肌瘤手术方式应提倡个体化,从手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创伤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一种最适合患者的术式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子宫肌瘤 临床特点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乡镇医院收治的6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按其意愿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为子宫腺肌病患者。对照组30例,为子宫肌瘤患者。将两组的实验室检查、妇科检查、年龄、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宫腔操作史等方面的差别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月经紊乱、年龄以及经量增多的比较并无明显的差异(p>0.05)。其中,子宫腺肌疾病的宫腔操作史比例相对较高。出现性交疼痛以及痛经的情况较多,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图像各具特点。结论通过子宫腔操作史、彩色多普勒以及妇科检查能够有效的将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情况进行鉴别。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子宫肌瘤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正确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获得结论。结果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临床总有效率100.00%,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但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57%)(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及安全性,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开腹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肌瘤的病理特征及子宫内膜病变特征。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3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63例患者子宫肌瘤的病理特征及子宫内膜的病变特征。结果有10例患者阴道出现不规则流血,23例为单发肌瘤,40例为多发肌瘤,有5例子宫内膜发生病变。结论子宫肌瘤会合并子宫内膜发生病变,子宫肌瘤单发、多发与子宫内膜病变没有关系,而不规则阴道流血、绝经和子宫内膜内变有关。

  • 标签: 子宫肌瘤 病理特征 子宫内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于妇科临床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妊娠与子宫肌瘤同期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剔除了子宫肌瘤组40例,没有剔除子宫肌瘤组40例,并选取40例正常剖宫产的产妇作为对照组,然后比较三组剖宫产的结果,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于妇科临床的效果。结果三组产妇无论是在出血量还是手术前后HB的差值方面,或者伤口愈合时间都没有显著差异。肌瘤剔除直径≤5cm与直径﹥5cm的剔除术中出血量有明显差异。结论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很值得采用,但若是直径﹥5cm时,手术风险较大的患者不适合同时剔除子宫肌瘤1。

  • 标签: 剖宫产 手术 子宫肌瘤 肌瘤剔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手术的临床诊治。方法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探讨其手术方式。结果166例患者中,伴有子宫肌瘤相关症状者91例,占54.8%。无明显临床症状62例,占37.3%。手术方式以全子宫切除为主,占79.5%。手术方式逐渐朝微创化转变。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中有一部分无明显临床症状,定期体检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对生育的要求,症状及肌瘤的部位、大小、数目等决定,尽量保留卵巢功能。随着腹腔镜器械的发展及妇产科医生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愈来愈多的子宫肌瘤患者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

  • 标签: 子宫肌瘤 临床分析 手术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显像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45例术前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5例术前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与术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95.6%,误诊2例,误诊率为4.4%。结论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也会出现漏诊和误诊,必须结合临床,综合分析,才能不断提高诊断的准确率。1

  • 标签: 子宫肌瘤 超声 诊断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特征,并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68例患者中有早产病例13例,所占比例为19.12%,有5例产后出血,所占比例为7.35%,肌瘤的位置、大小及出血几率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是有效分析子宫肌瘤位置和大小。若患者出现剖宫产出血量过大,宫缩乏力等现象要综合考虑是否可行肌瘤剔除术;若患者年龄大,并存在多发肌瘤,在剖宫产结束后可行子宫切除术。

  • 标签: 妊娠 子宫肌瘤 临床特征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