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谢怡 刘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深圳市人民医院眼科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 518020,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眼科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 510060
  • 简介:摘要圆锥角膜的诊断与人工智能息息相关,而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各种结合了角膜形态数据的机器学习模型是圆锥角膜诊断中的有效补充,并提供了一定的决策支持,这类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提高读图效率、减少人为误判几率并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本文通过归纳既往辅助诊断圆锥角膜的机器学习模型,帮助研究者们了解圆锥角膜智能诊断领域的相关知识,这对于进一步开展这一领域的机器学习研究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圆锥角膜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 角膜地形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巩膜镜治疗圆锥角膜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验配巩膜镜的圆锥角膜患者18例(26眼)。根据圆锥角膜Amesler-Krumeich分级,I级9眼,II级3眼,III级4眼,IV级10眼。所有患者均经规范验配程序试戴硬性透气性接触镜(RGPCL),因RGPCL不耐受、RGPCL适配不佳等原因选择验配巩膜镜。所有患者均进行视力、屈光度、裂隙灯显微镜、眼底和Pentacam检查等。应用巩膜镜试戴片试戴,分别通过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荧光素染色及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进行适配评估。评估镜片与中央角膜和周边间隙,以及周边着陆区匹配情况,并评估戴镜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主观舒适度。采用Friedman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圆锥角膜患者初戴巩膜镜时,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示巩膜镜定位良好。通过前节OCT观察初始角膜中央间隙为(212±58)μm;配戴巩膜镜4 h后,角膜中央间隙为(164±58)μm,鼻侧为(101±38)μm,下方为(224±135)μm,颞侧为(103±72)μm,上方为(89±45)μm,镜片边缘结膜血管未见异常。裸眼视力(UCVA)、框架眼镜BCVA、RGPCL配戴后BCVA及巩膜镜配戴后BCVA(LogMAR)分别为1.35(1.00, 2.00)、0.52(0.22, 0.79)、0.15(0, 0.30)、0.10(0, 0.22),各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11, P<0.001)。巩膜镜配戴后BCVA较UCVA、框架眼镜BCVA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90, P<0.001; χ2=31.08, P=0.001);巩膜镜配戴后BCVA与RGPCL配戴后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配戴巩膜镜4 h后,22眼(22/26)主诉戴镜后舒适或非常舒适;24眼(24/26)主诉戴镜视物良好或非常良好。结论:圆锥角膜配戴巩膜镜定位良好,舒适度也良好,通过配戴巩膜镜可有效提升矫正视力。巩膜镜是圆锥角膜患者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巩膜镜 圆锥角膜 框架眼镜 硬性透气性接触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评估圆锥角膜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和板层角膜移植术(LKP)后的客观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青岛眼科医院因圆锥角膜角膜移植的患者40例进行研究,其中PKP组23例(24眼),LKP组17例(19眼),术前2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和临床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并应用OQAS检查术后的客观视觉质量,检查指标包括客观散射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MTF)截止频率、客观对比度视力和泪膜质量OSI变化。分类变量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连续变量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术后随访23~25个月,PKP组和LKP组患者角膜植片均保持透明状态,2组间最佳矫正视力、球镜度和柱镜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PKP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明显低于LKP组(t=3.91,P<0.001)。PKP组的斯特列尔比、20%对比度视力、9%对比度视力以及OSI与LKP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KP组的MTF截止频率和100%对比度视力较LKP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8,P=0.01;t=2.66,P=0.01)。泪膜质量OSI在LKP组明显高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P<0.001)。结论:双通道OQAS测量结果表明圆锥角膜患者行PKP术后的客观视觉质量优于行LKP术后,PKP术后的MTF截止频率和对比度视力高于LKP术后。

  • 标签: 圆锥角膜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板层角膜移植术 客观视觉质量
  • 作者: 郭寅 王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10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天津市眼科医院 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南开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天津市眼科研究所 300020
  • 简介: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预测疾病预后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在眼科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圆锥角膜筛查是确定屈光手术适应证、避免术后角膜扩张的重要手段,而传统诊断方法准确率较低,亚临床期圆锥角膜更加难以发现。机器学习作为一种实现人工智能的重要方法,为较为准确地识别圆锥角膜带来可能,成为近几年屈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综述从机器学习在角膜屈光手术术前圆锥角膜筛查中常用的算法、角膜特征参数提取、模型预测效率等方面进行阐述。(中华眼科杂志,2021,57:796-800)

  • 标签: 圆锥角膜 屈光外科手术 机器学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圆锥角膜高度散光并发翼状胬肉术后的角膜散光变化。方法对1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的圆锥角膜高度散光并发翼状胬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该例圆锥角膜高度散光并发翼状胬肉患者左眼角膜散光完全治愈。结论建议患有翼状胬肉并发白内障患者应尽早治疗翼状胬肉,防止因翼状胬肉治疗过晚,出现角膜斑翳影响视力。

  • 标签: 圆锥角膜高度散光 翼状胬肉 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角膜胶原交联术已被证明可以延缓或阻止圆锥角膜的进展,特别是在疾病的早中期。但研究也显示经胶原交联术后,圆锥角膜仍有一定几率继续进展。交联术后继续进展的影响因素包括:交联术后进展的诊断标准、手术方式(是否保留上皮、核黄素的给药方式、紫外线照射时长与模式)、年龄、锥顶位置、术前Kmax值、揉眼与过敏等。一般认为,阻止进展效果依次为去上皮交联法、离子导入法交联、促渗剂交联,Dresden法优于快速交联法,高龄患者优于低龄患者,锥顶位于角膜中央的圆锥角膜优于周边型圆锥角膜,术前低Kmax者优于术前高Kmax者,无揉眼过敏者优于有揉眼过敏者,可作为临床干预及预后评估的参考。(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238-244)

  • 标签: 圆锥角膜 角膜胶原交联术 交联术后进展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ST)测量正常角膜、顿挫期圆锥角膜、亚临床期圆锥角膜、临床期圆锥角膜的生物力学变化,分析不同进展期圆锥角膜生物力学特征,为更早期地诊断圆锥角膜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顿挫期圆锥角膜15眼为顿挫组,亚临床期圆锥角膜23眼为亚临床期组,临床期圆锥角膜40眼为圆锥角膜组,欲行近视激光手术和正常角膜志愿者40眼为正常组(对照组),应用CorvisST测定各组的生物力学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结果:正常角膜与顿挫期圆锥角膜生物力学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角膜与亚临床期组第二压平长度(AL2)、第一压平速率(AV1)、最大压陷曲率半径(HC-radius)、最大压陷深度(DA)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角膜圆锥角膜组除第二压平速度(AV2)、最大压陷时间(HC-time)、最大压陷屈膝峰间距(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生物力学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DA对于圆锥角膜诊断效率最高(曲线下面积0.891±0.028)。结论:顿挫期圆锥角膜生物力学较正常角膜无改变,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生物力学较正常角膜部分参数有改变,但其参数单独诊断圆锥角膜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差。临床期圆锥角膜生物力学较正常角膜明显改变,DA诊断效率最高。

  • 标签: 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 圆锥角膜 角膜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核黄素/紫外线A诱导的快速去上皮角膜胶原交联术(CXL)治疗青少年圆锥角膜的疗效。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青少年原发性圆锥角膜患者18例25眼,平均年龄(14.4±1.3)岁。采用核黄素/紫外线A诱导的快速去上皮CXL治疗,术后随访1年,测量并分析术前与术后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效球镜度(SE)、角膜前表面最大曲率值(Kmax)、最薄点角膜厚度(TCT)、角膜后表面高度值(PCE)、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变化。记录术眼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UCVA(LogMAR)和BCVA(LogMAR)分别由术前的0.96±0.35和0.45±0.22提高至术后1年的0.84±0.33和0.34±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65、-4.843,均P<0.01)。术前SE为(8.66±5.11)D,明显高于术后1年的(8.07±5.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3,P=0.003)。术前Kmax为(58.58±9.07)D,术后1年降至(56.25±9.9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7,P<0.01);其中Kmax下降1 D以上的有17眼,占68%,变化在1 D以内的有6眼,占24%,增加1 D以上的有2眼,占8%。TCT由术前的(485.0±32.5)μm下降至术后1年的(475.3±35.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6,P<0.01)。术前与术后1年PCE和EC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23,P=0.316;t=-1.424,P=0.167)。1眼术后2 d出现角膜周边无菌性浸润,经糖皮质激素滴眼液点眼后症状好转,预后良好,其余眼未出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核黄素/紫外线A诱导的快速去上皮CXL治疗青少年圆锥角膜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圆锥角膜 角膜胶原交联术 青少年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中晚期圆锥角膜27例围术期护理。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27例,起始时间为2022年1月份,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份,研究时间为期一年,将其分成两组,甲组和乙组,甲组13例,乙组14例,甲组提供常规围术期护理,乙组提供综合性的围术期护理,分析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为患者提供不同的围术期护理模式,乙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

  • 标签: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中晚期圆椎角膜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应力-应变指数(SSI)对于不同分期或程度的圆锥角膜的诊断效力,以及其与第1次压平硬度(SPA1)在角膜胶原交联术(CXL)后的变化。方法横断面研究及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2019年7月至2021年8月青岛眼科医院确诊的临床期圆锥角膜(CKC)患者94例(113只眼)作为CKC组,其中男性69例,女性25例,年龄(20.82±4.53)岁;并进一步按疾病程度分为轻(35例,36只眼)、中(36例,40只眼)、重度(33例,37只眼)3个亚组;纳入CKC组56例单眼发病患者的未发病眼作为亚临床期圆锥角膜(SKC)组;纳入健康者91例(91只眼)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眼均行Pentacam角膜地形图和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检查获取角膜平均曲率(Km)、角膜前表面最大曲率(Kmax)、角膜顶点和距顶点2 mm处的形变幅度比值(DAR)、综合半径(IR)、水平方向Ambrósio相关厚度(ARTH)、角膜中央厚度(CCT)、SPA1及SSI等参数进行比较。另收集CKC组中行CXL术的48例(65只眼)患者资料于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分别检查上述参数。采用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配对t检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Pearson相关分析等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SKC组的SPA1约为对照组的85.53%(87.92±12.38和102.79±11.74;t=-6.614,P<0.001),而SSI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5,P=0.916)。CKC组的SPA1约为对照组的52.87%(54.35±14.70和102.79±11.74;t=25.985,P<0.001),SSI约为对照组的67.96%(0.70±0.14和1.03±0.14;t=-15.305,P<0.001)。轻、中、重度亚组的SPA1分别为64.27±12.12、55.22±12.23、43.75±12.33,SSI分别为0.78±0.14、0.71±0.11、0.61±0.09,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A1对SKC具有良好的鉴别力(曲线下面积为0.802),而SSI则无诊断价值(P=0.869);相比SSI,SPA1对不同程度圆锥角膜的鉴别力更高,其中鉴别轻度CKC与SK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4。对照组、SKC组及CKC组SSI均与SPA1呈正相关(r=0.278,0.368,0.550)、与DAR(r=-0.346,-0.462,-0.547)、IR(r=-0.612,-0.591,-0.718)呈负相关(均P<0.001)。圆锥角膜患者CXL术后6、12个月,Kmax相比术前明显降低(t=4.029,3.633;均P<0.001);SPA1则在术后6、12个月明显上升(t=-3.960,-4.500;均P<0.001);但SSI仅于术后3个月有所增加(t=-2.577,P=0.012),术后6、12个月回降至术前。结论SKC眼SSI无明显变化,CKC眼的SSI降低,且程度越重降低越明显;SSI与DAR、IR及SPA1具有相关性;SSI对不同分期及程度的圆锥角膜的诊断效力不如SPA1。圆锥角膜眼行CXL术后中期SPA1与临床效果的一致性较SSI更高。

  • 标签: 圆锥角膜 交联试剂 胶原 生物力学现象 角膜 弹性
  • 简介:摘要圆锥角膜是一种进行性、双侧性角膜疾病,以角膜扩张、中央变薄向前突出呈锥形为特征。圆锥角膜常造成近视和不规则散光,晚期出现的角膜水肿和瘢痕则导致视力显著下降,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揉眼是圆锥角膜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许多研究提示揉眼与圆锥角膜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不同的揉眼频率和力度会对角膜造成不同影响。在易感人群中,揉眼对角膜造成的伤害更大,后果也更严重。揉眼通过直接机械作用、升高角膜温度和眼压、释放炎性因子导致细胞凋亡等方式损伤角膜。避免揉眼对延缓圆锥角膜的发展有很大作用,通过治疗引起揉眼的原发病和分散注意力等方法减少圆锥角膜患者揉眼的时间和频率,可以减少圆锥角膜的发生或延缓其进展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对揉眼在圆锥角膜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圆锥角膜的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圆锥角膜 揉眼 相关性
  • 简介:摘要圆锥角膜是以角膜扩张变薄并呈锥形向前突起为特征的进展性角膜疾病。亚临床圆锥角膜缺乏临床表现及特征,目前尚无明确可行的诊断标准。现笔者对近年来亚临床圆锥角膜诊断及筛查的研究进展,包括角膜前后表面地形图、角膜生物力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检查的诊断参数、角膜形态学和生物力学的联合诊断参数的研究以及AI辅助的圆锥角膜诊断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圆锥角膜 亚临床圆锥角膜 角膜地形图 角膜生物力学 人工智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期圆锥角膜角膜胶原交联术后早期共聚焦显微镜下的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眼科行角膜胶原交联术的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23例(32只眼),其中男性15例(24只眼),女性8例(8只眼);年龄(26±10)岁。所有患者于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角膜组织结构改变、定量记录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基质细胞、内皮细胞密度和基质结构改变的深度并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时间的总体差异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或Friedman检验,不同时间的差异的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或Bonferroni校正。结果角膜胶原交联术后1周,角膜上皮细胞处于修复期,表现为上皮基底细胞核增大、反射增强,上皮下可见活化细胞,浅基质肿胀呈海绵状,深基质肿胀呈不均匀斑块状或条索状,反射强。术后1个月,上皮基底细胞恢复,上皮下神经开始生长,浅基质持续呈海绵状肿胀,反射进一步增强,深基质肿胀呈更粗大的斑块或条索样结构并持续至术后3个月。术前与术后3个月内,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3.30,P<0.001),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0.51±0.31)、(3.65±2.21)、(8.50±4.02)mm/mm2,与术前的(14.60±2.57)mm/mm2相比均明显降低(均P<0.05);不同时间点角膜前部基质细胞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48,P<0.001),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角膜前部基质细胞密度分别为2.00(1.00,5.75)、2.50(1.00,5.75)、79.00(64.25,94.00)个/mm2,与术前的347.00(345.00,395.75)个/mm2相比均明显降低(均P<0.05)。术后3个月内角膜基质结构改变的深度范围为(400.56±86.12)μm: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为(402.13±89.20)、(399.88±85.92)、(399.69±85.94)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0,P=0.455)。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角膜后部基质细胞密度[术前为(260.6±33.2)个/mm2,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为(264.4±44.5)、(263.9±37.6)、(266.3±40.2)个/mm2]和内皮细胞密度[术前为(2 707.1±152.6)个/mm2,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为(2 704.2±148.5)、(2 705.6±152.6)、(2 704.5±150.1)个/mm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38,1.01;P=0.259,0.351)。结论圆锥角膜角膜胶原交联术后早期,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角膜上皮和上皮下神经的改变呈现损伤修复的过程;角膜浅基质呈均匀的蜂窝状肿胀,深基质呈不均匀斑块状或条索状肿胀;术后早期角膜基质结构改变的深度相对稳定。

  • 标签: 圆锥角膜 显微镜检查,共焦 胶原 交联试剂 角膜基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胶原交联手术中应用低渗性核黄素治疗较薄型圆锥角膜的临床护理配合。方法采用非随机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自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于我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住院治疗的15例(15只眼)较薄型圆锥角膜患者(去除角膜上皮后角膜厚度<400um),针对该手术的重点,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及宣教,术中配合应用低渗性核黄素,使角膜厚度暂时性增加到安全厚度,再进行紫外光核黄素角膜胶原交联,在此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适当控制疼痛。结果所有手术患者通过术前健康宣教,术中均能正确配合手术,而且术后无继发感染发生,术后无角膜内皮失代偿、角膜瘢痕形成等并发症出现。结论通过健康宣教,提高了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所有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围手术期的专业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圆锥角膜 核黄素 交联试剂 胶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 ST)新参数分析临床期圆锥角膜、亚临床期圆锥角膜及正常角膜的生物力学特性,评价其在圆锥角膜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襄阳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圆锥角膜患者68例(68眼),其中亚临床期圆锥角膜(SKC)28例(28眼)为SKC组,临床期圆锥角膜(CKC)40例(40眼)为CKC组;选取同一时间段在本院屈光手术中心接受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60例(60眼)作为对照组。使用Corvis ST进行检测,分析变形幅度比(DAR)、综合半径(IR)、水平方向Ambrosio相关厚度(ARTh)、硬度参数(SP-A1)、Corvis生物力学指数(CBI)等参数。采用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AUC)。结果:SKC组的IR、CB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461,P=0.042;U=2.450,P=0.043),2组的DAR、ARTh、SP-A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KC组的DAR、IR、CB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645,P<0.001;U=8.477,P<0.001;U=8.965,P<0.001),但ARTh、SP-A1低于对照组(U=-8.593,P<0.001;U=-7.517,P<0.001)。在SKC组,IR、CBI具有较好诊断效率,其AUC分别为0.669(敏感度为50.0%、特异度为77.5%)、0.656(敏感度为67.9%、特异度为60.0%)。在CKC组,DAR、IR、CBI具有良好诊断效率,其AUC分别为0.956(敏感度为90.0%、特异度为93.3%)、0.968(敏感度为92.5%、特异度为91.7%)、1.000(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100.0%)。结论:SKC生物力学特性较健康角膜部分参数有改变,其中IR、CBI对SKC具有较好的诊断效率;CKC生物力学特性较健康角膜明显改变,其中DAR、IR、CBI对KC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率。

  • 标签: Corvis ST 圆锥角膜 角膜生物力学 新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圆锥角膜患眼行角膜胶原交联术(CXL)后1年的治疗效果及术后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适配参数的改变。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自2018年5至12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门诊接受快速CXL的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41例(53只眼),其中男性31例,女性10例,年龄(20.46±4.15)岁。根据角膜最薄点厚度是否≥450 μm分为去上皮组(33只眼)和经上皮组(20只眼),分别采用去上皮术式和经上皮术式行CXL。术前及术后6周适配RGPCL并追踪配适情况至术后12个月。所有患眼术前和术后6周检查最佳矫正视力和角膜最薄点厚度,术前、术后6周和3、6、12个月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获取平坦角膜曲率(Kf)、陡峭角膜曲率(Ks)及最大角膜曲率(Kmax)。采用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周时两组框架镜矫正视力、屈光度数及角膜最薄点厚度较术前无改变,但Kf、Ks及Kmax均增加(P均<0.05);至术后3个月两组Kmax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去上皮术组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的Kmax分别为(55.46±6.02)、(55.17±5.83)、(55.14±6.15)、(54.57±6.08)D,其中术后12个月下降显著,为(0.89±1.45)D(t=2.25,P=0.001);经上皮组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的Kmax分别为(59.43±8.98)、(57.97±8.79)、(58.19±8.37)、(56.94±7.19)D,术后3、6及12个月均下降显著,且降幅更大,分别为(1.46±2.09)、(1.25±1.82)、(2.49±3.64)D(t=3.12,3.06,3.50;P=0.006,0.006,0.007)。术后两组RGPCL矫正视力、屈光度数及直径均无改变,但RGPCL基弧均减小,去上皮组减小0.07 mm而经上皮组减小0.13 mm(P均<0.05);另外,去上皮组术后抬边翘设计10只眼,较术前8只眼增加,而经上皮组术前(7只眼)较术后(4只眼)减少。环曲面边翘设计眼两组均较术前增多,去上皮组术前为2只眼,术后增加至3只眼,经上皮组术前为1只眼,术后增加至4只眼。两组术后6及12个月时RGPCL配适可接受率均较术后6周增加。结论圆锥角膜患眼行CXL术后6周,角膜略变凸后逐渐恢复并变平,经上皮术式效果更好;术后6周配适RGPCL的基弧较术前变陡,边翘环曲面设计需求增加,但抬边翘设计两种术式变化不同;RGPCL于术后1年仍可良好配适。

  • 标签: 圆锥角膜 胶原 交联试剂 接触镜 角膜地形图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早期圆锥角膜接受核黄素/紫外线A角膜胶原交联术(CXL)不同手术方式术后基质分界线的特点,并分析基质分界线对交联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圆锥角膜患者69例69眼,所有患者均行CXL治疗,其中经上皮交联组21眼,去上皮交联组48眼;5.4 J能量组25眼,7.2 J能量组44眼。分别于术后2周、1个月、3个月、4个月进行随访,观察角膜基质交联反应(基质分界线)的形态及变化特点;记录角膜最薄处厚度(TCT)、裸眼视力(UCVA,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和角膜最大曲率(Kmax)等的变化。结果术后出现基质分界线占63.77%(44/69),未出现基质分界线占36.23%(25/69)。去上皮交联组出现基质分界线占79.17%(38/48),明显高于经上皮交联组的28.57%(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86,P<0.01);5.4 J能量组出现基质分界线占72.00%(18/25),7.2 J能量组占56.80%(25/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65,P=0.302)。裂隙灯显微镜及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显示基质分界线于术后1~2周时出现,1个月时逐渐汇聚、增强;2~3个月后基质分界线开始变得弥散、边界模糊,并逐渐变淡;4个月时基质分界线基本消失。基质分界线深度可达141~423 μm,平均(263.44±84.22)μm。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交联术后角膜基质细胞激活,反光增强,胶原纤维纵横伸展并相互交错,纤维排列呈网状。术后4个月,TCT由术前的(458.69±38.28)μm降至(443.86±36.5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05,P<0.001);有基质分界线组与无基质分界线组术后TCT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4,P=0.100)。术后4个月所有术眼UCVA由术前的0.74±0.37提高至0.69±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9,P=0.039);手术前后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6,P=0.319)。有基质分界线组与无基质分界线组术后UCVA和BCVA变化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65,P=0.949;t=0.346,P=0.730)。手术前后所有患者K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0,P=0.950);有基质分界线组和无基质分界线组术后Kmax变化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9,P=0.464)。去上皮交联组术后TCT变化量明显大于经上皮交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5,P=0.008),2个组间术眼术后UCVA、BCVA和Kmax变化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术后无明显角膜瘢痕、感染性角膜炎、角膜内皮失代偿等并发症。结论圆锥角膜CXL术后出现基质分界线可能是交联反应深度的标志;去上皮手术方式术后更容易出现基质分界线;2种角膜胶原交联模式有相似的治疗效果;圆锥角膜不同交联方法术后基质分界线的发生与否对交联效果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圆锥角膜 核黄素/紫外线A角膜胶原交联术 基质分界线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胶原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