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体外扩增及其诱导免疫效应细胞对胰腺癌细胞系(PC3)凋亡和抑制作用。方法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抗凝新鲜全血以获得单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dearcells,PBMC),用贴壁法获取DC和去DC的单核细胞(即免疫效应细胞),并分别用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人白介素4(IL-4)、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PC3肿瘤相关抗原(PC3TAA)和人白介素2(IL-2)培养正常人或胰腺癌病人DC和免疫效应细胞,5—6天后将DC和免疫效应细胞混合培养1—2天并计数细胞。观察DC生长状况,检测DC表型(CD1a、CD80、CD83、CD86)。用乳酸脱氢酶法(1actatedehydrogenase)和MTT法检测DC诱导免疫效应细胞对PC3的抑制作用,TdT法检测培养上清液对PC3细胞的凋亡作用。结果体外多种细胞因子和肿瘤相关抗原能有效引起DC增殖,并高表达CD80、CD83、CD86;体外实验中,酶法:最大抑制(杀伤)效率为62.4%,MTT法:最大抑制(杀伤)效率为98.1%;DC培养上清液和DC混合免疫效应细胞培养上清液均能有效地引起PC3凋亡。结论DC在抗胰腺肿瘤中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诱导免疫效应 胰腺癌 细胞凋亡 PC3 癌细胞
  • 简介: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lyrephohistiocytosis,HLH),是一种罕见的免疫调节异常性疾病,以淋巴细胞浸润和巨噬细胞活化引起的终末器官损伤为特征,临床表现复杂,极易误诊,病死率极高。临床主要特点为高热、肝脾大、全血细胞减少和凝血功能障碍。现将本院收治的2例HLH病患报道如下。

  • 标签: 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 细胞增生 病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护理。方法:将我院 80例血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不良情绪出现率。结果: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情绪出现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血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提高满意度。

  • 标签: 血细胞单采术 高白细胞白血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iRNA 沉默HnRNP L基因对RWPE-1细胞、Lncap细胞、PC3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合成了靶向HnRNP L的特异性siRNA,并通过了Western Blot在蛋白水平上进行检测,并筛选出干扰效率最高的3号序列来干扰RWPE-1细胞、Lncap细胞、PC3 细胞中HnRNP L的表达,观察其对三种不同细胞生长、凋亡、体外侵袭能力及迁移能力的差异。结果:沉默HNRNPL后,CCK-8实验提示三种细胞的增值都明显降低,划痕实验结果提示:沉默HNRNPL后,RWPE-1细胞和PC3细胞的迁移力明显减弱。Transwell检测结果提示:沉默HNRNPL后,RWPE-1细胞、Lncap细胞和PC3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减弱。结论:HnRNPL对前列腺癌的多种生物学行为有明显的影响,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的恶性进程,促进了前列腺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 标签: HnRNPL蛋白 siRNA CCK-8 划痕实验 Transwell检测
  • 简介: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具有向多种组织分化的潜能,在多种疾病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缺血性心脏疾病中,BMSCs能明显改善心脏的功能。本研究的目的为BMSCs是否能够对心肌细胞的电生理产生影响。方法:共培养大鼠BMSCs和新生乳鼠心肌细胞;采用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建立大鼠心肌梗塞模型;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细胞 K^+电流 缺血性心脏疾病 BMSCS 冠状动脉前降支
  • 简介:目的:研究巴戟天寡糖(MorindaofficinalisHowoligosaccharides,MOO)诱导成肌细胞增殖、分化的机制并观察其是否可诱导心肌细胞标志物的表达,为临床探索运用心脏组织工程学治疗心肌梗死提供更有效的依据。方法:采用出生1~3d的SD大鼠乳离体差速贴壁法纯化培养双侧后肢骨骼肌成肌细胞的方法,用24h后的原代成肌细胞进行试验。实验分5组:空白对照组、5-氮杂胞苷(10μmol/ml)阳性药对照组、MOO各剂量(100gg/ml、300gg/ml、500μg/m1)组。分别检测以下指标:(1)观察加药前后成肌细胞形态学改变。(2)Desmin(结蛋白)鉴定。(3)加药前后成肌细胞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P)的反应。(4)采用RT-PCR法检测成肌细胞中TGF-β1、GATA-4mRNA的表达。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OO诱导48h后成肌细胞生长密集,胞浆丰富,增殖明显,具有较好的折光性。并呈一定方向性的长轴平行排列,细胞融合的肌管增多,分化良好,有明显自发性搏动的收缩现象,生长状态明显好于空白对照组。(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P对阳性药对照组和MOO小剂量组成肌细胞正性变时作用不明显(P〉0.05);而IP对MOO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成肌细胞正性变时作用显著(P〈0.05)。

  • 标签: 心肌样细胞分化 成肌细胞增殖 巴戟天寡糖 PCR法检测 心脏组织工程学 骨骼肌成肌细胞
  • 简介:目的:研究红细胞在新鲜血对癌细胞快速天然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红细胞加入白细胞、癌细胞和新鲜血浆中,37℃水浴30min,测红细胞与白细胞对癌细胞的粘附率。结果:加红细胞组由白细胞粘附到癌细胞的粘附率(69.4%-71.3%)明显高于加生理盐水组白细胞粘附癌细胞的粘附率(59.6%-62.2%)。血细胞这种对癌细胞的快速天然免疫反应可被抗CR1单抗和EDTA完全阻断。结论:红细胞在对癌细胞的快速天然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红细胞 新鲜血 癌细胞 天然免疫反应
  • 简介:患者男,65岁,因间断鼻衄3个月,于2006年4月22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4年,长期服用缬沙坦80mg/d,血压控制在120/80mmHg(1mmHg=0.133kPa)左右。2005年4月确诊为冠心病,长期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30mg,1次/12h治疗。同年9月始,服用阿司匹林100mg,qn。用药前查凝血四项、生化全项、血沉、尿常规、便常规、潜血均正常。

  • 标签: 阿司匹林 全血细胞减少
  • 简介: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而长期慢性接触高浓度锰可引起麻痹震颤,肌肉张力失常为特征的锥体外系损伤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症状.PD及慢性锰中毒有许多相似之处,如锥体外系变性,多巴胺耗竭,能量代谢,自由基与兴奋性氨基酸及钙离子紊乱有关.近年来老年特发性PD发病率增高及三羰基甲基环戊二烯合锰(MMT)作为汽油添加剂的广泛使用,引起了人们对锰与帕金森病关系的关注.

  • 标签: 神经细胞 细胞凋亡 微量元素 神经系统
  • 简介: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syn-drome,简称HS)是一组从细胞学角度提出的综合病征。有1979年Risdall等首次报告一组病毒相关HS(VAHS)以后,又陆续报告了细菌相关HS(BAHS),肿瘤相关HS,家族性噬红细胞淋巴组织增生症,免疫、原虫及真菌相关HS等。其主要临床特征以高热、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及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和凝

  • 标签: 噬血细胞综合征 肿瘤相关 噬红细胞 巨噬细胞 浆细胞岛 VAHS
  • 简介:目的在掌握癌细胞生长机制、建立癌细胞模型所需条件及方法的基础上,判断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在酮体占高供能比例条件下,癌细胞生长是否受到抑制或者停止生长,正常细胞生长是否受到抑制。对比癌细胞在葡萄糖和酮体供能的两种环境下的生长情况。记录在依靠酮体供能条件下,实验对象体重变化。间接验证酮体疗法饿死癌细胞的可行性,帮助临床对癌症治疗的研究。方法取16只6周龄正常小鼠,背部接种肿瘤细胞悬液后分为A、B两组,6日后开始每3日记录小鼠肿瘤长径a和短径b,并记录小鼠体重,A组饲喂以葡萄糖为主要能源物质的a营养液,B组饲喂以酮体为主要能源物质b营养液,一个月后记录肿瘤大小及小鼠体重。结果饲喂酮体饮食小鼠组体重无明显下降,个别小鼠肿瘤直径大小平均下降0.8cm,肿瘤大小较喂养葡萄糖组小且饲养葡萄糖组小鼠肿瘤仍不断增大至个别小鼠死亡。结论酮体抑制癌细胞生长且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酮体治疗癌细胞于临床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酮体 肿瘤
  • 简介:我最近做体检,白血球低(3.7×10^9升),MCHC高(376克/升)。请问,是什么原因引起,如何治疗和预防?

  • 标签: 白细胞减少 MCHC 白血球
  • 简介:胶质细胞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原发性肿瘤。目前,主要以手术、放疗和化疗为其治疗手段,然而其五年生存率还很低。临床上,即使是相同病理类型和级别的胶质瘤,治疗效果存在很大差异。我科于2004年以来对30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即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替莫唑胺(TMZ)化疗药物进行化疗、联合放疗,取得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综合治疗方法 胶质细胞瘤 恶性脑胶质瘤 显微手术切除 原发性肿瘤 化疗药物
  • 简介:火针古称之为燔针、熔针、白针、烧针。火针疗法就是将特制的针具烧红,直接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一种疗法,属于针炙学的范畴。

  • 标签: 中医肿瘤学 火针 癌细胞 穴位
  • 简介:患者,16岁,因持续性下腹部疼痛2d于2009年3月11日入院,既往健康,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9年2月14日.查体:T36.5℃,P100次/min,R23次/min,BP85/55mmHg,急性痛苦面容,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下腹部压痛以左下腹明显,无腹肌紧张、移动性浊音,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妇科检查:外阴呈未婚型;阴道、宫颈未查;肛诊:于左下腹扪及一约10cm×8cm×8cm大小形态规则的包块,触痛明显,活动度好,子宫大小正常.

  • 标签: 卵巢无性细胞瘤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