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轻型缺血脑卒中患者采用静脉的效果。方法 按要求选择我院近一年收治的轻型缺血脑卒中患者41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并分别采用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单用或联合抗血小板和阿替普酶或尿激酶进行静脉治疗,比较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和预后。结果 比较可知,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和mRS评分显著较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且该组患者的致残率更低(P<0.05)。结论临床选择静脉治疗轻型缺血脑卒中患者,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预后的改善都极其有利,建议在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阿替普酶 尿激酶 轻型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急性缺血脑卒中超早期静脉治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和方法。 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8 年 6 月到 2019 年 6 月收治的 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共 80 例,全部患者都接受超早期静脉治疗,利用随机数方法分成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 40 例患者。 结果 :接受护理之后,优质护理组中 15 例患者成功,常规护理组中 11 例成功。优质护理组的 NIHSS 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 P < 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优质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常规护理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针对 急性缺血脑卒中超早期静脉治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能提升护理满意度,保障治疗效果,有着较高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 优质护理
  • 简介: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导致生理及智力残障的主要原因,83%的脑卒中是由于动脉急性闭塞导致的缺血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对缺血脑卒中的治疗主要通过2个途径:一是治疗;二是阻止缺血引起的组织一系列的病理及生化反应,防止神经元的死亡,即神经保护治疗。近年来,亚低温作为保护的方法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证实了亚低温和治疗的有机结合可以明显减轻脑梗死再灌注损伤,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脑卒中 溶栓治疗 亚低温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的护理模式在急性缺血脑卒中静脉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行静脉治疗的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的护理模式在急性缺血脑卒中静脉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临床路径的护理模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缺血脑卒中(AIS)静脉病人采取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AIS静脉病人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延续性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6例,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康复依从性评分、BI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静脉溶栓 延续性护理 护理满意度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康复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用于急性缺血脑卒中静脉的价值。方法:2020年5月-2022年4月本科接诊急性缺血脑卒中病人62名,都予以静脉治疗。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延续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sf-36评分。结果:关于sf-36评分,在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86.31±2.59)分,和对照组(77.25±3.43)分相比更高(P<0.05)。结论:急性缺血脑卒中静脉用延续性护理,生活质量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预后 延续性护理 静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时间目标管理实施后,对缩短缺血脑卒中患者静脉时间窗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治疗的缺血脑卒中患者60例,入组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此次研究中的试验组受试者,实施护理时间目标管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受试者实施常规管理措施。结果:干预工作开展后,所得研究数值临床指标水平,试验组干预对象评估结果,比对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在试验组的护理过程中,给予缺血脑卒中患者护理时间目标管理干预,其实施后的效果相对较好。其首剂给药时间、DNT时间等临床指标在治疗干预后,得以显著缩短,值得被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护理时间目标管理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静脉溶栓 时间窗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急性缺血脑卒中治疗过程中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遵照纳入病例对比观察的形式开展探究,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74例,随机数表划分对照组(37例,常规护理支持)和观察组(37例,预见性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脑卒中量表评分,干预前无差异,干预后观察组存在优势,P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在过程中的真实体验。方法   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科室6例患者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7步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过程中普遍存在心理复杂积极与消极并存、经济负担过重、感知瘫痪肢体压力过大、担心疾病复发。结论  医护人员深入了解患者的内心真实感受,采用人文护理关怀,针对性提供护理措施,改善照顾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及焦虑情绪,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 患者 体验 定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脑梗死治疗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围绕本院收治的40例急性缺血脑梗死患者展开研究,将其中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20例患者列入常规组,另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20例患者列入预见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预见组采用预见性护理;针对两组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护理前常规组及预见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表(NIHS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预见组均优于常规组,P<0.05

  • 标签:
  • 简介:总结了5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病患儿的护理,配合好医生维持患儿血氧分压稳定、确保有效血液循环和维持血糖稳定,降颅内压,减少惊厥的发生是疾病治疗的关键,及时给氧、保暖、合理喂养、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合并症的发生、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护等护理是确保治疗成功,减轻脑损伤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新生儿 脑缺氧 脑损伤 护理
  • 简介:新生儿缺氧缺血病(HIE)由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血流的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山西省阳泉市铁路医院儿科自2005年共收住了2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病,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脑损伤 护理 新生儿窒息后 围生期窒息 严重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采取基于控制时间的急诊绿色通道的临床急救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共80例进行实验,选取时间2019年5月-2020年5月,根据数字表法将分为2组,各40例。其中,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方法,实验组则采用基于控制时间的急诊绿色通道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各环节的耗时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各环节的耗时、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上存在差异,实验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对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进行急诊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基于控制时间的急诊绿色通道护理,可以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时间 急诊绿色通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急诊快捷护理路径对缩短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绿色通道停留时间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80例,按接收治疗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结果:通过急诊快捷护理路径的观察组绿色通道各环节的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脑出血转化率低于对照组,语言、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评分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急诊快捷护理路径对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的绿色通道停留时间有显著缩短作用,应用价值良好,对此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快捷护理路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绿色通道停留时间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代理决策者的决策困境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急诊科就诊的AIS患者及其代理决策者作为调查对象,收集患者和代理决策者相关资料,由代理决策者填写决策困境量表、决策参与期待量表,探讨各变量与决策困境相关性,以及影响决策困境的因素。结果:代理决策者决策困境量表得分(35.37±14.57)分,信息维度最高,为(2.10±1.06)分,决策确定性维度最低,为(1.70±1.00)分,价值观、决策支持、决策有效性为(2.03±1.10)、(1.92±0.95)、(1.78±0.93)分。决策参与期待量表的结果表明,大多为决策参与被动型(A、B型),其次是合作型(C型),最后是主动型(D、E型)。结论:大多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的代理决策者存在决策困境,医护人员在知情同意沟通中应关注代理决策者心理特征,采取适当沟通技巧或提供必要决策辅助。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 决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心健康管理师在缺血中患者全程健康管理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取260例缺血中患者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而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引入心健康管理师的全程健康管理。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mRS评分、规律复诊及中再发情况等指标,发现干预组在服药依从性、mRS评分改善以及规律复诊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中再发率也相对较低。结论:心健康管理师在缺血中患者的全程健康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心健康管理师 缺血性卒中 全程健康管理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方位护理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性缺血脑卒中者进行研究,实施阿替普酶治疗,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40例,在入院以后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全方位护理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全方位护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替普酶 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缺血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80例缺血中患者,按抽签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常规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和舒适护理干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能力(MBI)评分、舒适度状况(GCQ)评分。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MBI评分、GCQ评分均有一定提高,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舒适护理 缺血性卒中 MBI/GCQ评分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本研究探讨在条件无法设立单独中护士的中小型医院,是否能够通过规范化急诊绿色通道护理的方法缩短急性患者的DNT时间。方法:回顾我院中中心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的患者,抽取经急诊通道入院的患者样本(非急诊通道住院患者不列入统计)共372例。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先后进行分组,对照组为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间经急诊就诊后进行治疗的患者共132例,观察组为2019年7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期间经急诊就诊后进行治疗的患者共2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急诊绿色通道流程进行诊疗及护理,观察组应用规范化急诊绿色通道诊疗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DNT(进门到用药时间)时间差异,患者在急诊科的停留(进门至出门时间)时间差异。结果:规范化急诊绿色通道护理后,观察组DNT由原来对照组的57缩短至42.5min(P<0.001),患者在急诊科停留的时间由原来的24缩短至7min(P<0.001)。结论:规范化急诊绿色通道护理,可显著缩短患者的DNT时间。

  • 标签: 规范化 急性缺血性卒中 急诊绿色通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急性缺血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患者实施规范化急诊护理路径的积极价值。方法:以2022年3月-2023年3月60例CIS患者以研究对象,随机取样法处理(每组30例病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规范化急诊护理路径。结果:观察组救治效果更高,且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意识障碍程度较轻(P<0.05)。结论:对CIS患者开展规范化急诊护理路径优势显著,可提升救治效果、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意识障碍程度。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规范化护理路径 救治效果 神经功能 意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