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标记物[超敏c反应蛋白(hCRP)、白细胞(WBC)、D-二聚体、B型尿钠肽(BNP)、降钙素原(PCT)]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肺炎(SAP)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连续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65例,入院24小时内分别测定hCRP、WBC、D-二聚体、BNP、PCT,根据是否发生肺炎分为肺炎组(30例)和非肺炎组(135例),比较两组基线特征和生物标记物水平,筛选预测SAP最佳的的生物标记物。结果SAP组患者hCRP、PCT水平高于非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显示PCT、hCRP是SAP发生的危险因素(P均<0.05);联合PCT和hCRP预测SAP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8%、82%。结论联合PCT和hCRP可有效预测SAP高危患者。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肺炎 生物标记物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亚砷酸联合维甲酸治疗白血病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简称APL)后,白细胞(WBC)、白细胞指数,骨髓白血病细胞下降指数(MBCDI)在预测APL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分析74例初发APL患者,建立白细胞、白细胞指数,骨髓白血病细胞下降指数与总生存时间,无病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将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分为A、B、C三组,WBC>4.0X109/L、WBC4.0-10X109/L、WBC>10.0X109/L,白细胞正常和降低组其缓解率和生存率都高于白细胞异常增高组,3年总生存率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将白细胞指数也分为三组,白细胞指数<2.5;白细胞指数2.5-20;白细胞指数>20,其缓解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白血病指数<2.5组,患者3年复发率与白细胞指数>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BCDI比较中,持续缓解组的MBCDI均显著高于复发组和早期死亡组(p<0.01),而复发组与早期死亡组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前白细胞指数、骨髓白血病细胞数与预后无关,治疗前白细胞数和治疗后骨髓白血病细胞下降指数可预测APL完全缓解,持续缓解及长期生存的可能性。骨髓白血病细胞下降指数的相关性更强。

  • 标签: 白血病M3,白细胞,骨髓白血病细胞下降指数,预测,预后
  • 简介:目的:建立近似自然感染的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体外感染细胞模型.方法:将含10%HCVRNA阳性血清的接种液和HepG2细胞在37℃、5%CO2条件下共同孵育24h,再加含新生牛血清、地塞米松、胰岛素及硫酸亚铁的维持培养液,置32℃、5%CO2条件下培养,以后每3~4d传代一次,定期收集培养上清液和细胞.应用RT-nested-PCR、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进行病毒核酸和蛋白质的检测.结果:RT-nested-PCR法检测发现在接种病毒后第4~16天的细胞标本中可检测到HCVRNA正链,接种病毒后第4~24天的细胞标本则可检测到HCVRNA副链.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病毒蛋白(NS3)能在第4天检出.结论:HCV体外感染HepG2细胞模型的建立,可望用于HCV吸附肝细胞机制研究及疫苗中和试验.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体外感染 HEPG2 细胞模型
  • 简介:摘要所谓云计算是通过网络把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分解成若干个子程序,然后再经过多个服务器系统查找、计算、分析之后的结果反馈给用户,属于一种分布式的计算技术。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在短短数秒完成庞大的数据信息处理,具有规模大、可靠性高、通用性强、经济性高等特点,而且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网络医学信息资源有生物医学数据库、医学教育、医学新闻和医药市场资源等等。因此,本文对云计算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在网络医学信息资源利用上的问题,分析了云计算环境下,网络医学信息资源服务模型的构建。

  • 标签: 云计算 网络医学信息资源 服务模型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电图预测应用于急性下壁心肌的梗死相关动脉临床观察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2例AIMI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依据梗死区域划分为右侧冠状动脉(RCA)组(49例)与左侧回旋支动脉(LCX)组(13例),通过心电图检测分析两组梗死部位、图像关联和判断价值。结果RCA组下壁梗死率42.86%(21/49)与下壁+右室梗死率26.53%(13/49)高于LCX组,且LCX组下壁+后壁梗死率46.15%(6/13)与下壁+侧壁梗死率30.77%(4/13)高于RCA组(P<0.05);RCA组心电图在ST各段改变的检出率均比LCX组高(P<0.05);心电图在RCA组与LCX组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以及特异度的判断价值存在。结论心电图预测应用于急性下壁心肌的梗死相关动脉观察价值显著,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主要病发在右侧冠状动脉,心电图检测显示不同的相关动脉梗死会引发心电图的表现差异,有临床普及的价值。

  • 标签: 心电图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相关动脉 预测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Bcl-2反义核酸治疗Burkitt's淋巴瘤的疗效。方法将不含EB病毒的人类BL的细胞株-CA46移植到BAB/C裸鼠体内,受用体内体外交替传代的方式,建立BL裸鼠模型。并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反义治疗(A组),无义对照(B组)和空白对照(C组)三个组,每组5只,A组注射Bcl-2反义核酸,B组注射无义寡核苷酸,C组不注射任何制剂;治疗剂量为5mg/kg/d,给药方式为瘤内局部注射,每天注射一次,连续给药15天。结果A组肿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其中一只裸鼠的肿瘤消失,其余4只的瘤块明显小于B组和C组,A组对C组的肿瘤抑制率为89.5%;A组对B组的肿瘤抑制率为83.3%。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而B组对C组的抑制率为36.9%,与前二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Bcl-2反义核酸对具有Bcl-2反义核酸对具有Bcl-2高表达的Burkitt's淋巴瘤具有明显的疗效。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BCL-2反义核酸 治疗 Burkitt's淋巴瘤 裸鼠模型 CA-46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防治的护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4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产妇8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3例,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患者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患者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后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预测评分,研究组有6例产妇可能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对照组有5例产妇可能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通过对研究组进行防治性护理措施,产后有1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对照组产妇没有进行防治性护理措施,产后有4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产妇进行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进而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促进产妇的顺利分娩。

  • 标签: 产后出血预测评分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防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腹部CT扫描检查,分析其预测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按照患者是否接受腹部CT扫描检查分为检查组55例和对照组67例,比较两组并发症检出率及预后。结果检查组急性胰腺炎并发症检出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61.16%,死亡率为1.82%,低于对照组的13.43%(P<0.05)。检查组蜂窝肌炎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胃肠道并发症、假性囊肿、出血、腹水检出率稍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腹部CT扫描检查对预测其并发症及死亡率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腹部CT扫描 急性胰腺炎 并发症 预后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用EBV病毒(EBV)抗衣壳抗原抗体、抗早期抗原抗体、抗立即早期抗原抗体(VCA-IgA、EA-IgA、Rta-IgG)和白介素6(IL-6)检测评价鼻咽癌的患病风险。方法收集200例不同分期鼻咽癌(I、II、Ⅲ、Ⅳ期各50例)、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用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VCA-IgA、EA-IgA和Rta-IgG抗体和IL-6的水平。按临床分期分组,对各临床分期鼻咽癌的IL-6、各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的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鼻咽癌组VCA-IgA、EA-IgA、Rta-IgG和IL-6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结果Ⅰ、Ⅱ期的血清VCA-IgA和EA-IgA相对值低于Ⅲ、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阳性率在各临床分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Ⅱ期患者Rta-IgG的相对值值和阳性率均明显低于Ⅲ、Ⅳ期患者;血浆中IL-6阳性率与临床分期高低成正比。结论检测VCA-IgA、EA-IgA、Rta-IgG和IL-6有助于鼻咽癌的患病风险评估。

  • 标签: 鼻咽癌 血清抗体 IL-6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医学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国家非常关注的一项主题。其中牙周病是近些年来非常普遍的一种病痛,影响了许多人的生活。本篇文章将三维牙周模型和三维动画的技术引入牙周病学里面,通过新的方式和切入点让我们对于此类病种有了更新的认识。在此,我们对于此项技术做相关分析,并对于其具体的使用方法进行了介绍。希望能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帮助。

  • 标签: 三维建模 三维动画 牙周病学 模型 探索
  • 简介:目的:建立我国健康男性志愿者服用西酞普兰(CIT)的群体药动学(PPK)模型,并比较PPK模型与非房室(NCA)模型法估算CIT生物等效性的价值。方法:23名健康男性志愿者服用CIT后采集0~144h血标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分析血浆中的CIT浓度,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法评估CIT的PPK模型,并用NAC模型法和PPK模型法评价CIT的生物等效性。结果:CIT的PPK模型符合一房室模型,估算的CIT清除率和分布容积分别为(15.90±0.70)L/h和(702.0±19.2)L。采用NCA和PPK模型估算的CIT相对生物利用度90%可信区间分别为96.4%~105.4%和92.5%~103.4%,达到生物等效性的标准。结论:NONMEM法可用于评价CIT的生物等效性。

  • 标签: 西酞普兰 群体药动学 生物等效性 非房室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应用基于256CT影像数据的冠脉血管三维实体模型重建技术对于冠脉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心脏冠脉血管疾病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入院的无心血管疾病患者45例作为健康组,使用星云工作平台对256CT的图像结果进行三维重建,评价重建后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根据三维图像判定的结果,对于45名病人判定的正确率为100%,而对于健康人,其中3人被错误的判定为冠心病患者,正确率为93.3%,两组正确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基于256iCT的心脏冠脉血管三维重建技术,对于冠脉血管状态的重现性好,并且更加直观,根据三维重建结果对于疾病判定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较高,提示此技术的优越性,对于其进一步的应用仍然值得探索。

  • 标签: 影像数据 三维重建 冠脉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BNP、Hcy、hs-CRP、甲状腺激素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取2017.05.01日至2017.10.01日在本院确诊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和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对象展开研究,都接受血液项目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BNP(47.21±7.56p/ng·L-1)、Hcy(39.56±4.54c/μmol·L-1)、hs-CRP(62.56±23.81p/mg·L-1)、FT3(3.12±0.68p/ng·L-1)、FT4(15.13±2.05p/ng·L-1)都高于对照组体检者(p值<0.05)。结论血清BNP、Hcy、hs-CRP、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病情的预测指标。

  • 标签: BNP Hcy hs-CRP 甲状腺激素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对β2防御素(HBD-2)与血清白介素-1(IL-1)在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中的预测价值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胎膜早破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30例产妇归为A组,未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30例归为B组。另选取同期30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对三组的HBD-2与IL-1水平进行对比。结果A组的HBD-2与IL-1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B组与对照组的HBD-2与IL-1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于胎膜早破产妇而言,其体内的HBD-2与IL-1水平随着绒毛膜羊膜炎的出现而不断上升,这两种因子对绒毛膜羊膜炎可起到准确的预测及诊断作用。

  • 标签: 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 &beta 2防御素 血清白介素-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iR-137对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选取生长正常的54只大鼠为研究对象,A组18例大鼠正常饲养,不给予任何处理。B组为卒中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的方法将18例正常大鼠制作成脑缺血再灌注模型,C组18例正常大鼠在B组实验操作的基础上给予慢性温和刺激制作成卒中抑郁模型,C组18只大鼠再分为a2、b2、c2三组,a2组6例大鼠不给予任何治疗,b2组6例大鼠给予脑室注射agomir—NC处理,c2组6例大鼠给予脑室注射agomir-137处理。比较分别选取A、B、a2三组6例大鼠处死后取脑,检查miR-137的表达差异,以及A、a2、b2、c2三组糖水消化和旷野试验。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a2组大鼠脑中miR-137的表达水平<B组<A组,糖水消化实验显示c2组大鼠糖水消耗百分比>b2组>a2组,旷野实验显示c2组大鼠垂直得分>b2组>a2组。结论miR-137参与卒中后抑郁病理生理过程中,增阿基内源性miR-137的含量能有效促进提高miR-137的表达具有降低卒中后抑郁的作用。

  • 标签: miR-137 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南山楂提取物对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胆固醇生物合成的影响分析,以此作为试验依据,探讨临床医学的治疗方式,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方法选择72只小鼠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南山楂提取物高剂量组、南山楂提取物中剂量组、南山楂提取物低剂量组,一共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均有12只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除了正常对照组之外的所有小鼠都服用脂肪乳剂,以便对其建立高脂血症的模型。在模型的构建满12d之后,对这些小鼠进行不同的处理过程。另外,在试验进行7天,在小鼠的眼眶取血,测定其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将各小组的小鼠检测数据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示出模型组小鼠的血清TC和HMG-CoA还原酶活性及肝脏系数和肝组织TC显著升高。而且将南山楂提取物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显示出小鼠的血清TC和HMG-CoA还原酶活性及肝脏系数和肝组织TC含量显著降低。而中剂量组的小鼠血清和肝组织TC显著降低。结论南山楂能够有效的抑制胆固醇生物的合成作用。在临床医学治疗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使用期相关的应用形式和医学治疗方法,来为医学提供帮助。

  • 标签: 南山楂提取物 高脂血症模型小鼠 胆固醇生物合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I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肾脏中自噻相关蛋白LC3、p62的表达情况。方法①建立STZ诱导的I型DN大鼠模型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肾病模型组。采用鼠尾静脉注射STZ的方法诱发SD大鼠糖尿病肾病(STZ为50mg/kg)。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枸橼酸盐缓冲液,3天后开始测定血糖和尿糖值,当血糖值≥16.7mmol/L,尿糖值为3+-4+者可确定为糖尿病模型。成模后第八周处死大鼠,留部分肾皮质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②进行HE染色观察两组间肾组织病理改变。③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两组间肾组织LC3和P62蛋白表达及分布情况。④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判LC3、p62与STZ大鼠蛋白尿、肌酐的相关性。结果①STZ诱导的I型DN大鼠的血尿生化检测结果血糖波动在19.2-23.3mmol/l;血肌酐波动在72.5-122.7umol/l;尿蛋白波动在4.63-9.19g/24h②STZ大鼠模型基本病理改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可见肾小球体积明显增大,肾小管局灶性萎缩,小管间质造型纤维化,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多。③p63、LC3免疫组化结果肾组织小管上皮中,p62表达明显增加,LC3表达明显下降,定量分析结果显示,STZ大鼠肾组织小管中,p62较正常组增加2.5倍,LC3下降35%(p<0.01)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自噬相关蛋白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总分10分的A2DS2评分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肺炎(SAP)的可行性;方法2014年3月~2016年3月连续入组在我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AIS汉族患者,收集入组人群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和检验结果,计算A2DS2评分,统计住院期间SAP发生率,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来确定A2DS2预测SAP发生的最佳敏感度和特异度,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确定与发生SAP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入组AIS患者SAP发生率为18.2%,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2DS2评分(OR1.59,95%CI1.42~1.68,P<0.05)是S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A2DS2评分预测SAP最佳截断点为4.5分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和0.844;结论A2DS2评分是一个预测AIS住院患者SAP发生的有效风险评分工具。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卒中相关肺炎 A2DS2评分
  • 简介:目的:探讨聚维酮(PVP)在体外加阿霉素(ADM)后诱导EJ细胞发生凋亡的情况以及一些相关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ADM诱导EJ细胞的凋亡率、PVP十EJ细胞的凋亡率以及PVP+ADM对EJ细胞的诱导凋亡率的情况。结果:PVP对ADM诱导膀胱癌EJ细胞凋亡无影响。结论:PVP在整个诱导过程中并没有协同作用,只起到粘附作用,使得药物停留在EJ细胞表面的作用时间延长,从而达到大量杀伤EJ细胞的作用。

  • 标签: 阿霉素 细胞凋亡 聚维酮 粘附
  • 简介:摘要慢性肾病(CKD)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全球疾病2013(GBD2013)研究报告称,CKD是过去23年中死亡率最高的非传染性死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共计有15%至20%的CKD患者可能有逐渐丧失肾功能的风险,并且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肾脏纤维化是ESRD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防治肾脏纤维化是延缓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方法。本文就国内外对于ACEI类药物及MMP7因子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总结,探究是否ACEI类药物可作用于MMP7进而对肾纤维化进程产生影响。

  • 标签: ACEI类药物 肾功能衰竭 肾脏纤维化 MM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