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机能实验教学改革现状,分析了我校机能实验中心存在的问题,针对我校机能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本次研究,发表了一些自己的建议看法,希望可以对我校机能实验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充分发挥出机能实验中心的价值和作用,更好的满足人才培养方面的需求,促进我校机能实验教学的发展进步。

  • 标签: 机能实验教学 改革 思考
  • 简介:摘要针对基础护理实验教学滞后于临床实践进行分析,提出了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差异,包括用物上的差异和方法上的差异,此外还提出了基础护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护理教学和临床实践之间相互脱离,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和传统理论滞后于医疗新技术的发展等。结合这些内容,总结了提高基础护理实验教学和临床实践一致性对策,内容包括将教学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及时跟新护理专业教材,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结合实际情况对基础护理教学做出进一步完善等。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能够为基础护理实验教学提供一定帮助。

  • 标签: 基础护理 实验教学 临床实践 差异
  • 简介:目的:通过新生儿ABO、RhD配合型输血与同型输血(下简称"配合型输血或同型输血")的病例资料对照回顾性分析,探讨配合型输血在新生儿输血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南昌地区2014年1月-2016年10月26例新生儿红细胞配合型输血患者为配合型输血组,根据1∶1配比病例选取26例新生儿同型输血患者为同型输血组,对26例配合型输血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血红蛋白水平(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等有效性指标和输血前、后Hb、不规则抗体筛查、间接胆红素(IBiL)值、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和输血不良反应等安全性指标与同型输血间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配合型输血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配合型输血与同型输血组间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d)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合型输血与同型输血组间输血前Hb水平、红细胞输注量(ml)、1d后Hb、Hct、RBC增加值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输注红细胞1d后Hb、Hct、RBC均明显升高(P〈0.05)。配合型输血与同型输血组均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配合型输血组IBiL值较输血前明显下降(P〈0.05),输血后均未检出新的不规则抗体,除22名新生儿溶血病患者外DAT亦均呈阴性;12例配合型输血患者输血后1、3、7d的IBiL值、Hb水平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合型输血与同型输血在新生儿输血治疗中具有同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输血治疗途径。

  • 标签: 配合型输血 同型输血 新生儿 病例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实验操作教学运用录像反馈示教学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选取2015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150名分别进入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采用录像反馈模式。在课程结束后,对比分析二组的教学效果,探讨在护理技能教学中应用传统教学和录像教学的差别。结果录像反馈组不但教学效果高于传统教学组,并且学生兴趣浓厚。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考核成绩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在护理教学中运用录像反馈更加容易让学生掌握护理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 标签: 录像反馈法 实验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为适应时代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需要不断深化学科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提出新的教学方法,并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进一步创新。掌握规范的实验技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这三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本文就目前我校医学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 标签: 医学寄生虫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梅毒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性传播疾病,临床上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进行诊断。当前,有多种实验室检测方法被使用。本文主要对直接检测法、血清学检测法及PCR检测法进行综述。

  • 标签: 梅毒 检测方法 血清学 分子生物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70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进行常规指导教学和临床护理实验教学,对教学方式和创新要点进行分析,总结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甲组和乙组学生的综合评分进行比较,包括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综合评分等,实践证明,乙组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试验中,结合当前改革现状进行创新,按照改革实践要求实施,能满足护理实验教学的具体要求,培养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的护理人才。

  • 标签: 临床护理 实验教学 改革实践 探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药学实验对益脾止泻汤这种药品对儿童出现的脾虚泄泻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从本院2015年5月到2016年8月期间接受患有脾虚泄泻病症的小儿患者中选取240例,其中120例小儿患者被分到对照组之中,主要的治疗药品是思密达,另外120例小儿患者为治疗组的成员,治疗药品为益脾止泻汤药,在完成一个疗程的治疗之后,对两组小儿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与对比。结果本次实验的对比数据主要有三种,包括尿木糖排泄的概率数值、尿淀粉酶的具体数值以及唾液淀粉酶的具体数值,从三组数值的对比情况来看,治疗组明显要由于对照组。结论借助益脾止泻汤药来对小儿患者出现的脾虚泄泻病症进行治疗,能够提升胃部分泌消化酶的能力,还能对胃肠部位的粘膜起到保护作用,因此这种中药药品的应用价值比较高。

  • 标签: 益脾止泻汤药 小儿疾病 脾虚泄泻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完善,医学教学的质量也越来越受到国家教育部门的关注。由于医学的教学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解理论知识,所以医学专业在实验室中的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专业性、操作性非常强的专业,口腔科学专业也要求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时,需要有一定的临床基本操作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进行实验室模拟操作时认真学习观察,为以后进行实习做好充分准备。

  • 标签: 改革 实验室体制 口腔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为提高临床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实验教学水平,通过精选实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等多种教学质量控制措施,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寄生虫学实验教学达到既定目标,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医学检验实用型人才,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 标签: 寄生虫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实验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检验理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实验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对策的探讨,以期提高微生物检验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 标签: 微生物学检验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机能实验学是医药院校的基础实践性学科,其主要目的为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时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机能实验学主要以满足医药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的需要为主,对药学等其他专业多数仅在开设的实验数量上有所调整,远远不能满足有关专业特色培养的需要。针对药学方向不同专业的特点,应从实验内容、目的要求以及综合实验方案的设计等方面有所改革,同时药学专业机能实验教学与科研、药品生产实践相结合,进一步优化机能实验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知识,达到学用结合,以突出其药学专业特色,更好地发挥机能实验学的教学作用。

  • 标签: 医学机能实验 专业特色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近年来多方面证实中医特色疗法针灸治疗帕金森病有显著疗效,且无副作用。目前治疗针灸治疗帕金森的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对其有关实验研究加以综述。

  • 标签: 针灸 帕金森病
  • 简介: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医药专科学校实验教学已被提出全新的要求,构建“信息化、智能化”教学环境势在必行。中医药专科学校要结合实验教学内涵、内容等,科学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有效整合实验教学资源,优化实验教学方法、手段,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分析了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意义及内容。

  • 标签: 建设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意义 内容 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医学专业也得到了逐渐的发展和壮大。其中,妇产科学是理论与实践较强的一门临床学科,在多媒体技术条件下进行实验教学将能够更加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将通过关于多媒体技术妇产科实验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比较,阐明多媒体技术在提高妇产科实验效果方面的积极作用。

  • 标签: 多媒体技术 妇产科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 ESC、 MSC构建复合皮肤修复创伤皮肤的可行性。方法:①收集烧伤患者植皮手术剩余的皮片标本,并将其标号保存。经胰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联合消化法分离表皮,用Ⅳ型胶原培养皿快速粘附培养,利用差速粘附法分离,将人表皮干细胞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观察细胞生长形态。②取 SD大鼠 15只,随机分为 3组,在动物背部正中尾部用常规手术法切除大小相同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实验组 A移植复合皮肤;对照组 B移植脱细胞真皮;空白组 C组、用纱布敷盖创面。观察三周内创面愈合情况。 结果:术后 A、 B、 C三组 15d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是 (88.02±6.82)、 (82.79±7.18)、 (69.03±6.12)。结论:通过移植表皮干细胞,同时覆盖皮肤的碎薄皮片,抑或覆盖表皮细胞,进而构建与正常皮肤相类似的皮肤替代物,可用于修复全层皮肤缺损,为临床上治疗创伤尤其是全损皮肤或难愈性创面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

  • 标签: ESC 复合皮肤 MSC 皮肤替代物
  • 简介:摘要传统的医学实验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单科分割思想使医学生理实验缺少创新,也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无法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对生理学研究的方法始终停留在模仿、学习阶段,这不利于学生的持续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提升。对医学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思考,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从医学试验中得到更多的启发,能独立自主的应用学习的知识,并能够主动的参与实验教学,提高学生自身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探究深度,以此促进医学人才的培养,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的发展。

  • 标签: 医学生理学 实验教学 教学分析 教学影响因素 教学思路
  • 简介:摘要保证检验质量是公共卫生实验室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实验室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公众卫生安全和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更是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之必须,加强实验室标准化的管理是保证实验数据、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保证检验质量是公共卫生实验室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实验室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公众卫生安全和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本文就如何强化检验质量管理,提高检验质量,谈几点体会。

  • 标签: 疾控中心 公共卫生 实验室 质量管理
  • 简介:目的探索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增殖和成软骨能力的影响,并确定适用于hBMSCs体外软骨构建的细胞代次。方法获取hBMSCs,分别用DMEM和DMEM+bFGF培养基进行培养。两组细胞均传代至第4代,比较两组各代次hBMSCs的形态变化、细胞得率;取第3代细胞,用pellet法体外成软骨诱导培养3周,观察两组pellet大体观并进行Ⅱ型胶原染色。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取hBMSCs用DMEM+bFGF培养基进行培养,1∶3传代培养至第8代,观察各代次细胞的形态变化;对各代次pellet体外成软骨诱导培养3周后,行大体观察并进行Ⅱ型胶原染色。结果DMEM+bFGF培养体系下的细胞形态、细胞得率及成软骨能力等方面均优于DMEM组。DMEM+bFGF培养体系下,按照1∶3传代的细胞传至第6代仍能维持较好的细胞形态;第1~4代细胞均表达软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第5及后续代次的细胞成软骨能力较差。结论bFGF可明显促进hBMSCs增殖,并可更好地维持hBMSCs的成软骨能力,在该培养体系下的第1~4代细胞适用于体外软骨构建。

  • 标签: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代次 软骨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