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研究精神科护士的自我效能和临床沟通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20名精神科护士归于此文研究目标资料中,对20名精神科护士的自我效能和临床沟通能力进行调查及分析,统计20名精神科护士的调查结果。结果本院20名精神科护士的自我效能评分数值对比国际常模明显更低,精神科护士的临床沟通能力评分数值也均比较低。结论精神科护士的自我效能和临床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自我效能 临床沟通能力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微信群的干预对母婴分离初产妇产后6个月内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母乳喂养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照母婴分离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微信群的延续护理,干预4周,比较两组产妇产后6个月内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水平及母乳喂养的方式。结果两组产妇产后3天、产后42天、产后4个月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水平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母婴分离初产妇给予产后微信群的延续护理可以提高产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提高产后的纯母乳喂养率。

  • 标签: 微信群 母婴分离 初产妇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和心理状况的关系,发挥糖尿病专科护士的角色功能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以改善其心理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调查问卷、1998年王璟璇所修改的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调查150例,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自我效能总体及各维度与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呈负相关(P<0.001)。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和心理状况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可运用自我效能理论,对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Ⅱ型糖尿病患者 心理 自我效能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护理对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1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干预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效能干预护理,比较2组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应对方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母亲角色适应总得分为(63.78±3.57)分,对照组(54.49±3.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97,p<0.05)。两组初产妇应对方式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护理能有效的提高初产妇自我效能,帮助初产妇较好的进行母亲角色适应,有效的提高其应对方式,是临床分娩产妇可应用的一种干预手段。

  • 标签: 自我效能 护理干预 初产妇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产生的影响。方法为两组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服务,其中对照组为常规教育方法,观察组为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结果经过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方法能够提升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

  • 标签: 自我效能 健康教育 高血压 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100例展开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治疗性沟通干预,对两组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进行评价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应对方式得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回避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自我效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治疗性沟通有助于改善其应对方式,提高自我效能

  • 标签: 治疗性沟通 乳腺癌 化疗 应对方式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八段锦”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坚持八段锦锻炼,持续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结果两组干预前自我效能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坚持八段锦锻炼,有助于提高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老年患者的自我效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八段锦 老年慢性病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携带PICC患者的健康行为水平现状,探讨与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102位携带PICC患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健康行为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呈正相关,其中多个维度与后两者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r>0.5,P<0.05)。结论健康行为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促进健康教育,帮助携带PICC患者提高健康行为水平。

  • 标签: PICC 健康行为 自我效能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行生物反馈治疗的功能性便秘(FC)患者的依从性、疗效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在生物反馈训练同时给予61例观察组FC患者自我效能干预,将既往接受常规干预的74例FC患者作为历史对照,在10次干预后对两组进行依从性、疗效等评价。结果(1)自我效能干预后,观察组FC患者的自我效能显著提高,且依从性得分明显高于历史对照组(P<0.01)。(2)干预后,观察组FC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总有效率为83.61%,显著高于历史对照组62.16%的总有效率(P<0.01);观察组治疗总满意度为93.44%。结论自我效能干预不仅能提高FC患者的自我效能及依从性水平,还可有效改善生物反馈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对血我效能的影响及效果。方法抽取80例本院自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干预组(n=4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患者常规护理+品管圈活动,分析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对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效果显著。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品管圈活动 血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志护理联合自我效能训练对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睡眠质量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8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情志护理联合自我效能训练。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临床症状。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和PSQI评分均降低,实验组患者SAS、SDS和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情志护理联合自我效能训练可有效缓解偏头痛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从而改善临床症状。

  • 标签: 情志护理 自我效能训练 偏头痛 负性情绪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借助调查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和自我效能感状况,探讨护理人员自评和核心能力水平间的差异和自我效能感间的相关性,深入了解护士核心能力对护理人员与护理对象造成的影响因素,可以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训练提供相关理论依据,让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在此依据下能够得到持续的改进。

  • 标签: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医院护理人员 核心能力 自我效能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护理程序减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俯卧位通气病人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9月收住ICU的21例ARDS俯卧位通气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同期20例ARDS俯卧位通气患者纳入观察组,采取相应规范护理程序,两组间一般情况,Apache‖评分和氧合指数(P/F)、ARDS严重程度及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低血压及心律失常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及压疮发生率、误吸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病人角膜损伤及臂丛神经损伤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RDS俯卧位通气患者实施规范护理程序较常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ARDS,俯卧位通气,规范护理程序,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品管圈护理在心肌梗死恢复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9月之间收治的3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品管圈护理的方法,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自我效能恢复及产生后遗症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自我效能恢复和预防后遗症的出现方面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护理方法能够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恢复情况,有效的预防后遗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品管圈护理 心肌梗死恢复期 自我效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肝癌射频术后患者心理行为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出院宣教的基础上再采用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法后心理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实行延续护理后,其心理行为如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患者的自我效能亦明显提高,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的开展可明显提高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的心理行为及自我效能

  • 标签: 延续护理 原发性肝癌 腹腔镜切除 焦虑抑郁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0例白血病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观察组实施情志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负性情绪及癌因性疲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癌因性疲乏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能有效提高白血病化疗患者自我效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

  • 标签: 自我效能 白血病 化疗 癌因性疲乏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疾病态度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4例。给予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基于常规组护理,给实验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后,在自我效能和疾病态度等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可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疾病态度,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在临床上可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慢性乙型病毒性 肝炎患者 疾病态度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随访路径对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患者自我效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患者视为研究样本,从中随机抽出病例数150例,对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15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75例一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随访,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护理随访路径,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效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较大P值<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随访路径能够提高永久起搏器安置术患者自我效能,并降低并发症发生,对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建议推广。

  • 标签: 护理随访路径 永久起搏器安置术 自我效能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孕晚期综合干预对孕产妇自我效能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90例孕产妇,实施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流程护理,实验组执行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孕晚期综合干预。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孕产妇满意占比、自我效能评分、产后2h出血量、产程时间情况、剖宫产率方面相较于对照组,体现出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孕晚期综合干预在孕产妇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我效能,减少产后出血和缩短产程,提高满意度。

  • 标签: 以助产士为主导 孕晚期综合干预 孕产妇自我效能 分娩结局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宫颈癌患者对改善患者自我效能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肿瘤医院妇瘤科病区收治的86例同步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干预组(43例),为避免干预措施在同病房患者有沾染,因此选择妇科一、三、四病区患者为对照组,妇科二病区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医院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医院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自我管理干预,分析两组自我管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对照组的干预后与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前的自我效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进行护理干预后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自我效能 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