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应用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以提高采血成功率,降低溶血、凝血率的发生,减少重复采血带给患儿的痛苦,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方法按入院的单双号将150例婴幼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用静脉留置针滴血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空针采血法。结果静脉留置针滴血法与普通空针抽血法采集血标本,在穿刺成功例数、标本溶血及标本凝血的发生方面,经X2检验,P值均<0.05,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留置针采血可提高采血成功率,避免了真空采血后再次穿刺输液带给患儿的痛苦。降低了标本溶血及凝血的发生,减少重复采血带给患儿的痛苦。

  • 标签: 婴幼儿 标本 采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诱发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因素。方法择取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儿保检出贫血的婴幼儿50例,设为研究组;择取同期于笔者所在医院儿保体检的健康婴幼儿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婴幼儿的一般情况,分析导致婴幼儿发生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儿的影响因素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①母体年龄大、产次多、存在贫血状况;②婴幼儿早产、体重低、易生病者、Apgar评分<7分、添加辅食时间晚等。结论临床应针对母婴基本状况进行分析,以掌握导致贫血的根本原因,进而给予针对性护理。

  • 标签: 影响因素 贫血 母体因素 婴幼儿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6例秋季腹泻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择的6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33例,对对照组中的33例腹泻的患儿实施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而对观察组中的婴幼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对观察组中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模式护理后,患儿的病情好转情况优于只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中的患儿;观察组中患儿家属对综合护理方法的满意率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57.58%,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综合护理的方法对秋季腹泻的婴幼儿进行护理有利于患儿的康复,获得了患儿父母的一致好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婴幼儿 秋季腹泻 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与体会
  • 简介:摘要分析近一年来幼儿脱甲病患者增多的原因。根据患者病史特点,微量元素测定等情况判断造成本区域短时脱甲病增多的原因,分析手足口病与幼儿脱甲病之间是否有关联性。

  • 标签: 脱甲病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患有麻疹的婴幼儿实施精心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42例患有麻疹婴幼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对全部患儿实施精心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干预后,这42例患有麻疹的婴幼儿未出现死亡病例,全部痊愈,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治疗效果得到了巩固。结论在临床上对患有麻疹的婴幼儿实施精心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巩固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婴幼儿麻疹 精心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婴幼儿高热惊厥再次或多次发作的预防方法。方法将30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镇静、止惊、控制体温,治疗原发病。干预组在发热早期,体温37.5℃-38℃时应用鲁米那6mg/kg,以后3mg/kg,7-8h用药一次,采用提前预防用药加常规治疗护理,比较2组惊厥复发的对比及效果分析。结果干预组通过护理干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效表好(P<0.01)。结论对婴幼儿有高热惊厥家族史的患儿在热性疾病的早期预防,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婴幼儿 高热 惊厥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损伤婴幼儿脑电图特点。方法对385例脑损伤婴幼儿行脑电图检查并分析其结果。结果385例脑损伤婴幼儿中EEG结果正常44例(11.4%),异常341例清醒期背景θ或δ等慢波增多及两侧大脑不对称215例(55.8%),痫样放电(32.7%)(癫痫发作2例,发作间期痫样放电124例)。在发作间期痫样放电124例中,异常放电类型多灶性痫样放电58例,局灶性痫样放电51例,全脑痫样放电15例,异常放电部位顶区39例,颞区28例,其他部位或多部位57例。结论脑损伤婴幼儿脑电图异常较多,发作间期痫样放电发生率较高,发作形式以多灶性和局灶性放电为主,值得关注。

  • 标签: 婴幼儿 脑损伤 脑电图 发作间期痫样放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改进小儿洗胃的方法。方法24例中毒婴幼儿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在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参加洗胃的护理人员数、患儿洗胃体位及固定方法、洗胃液及洗胃液量、胃管的选择、插管的方法、打开口腔的方法共7个方面进行改进。将两种方法在医疗纠纷的发生、管道堵塞重插、管道脱管、洗胃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改进组在医疗纠纷的发生、管道堵塞重插、管道脱管、洗胃并发症的发生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对婴幼儿洗胃方法的改进,利于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减轻患儿的痛苦及护士工作量。

  • 标签: 婴幼儿 急诊洗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幼儿急疹的年龄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24例临床确诊为幼儿急疹的小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中116例为1岁及1岁以内的小儿,占93.55%;其中4个月,6个月,8个月,1岁发病患儿较多,全年散发。所有病例均有发热,起病较急;临床表现可伴咽部疱疹或溃疡,咳嗽,腹泻,枕部、耳后或颈部淋巴结肿大,前囟隆起,惊厥等。其中75例应用抗生素;102例输液治疗。抗生素及非抗生素治疗,输液及非输液治疗平均热程及皮疹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幼儿急疹好发于1岁以内的小儿,尤其应注意易发幼儿急疹的患儿年龄为4个月、6个月、8个月及1岁这几个年龄段。多以突起高热,热退疹出为主要临床特征。早期可有咽部疱疹或溃疡、枕部、耳后或颈部淋巴结肿大、前囟隆起、咳嗽、腹泻、惊厥等。抗生素及输液治疗不能缩短病程。

  • 标签: 幼儿急疹 年龄特点 早期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经2010年4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46例患腹泻疾病的婴幼儿,给予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患儿治愈率有很大提高,缩短了病程,减少了住院时间。结论对婴幼儿腹泻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会促进患儿的康复,缩短患儿患病时间。

  • 标签: 婴幼儿 腹泻 护理
  • 简介:摘要气质也叫“脾气”、“秉性”和“性情”,是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每个人的气质都是与众不同的,一个人气质的形成与先天因素、与个人行为的发展、生活环境和其学习的方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甚至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人的气质在童年时期基本形成,它能对一个人的人生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就幼儿的气质特点与家庭的关系展开探讨,以期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为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指导意见。

  • 标签: 幼儿 心理 气质 家庭 和睦
  • 简介:摘要婴儿泪道冲洗在眼科临床护理非常常见,对新生儿泪囊炎等疾病的鉴别是必不可少的,但操作难度相对较大,如操作不当会带来不良的后果,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基于以上特点,本人特意将82例婴幼儿泪道冲洗的体会,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方法,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婴幼儿 泪道冲洗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疥疮的误诊原因,探讨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5月—2012年8月诊治的58例婴幼儿疥疮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8例婴幼儿疥疮患者分别误诊为过敏性皮炎27.58%,婴儿湿疹24.14%,皮肤瘙痒症20.68%,丘疹性荨麻疹17.24%,脓疱疮5.17%,痒疹5.17%等皮肤病。结论婴幼儿疥疮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医师应掌握其临床特点,加强责任心,减少误诊率。

  • 标签: 疥疮 婴幼儿 误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比较高职高专护理院校对护理专业青年教师培养的总体措施,结合护理专业青年教师的特点,探讨保证青年教师培养措施有效实施的方法。

  • 标签: 护理教育 青年教师 师资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为切实做好妇女保健工作,掌握和了解女教师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情况。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对江宁区部分女教师进行妇女病普查。结果妇女病检出率为39.18%。结论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的重要内容,是了解和掌握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的有效方法,早发现各类妇女疾病,对提高妇女保健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女教师 妇女病普查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教师身心健康的因素。结果不良因素对教师身心健康所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来改善教师身心健康状况。

  • 标签: 教师 职业认同 高职院校 对策
  • 简介:摘要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阶段,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护理技能、培养职业情感、认识职业环境和适应护士角色的重要过程1。临床带教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带教教师是护生接触专业实践的启蒙者,带教教师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护生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双重任务。总结体会如下。

  • 标签: 教师综合素质 临床带教 实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