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早期发育时给予其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一共入选的研究对象有76例,干预最早时间和最晚时间分别为2019年6月、2020年6月。全体患者被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其中,对照组婴幼儿接受基础的保健干预,观察组婴幼儿接受标准化保健护理,比较干预后两组婴幼儿身体发育指标存在的差异。结果:婴幼儿身高、体重、发育商按照对照组和观察组先后顺序,两组指标分别为(102.45±2.43)cm、(9.01±1.36)kg、(74.23±2.67)分、(119.76±2.15)cm、(12.34±1.48)kg、(81.45±2.59)分,组间数据比较结果差距较大,已经具备构成统计学意义的条件。结论:婴幼儿早期发育可考虑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促进婴幼儿发育,提高其发育商,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 标签: 标准化儿童保健 婴幼儿 早期发育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婴幼儿静脉采血成功率影响因素,并予以对应解决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样本例数为200例,范围纳入2021年1月~2022年6月,分析门诊婴幼儿静脉采血成功率影响因素,对制定应对措施。结果:200例样本中成功案例为184例,占比92.00%,失败16例,占比8.00%,门诊婴幼儿静脉采血成功率影响因素主要与陪护因素、护理因素及婴儿因素有关,因予以对症处理措施,提升护理质量。结论:门诊婴幼儿静脉采血成功率收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应针对陪护因素、护理因素及婴儿因素等制定对症护理措施,以此提升静脉采血成功率。

  • 标签: 门诊 婴幼儿 静脉采血成功率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研制婴幼儿斜颈矫形护颈固定枕,并观察其临床应用及居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诊断斜颈婴幼儿70例,采用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n=35)与常规组(n=35)。常规组使用物理治疗联合传统固定颈托实施常规的院内护理和居家护理,观察组使用物理治疗联合婴幼儿斜颈矫形护颈固定枕实施院内护理和居家护理。对比患儿斜颈矫形效果、家长操作依从性、患儿的接受程度,并参照卫生部调查问卷完成患儿家长满意度综合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 (97.14%) 高于对照组 (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家长综合满意度 (97.14%) 高于对照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专业护士的指导下,家长能正确使用婴幼儿斜颈矫形护颈固定枕,依从性好,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及前瞻性,值得推广,尤其适合居家使用。

  • 标签: 斜颈 护颈颈围 头固定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硼酸氧化锌散联合茶籽油在临床治疗婴幼儿肛周湿疹的效果。方法:通过对比单独使用硼酸氧化锌散和硼酸氧化锌散联合茶籽油应用使婴幼儿肛周湿疹得到痊愈的天数以及患儿回家后复发的情况的临床数据。结果:硼酸氧化锌散联合茶籽油治疗婴幼儿肛周湿疹得到缓解及治愈的时间比单独使用硼酸氧化锌散的时间明显减少,愈后回家复发的概率更小。结论: 硼酸氧化锌散联合使用茶籽油的疗效比单独使用硼酸氧化锌散对婴幼儿肛周湿疹的疗效显著且治愈后不易复发,两者联合使用在临床应用中是值得推广的,同时也可以作为婴幼儿肛周湿疹的日常预防。

  • 标签: 硼酸氧化锌散 茶籽油 肛周湿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水解配方奶粉对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9年1月~2020年6月选取我院确诊为过敏性疾病的150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水解配方奶粉组(HPF组)、普通奶粉组(50例)和单纯母乳组(50例),对比各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K细胞亚群分布、治疗前后牛奶sIgE浓度和治疗后IgG抗体阳性率。结果:HPF组和单纯母乳组治疗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和96%,均高于普通奶粉组总有效率的8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F组和单纯母乳组治疗后6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8%,均高于普通奶粉组总有效率的8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儿童保健门诊对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IDA)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儿童保健门诊系统中管理的180例婴幼儿,按照年龄段不同分为观察组(1.5~2.5岁婴幼儿)以及对照组(6个月~1.5岁婴幼儿)。对全部患儿抽血化验,对比两组贫血患病情况、严重程度,分析贫血原因。结果:观察组NIDA 的患病率50.00%对于对照组65.00%(P

  • 标签: 儿童保健门诊 婴幼儿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在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过程中的适用性。方法:本研究所涉及的主体是110例于我院进行计划免疫接种的患儿,病例选择时间段为2021年4月-2022年3月,遵循奇偶数法将患儿完成研究组与参照组组别的划分,每一小组涵盖患儿各计55例。运用常规护理方式实现对参照组患儿的护理,运用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实现对研究组患儿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护理前后患儿依从性评分。结果:对比研究发现,研究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患儿家属更高,且护理后研究组患儿依从性评分对比参照组患儿更高,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表示为P

  • 标签: 婴幼儿 计划免疫接种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儿童保健医生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知识干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社区 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婴幼儿60例,并对其家长开展不同干预。规组产妇采用营养与喂养知识干预,研究组产妇给予营养与喂养知识干预。结果 两组干预后心理状态均有所改善(P<0.05);研究组心理状态评分(SAS、SDS)优于常规组(P<0.05)。通过对两组母乳喂养情况进行对比,其中在喂养知识知晓率一项中,常规组占24例,占比80.0%,其中研究组达到27例,占比90.00%。而在纯母乳喂养率上同样是研究组人数较多,占比90.00%。因此结果表明,研究组母乳喂养情况优于常规组。结论:通过应用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知识干预利于帮助改善婴幼儿喂养方式、技能等,值得推广。

  • 标签: 营养与喂养知识干预 改善 影响
  • 简介:摘要:由于幼儿十分容易被外界所影响,因此,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就必须从幼儿期开始做起。因为幼儿愿意听从家长的意见和教导,对周围所处的环境十分敏感,而后可以在大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产生定型的概念,并慢慢养成生活习惯。幼儿期是生长发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也是身体十分娇嫩的一个时期,但是,因为环境以及不恰当的教育方式的影响,在家庭生活中,许多幼儿形成了独来独往,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受到影响。本文主要分析浅论幼儿园卫生保健的现状与提升对策

  • 标签: 幼儿习惯 卫生习惯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2岁以下婴幼儿家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喂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工作为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所纳入的2岁以下婴幼儿,收治数量为62例,按照奇偶法方式将其划分成2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分别纳入31例,常规组运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选择综合护理干预,针对试验组与常规组的护理前后临床指标实施组间对照。结果:2岁以下婴幼儿家长患者护理前临床指标对比结果显示为P值>0.05,不具备显著的二组差异性。试验组2岁以下婴幼儿家长患者护理后体重、身高、家长喂养知识评分高于常规组患者,期间校验值显示为P值<0.05,结果充分证实组间差异存在。结论:2岁以下婴幼儿家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 标签: 2岁以下婴幼儿 综合护理干预 喂养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婴幼儿急性轮状病毒肠炎42例临床检验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0年9月在我院就诊并且接受治疗的42例患有急性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42名健康的婴幼儿,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儿以及新生儿进行实验室检测,检测其异性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电解质水平以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对比两组研究者的电解质水平情况,研究组在二氧化碳结合力、血钾、血氯、血钠含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婴幼儿(P<0.05)。研究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婴幼儿(P<0.05);对照组婴幼儿在异型淋巴细胞数量当中,明显低于研究组患儿(P<0.05)。结论:对于患有急性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来说,检验其异性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电解质水平以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以对病情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为之后的治疗过程提供了充足的指导。

  • 标签: 婴幼儿 急性轮状病毒肠炎 临床检验 指标
  • 简介:【摘要】 通过探讨基于结果为导向教育(OBE)理念的教学方式对“医教融合”背景下临床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明确高校办学方向,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通过研究我院床边班兼职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态度、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工具灵活使用等情况,发现教学中问题,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性改变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培养目标性人才的目的。

  • 标签: 医教融合   OBE理念   兼职教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婴幼儿哮喘给予止咳平喘方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从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120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止咳平喘方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肺功能、血液炎性因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4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数据差异明显(t=5.926,P<0.05)。观察组血液炎性因子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数据差异明显(t=2.969,7.348,均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肺功能显著提高,对比数据有差异(t=9.463,17.712,17.348,均P<0.05)。结论:止咳平喘方对治疗婴幼儿哮喘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血液炎性因子水平,提高肺功能,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止咳平喘方 婴幼儿哮喘 血液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锌制剂辅助治疗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腹泻患儿97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锌硒宝片,对照组给予葡萄糖酸锌颗粒,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吐时间、便次恢复正常时间以及粪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锌硒制剂辅助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更有助于患儿病程的缩短,以及机体免疫功能的提高,从而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锌制剂 婴幼儿 轮状病毒腹泻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的结果。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住院部收治的30例腹泻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细菌培养与免疫胶体金技术对原微生物进行检验,并对其病原微生物检出率以及各季节病原微生物的检出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在30例婴幼儿中全部检出病原微生物;其中病毒感染14例、百分比为46.67%,致病菌感染16例、百分比为53.33%;两种病原微生物对比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胶体金技术更能有效检测婴幼儿腹泻微生物。全年均可出现肠道致病菌感染现象,并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增加其腹泻发生率,高峰期为6-8月,而轮状病毒高发期为9-2月。结论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主要是以轮状病毒为主,为此临床上应对腹泻患儿机体内的轮状病毒加强检测,并避免滥用抗生素。

  • 标签: 婴幼儿腹泻 微生物检测 免疫胶体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钠与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轻度胃肠炎患儿进行研究,根据婴幼儿良性惊厥发生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30例轻度胃肠炎不伴良性惊厥,观察组30例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2组研究患儿均接受血钠水平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血钠水平(135.55±6.57)mmol/L,低于对照组(138.98±2.54)mmol/L(P<0.05)。结论:婴幼儿良性惊厥情况对轻度胃肠炎患儿血钠水平具有相关性,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血钠水平较不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低,临床应重视轻度胃肠炎患儿血钠情况,通过血钠水平调节预防与控制患儿惊厥发作。

  • 标签: 血钠 胃肠炎 轻度 婴幼儿良性惊厥
  • 简介:【摘要】目的:在婴幼儿功能性便秘治疗中联合应用四磨汤与思连康,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84例婴幼儿功能性便秘患儿。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儿应用思连康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联合应用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3.33%,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患儿随访期间无复发,对照组患儿复发率为9.52%,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思连康基础上联合应用四磨汤能够提高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同时可减少复发情况发生,更具应用价值。

  • 标签: 婴幼儿 功能性便秘 四磨汤 思连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