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脑膜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94例结核脑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和详细的检查,分析患者全身检查结果后根据病情的严重情况制定针对的治疗方案,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密切观察。结果94例患者中好转74例,好转率89.4%。病情恶化3例,占3.2%。病情未发生任何变化1,占1.1%。病死6例,病死率为5.9%。结论及早入院治疗是提高结核脑膜的最有效措施。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取针对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头孢曲松结合激素雾化治疗对小儿肺炎患儿机体炎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头孢曲松静脉滴注治疗。观察患儿炎细胞因子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观察组炎细胞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儿给予头孢曲松结合激素雾化治疗后,患儿机体炎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明显,疗效显著。

  • 标签: 抗感染 激素雾化 小儿肺炎 炎性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头孢类药物为广谱杀菌剂,杀菌力强,能耐青霉素酶,毒性低,引起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比青霉素低。过敏性休克是机体对某些药物或生物制品发生过敏反应,引起血压下降、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甚至死亡[1]。我科于2012年06月21日救治1例因静脉滴注头孢曲松而致过敏性休克的患儿,现将抢救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小儿肺炎患儿应用溴己新与头孢呋辛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收集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小儿肺炎诊治的患儿资料,从中随机选择14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选对象均分为2组(对比组和探究组),对比组患儿接受维生素C配伍头孢呋辛治疗,探究组患儿接受溴己新与头孢呋辛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探究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白血胞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比组患儿,2组患儿上述观察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对比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78%,2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儿应用溴己新与头孢呋辛治疗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并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白细胞恢复时间。

  • 标签: 溴己新 头孢呋辛钠 小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脑膜的用药管理及患者监护。方法对32例新型隐球菌脑膜患者应用两霉素B脂质体静脉给药,降低颅内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规范用药期间药物的管理,加强患者的监护。结果通过规范药物配置、使用,提供心理护理与专业照护,使新型隐球菌脑膜患者安全、全程的完成治疗。结论规范的用药及专业的护理使患者治疗得到保障,减轻了患者治疗期间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两性霉素B脂质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头孢哌酮-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8例C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头孢哌酮-联合阿奇霉素组(n=24),对照组为单纯用头孢哌酮-(n=24),疗程均为7~14天,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和8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0%和8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联合阿奇霉素治疗CAP,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耐受良好。

  • 标签: 头孢哌酮 舒巴坦 阿奇霉素 社区获得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