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正>在谢姆昌诺我们营里有过个托西卡,她有个具有历史渊源的姓氏——佩佩利亚耶娃。从切来看,她之所以落到科雷马集中营,只是出于偶然。她的罪行无足轻重——刚从乡下来到县城,在商店里偷了块肥皂(众所周知,有段时期乡下根本没有肥皂),而所谓“初犯”判就是两年,可我们谁也没有把这么短的刑期当回事儿。托西卡是在1938年来到我们集中营的,那时候般都是判10到25年,所以她的两年刑期在富有阶层里就显得寒碜了,这种小乞丐很少被遣送黄金科雷马。富有阶层得有相当可观的判

  • 标签: 集中营 历史渊源 肥皂 头巾 裙子 阶层
  • 简介:会议正在开会呢!时而是嗡嗡声,时而寂静,众所周知的发言,滔滔不绝的话语。我常常觉得,整个国家都耗磨在各种会议里。职务在身的人们匆匆去开会,飞机飞,火车跑,在那儿大发议论呵,是造怎样的房,是割怎样的草l外科医生坐在那儿整周地开会,可某地的手术室关门大吉,砖瓦匠整周坐在会上打盹儿,可某处闲撂着尚未砌完的墙壁。牧羊人整周坐着开会啊,把羊群留给群狼去猎取。报刊上没有地方登诗篇啊,尽是报导这种那种会议。灾难临头:民房起了火,浓烟滚滚,直冲云霄,可消防队长正在会场的烟雾里大讲警惕:慷慨激昂地发言,就象水流滔滔。首长办公室的门口,候见人大早就在排队,然而主任们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副主任给他们把发言稿准备

  • 标签: 手术室 办公室 副主任 开会 话语 火车
  • 简介:<正>科技进步和道德进步、物质文明同精神文明的关系如何,这是五、六十年代以来许多苏联作家致力探索的重要课题之。在这题材领域中,佳作迭出、硕果累累。在众多的同类题材的作品中,《苏联文学》1986年第3期刊载的格·霍洛波夫的短篇新作《湖滨轶事》可以说是篇风格独具、耐人寻味的佳作。

  • 标签: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科技进步 道德进步 六十年代 重要课题
  • 简介:是应该向读者公开秘密的时候了,这不是我——安德烈·彼托夫——在写这篇文章,是当我喝着咖啡、读着《星火》杂志的时候,厨房里的小录音机录下了我的话,从而形成了下面的文字。即使这篇文章是我亲手写的,也不能说明其中包含多少我自身的成份……

  • 标签: 内心独白 后现代小说 自身 文章 读者 文字
  • 简介:<正>生躲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让自己的喷嚏吓死了的切尔维亚柯夫,沙皇制度的义务卫道士普里希别夫,嫁给什么男人就跟什么男人学舌的奥莲卡,看人下菜碟的变色龙奥楚蔑洛夫……提起契诃夫的名字,这些人物就会最先跳到我们眼前。而这些作品确实堪称世界文坛上的璀璨明珠,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但有个事实却常被人们忽略,

  • 标签: 契诃夫小说 作品 戏剧冲突 短篇小说 卫道士 情节淡化
  • 简介:<正>据俄《独立报》1992年6月23日报道,该书曾于1925年由C·叶热夫和E·沙姆林主编,并由《新莫斯科》出版社出版。但其中主要收录了20世纪前15年的浪漫派诗歌。新版《20世纪俄罗斯诗歌》是由“阿米路斯”出版社和《文学问題》杂志社重新出版的,莫斯科大学教授、文学研究家罗赞诺夫担任主编。该书收录了象征派诗人的作品,主要诗人有:弗·索洛维约夫、尼·明斯基、德·梅列日科夫斯

  • 标签: 俄罗斯 诗歌 莫斯科 文学研究 象征派诗人 浪漫派
  • 简介:首生命的悲歌———《雄鲑》读后感唐逸红阿·瓦尔拉莫夫是当代俄罗斯文坛上颇有实力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人之初》(或译《诞生》)发表后得到了文学界的致好评,并获取了1995年的反布克奖。《雄鲑》这部小说也是作家的部代表作。《雄鲑》描写了个出生于本...

  • 标签: 雄鲑 悲剧命运 历史时期 读后 现实生活 俄罗斯人
  • 简介:领工资以后……──个家庭主妇的自述叶·尤季娜卡廖沙译周前我预支了工资、丈夫也领了工资、而今天早晨摸钱包──已经无钱付房租了。可我没买什么特别的东西呀。好吧、我们来算算吧!我是位国家正规医院的医生,每月固定工资25万卢布,另加30%的个人工龄津...

  • 标签: 领工资 卢布 植物油 冰激凌 弹簧秤 星期二
  • 简介:俄国形式主义以词语为突破口的形式主义研究倡导科学、理性精神,彰显“文学”、“陌生化”、“诗学的任务”、“文学系列”等概念及其内涵,这做法直接导致这流派对文学独立、自律的关注,同时赋予文学研究以自足地位,在将文学从文化、政治、社会等的附庸中解放出来的同时挺立了文学研究的独立

  • 标签: 俄国形式主义 “诗学的任务” 文学独立性
  • 简介:《我的奇特遭遇——同狮子在起的日子》。人同猛兽,而且是兽中之王,长期同室而居,同榻而眠,甚至戏嬉、“搏击”,实在是奇事。可兽终究是兽,尽管它已通人意……

  • 标签: 狮子 沙发床 维塔利 父亲 女医生 棍子
  • 简介:“吉普赛女郎”柳霞──位翻译的旅俄纪事张冰柳霞并不真的是吉普赛人,但她又确实象个吉普赛人。热情奔放,野味十足,她使我时时想起俄国当代作家阿斯塔菲耶夫笔下那些“自然人”形象,柳霞之所以给我这么个印象,是和那年十月国庆节公司举办的那次舞会分不开的。在...

  • 标签: 吉普赛女郎 娜塔莎 俄国人 自由经济区 貂皮大衣 总经理
  • 简介:俄罗斯《文学报》刊登佘中教授的文章今年7月4日出版的俄罗斯《文学报》发表我国俄罗斯文学专家、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余中教授题为《在中国怎样读“我们”》的长文。文章分析了我国目前译介、出版俄国文学的现状和极需解决的问题。俄国著名作家叶·波波夫为余文...

  • 标签: 俄国文学 文学现象 波波夫 俄罗斯文学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 后现代文学
  • 简介:作为20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阿列克西耶维奇的创作直倍受争议。就其写作方式,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与评价。本文认为,阿列克西耶维奇的写作既是面向大众的,又是书写大众的,而面向大众与书写大众的方式也是大众的。因此,我们有理由说,阿列克西耶维奇的写作是大众的写作。

  • 标签: 阿列克西耶维奇 大众化写作 写作对象 写作内容 写作方式
  • 简介:历史与逻辑的统──评《苏联反法西斯战争小说史》黄艾榕读完陈敬先生的《苏联反法西斯战争小说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幅波澜壮阔的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便活龙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伟大的苏联卫国战争开始于1941年6月22日。几乎...

  • 标签: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小说史 战争文学 战争小说 苏联文学
  • 简介:1945年11月,法国军事当局监管的柏林《信使报》刊登篇题为《奥尔珈·契诃娃的勋章》的简讯,报道说,斯大林元帅亲自授予第三帝国(译者按:指法西斯德国)著名影星奥尔珈·契诃娃勇敢勋章。与此同时,英国各家报刊也披露了这位女演员同俄国情报机关保持联系的消息,当时。上述报道的真伪没有得到完全证实,因而至今奥尔珈·契诃娃(1896—1980)的头上仍然罩有令人迷惑不解的光环。从事契诃夫专题研究的学者倾向于认为,生善于臆造神话的奥尔珈·契诃娃是个喜欢铤而走险的女人。真是这样吗?女演员的堂弟弗拉基米尔·克尼贝尔最近撰写部家谱手稿,名为《俄罗斯史诗》,其中有关奥尔珈·契诃娃经历的叙述占有相当大的篇幅。作者引用前克格勃独家档案,女演员本人的回忆录《我的表与众不同》以及《家庭轶事》等材料,表述了对其堂姐离奇身世的看法。《星火》杂志准备刊登《俄罗斯史诗》中的些片断。各位读者可在“万尼亚舅舅”契诃夫研究会主办的《文学丛刊》第六期上读到奥尔珈·契诃娃故事的全文。

  • 标签: 希特勒 俄罗斯人 契诃夫 德国人 招待会 莫斯科
  • 简介:<正>苏联《涅瓦》杂志1988年第1期上,刊登了篇重新评价高尔基《不合时宜的思想》书的文章,作者是列昂尼德·列兹尼柯夫。论者提出了些新的观点和看法,对于我们研究高尔基的思想和创作及艺术家不同于政治家的特点有定参考价值,现将主要内容译述如下。

  • 标签: 政治家 思想分歧 列宁 知识分子 高尔基 文化发展
  • 简介:隐喻在人的思维过程中的作用众所周知,巴拉诺夫(А.Н.Баранов)在谈到关于对政治活动家进行隐喻刻画的问题时说,“你告诉我,你使用的是何种隐喻,而我会问你,你是谁……”[1]。隐喻就是不直接说出要表达的意思,而借助其他方法。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人名隐喻现象(антропонимическаяметафорика)。先验个体的个性及其专名构成了语言的个体领域,它是世界图景(картинамира)的主要部分,又是个特殊的坐标体系,我们经常参照它来评价其他个体的活动。通过与熟知的事物进行对比来评价新信息,或对旧信息进行再认识,是人类的普遍心理特点,阿鲁久诺娃(Н.Д.Арутюнова)指出,相似的直觉感“在人的实际思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隐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即在于此”[2]。通过研究大众传媒中的人名隐喻,可以看出由某社会生活领域内熟知主体组成的价值网络,在人民意识中是如何运作的。下面我们以彼得世(ПётрПервый,Пётр,ПётрВеликий)的名字为例来研究下现代俄罗斯政论话语中对个体价值进行描写和评价时专名隐喻(ономаст...

  • 标签: 中的彼得一世 价值思考 俄罗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