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正>伊卜斯是伊克巴尔的诗歌中一个很迷人的形象。西方文学中“伊卜斯”的传统译法是“撒旦”。伊克巴尔在诗中主要用“伊卜斯”这个词,个别场合也使用“亚撒色”或“撒旦”。这几个词的基本意思是“魔鬼”。究其根源都是来自《旧约》。这里主要想探讨在伊克巴尔的诗歌中的魔鬼的形象,故沿用伊卜斯这个词。伊卜斯这个人物,无论在东方或西方的文学中,在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盛行的地区或国家的文学中,虽然有时对他的称

  • 标签: 伊斯兰教 造物主 基督教 犹太教 穆斯林 印度次大陆
  • 简介:<正>《尤西斯》(Ulysses,1922)之所以被尊为20世纪的文学经典,除了它用高度浓缩的时间、空间和人物形象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所面临的问题和危机外,还因为它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散文文体和一种崭新的小说形式。这种形式我们可以用克莱夫·贝尔(CliveBell)的“有意味的形式”命名之。因此,它是在“有意味的形式”中直喻现实,从而获得了划时代的创新意味。

  • 标签: “有意味的形式” 詹姆斯·乔伊斯 《尤利西斯》 布鲁姆 意识流手法 直喻
  • 简介:眼下谈到书,我首先想的自然就是乔伊斯的《尤西斯》。我已经日日夜夜同它打了两年多交道,但愿明年此时能脱稿。由这部书我又很自然地想到你。3年前,倘若不是你那么热情怂恿,我是绝不会心血来潮,贸然拾起它的。因为我充分了解此举的难度。半个世纪前在剑桥那样的条件下,我都未敢尝试。如今,人已八十好几,能搜罗到身边的参考书终归有限,向人请教起来更没那么便当,这真是没罪找枷扛!然而正如你所说,这是个亟应补上的空白。七十多年前问世的

  • 标签: 《尤利西斯》 乔伊斯 梦之谷 芬尼根守灵夜 创作界 作品自身
  • 简介:<正>《科奥兰纳斯》(Coriloanus)这出戏,人们一般认为它是莎士比亚写的最后一部悲剧。这出戏虽然很有感染力,情节也引人入胜,却没有受到重视,在中国,在西方,都是如此。人们常说,莎士比亚这出戏带有明显的政治色采,因此总认为这部作品赶不上他所写的那些“伟大的悲剧”。但也正是因为《科奥兰纳斯》这出戏突出了政治方面的内容,它才具有特殊的“伟大”之处,才值得人们仔细加以研究。这出戏一开场,就有一大群武装的市民涌现在舞台上,说他们没有吃的,还说已经下定决心,宁

  • 标签: 科利奥兰纳斯 观众 莎士比亚 舞台 母亲 作品
  • 简介:莎士比亚的《科奥兰纳斯》展现了公元前5世纪古罗马城邦的阶级斗争形势,从而引出一个不可一世的“英雄人物”马歇斯自取灭亡的悲剧。剧作家对贵族阶级代表人物马歇斯持冷静的批判态度,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

  • 标签: 莎士比亚 悲剧 马歇斯 双重放逐
  • 简介:<正>以诗才名闻于世的印度伟大作家泰戈尔,生前出版的诗集有百十多本。《吉檀迦》是他在五十岁生日那年(1911)编辑的,并译成英文于一九一二年出版,一九一三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这本诗集早由我国著名老作家谢冰心译成中文出版。一九六一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又把这本诗集收在十卷本的《泰戈尔作品集》中。这本诗集共有一○三首短诗,均无题。

  • 标签: 泰戈尔 作家 理想境界 诺贝尔文学奖金 短诗 冰心
  • 简介:<正>车到吉博洛格,也不知是几点了。只看见天上的太阳被两朵彩云托着,露出它永恒灿烂的半个笑脸。我和崔毅把这辆密封不严,四处露风,整得我们土头灰脸的北京吉普送进了一个河北人开的修理厂。说是修理厂,其实规模小到只有一个车间,院内简易地沟的一面已坍塌。就像这位修车的师傅残缺的半只左耳一样,但他仍然自信地在上面夹了一支香烟,显得怪模怪样的。我们告诉他:此车三档严重跳档,并与他谈好了价位。在谈价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他左手的拇指、食指、中指的关节处缠着被机油染得黑糊糊的创可贴,心说这是一

  • 标签: 河北人 北京吉普 创可贴 告诉我 狼王 独自一人
  • 简介:<正>香·拉普安特(GatienLapointe)的作品给我们提出了许多问题。而首先一个,就是作者本人看待它的态度问题。事实上,当他的《圣劳伦斯河赞歌》被赞不绝口,不断受到嘉奖时,诗人自己却显得有些局促不安,进而又打算对作品的表达方式作些改动。如果我们不用那种名利主义的看法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修改这个使他名利双收的写作方式,我们还是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圣劳伦斯河 加香 表达方式 拉普 写作方式
  • 简介:<正>中国现代文坛巨匠老舍(1899——1966)和加拿大二十世纪一代文豪科克(StephenLeacock,1869——1944)是出自两个文化世界的文学同代人,被誉为最富于各自民族风味的幽默大师。然而,一旦对翔实的文学原著资料加以剖解辨析,人们便会发现有必要对所谓“中国式幽默”或“加拿大式幽默”之类的观念提出质疑。

  • 标签: 幽默艺术 幽默大师 加拿大 幽默作品 二十世纪 中国式
  • 简介:美国杰出的文学批评家希斯·米勒是西方20世纪中后期的一位集大成式的人物。中外学界只注意到了他早期的现象学文学观和中期的解构主义文学观,很少论及他后期的言语行为理论文学观。本文集中分析考察了他后期言语行为理论的文学本质观、结构观和批评观,并阐述了其理论贡献,填补了国内外米勒研究领域里的一个空白点。

  • 标签: 希利斯·米勒 隐喻性 修辞性 阅读的伦理学
  • 简介:印度当代作家阿拉文德·阿迪加在作品中关注印度的庶民境遇,传递庶民的诉求,以此获得了国际声誉。然而他的小说在批判印度社会种种弊端的同时,却对影响庶民命运的全球资本主义保持暧昧。他赋予庶民言说的权力,似乎成功建构了觉醒的庶民形象,但这种觉醒也带有悖论色彩,因为他不但未能充分认识庶民困境的根源,而且表现出与全球资本主义合谋的倾向。因此,作为全球化时代的后殖民作家,阿迪还需要进一步扬弃他的书写策略。

  • 标签: 阿拉文德·阿迪加 《两次刺杀之间》 庶民 觉醒 阶级 悖论
  • 简介: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森《无形人》的中心隐喻“无形性”,是作者对美国黑人文化及其价值观长期思考的结果,这一隐喻标志着美国黑人文学创作由自然主义抗议小说,朝注重艺术美学的现代小说转向。这一转向着重表现在作者对欧洲黑白二元对立神话和美国南方社会仪式的解构以及作者创作中祖先在场的文学叙述手法的运用。拉尔夫·埃森对神话和仪式的重新发现和阐释,是作者的文化思想在文学创作中的集中体现之一,也是对20世纪30年代盛行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黑人问题的有力反拨;而祖先在场的文学叙述手法则有助于美国种族主义者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和美国文化,有助于破解“无形性”被曲解的含义和真正的内涵。拉尔夫·埃森对美国文化的认识和解剖,与罗兰·巴特的文化思想和德里达的解构思想相似,这更体现了埃森文化研究思想和文学叙述手法的独创性与超前性。

  • 标签: 拉尔夫·埃利森 神话 仪式 黑白二元对立 解构
  • 简介:<正>弥尔顿《失乐园》(1665)第二章写撒旦听说上帝创造了世界,决定去一探虚实。第三章,他来到了地球,有这样三行诗。诗人把撒旦比作一只雕,从喜马拉雅山飞下,想飞向印度去猎取食物,但

  • 标签: 弥尔顿 十七世纪 失乐园 作家 英国人 人文主义
  • 简介:当人大出版社要我为斯蒂格茨的《经济学》最新中文版写个简要书评的时候,我便在电话中欣然接受了这一富有挑战性的写作任务。这并非为了某些特殊的奢求,也绝非为了要与这位名声显赫的诺奖经济学家沾上点边,只是为了图报数年前阅读斯氏第一版《经济学》时的那种淋漓尽致的快感。这些年来,很难再读到当时读书时的那种自我陶醉的意境了。因此,此时的图味变成无穷的激扬。

  • 标签: 《经济学》 斯蒂格利茨 经济学家 写作任务 中文版 出版社
  • 简介:特莎·哈德(TessaHadley),英国学者兼作家,1957年出生于英格兰布里斯托尔,生活在一个文学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父亲是爵士小号手,母亲是艺术家,舅舅彼得·尼古拉斯是剧作家。哈德曾就读于剑桥大学,主修英国文学。她在巴斯温泉大学(BathSpaUniversityCollege)讲授创意写作课,并研究英国小说,特别是简·奥斯汀、亨利·詹姆斯、琼·里斯和伊丽莎白·鲍恩的作品。

  • 标签: 英国小说 《纽约客》 小号手 亨利·詹姆斯 奥斯汀 彼得
  • 简介:斯·米勒是世界知名的美国文学批评家和理论家,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早来到中国讲学并且对中国人文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西方学者之一。他先后访问中国达十五次之多,在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陆续作了三十多场讲座。近几年,他从这些讲座中精选了十五篇,修订整理汇编成一部新书:《天真的海外来客——米勒中国演讲集》。新书既有宏观的视野,又有微观的分析,多元的视角涉及英语文学、比较文学、世界文学、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等领域,探讨了全球化、新兴技术、媒体对文学和理论的冲击和影响,以及人文学科如何应对这些冲击的策略,其中多篇与中国学界直接相关。因此,较为详细地介绍该书各章的内容,对全书的特点和价值进行述评,并尝试性地对阅读该书提出建议和推介,可以系统深入地理解米勒教授的学术思想,获得全球化语境下文艺理论和文学研究的最新动态。

  • 标签: 米勒 英美文学 文艺理论 文化研究 全球化 新兴技术
  • 简介:李彦数十年“为新移民女性立传”的独特价值,在于以“内倾式”书写女性的“命运之变”“灵魂之痛”,其生存浮萍与精神脊梁之悖论,构成内在生命真相的多样性。她对母亲形象的塑造与母女关系的追问更富有探索性。《嫁得西风》与《海底》等作品,也是这方面的典范。

  • 标签: 新移民文学 女性经验 《嫁得西风》《海底》
  • 简介:<正>毋庸置疑,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坛和译界的一大盛事应是被誉为“当代史诗”和“旷世奇书”的《尤西斯》两个中译本的相继问世。在詹姆斯·乔伊斯这一巨著成书出版70年之后,在我国的文学评论家和读者千呼万唤之声中,译林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分别于1994年初和岁末出版了萧乾、文洁若合译的《尤西斯》(以下简称萧译)、金隄译的《尤西斯》(以下简称金译)。这两种

  • 标签: 《尤利西斯》 詹姆斯·乔伊斯 中译本 布卢姆 文学翻译 内涵意义
  • 简介:当代爱尔兰诗人迈克尔·朗在其诗作中多次引入荷马史诗中的诗节或意象,以具有“地方色彩”的词汇予以再现,重新彰显了其中为柏拉图诗学所贬损的形象或文辞,思索了暴力、哀悼与和解等主题。本文引入西蒙娜·薇依、朱迪斯·巴特勒等思想家关于史诗的论述,探讨朗的“史诗书写”,指出其“荷马诗节”既承继了古典世界的深蕴与厚重,又附加了当代政治的现实感与紧迫性,不仅是援古证今的修辞术,还是隐晦的诗学策略,指向了一种“反柏拉图”的“脆弱美学”。

  • 标签: 北爱尔兰 荷马 哀悼 和平 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