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探索游客参与对游客公民行为的影响关系,基于情感理论视角,构建了游客参与、消费情感和游客公民行为的概念模型,并利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参与对积极情感及游客公民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积极情感显著影响游客公民行为;积极情感在游客参与、公民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游客参与对消极情感、消极情感对游客公民行为的影响不显著。

  • 标签: 游客参与 消费情感 游客公民行为
  • 简介:摘要:公正世界信念作为一种社会认知倾向,对于个体发展具有普遍影响,但是在学校情境中探索性别与公正世界信念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的研究却很有限。本研究以佛山市的514名初一、初二、高一和高二年级学生为被试,考察性别与公正世界信念之间的关系,探索道德判断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

  • 标签: 中学生 性别 公正世界信念 道德判断
  • 简介:为了解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总体状况,以及专业决策自我效能与高中生自尊、社会支持状况之间的关系,研究者选取了山东省两城市的600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处于中等稍偏上的水平;(2)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在性别、城乡、年级以及是否为独生子方面存在差异;(3)相关分析表明,高中生自尊、社会支持和专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存在两两显著正相关;(4)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自尊在社会支持与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专业决策 自我效能 高中生 自尊 社会支持
  • 简介:为了考查初中生乐观与生命意义的关系,并探究自尊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采用生活取向问卷、生命意义感量表和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对520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初中生的乐观与生命意义相关显著,乐观因子正向预测生命意义的拥有和寻求,悲观因子负向预测生命意义的拥有;自尊在乐观因子与意义拥有、悲观因子与意义拥有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但在乐观因子、悲观因子与意义寻求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为提升初中生对生命意义的认知,教师需加强乐观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面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感,提高其自尊水平;关爱学生,让他们体验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更好地获得生命意义感.

  • 标签: 乐观 生命意义 自尊 初中生 中介作
  • 简介:目的:探究大学生同伴依恋与冒险行为的关系,考察自尊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自尊量表以及青少年冒险行为量表对28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同伴依恋、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与冒险行为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同伴依恋、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与自尊皆显著负相关;自尊与冒险行为显著负相关;(2)自尊在同伴依恋与消极冒险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自尊在依恋回避与消极冒险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并在依恋焦虑与消极冒险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同伴依恋 冒险行为 自尊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会支持对生命意义感的作用以探索适当生命教育方式。方法:生命意义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情绪调节量表、自杀意念量表、抑郁量表、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及有调节中介模型检验。结果:生命意义感经过重新评价和表达抑制影响自杀意念/抑郁以及社会支持起调节效应的有调节中介模型显著。结论:大学生命教育应为大学生构筑前端心理防线,通过社会支持提升生命意义感。

  • 标签: 生命教育 前端防线 生命弹性 大学生
  • 简介:摘 要:为考察大学生AI态度和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采用了AI态度量表、负性情绪量表、创造力量表、学业拖延量表,对98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AI态度和负性情绪呈负相关关系,即大学生对AI的态度越积极,学生的负性情绪就会越低。(2)AI态度和创造力呈正相关,即大学生AI态度的使用越积极,创造力就会越高。(3)创造力和负性情绪呈正相关,即大学生创造力越高,负性情绪也会越高。(4)AI态度可以通过创造力对负性情绪产生间接的影响(中介作用),即大学生对AI态度呈积极状态,其创造力水平也就越高,负性情绪也会随之提高。(5)学业拖延在AI态度预测创造力的路径中起调节作用,即当大学生学业拖延程度越高时,即使AI态度越积极,对创造力的正向影响也是有限的。(6)学业拖延在创造力预测负性情绪路径中起调节作用。即当大学生学业拖延情况越严重时,创造力对负性情绪的影响也就会越高。(7)当大学生AI态度较差的时候,学业拖延能显著的负向预测负性情绪。即当AI态度越好的大学生,学业拖延情况越少,则负性情绪越少。研究对深入理解大学生负性情绪产生的复杂成因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在AI时代,大学生的负性情绪干预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大学生 负性情绪 AI态度 创造力 学业拖延
  • 简介:摘要: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传播,不仅给人们带来身体上的不适,也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恐惧。本研究旨在探讨(a)压力后果在COVID-19恐惧与网络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b)性别在压力后果与网络攻击行为的间接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2358名中国大学生(年龄=19.68岁,SD = 1.446)完成了对COVID-19的恐惧、应激后果、网络攻击行为的测量。结果:对COVID-19的恐惧与网络攻击行为显著正相关,中介分析表明压力后果部分介导了这种关联。有调节的中介分析进一步发现,性别对压力后果与网络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有调节作用。讨论与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对COVID-19的恐惧与压力后果呈正相关,而压力后果又与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相关。然而,性别调节了压力后果与网络攻击行为之间的这种影响,这表明男性在面对高压力后果时比女性有更多的网络攻击行为。

  • 标签: 恐惧COVID-19 压力后果 网络攻击行为 性别
  • 简介:目的:验证自尊在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的关系中是否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为抑郁的有效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儿童应激事件量表、儿童抑郁量表和自尊量表追踪调查七年级学生323人,采用Mplus6.1对追踪数据进行多层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七年级学生被试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得分呈显著正相关,而自尊得分则与应激事件和抑郁症状得分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自尊在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关系中有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提升个体自尊水平可能是缓冲应激事件影响、降低抑郁发生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应激事件 抑郁 自尊 中介作用 中学生
  • 简介:摘要:以探讨复原力在社会支持、抑郁间的作用机制为目的,采用社会支持问卷、复原力量表、抑郁量表对某学校 67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本研究筛选出有抑郁症状者 312例,总体检出率为 46.3%,女生抑郁症高于男生,复原力及其各维度与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与抑郁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与抑郁显著负相关,复原力在社会支持和抑郁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 标签: 复原力 抑郁 社会支持 中介变量
  • 简介:使用大学生羞怯量表、交往焦虑量表以及职业决策困难量表测查了207名大学生,探讨羞怯、社交焦虑与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羞怯程度与社交焦虑及职业决策困难得分呈显著正相关,社交焦虑与职业决策困难呈显著正相关;社交焦虑在羞怯与缺乏准备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当社交焦虑进入回归方程时,羞怯对缺乏准备的预测效应不再显著(β=0.131,t=1.464,p>0.05);社交焦虑在羞怯与职业信息探索困难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当社交焦虑进入到回归方程中,羞怯对职业信息探索困难的预测系数从0.347降至0.216,(t=2.548,p<0.05);进一步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社交焦虑是羞怯与职业决策困难关系间的中介变量。我们的研究结论是羞怯通过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来影响职业决策困难。

  • 标签: 羞怯 职业决策困难 社交焦虑
  • 简介:探讨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和自尊的关系,以期为理论研究和学生工作提供借鉴。采用大学生压力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Rosenberg自尊量表对3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压力既可以通过直接路径,也可以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影响应对方式。未来研究可从社会风气、文化环境等多个角度考察影响大学生压力与应对方式的中介变量。

  • 标签: 大学生 压力 应对方式 自尊
  • 简介:为探究大一学生拖延、自我效能感与完美主义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在完美主义与拖延间的中介作用,使用Pure拖延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以及中文版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量表对978名在校大一新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消极完美主义与拖延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积极完美主义与拖延呈负相关,拖延与自我效能感呈现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和消极完美主义都呈显著正相关。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在完美主义与拖延之间有部分中介效应。

  • 标签: 拖延 完美主义 自我效能感 中介作用 大一学生
  • 简介:为了考察依恋与自尊对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检验自尊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研究者采用自尊量表、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和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对68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依恋对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具体影响机制,并设计出一种可以分析中介效应的结构方程模型,该结构方程模型其实是检验潜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科学统计分析方法。由模型分析可知,学生的依恋程度越高、自尊水平越高,其学习自我效能感越强,说明依恋和自尊均能正向预测学习自我效能感,自尊在依恋与学习自我效能感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为此,我们应该开展多样的心理健康课程,发挥团体辅导心理活动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亲子与同伴依恋关系,正确地做好自我评价。

  • 标签: 中学生 学习自我效能感 依恋 自尊 中介作用
  • 简介: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微环境。为了探讨青少年学校氛围与其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同时考察学校参与在其中的作用,本文对广东省5所中学的875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青少年的学校氛围感知与其学校参与、学业成就、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与内外化问题行为显著负相关;青少年的学校参与和学业成就、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与内外化问题行为显著负相关;学校参与分别完全中介青少年学校氛围感知与学业成就、内外化问题行为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 标签: 青少年 学校氛围感知 学校参与 学校适应
  • 简介:摘要:本研究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大学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和《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250名大学生社会支持、专业认同、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进行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在社会支持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6%。

  • 标签: 社会支持 专业认同 学业自我效能感 中介作用
  • 简介:打开家庭背景影响学生发展的'黑箱',揭示家庭背景影响学生发展的过程机制,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现教育公平,乃至促进代际流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学年)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父母参与和自我教育期望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及其中介作用。其中学生发展包含认知和非认知能力两个方面,分别以认知能力测验标准分和学校适应性得分作为测量指标。研究发现,一方面,家庭背景、父母参与和学生自我教育期望都会对学生认知和非认知能力表现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父母参与和学生自我教育期望在家庭背景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中扮演着中介作用,即存在'家庭背景-父母参与-学生自我教育期望-学生非认知能力'这一路径,但是这一中介路径在对学生认知能力表现的影响中并不显著。由此可见,家庭背景对子女发展除了直接影响外,还会通过父母参与激励提升子女的自我教育期望水平来间接作用,而这种间接影响可能更隐蔽、持久。研究结论为重视家庭教育、强化父母教育参与提供了实证支持。

  • 标签: 家庭背景 学校适应性 父母参与 自我教育期望 中介作用
  • 简介:为了考察自主对于教师工作投入和职业幸福感的影响,采用问卷法对707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教师自主与工作投入和职业幸福感均呈显著相关;(2)工作投入在教师自主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即教师自主不但直接正向预测职业幸福感,还可以通过工作投入对教师职业幸福感产生间接效应。说明教师的自主水平越高,职业幸福感往往也较高。同时,教师的自主水平越高,工作投入也越多,而工作投入会影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进而使职业幸福感也得到提高。

  • 标签: 教师自主 职业幸福感 工作投入 中介作用
  • 简介: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困难最大的就是词汇教学。而许多教师教英语词汇教学的课堂,其教授词汇的方式大多采用的仍然是一种机械呆板操练式的、以教师一人讲解注入灌输式的方式。都是口干舌燥的讲,学生昏昏欲睡地听。词汇教学效率不高,导致了教学任务不能如期完成;学生读单词、背单词或教师讲单词,学生记单词的单一教学模式使很多的英语课堂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 标签: 词汇教学方法 英语教师 中介作用 中学英语 英语词汇教学 英语课堂
  • 简介:通过分析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所收集的10~15岁青少年样本,本文考察了父母参与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青少年教育期望”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这种作用的城乡差异。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都通过父母参与这条路径间接作用于子女时自身的教育期望。分城乡来看,本文所关注的父母参与的两个维度——学业期待和日常关怀——有效解释了城市家庭中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影响;而在农村家庭中,父母参与也部分解释了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影响。本文还对父母参与在城乡样本中差异化的中介作用给出了可能的解释。

  • 标签: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父母参与 教育期望 结构方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