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先秦儒家主大义灭亲吗?其答案至少不是全称判断。比如,《春秋》记载鲁国诛庆父这个经典案例及其微言大义,就疑大义灭亲,而有亲属容隐制度萌芽。春秋鲁国宗室朝臣庆父、叔牙、季友是三兄弟,叔牙、庆父先后弑君(也分别是弑兄杀弟),季友则立诛叔牙、缓诛庆父,力守君臣之义,同时尽可能悉心敦睦并力保延续与叔牙、庆父兄弟伦理,曲尽亲亲之道。伦理亲情血色淋漓,刀光剑影维护伦理,其中蕴涵着求解伦理和政治法律关系两难、顾全伦理和政治法律关系努力及其智慧。其直面问题、寻找成因、求解两难、所达目的等方面,都对大义灭亲审慎存疑,发育着亲属容隐制度。由此细化深化大义灭亲、亲属容隐研究,有助于凸显其两难,妥为调谐伦理法律关系。

  • 标签: 《春秋》 大义灭亲 亲属容隐
  • 简介:两千多年儒家思想凝炼出历代知识分子孜孜以求三种精神,即修身精神、仁义精神批判精神。在新时期继承发扬儒家知识分子精神对于当代知识分子精神思想重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实践价值。

  • 标签: 儒家思想 知识分子 精神
  • 简介:知道一项行动从来不只是知道行动所寓于其中物理事件,而且意味着知道行动意义或意向性内涵。对于他人行动,我们需要通过观察而知道其意义;对于自己行动,我们则直接地、不由观察得知其意义,因为这取决于我们自己意图。

  • 标签: 自我知识 图表 意向性 意义 他人
  • 简介:社会契约不论在政治哲学史上或是作为一种正义理论,都有着悠久历史重要地位。后来研究又将其作为一种基于组织理论个体权利来加以研究,即它是一种将伦理道德合法性与合作战略行动进行整合途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它又作为经济伦理被提出来。沿着唐纳森邓菲研究途径进行追寻表明,如果社会契约被意识到并被作为网络治理过程加以对待,那么其将适用于组织设置过程。这一洞悉有利于行政学研究者实践者,因为它能够引起人们对行政程序关注,在这一程序,信任在持续契约交往得以创设,并长期稳定地保持下去。同时,我们也需要一种应用于行政自由裁量途径(如道德代理),以认识组织新兴网络形式及其竞争力道德潜能。

  • 标签: 社会契约 网络治理 信任建构 道德代理
  • 简介:智能体行动是人工智能研究核心概念之一。在通常理论框架下,行动这一概念具有完全预先给定定义,即一个行动由其行动名称、行动执行先决条件以及行动执行后果组成。然而,在现实世界,我们并不总能预知一个行动完整定义,行动后果并不总能预先判定。休谟恒常联系理论是哲学对因果关系解释理论。一些逻辑学家给出了基于恒常联系理论形式化模型系统。

  • 标签: 因果关系 英文 学习 结构 时态 形式化模型
  • 简介: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是先秦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论语》饱含丰富休闲思想智慧,它阐扬了具有高度道德意识超越性休闲理想,提出了终生学习休闲思想以“乐”为核心休闲教育。《论语》休闲思想智慧对后世影响深远,对建设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当代休闲文化具有重要启发借鉴意义。

  • 标签: 《论语》 休闲理想 休闲教育
  • 简介:在柏拉图哲学,关于知识、智慧名称讨论,一直是国内外柏拉图研究领域热点与难点。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学界在柏拉图研究领域已经获得了长足积累,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古典学在国内学界兴起,关于古希腊哲学研究论题与讨论域日渐深入与精专。

  • 标签: 柏拉图哲学 “智慧” 知识 语言 古希腊哲学 中国学界
  • 简介:<正>质量互变律是辩证法一条重要规律。过去,它通常只是作为“事物”普遍规律加以研究论述。现在,我们应该把它作为“系统”普遍规律加以研究论述。通过这样研究,我们将会发现质量互变律作为系统辩证律有自己特点,从而使我们对质量互变律有更明确更深刻理解,并将纠正某些错误传统观点。

  • 标签: 恩格斯 关节点 互变律 爆发式质变 相互联系 结构形式
  • 简介:<正>进入本世纪,西方科学越来越摆脱机械论泥淖,大步地向以往分析科学不能涉足临界行为、突变行为、远离平衡态系统行为以及从混沌到有序自组织行为等复杂领域迈进,相继产生了以突变论,耗散结构、协同学为代表旨在探索复杂组织系统新兴科学。随之而来是受到极大震动自然哲学界直觉地将关注重心轮回到与机械论对立古代中国有机论自然哲学。这种现实逼迫虽然无形抬高了古代中国自然哲学价值,但却少有切中要害方法论省视,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要籍(譬如《周易》、《内经》、《淮南子》、《抱朴子》等)之间仍处于分立状态,并多少蒙着神秘面纱。

  • 标签: 自然哲学 营卫 协同学方法 原理 中医学 古代中国
  • 简介:本文介绍了数学知识,重点讨论了数学传承关系,从而进一步揭示两者之间"源"与"流"关系.

  • 标签: 管子 数学 九章算术
  • 简介:一主体对某种思想、学说和理论等确信态度是主体在任何社会实践,在一切能动创造性活动不可或缺主观特征。由于主体在自己所从事活动,对于某种思想、学说和理论等总是在主观上面临着“信”或是“不信”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主体又总要自觉或不自觉地取其所“信”,舍弃其所“不信”;行其所“信”,否定其所“不信”。

  • 标签: 演化过程 本质 信仰 创造性活动 “信” 社会实践
  • 简介:就同一理论维度论,《易传》认为“生”、“性”同源于“命”,即在“生”“性”之间,“命”成为连接二者契合点,“生”经由“命”转化为“性”。《易传》讲“生”是基于阴阳“转易”,由此出发则使“生生不已”成为“命”基本内涵。讲“性”则是基于“命”向万物之“顺承”。“命”“生生不已”促成了“性”积极有为,进而引领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 标签: 生性同构 易传 生生不已 人生态度
  • 简介:当前,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在实践,都存在对我国人口数量问题建构与误导。这不仅表现在对我国净增人口“高估”上,也表现在对生育水平反弹“夸大”上,还表现在对少部分人群“合理超生”“小题大做”上。笔者指出,我们迫切需要依据科学发展观对我国人口问题特别是数量问题进行重新认识,重新界定,需要对旧有认识范式基础上现行生育政策进行深刻反思。

  • 标签: 人口数量问题 建构与误导 生育政策
  • 简介:<正>中国儒家学说东传,对日本政治思想、社会习俗曾经产生过巨大影响,成为日本一千多年封建统治重要理论基础。因此研究我国儒学东渐过程与东进后演进与发展历史,就成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一个十分重要而有意义课题。一般说来,日本古代儒学大致经历了间接移植、直接模仿日本化三个发展阶段。从晋武帝太康六年(285)朝鲜儒学家王仁携《论语》赴日讲学,至隋炀帝大业三年(609)日本派遣小野妹子入隋进贡,这三百多年间,是日本间接引进中国儒学时期,也

  • 标签: 朝鲜儒学 儒家思想 中日文化交流史 儒家学说 日本学者 封建统治
  • 简介:《管子》在科技史教学地位作用刘青泉世界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以撰写1400多万字《中国科学技术史》巨著享有盛名。李约瑟博士原来在英国剑桥大学从事生物化学研究,1937年(当时他37岁)开始学习中文,此后转行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他最初学习...

  • 标签: 《管子》 科技史料 管仲学派 科学思想 《中国科学技术史》 科学史
  • 简介:《管子》是我国齐文化一部重要著述。21世纪是追求“”之精神时代,重新审视《管子》乐论,从《地员》、《宙合》、《幼宫》三篇有关乐论论述,可以看到“”之精神存在。

  • 标签: 《管子》 “和” 乐论
  • 简介:印顺法师对现代汉语佛学研究有着重要深远影响,他在佛学研究方面所取得成就有目共睹,至今在汉语学界也是罕有匹敌。近代以来,佛教学界对他佛学观念思想都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也引发了一些争论,可谓法海微波。个人以为,对印顺佛教思想解读不仅要从佛教思想内部义理与行修等方面去作开展,更需要把他佛教学思想观念放置在近代佛教思想学术史,

  • 标签: 佛教思想 近代以来 印顺 经史 转型 知识
  • 简介:6月29—30日在吉林松原召开,由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办。来自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4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我们时代精神状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类社会发展”、“马克思哲学与哲学未来”,以及“马克思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诸多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 大学哲学 学术研讨会 马克思哲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吉林大学
  • 简介:我国环境危机正进一步加剧,资源严重短缺,因此,必须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道路.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面临主要环境资源问题,以及造成我国环境资源恶化原因,提出了促进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途径.

  • 标签: 环境 资源 可持续发展 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