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保持引流通畅、妥善固定管道。保持有效封闭引流技术(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是一种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新方法,可有效改善局部血流、减轻组织水肿、减少细菌数量、促进肉芽组织生长[1]。目前此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骨科领域治疗软组织缺损和感染性创面,而引流通畅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

  • 标签: 负压封闭 引流通畅 管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我院自2011年开始应用封闭引流技术以来收治了相关病例13例,通过对这13例患者应用VSD引流术后的疗效观察,护理人员的细致观察和全方位护理,保证有效的引流,可加快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护理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封闭引流在损伤或感染创面修复中应用疗效方法使用Vacuseal(真空密封)材料和生物透性薄膜对11例感染或损伤较严重、不能I期修复的创面利用持续封闭引流治疗。结果3例病人创面持续封闭引流2次后植皮愈合;1例病人创腔持续封闭引流1次直接缝合后愈合;3例病人创面持续封闭引流2次后改普通换药,创面愈合;4例病人创面持续封闭引流3-6次,创腔、创面变浅改普通换药后愈合。结论持续封闭引流不仅具有引流通畅、不易堵塞管腔的优点,而且还能及时清除引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和促进组织水肿消退,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

  • 标签: 负压引流 创面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电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用封闭引流技术治疗45例电烧伤清创后创面,培养创面肉芽组织,后期自体皮移植封闭创面。结果45例患者全部创面愈合出院,创面愈合时间最短17天,最长50天,平均29天,截肢5例。结论封闭引流技术能有效清除坏死组织,减轻创面感染,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电烧伤后组织渐进性坏死,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提高植皮成活率,对部分深度电烧伤可替代传统皮瓣移植,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电烧伤 VSD 自体皮移植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应用封闭引流术对Ⅳ期压疮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Ⅳ期压疮患者,共计40例,按住院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两组分别实施药物治疗及封闭引流术治疗方案的治疗有效率、创面恢复、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统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后,通过封闭引流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 ,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本次研究说明,封闭引流术治疗Ⅳ期压疮的疗效十分理想,对此可建议大力推广此项治疗方案。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 Ⅳ期压疮 应用效果 创面愈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封闭引流术(VSD)在Ⅳ°疮患者中的运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例Ⅳ°疮患者,创面行VSD覆盖联合皮瓣或者肌皮瓣转移治疗,总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与方法。结果10例疮患者创面经过VSD敷料覆盖7-10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联合皮瓣或者肌皮瓣转移,创面完全愈合。结论VSD引流技术能够充分引流创面坏死物质及渗液,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术后保持有效吸引、做好体位护理、预防和控制感染及健康教育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压疮 负压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外阴癌术后患者采用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术后伤口引流的护理相关问题,从而使外阴癌术后患者能得到满意的效果。方法对11例外阴癌术后患者采取封闭引流技术对术后伤口进行引流,从患者心理、引流的观察及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三方面对患者进行重点护理。结果11例在用电动吸引器持续引流的护理中取得满意效果,病人无一例发生感染,无皮下积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持续引流操作简单,压力设置能够控制,并且经济实惠,提高了护理效果和质量,值得推广。应用电动吸引器对外阴癌术后患者行持续性创面封闭引流是非常必要的措施。

  • 标签: 外阴癌 持续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蛇咬伤后急诊应用封闭引流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急诊治疗蛇咬伤39例,均行切开引流+封闭引流。结果39例患肢肿胀消退后伤口均二期缝合,未出现创面感染、皮肤坏死、骨筋膜间隔室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急诊应用封闭引流治疗蛇咬伤部位可有效减少毒素吸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蛇咬伤 封闭式负压引流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封闭引流与对冲引流治疗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骨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案选取封闭引流,而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选取对冲引流,探讨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好转,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髓炎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选取封闭引流,不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增加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骨髓炎 封闭式负压引流 对冲引流 临床效果
  • 简介:感染创面临床上普遍采用局部换药,其不足之处是伤口愈合慢,病程长,换药频繁易致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感染病灶局部创面处理的正确与否是阻止病变进一步发展或病情恶化的关键。国外研究资料表明,可以促进创面愈合[1]。我院采用封闭全创面持续引流治疗复杂感染创面.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封闭式负压 感染创面 引流治疗 护理观察 促进创面愈合 局部换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引流术护理对手外科患者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在我院骨科住院且应用了封闭引流术的手外伤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观察。结果10例患者中6例经一次封闭引流术后肉芽生长良好,二期转瓣植皮成功,4例经2~3次封闭引流术后二期植皮成功。结论封闭引流术的护理在手外伤皮肤缺损的治疗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 护理
  • 简介:摘要探讨游离植皮联合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AC)治疗深度烧伤植皮创面的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7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封闭引流技术)与对照组(骨科常规治疗),每组患者相同各37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伤口愈合时间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中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在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的同时降低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缓解了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科创伤感染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临床应用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外科护理中封闭引流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骨外科创伤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橡皮管引流,并遵医嘱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封闭引流技术康复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外科护理中应用封闭引流技术进行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骨外科 护理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引流技术在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本研究病例观察时间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集我院骨外科住院部各类患者共7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抽签方法分组,对照组(n=35),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术后采取常规橡皮管引流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术后采取封闭引流护理方法。以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率为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33/35),显著高于对照组,检验P值<0.05,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对比两组护理满意率,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14%(34/35),显著高于对照组,检验P值<0.05,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结论骨外科临床护理中应用封闭引流技术进行干预,能够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改善护理满意度,有进一步推广实践的价值。

  • 标签: 骨外科 封闭式负压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感染创面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骨科创面感染的患者12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封闭引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创口愈合时间也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骨科感染创面采用引流技术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缩短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 骨科感染创面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