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期强化护理在儿童先天心脏介入封堵术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对儿童手术状况造成的影响。方法:将 2017年 4月至 2019年 5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该时段内接受介入封堵术治疗的先天心脏患儿 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进行随机两组均分后,单组样本量设置为 34。对两组患儿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包含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围手术期强化护理(实验组)。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出院时间以及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 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儿的出院时间、手术时间等指标和实验组相比明显更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将围手术期强化护理应用于先天心脏的临床护理中,不仅可以促进患儿尽快的恢复,还能够配合手术的开展,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和儿童住院时间,能够有助于缩短患儿的心功能改善时间与治疗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围手术期强化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 临床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心脏治疗后并发症的治疗与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7月先天心脏患儿38例,将38例先天心脏患儿按照随机抽签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9例。对照组19例先天心脏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治疗,观察组19例先天心脏患儿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统计与分析,对照组19例先天心脏患儿中,导管异位4例(21.05%),血肿2例(10.53%),导管感染2例(10.53%),并发症出现率为42.11%;观察组19例先天心脏患儿中,导管异位1例(5.26%),血肿0例,导管感染1例(5.26%),并发症出现率为10.53%。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心脏患儿需要接受切实有效的优质护理干预,才能够从根本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率,保证患儿的身心健康。

  • 标签: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并发症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米力农治疗小儿先天心脏合并重症肺炎及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先天心脏合并重症肺炎及心力衰竭患儿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比组,各25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参比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地高辛;实验组则加用米力农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心率好转、呼吸平稳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治疗小儿先天心脏合并重症肺炎及心力衰竭的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米力农 先天性心脏病 重症肺炎 心力衰竭 地高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先天心脏介入手术治疗时,围手术期行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在我院采取40例小儿先天心脏患儿,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围手术期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股动脉静脉穿刺时间等手术信息,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疼痛状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股动脉静脉穿刺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相差较大,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护理后,观察组FLAC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1/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6/20),两者之间相差较大,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围手术期施予全面护理干预对于行介入手术治疗的先天心脏患儿临床意义重大,可明显缩短患儿治疗时间,减轻患儿疼痛状况,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手术治疗 围手术期 全面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先天心脏患儿应用早期呼吸机治疗时采用ICU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间收治的先天心脏患儿82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后者予以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对而言,观察组并发症率更低,护理满意率更高,组间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术后早期呼吸机治疗的先天心脏患儿而言,有效应用ICU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其效果相对较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 先天性心脏病 早期呼吸机 ICU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气道护理量化评估模式用于小儿先天心脏术后呼吸道管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小儿先天心脏术后患儿34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组患儿17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给予气道护理量化评估模式,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参照组的监护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实验组,参照组的并发症产生情况显著多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气道护理量化评估模式可有效改善小儿先天心脏患儿的症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护理成果,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气道护理量化评估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呼吸道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先天心脏术后早期呼吸机治疗中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小儿先天心脏术后开展疼痛护理的价值。方法:研究病例选择于2019.1~2022.3月在我院就诊的行手术治疗的先天心脏患儿40例,抽签方法对病例实施分组研究,20例开展传统护理方案的病例纳入对照组,20例开展疼痛护理方案的病例纳入实验组,对2种护理方案的开展效果实施对比和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开展疼痛护理后所得效果更佳,主要体现在:患儿FLACC评分降低明显,Ramsay评分提升明显,各项时间指标(滞留监护室、应用呼吸机、住院)均缩短明显,2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疼痛护理方案开展于先天心脏患儿术后可获得理想的效果,患儿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建议推广。

  • 标签: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 疼痛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先天心脏患者行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取我院进行介入治疗的先天心脏患者28例,观察病情和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成功率100%,术后未有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细心的准备和术后密切观察护理是手术顺利开展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先天心脏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进行介入封堵治疗的先天心脏患儿42例设为介入治疗组,同时设置健康对照组50例。健康对照组与介入治疗组术前、术后10d分别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结果介入治疗组患儿术前潮气呼吸肺功能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每分通气量(MV)无明显差异(P〉0.05),呼吸频率(RR)增快,潮气量(VT/kg)减小(P〈0.01);吸气时间(TI)及吸呼比(TI/TE)缩短(P〈0.01);达峰时间(TPEF)、达峰时间比(TPEF/TE)、达峰容积(VPEF)及达峰容积比(VPEF/VE)降低(P〈0.01);潮气呼吸呼气峰流速(PTEF)增快(P〈0.01),剩余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25%)减低(P〈0.01),而剩余7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75%)、剩余50%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50%)无显著性差异(P〉0.05)。介入治疗组患儿术后10d潮气呼吸肺功能与术前相比,RR下降,VT/Kg增加(P〈0.05),TI及TI/TE上升(P〈0.05或P〈0.01);TPEF、TPEF/FE、VPEF及VPEF/VE增大(P〈0.05或P〈0.01);PTEF减慢(P〈0.05),TEF25%增加(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仍有差异(P〈0.05或P〈0.01)。结论介入治疗能改善先心病患儿肺功能,但肺功能的完全恢复尚需要一定的时间。

  • 标签: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心脏病/畸形 心脏病/外科学 呼吸功能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先天心脏患儿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进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有效提高。方法将50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并对两组患儿治疗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满意程度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在治疗先天心脏患儿临床治疗中,患儿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体力活动,而且并没有气促、心悸等现象的出现,对活动量能够有适当的掌握。除此之外,还可以稳定情绪,能够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感染、心力衰竭和脑血栓等病症,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1。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患儿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先天心脏小儿采用改良口服水合氯醛方法行心脏彩超检查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专科收治的经心脏彩超检查确诊的先心病小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服水合氯醛方法进行镇静处理,观察组给予改良后口服水合氯醛方法进行镇静处理。通过Brussels镇静量表评估两组小儿的镇静效果,并记录两组小儿平均入睡时间及呕吐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改良口服水合氯醛方法镇静处理后,观察组小儿镇静效果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观察组小儿入睡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小儿呕吐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先天心脏小儿采用改良口服水合氯醛镇静方法,可以减少小儿的入睡时间及呕吐发生率,从而提高其心脏彩超检查镇静效果。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口服水合氯醛 镇静
  • 简介:摘要报告了45例5kg以下婴儿先天心脏术后的呼吸道管理体会。术后机械通气的管理;气管插管的护理;正确的气道温湿化及气管内吸痰,雾化吸入,预防肺不张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缩短住院天数。

  • 标签: 5kg以下婴儿 心脏病术后 呼吸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先天心脏术后转入普通病房再入CCU的病因。方法:对2016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32例先天心脏术后转入普通病房再入CCU(先天心脏术后转出监护室)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儿由于各种病情变化再次转入CCU,重点分析患儿病因。结果:病因繁多,具体包括:气胸以及皮下气肿2例,心包积液1例,肺内病变加重25例,家长拍背引流增多,血色素下降然后实施开胸止血1例,二次手术1例,开展了膈肌折叠术,术后心率慢1例,实施永久起搏器置入,拔除困难1例,实施了CVC取出术,其中转入CCU行气管插管术20例患儿。结论:先天心脏术后转入普通病房再入CCU的病因主要是术后残余血流动力学异常,较为复杂,临床应对术中患儿解剖畸形进行彻底纠正并做好相关措施,促使患儿随访机制完善、并发症减少、再入CCU几率下降。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术后转入普通病房 再入CCU 病因
  • 简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心脏常并发反复肺部感染或不同程度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而影响预后,治疗甚为困难,不少患儿在早期发生夭折.我们自1995年以来对1岁以内的64例患儿应用开博通(巯甲丙脯酸)长期口服,对心衰的控制和预防反复肺部感染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开博通 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疗效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儿童先天心脏合并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在威海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先天心脏合并心肌致密化不全患儿55例,所有患儿均行介入治疗,并随访半年以上。记录并比较患儿术中并发症与随访半年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记录患儿术前及术后1、3、6个月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Z值(LVEDD-Z值)及同一心肌节段疏松部(N)/致密部(S)比值。结果55例患儿术中心导管检查示均为左向右分流,均成功介入封堵,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半年时仅1例患儿发生心律失常。术后1、3、6个月,患儿LVEDD-Z值及N/S比值均低于术前(P均<0.05),但术后LVEF与术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儿童先天心脏合并心肌致密化不全可取得不错的效果,对减少心脏负荷及左向右分流有不错的价值,且安全性高。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儿童 心肌致密化不全 介入治疗 效果 心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联合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在小儿先天心脏术后的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胸外科接受ECMO支持、同时因急性肾功能损伤行RRT的42例先天心脏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3.8(0.03~135)月龄;体重4.57(2.2~54.0)kg。根据RRT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组(20例)和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组(22例),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肾功能指标、并发症及治疗结局。结果42例患儿ECMO治疗时间为(132.0±49.2)h。RRT治疗开始48 h后,CRRT组尿酸及肌酐值较开始治疗时进行性下降(-147.68±363.03)μmol/L和(-9.55±21.42)μmol/L,而PD组尿酸及肌酐值进一步升高(59.30±211.00)μmol/L和(15.60±26.05)μmol/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2和<0.001)。治疗48 h时CRRT组尿素水平较开始治疗时增加(0.41±4.37)mmol/L,较PD组(3.95±3.41)mmol/L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ECMO管理期间PD组和CRRT组患儿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65%(13/20)和95%(21/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最终,PD组有10例(50.0%)成功撤离ECMO,7例(35%)存活出院;CRRT组有15例(68.2%)成功撤离ECMO,10例(45.5%)存活出院。结论ECMO联合使用PD或CRRT治疗AKI和液体超负荷均安全有效。CRRT较PD改善肾功能指标更快,但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

  • 标签: 肾替代疗法 体外膜氧合 腹膜透析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心脏术后合并肢体动脉栓塞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5例先天心脏术后合并肢体动脉栓塞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中,男4例,女1例;早产儿2例,低出生体重儿2例;中位出生体重为2.52 kg,出生体重范围为1.8~3.8 kg;中位手术年龄为102 d,手术年龄范围为11 d至1岁10 d;紫绀型先天心脏4例,非紫绀型先天心脏1例。手术前,4例紫绀型先天心脏患儿的血红蛋白均处于正常高限或高于正常值,中位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为12 s,中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为31.1 s,中位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为2.21 g/L,中位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PLT)水平为319×109/L,中位D -二聚体水平为0.38 mg/L。5例患儿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畸形矫治术,手术均取右心房切口,术中常规行动脉穿刺置管,结束后充分排气,中位体外循环时间为154 min,时间范围为134~393 min。结果术后5例患儿均存在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患儿符合2017年中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标准。所有患儿在术后出现肢体动脉栓塞,初期经血管超声检查均提示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流信号减少,除1例因严重低心排而死亡的患儿外,余4例患儿均在确诊肢体动脉栓塞后接受抗凝治疗,予静脉输注前列腺素E改善微循环、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降低血液黏滞度,从出现肢体动脉栓塞的症状至接受抗凝治疗的中位时间为16.5 h,范围为1~52 h,抗凝治疗后2例患儿的D-二聚体水平进行性下降,临床症状好转。最终2例治愈,1例肢端坏疽截肢,1例肢端坏疽放弃治疗后死亡,1例死亡。结论对先天心脏术后患儿,应密切关注其凝血功能,早期识别并尽早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持续的肢体缺血往往提示预后不良。

  • 标签: 心脏缺损,先天性 动脉栓塞 抗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