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本研究,总结小儿先天心脏术后应用疼痛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南京市儿童医院心胸外科2020年6月至2021年11月先天心脏术后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48例先天心脏患儿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另外48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在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应用疼痛护理模式,收集两组患儿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经护理干预措施后的疼痛评分加以比较可知,观察组患儿的分值远远低于对照组患儿,提示经过疼痛护理干预后患儿的疼痛减轻程度大于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以及印象评分均低于观察组的患儿家长,二者间的差异呈显著性。结论在先天心脏患儿术后的护理工作中采取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患儿的疼痛症状明显减轻。

  • 标签: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术后 疼痛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先天肺静脉狭窄(congenital pulmonary vein stenosis,CPVS)合并其他先天心脏(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到2019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和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手术治疗的合并其他CHD的58例CPVS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34例;年龄1~180个月,平均9.3个月;体重3~48 kg,平均6.5 kg。伴发简单CHD 43例,复杂CHD 15例。单支肺静脉狭窄(pulmonary vein stenosis,PVS) 27例;大于等于两支PVS 31例;两侧PVS 13例。PVS处理方式为内膜切开切除(26例),扩大补片(23例),Sutureless技术(6例)和钝性扩张(3例)。剔除行钝性扩张1例,将术后随访的其余53例患儿按手术技术不同分为内膜切开切除组(26例)、狭窄补片扩大组(21例)及Sutureless技术组(6例)。应用卡方检验分析比较各组病死率和再狭窄率。剔除随访中合并复杂CHD的13例患儿后,再次分析比较三组患儿上述指标。结果58例患儿术前PVS严重性评分为(4.5±2.7)分,范围在2~11.5分。早期(术后30 d内)因肺部感染死亡2例(3.4%)。存活患儿除失访2例外,获随访(49.8±40.0)个月,范围在2~145个月。在此期间,有17例患儿出现再狭窄,其中11例死亡,无再手术病例。内膜切开切除组病死率为19.2%(5/26),再狭窄率为26.9%(7/26);狭窄补片扩大组病死率为23.8%(5/21),再狭窄率为38.1%(8/21);Sutureless技术组病死率为16.7%(1/6),再狭窄率为16.7%(1/6),各组随访病死率和再狭窄率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22和0.97)。剔除随访中合并复杂CHD 13例患儿后,内膜切开切除组(19例)病死率为5.3%(1/19),再狭窄率为15.8%(3/19);狭窄补片扩大组(16例)病死率为25.0%(4/16),再狭窄率为37.5%(6/16);Sutureless技术组(6例)病死率为16.7%(1/6),再狭窄率为16.7%(1/6),三组随访病死率和再狭窄率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33和0.17)。结论Sutureless技术用于治疗PVS合并其他CHD并没有优于常规技术。

  • 标签: 儿童 肺静脉狭窄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先天心脏患儿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全年100 例小儿先天心脏患 者 ,将患者分为诊断组和对照组 , 每组 5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超声治疗作为疾病的诊断。诊断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手术方法治疗该疾病的确诊。观察比较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诊疗准确率。结果:本组100例先天心脏住院患儿经过选择性心血管造影治疗后确诊的患者为室间隔缺损40人房间隔缺损14人;动脉导管不封闭10人法洛四联症14人肺动脉瓣狭窄5人发生三尖瓣减少6人:三尖瓣闭锁3人:心内膜垫严重缺损8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总数共检测97人,诊断的准确率97%,未发现的检测中有病患3人。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诊断小儿先天心脏,是目前较为安全并且有效的一种观察治疗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上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先天心脏(CHD)的价值。方法 在本院2018年1月-2021年9月期间筛选出20例先天心脏患儿,均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手术诊断,其手术诊断为“金标准”,分析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效果。结果 诊断准确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手术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分型对比,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手术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先天心脏的准确率比较高,且能进行准确分型,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研究微创心脏手术治疗先天心脏临床观察。方法:取我院2018年3月-2020年6月收治的先天心脏患者80例,根据数字表法将这80例患者分别分为每组4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微创心脏手术治疗,对照组则行常规开胸手术治疗。在进行治疗干预后,再对比分析这两组先天心脏患者的治疗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都要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表明微创心脏手术能够有效帮助先天心脏患者快速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微创心脏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于研究小儿先天心脏的有效诊断方法,并对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此疾病的效果进行详细分析。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50例患者,均为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我院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小儿先天心脏患者为A组,再选取同期50名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先天心脏小儿为B组,对两组小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A组小儿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均高于B组,每搏输出量、左心射血分数低于B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作用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在对儿童先天心脏患儿实施介入治疗及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儿科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接收的100例儿童先天心脏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而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又给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然后其治疗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穿刺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术后36h内疼痛评分、X线曝光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儿童先天心脏进行介入治疗时,为其提供系统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既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还可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强化护理干预改善先天心脏患儿的效果。方法:将本院中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间出生的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抽选出100例先天心脏新生儿当作实验对象,采用掷币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中各有50例先天心脏新生儿。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新生儿心脏护理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心脏患儿治疗期间应用护理干预能明显提升心脏治疗依从性,并且同时提升患儿生活品质,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病 护理干预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小儿先天心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80例先天心脏患儿,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各项指标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先天心脏介入治疗中,实行舒适护理可以避免术后并发症,从而提高患儿康复速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先天心脏(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一组复杂的心脏解剖学畸形,为常见的出生缺陷,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约为9‰,并且仍呈现上升趋势。先天心脏病因目前尚未明确,多方研究表明,先天心脏的发生可能是单纯基因因素、环境因素或基因-环境相互作用导致的结果。其中,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很大程度是通过表观遗传调控方式,以DNA甲基化、组蛋白及RNA修饰等方式影响心肌的发育与分化,诱发先天心脏的发生。该文通过综述先天心脏表观遗传学研究,探讨目前先天心脏病因学研究的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基因-环境相互作用 表观遗传学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可应用于基层医院的先天心脏筛查手段。方法:选择某医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妇产科接待的产妇,一般在孕期20-24周时按规定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在分娩之后按要求进行体格检查、心脏检查,配合筛查CHD阳性病例。最后对比不同方法得到的CHD诊断结果的可靠性。结果:本次研究中共纳入新生儿650例,其中确诊为CHD,并完成半年随访的有7例,在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方面,胎儿心脏彩超筛查方式分别为85.9%、99.8%、85.9%、99.8%,单纯脉搏血氧仪筛查方式分别为7.0%、99.9%、71.4%、98.9%,脉搏血氧仪结合心脏杂音筛查方式分别为78.9%、99.8%、78.8%、99.8%。结论:应用SPO2筛查和心脏杂音联合诊断方式,能够提升对于CHD的筛查准确率。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筛查 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运用于小儿先天心脏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治疗的40例先天心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2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选择针对性健康教育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评分结果,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内容评分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健康教育 小而先天性心脏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对小儿先天心脏术后的干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21年1月~12月;对象:本院收治的7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心脏患儿;方法:以随机分组法将70例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常规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研究组患儿,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的不良情绪差异不大(P>0.05),两组护理后不良情绪评分均下降,研究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为先天心脏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利于患儿减轻患儿负面情绪,使患儿保持健康积极的良好心态,对心脏治疗有较大益处,值得借鉴。

  • 标签: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常规护理 心理护理 术后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先天心脏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有效护理措施与价值。方法:2019年8月-2021年7月本科接诊先天心脏患儿70名,都接受手术治疗。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预防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肺部并发症等指标。结果:针对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5.71%,比对照组22.86%低,P<0.05。结论:于小儿先天心脏围手术期中用预见性护理,利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 标签: 肺部并发症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护理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家庭保健在小儿先天心脏的效果。方法 研究以随机抽样法将58例小儿先天心脏患者分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加用家庭保健)各29例,时间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对比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中实验组较低,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赫(P<0.05)。结论 家庭保健在小儿先天心脏起到重要作用,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了家属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 标签: 家庭保健 先天性心脏病 并发症 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