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50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妊娠发生率显著增加。妊娠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风险高于单妊娠。通过饮食干预控制孕期增重是GDM管理的首选方式。但对于妊娠合并GDM,最佳孕期增重范围尚无大样本证据支持。2022年10月,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MFM刊出一项基于美国人群的回顾性研究,探讨了妊娠GDM孕妇最佳孕期增重范围[1],现简要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绒毛膜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twin reversed arterial perfusion sequence,TRAPS)的产前遗传学特征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07年7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前超声诊断TRAPS的所有病例共99例。分析TRAPS之无心、泵血的产前遗传学特征;89例接受随访的病例根据是否行宫内干预(射频消融减),分为宫内干预组(44例)和期待组(45例),比较组间妊娠结局的差异。期待组排除8例超声资料不全病例后,根据泵血是否存活分为泵血存活组(28例)和泵血死亡组(9例),其中泵血存活组根据无心血流是否自发停止分为无心血流自发停止组(16例)和无心与泵血共存组(12例)。比较各组间超声指标与妊娠结局的关系。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期待组产前无心与泵血估重比(acardiac to pump twin weight ratio,A/P Wt)与泵血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1)99例TRAPS中位诊断孕周为16.4周(13.3~21.3周),32%(32/99)在早孕期诊断,最常见的绒毛膜性为单绒毛膜羊膜囊(72/99,73%)。泵血活产率为71%(63/89)。(2)19例无心和82例泵血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或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无心遗传学异常检出率高于泵血[4/19与5%(4/82),Fisher精确概率法,P=0.039]。泵血染色体微阵列分析较染色体核型分析额外异常检出率为6%(3/54)。(3)期待组中,产前A/P Wt预测泵血死亡及无心血流自发停止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3和0.807,产前A/P Wt预测泵血死亡的界值为0.24(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96.4%);产前A/P Wt预测无心血流自发停止的界值为0.11(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81.3%)。心功能异常泵血宫内干预后存活率高于期待治疗组[72%(18/25)与3/11,Fisher精确概率法,P=0.025]。结论TRAPS可在早孕期确诊,最常见的绒毛膜性为单绒毛膜羊膜囊。无心遗传学异常检出率高于泵血。产前A/P Wt>0.24可预测泵血死亡。产前A/P Wt≤0.11无心血流自发停止的可能性大。射频消融减是改善心功能异常泵血预后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 双胎疾病 产前诊断 微阵列分析 核型分析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产胎儿出生体重不一致的发生情况及其与不良出生结局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出生的4 011对活产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中以出生体重分为出生体重大者和出生体重小者,按出生体重差异[∆BW,∆BW=(大出生体重-小出生体重)/大出生体重×100%]水平分为≤15%组、>15%~20%组、>20%~25%组和>25%组,比较各组母亲妊娠期及分娩情况和新生儿出生结局差异并分析∆BW与不良出生结局的关联性。结果4 011对活产儿中男4 315名(53.8%),∆BW为9(4,16)%,出生龄为(35.3±2.7)周,其中∆BW≤15%组2 908对(72.5%)、>15%~20%组481对(12.0%)、>20%~25%组281对(7.0%),>25%组341对(8.5%)。以∆BW 20%为诊断界值时,出生体重不一致的发生率为15.5%(622/4 011)。∆BW≤15%组自然出生比例较∆BW>15%~20%组高[10.5%(288/2 740)比6.3%(29/463),P<0.008 3];∆BW>25%组新生儿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病率最高[25.5%(87/341)比16.7%(47/281)比17.3%(83/480)比13.8%(400/2 899),均P<0.008 3]。∆BW>25%组出生龄更低,早产率更高(均P<0.05)。4组中出生体重小者的极低出生体重(ELBW)或超低出生体重、小于龄和转入新生儿科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逐步回归校正了母亲年龄、出生年份、出生方式、性别同异性、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出生龄等因素后,较高的∆BW与出生体重小者ELBW、小于龄和转入新生儿科的高风险均有关(均P<0.05),线性趋势检验显示呈低至中度正相关关系(r=0.22、0.53、0.21,均P<0.001)。ROC曲线显示∆BW临界值12%~17%能较好地预测上述出生结局风险,具有较好的灵敏度(0.53~0.78)和特异度(0.72~0.79)。结论出生体重不一致影响着部分活产胎儿。其对出生体重小者的出生结局造成不良影响,包括ELBW、小于龄、转入新生儿科诊治等,且随着不一致程度增加呈线性相关趋势。

  • 标签: 双胎疾病 出生体重不一致 发生情况 出生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妊娠合并肌壁间子宫肌瘤孕妇剖宫产术时行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方法收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前检查并于2013年6月至2021年12月剖宫产术分娩的145例妊娠合并肌壁间肌瘤孕妇的临床资料,比较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剔除组,49例)与单纯剖宫产术未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未剔除组,96例)孕妇的一般特征、子宫肌瘤特征及母儿结局。结果与未剔除组相比,剔除组孕妇的手术时间显著延长[50.0 min(37.5~57.5 min)与40.0 min(35.0~50.0 min),P=0.007]、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延长[4.0 d(3.0~4.0 d)与3.0 d(3.0~4.0 d),P=0.047];其他母儿结局,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产后出血、输血、B-Lynch缝合、子宫动脉结扎、术后发热的发生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分别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对于最大径<5 cm的肌壁间肌瘤,母儿结局在剔除组与未剔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均>0.05)。对于最大径≥5 cm的肌壁间肌瘤,剔除组较未剔除组的手术时间显著延长[分别为55.0 min(40.0~60.0 min)与42.5 min(40.0~50.0 min),P=0.019]、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延长[分别为4.0 d(4.0~5.0 d)与4.0 d(3.0~4.0 d),P=0.048],而两组间其他母儿结局分别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肌壁间子宫肌瘤孕妇,由经验丰富的妇产科医师在剖宫产术时剔除肌壁间肌瘤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妊娠,双胎 剖宫产术 平滑肌瘤 子宫肿瘤 妊娠并发症,肿瘤 子宫肌瘤切除术
  • 简介:<正>本文于2013年3月发表在《PrenatalDiagnosis》杂志上。本文主要目的是研究输血综合征患者在胎儿镜下激光凝固胎盘吻合血管术后绒毛膜羊膜分离(chorioamnioticmembraneseparation,CMS)的发生率,以及CMS和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prematureruptureofmembranes,pPROM)的关系。此外,还探讨了导致CMS发生的高危因素。作者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3月至2009年12月间

  • 标签: 双胎输血综合征 吻合血管 膜分离 激光凝固 胎儿镜 绒毛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孕期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 PI)预测妊娠子痫前期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4年4月至2016年10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行早孕期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孕11+0~13周+6的妊娠孕妇。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其侧子宫动脉PI,随访妊娠结局和子痫前期的发生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早发型子痫前期(<34孕周)、晚发型子痫前期(≥34孕周)、妊娠期高血压与正常组,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及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4组间PI中位数倍数及其异常(≥P90)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评估子宫动脉PI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入组1 223例孕妇,剔除185例不符合分析标准者后,共1 038例妊娠孕妇纳入分析,包括单绒毛膜羊膜囊231例和绒毛膜羊膜囊807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晚发型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3.47%(36/1 038)、7.03%(73/1 038)和2.79%(29/1 038)。早发型子痫前期、晚发型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和正常组孕妇早孕期子宫动脉PI中位数倍数[M(P25~P75)分别为1.06(0.80~1.32)、1.05(0.75~1.30)、0.99(0.73~1.23)和1.03(0.80~1.27),χ2=0.396,P=0.941]及其异常率[8.33%(3/36)、6.85%(5/73)、13.79%(4/29)和10.11%(91/900),Fisher精确概率法,P=0.70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单绒毛膜羊膜囊和绒毛膜羊膜囊中正常组的PI中位数倍数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1.04(0.81~1.29)与1.03(0.79~1.27),χ2=0.095,P=0.758]。早孕期子宫动脉PI对于妊娠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较有限,预测早发型和晚发型子痫前期及妊娠期高血压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14(95%CI:0.413~0.615)、0.499(95%CI:0.428~0.570)和0.530(95%CI:0.418~0.643)。结论早孕期子宫动脉PI预测妊娠早发型、晚发型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的价值较有限。

  • 标签: 子痫前期 妊娠,双胎 妊娠初期 子宫动脉 搏动血流 预测 队列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大剂量联苯酯(DDB)对血清甲蛋白(AFP)水平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26例血清AFP水平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DDB治疗,剂量为67.5mg/d(22.5mgtid)~135mg/d(45mgtid),连续治疗。治疗期间每隔4周检测AFP、肝肾功能。结果治疗后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O.01);治疗后AF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52.3±92.6ug/L对280.O±315.2tug/L,卢3.5338,P〈0.001);治疗后血清ALT、AS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0.001)。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DDB对血清AFP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除了保肝降酶作用外,它还可降低血清AFP水平。

  • 标签: 乙型肝炎 甲胎蛋白 联苯双酯 治疗
  • 作者: 刘柳 赵雪莲 王海涛 李高峰 李正勇 潘博 杨磊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整形外科,石家庄 050051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整形外科,石家庄 050000 ,山东大学威海市立医院整形外科 264200 ,湖南省人民医院整形激光美容科,长沙 410005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整形外科,成都 61004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七科 100144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耳畸形患者伴发其他畸形的特点,并探讨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东大学威海市立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6家三甲医院收治的小耳畸形患者资料,通过体格检查、心电图、胸部CT和腹部超声检查进行诊断,记录并统计耳部畸形及伴发其他系统畸形的情况。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录入数据并处理,Pearson χ2检验分析小耳畸形与伴发畸形间的关系,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小耳畸形患者746例,男性513例,女性233例,年龄5~27岁。单侧小耳678例,侧小耳68例;Ⅰ度128例,Ⅱ度564例,Ⅲ度54例。336例(45%)患者伴发其他畸形,其中伴发耳面颈畸形321例,肌肉骨骼系统畸形261例,心血管系统畸形76例,泌尿生殖系统畸形30例,眼畸形30例,呼吸系统畸形27例,中枢神经系统畸形7例,消化系统畸形5例,膈疝1例。男性和女性小耳畸形伴发其他畸形的构成比分别为47.0%(241/513)和40.8%(95/23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93,P=0.114);单侧和侧小耳畸形伴发其他畸形构成比分别为45.7%(310/678)和38.2%(26/6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0,P=0.237);Ⅰ、Ⅱ、Ⅲ度伴发畸形的构成比分别为39.8%(51/128)、42.6%(240/564)和83.3%(45/54),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794,P<0.001)。结论小耳畸形具有显著的临床异质性,伴发畸形比例较高,耳廓发育程度越差的患者伴发畸形的几率越大;需要进行系统检查和辅助检查,有助于临床诊疗和致病原因分析。

  • 标签: 先天性小耳畸形 伴发畸形 多中心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温度下阻断羊肺动脉对羊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探讨低温对大脑的保护作用。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将18只孕羊(孕120~140 d),南方山羊种,由广州市白云区隆归兴科动物养殖场提供,采用完全随机分组分为常温组(n=6)、低温组(n=6)和对照组(n=6)。分别在不同时间点采集羊的上腔静脉血,检测白细胞介素(IL)-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B蛋白。取左侧顶叶脑组织,做大体病理和电镜检测。取羊大脑,计算组织含水率用以表示不同实验组大脑水肿的程度。结果实验过程中3组羊NSE随时间明显上升(F=14.531,P<0.0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91,P<0.05);S100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87,P<0.05)。3组羊血中IL-1β低温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4.017,P>0.05)。羊血中SO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69,P>0.05)。3组大脑含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10,P<0.01)。大体病理在低温组和常温组动物脑组织都是轻微损害,低温组脑组织的损害更轻。结论羊阻断肺动脉模型对羊的大脑有较明显的影响,宫内羊水转流降温到亚低温可减轻羊心脏操作对大脑的损害。

  • 标签: 胎羊 体外循环 肺动脉 中枢神经系统
  • 简介:摘要母输血综合征是妊娠期胎儿血液或部分成分通过破损的胎盘绒毛间隙进入母体血循环系统,最终导致胎儿不同程度失血及母体类似溶血的一组症候群,是一种少见的产科疾病。由于发病隐蔽,产前诊断比较困难,容易漏诊,诊断时胎儿往往已严重贫血,甚至死宫内。分娩过程中电子心监护(electronicfetalmonitoring,EFM)的心率图形是胎儿心脏和中山神经系统对血容量变化、酸中毒和低氧血症反应的间接标志,本文从我院2018收治的一例严重母输血综合征产时监进行综合分析,探讨母输血综合征伴不典型心监护的图形判读与处理,旨在总结经验以降低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标签: 胎母输血综合征 胎监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生育二对首子女的心理影响,为有效纠正和减轻二子女的不良的心理及行为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随机发放的大孩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200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首子女愿意父母生育二的占57.0%,不愿意的占15.0%,还在考虑的占17.5%,不知道的占10.5%。女孩喜欢父母生育女孩占52.4%,生育男孩占38.1%;男孩喜欢父母生育女孩占52.6%,生育男孩占36.8%。父母生育二后首子女感觉幸福的占29.0%,感觉生活质量不高的占10.0%,感觉没有不同的占6.5%,不知道的占29.0%,感觉负担更重的占25.5%。结论很多独生子女排斥父母要二是不争的事实。

  • 标签: 首胎 二胎 心理影响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产时电子心监护结合产前无应激(NST)心监护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本院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此期间接受诊断的足月妊娠产妇共300例。均行产时电子心监护和产前NST心监护。结果 产时电子心监护胎儿窘迫的特异度为39.00% (39/100),敏感度为92.50 %(185/200);产前NST心监护胎儿窘迫的特异度为53.70 % (58/108),敏感度为84.38 % (162/192);两者联合监护的特异度为61.62% (61/99),敏感度为95.52%(192/201),相较于产时电子与产前NST单一心监护,两者联合监护的特异度与敏感度更高(P

  • 标签: 产时电子胎心监护 产妇 产前无应激胎心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二优生优育健康教育对二计划生育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2015年1月~2015年10月孕育二的6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孕妇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未开展社区二优生优育健康教育)及研究组(社区二优生优育健康教育)各30例,比较两组先天缺陷患儿降生率、出生缺陷知识知晓率。结果研究组先天缺陷患儿降生率3.3%、出生缺陷知识知晓率100%,而同期对照组先天缺陷患儿降生率13.3%、出生缺陷知识知晓率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二优生优育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二计划生育影响效果,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值得在基层社区推广使用。

  • 标签: 摄取 二胎 优生优育 健康教育 计划生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卫星棒技术对休门氏病后凸畸形后路截骨矫形内固定治疗后维持矫正效果和促进椎体重塑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矫正手术治疗且随访至少2年的休门氏病后凸畸形患者26例,男21例、女5例,年龄(14.5±0.9)岁(范围13~16岁)。Risser征1级5例、2级10例、3级11例。采用棒固定(棒固定组)13例、棒+卫星棒固定(卫星棒固定组)13例。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的椎体前缘高度(anterior vertebral body height,AVBH)、椎体后缘高度(posterior vertebral body height,PVBH)、整体后凸Cobb角(global kyphosis,GK)、椎间盘楔变角(disc wedging angle,DWA)、椎体楔变角(vertebral wedging angle,VWA)和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2简明问卷评分(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 questionnaires-22,SRS-22)。结果卫星棒固定组和棒固定组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3.1±1.0)年和(2.9±1.1)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P=0.837)。术后卫星棒固定组和棒固定组矫正率分别为51.1%±5.1%、46.7%±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4,P=0.099)。随访期间卫星棒固定组患者矫正丢失0.6°±0.3°,低于棒固定组的1.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2,P<0.001)。与术后即刻相比,末次随访时卫星棒固定组和棒固定组发生楔形变椎体的AVBH/PVBH比值均增加(P<0.05);卫星棒固定组楔形变最严重椎体的AVBH/PVBH比值增长率为32.6%±8.5%,高于棒固定组的22.5%±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P=0.030)。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SRS-22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休门氏病患者矫形术后楔形变椎体的前缘高度明显增加;相比于传统棒技术,应用卫星棒技术可获得更明显的椎体重塑和更少的矫正丢失。

  • 标签: Scheuermann病 脊柱后凸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后路矫形术中,采取单侧或枚经第2骶椎骶髂螺钉(second sacral alar-iliac,S2AI)固定技术的适应证,并且探究此技术的可行性并评估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11例应用S2AI固定技术进行后路脊柱矫形融合术的患者的病例资料,男5例,女6例;年龄(28.8±16.8)岁(范围12~60岁)。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拍摄全脊柱正位、侧位X线片以及全脊柱CT,根据Gertzbein & Robbins评分法评价螺钉置入的精确性,测量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的侧凸Cobb角,冠状面平衡(coronal balance,CB),脊柱骨盆倾斜角(spinal pelvic obliquity,SPO),局部后凸角(regional kyphosis,RK),探究描述患者采取S2AI固定技术的原因,并且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差异及疗效评价差异。结果11例中9例患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伴骨盆倾斜,另外2例为既往脊柱术后医源性后凸畸形患者。11例患者术后随访(11.6±8.5)个月(范围6~30个月)。7例患者单侧置入S2AI螺钉,4例侧置入S2AI螺钉,3例患者联合置入髂骨螺钉(iliac screw,IS)或髂骶螺钉(iliac sacral screw,ISS)。共置入35枚螺钉,术后CT示30枚为A级,5枚为B级,螺钉位置均良好,术前侧凸Cobb角87.2°(5.3°,150.5°),CB为13.6 mm(2.2 mm,91.7 mm),SPO为30.7°(0.6°,57.5°),RK为27.6°(14.2°,128.3°);术后即刻侧凸Cobb角25.4°(4.9°,84.1°),CB为8.2 mm(3.1 mm,63.2 mm),SPO为12.1°(0.9°,27.0°),RK为8.4°(4.1°,57.8°)。术后矢状面和冠状面的失衡均得到改善;末次随访矢状面以及冠状面的形态有较好的维持。11例术中均无SEP以及MEP信号改变或者丢失,随访中1例患者出现伤口深部感染,伤口愈合不良。余患者术后以及随访过程中无明显断棒断钉,螺钉松动等。结论需行骨盆固定的患者若存在以下三种情况:①胸腰椎大段椎体无法置钉,但需保持植入物密度;②行序贯矫形的手术策略时单枚S2AI螺钉的置入无法有效的分散腰骶部的应力;③行复杂腰骶部畸形翻修手术时需要获取牢固内固定时,运用同侧枚S2AI固定技术是一种好的选择,可提供坚强固定,有效地矫正畸形,并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标签: 脊柱侧凸 脊柱后凸 脊柱融合术 骨螺丝 矫形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本例患者为老年女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合并肺栓塞,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经左锁骨下静脉途径导丝不能进入上腔静脉,造影显示无名静脉闭塞,永存左上腔静脉、奇静脉畸形。血管走行:左锁骨下静脉—永存左上腔静脉—左奇静脉—奇静脉环—右奇静脉—右上腔静脉。改右锁骨下静脉途径植入心室主动导线,植入永久起搏器。

  • 标签: 起搏器,人工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双奇静脉
  • 简介:患儿,女,10岁,平日无明显不适,因感冒在外院查体偶然发现心前区杂音来我院就诊.查体:发育良好,无紫绀,心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连续金属样杂音.X线检查:心脏略向左扩大.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轻度增大.大动脉短轴切面彩色多普勒显示肺动脉内可见源自降主动脉的期花色左向右分流信号;连续多普勒显示为阶梯状期连续频谱,收缩期最大分流速度497cm/s.左心室短轴二尖瓣口水平切面,舒张期二尖瓣开放呈现两个分离的椭圆形孔口,左右排列,呈"∞"形,右侧瓣口稍大,左侧瓣口稍小.心尖四腔切面(图4、动态图1),舒张期于二尖瓣位置可探及两个分别开放的房室瓣口,开放幅度尚可;彩色多普勒显示(动态图2)于舒张期可见两束红色血流自二尖瓣两个孔口进入左心室,收缩期于左心房可探及来自两个孔口的微量反流信号.脉冲多普勒显示舒张期左右两个二尖瓣孔口的血流速度分别为124cm/s及100cm/s.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1)动脉导管未闭;(2)二尖瓣畸形-孔二尖瓣.

  • 标签: 双孔二尖瓣畸形 动脉导管未闭合 超声心动图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 彩色多普勒 左心室短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