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50例,选择聚合酶链反应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标本中的血清免疫学标志物、乙肝病毒基因组和乙肝病毒前S1抗原,分析测定结果。结果检查结果显示,乙肝病毒血清免疫学标志物检测获得感染模式共有8种,乙肝病毒基因组阳性率和乙肝病毒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78.0%、72.0%。结论和乙肝病毒血清免疫学标志物相比较,乙肝病毒前S1抗原、乙肝病毒基因组的敏感性更高,是诊断乙型肝炎的有效指标。

  • 标签: 乙型肝炎 病毒标志物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本文病例筛选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乙型肝炎患者,将所纳入的患者以分组方式进行护理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共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延续性护理干预,详细对比最终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同对照组对比发现,观察组获得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患者焦虑情绪得到及时改善,认知度和用药依从性均显著提升,患者最终对护理满意度评分也较高,两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乙型肝炎 延续性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天晴甘美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6月~2011年5月本院收治的9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天晴甘美治疗作为治疗组,并与既往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美能)治疗的1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未发现严重毒副作用。结论天晴甘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且无毒副作用,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天晴甘美 慢性乙型肝炎 甘草酸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全部病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苦参素胶囊,每次0.2g,一日3次;对照组使用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每次150mg,一日3次。两组基本保肝治疗相同。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ALT复常率90.0%,AST复常率88.0%,SB复常率94.0%;HBeAg,HBV-DNA阴转率各为48%,40%。而对照组分别为64.0%,62.0%,74%;14%,10%,P<0.05~0.01。结论苦参素胶囊在转氨酸和血清总胆红素复常方面有显著疗效,并能抑制HBV复制。苦参素胶囊是治疗慢性乙肝较理想的药物。

  • 标签: 苦参素胶囊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肝肉瘤样癌是一种少见类型的肝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特点。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临床工作中可能容易误诊,因此应当予以高度重视。本文报道了我院诊治的1例乙肝合并肝肉瘤样癌患者,叙述诊治过程,同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 标签: 肝脏 肉瘤样癌 乙型肝炎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生化检验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择取70例资料完备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时间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择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70名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予以常规生化检验,并就其白蛋白、总胆红素、丙氨酸转移酶、白蛋白/球蛋白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受检者在白蛋白、总胆红素、丙氨酸转移酶、白蛋白/球蛋白等指标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以常规生化检验,能够通过各项指标来确定患者的肝功能,诊断准确率较高,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常规生化检验 慢性乙型肝炎 诊断 准确率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病毒是在全球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病因。血清乙肝表面抗原水平检测是非侵入性的血清诊断参数,临床上可以监测HBV感染及相关疾病的进程,提高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疗程优化和管理。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表面抗原 核苷(酸)类似物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可以导致严重的肝脏疾病,是肝纤维化、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尽管已经拥有有效的疫苗,但三联乙肝疫苗的全球覆盖率为84%,未达100%,现有感染人数与新增人数仍然很多。目前主要的抗HBV药物为核苷/核苷酸类似物(nucleotide analogues,NAs)以及干扰素(interferon,IFN)。但二者对病毒持续存在的根本因素——共价、闭合、环状DNA分子(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DNA)无效,故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并不能彻底治愈HBV感染。HBV的新型治疗方法可以通过靶向cccDNA而使其失效,为治愈慢性HBV感染带来了希望。文章对当前新型治疗方法中研究较多的RNA干扰、基因编辑和表观遗传修饰方法在治疗HBV感染中的作用和新发展进行概述。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环状DNA分子 RNA干扰 基因编辑 表观遗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忧虑是个体在对一个模糊的、非特异性的危险做出反应时所经受的一种担心、思虑的情绪反应。通常,乙肝患者会有不同的情绪变化,包括恐惧、抑郁、悲观、急躁及放任,甚至可能涉及到一些道德层面上的问题。这些情绪反应不仅造成精神压抑,同时也导致了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对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2006年7月~2008年6月,我们对105例乙型肝炎患者的忧虑认真分析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乙型肝炎患者 病毒性肝炎患者 情绪反应 机体抵抗力 非特异性 情绪变化
  • 简介:由于乙型肝炎患者疾病恢复的长期性、反复性、传染性及心理不平衡性等特点,护理行为如仅限于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已不能达到心理、社会、文化、发展、自理等整体护理的需要.我们通过对乙型肝炎患者的系统观察,设计和应用乙肝患者需求调查表对168例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乙型肝炎患者 心理影响 护理行为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民间乙肝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服用民间乙肝方(黄芪、鸡骨草、黄脚鸡、绣花针)治疗。对照组34例服用益肝乐治疗。观察2组疗效、肝功能及HBsAg、HBV-DNA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对照组为79.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肝功能恢复及HBsAg、HBV-DNA转阴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民间乙肝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好。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民间 乙肝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肝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我院110例慢性乙肝患者与237例健康体检者的心理特点。结果慢性乙肝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常模组(p<0.05)。慢性乙肝组SCL-90各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常模组均(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对其进行有针对的心理干预能有效的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心理评估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乙肝相关性肾炎的诊治方法。方法 搜集前人研究结果 ,分析总结。结果 乙肝相关性肾炎需根据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确诊 ,并给予抗病毒、激素、保护肾功能及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结论 乙肝相关性肾炎临床特点以肾组织中乙肝病毒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为主 ,采用抗病毒联合保护肾功能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的疗效较好。

  • 标签: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