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纪美玲 彭易根 杨宝成 杨永圣 顾乐 燕宪亮 许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0年第04期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急诊科 211100;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 221002;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221004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急诊科 211100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 221002;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221004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 221002;江苏省卫生应急研究所,徐州 221002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急诊科 211100;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 221002;江苏省卫生应急研究所,徐州 2210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龄对乳酸清除率(lactate clearance rate, LCR)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价值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8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收治的资料完整的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非老年(18~74岁)和老年(≥75岁),再根据住院结局分为存活和死亡。记录患者确诊脓毒性休克时(0 h)、接受治疗后12 h和24 h的动脉血乳酸(lactate, Lac)水平,计算12 h LCR、24 h LCR;记录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APACHE 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评分、住院天数及住院结局;统计分析各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期间共483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其中286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老年111例、非老年175例。老年死亡61例(55.0%)、非老年死亡55例(31.4%)。COX回归分析及生存时间曲线显示年龄是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患者死亡风险是非老年的1.95倍。不同年龄的死亡患者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血Lac水平高于存活,24 h LCR低于存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老年死亡患者12 h LCR与老年存活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及血Lac水平与住院病死率呈正相关,与LCR呈负相关。结论年龄、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Lac水平和LCR是住院结局的相关因素,其中年龄是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LCR无法准确评估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脓毒性休克 乳酸清除率 预后 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烟状况与安徽省胃癌患者发病年龄间的风险关联,同时估算因吸烟导致的胃癌直接医疗费用负担。方法收集2017年安徽省10个肿瘤登记地区的新发胃癌患者及其入院治疗的直接医疗费用信息。通过单因素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吸烟状况与胃癌患者发病年龄的关系。使用中位数和吸烟归因危险度法描述安徽省归因于吸烟的胃癌直接医疗费用。结果本次研究共分析736例胃癌患者资料。单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农村户口(t=2.091,P=0.037)、吸烟(t=-2.357,P=0.001 9)和饮酒(t=-2.036,P=0.042)与胃癌患者发病年龄提前有关。在校正性别、饮酒、BMI和户籍类型后,戒烟者提前发生胃癌的风险低于吸烟者(OR=0.36,95%CI:0.17~0.75)。2017年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736例新发胃癌患者归因于吸烟的总直接医疗费用负担为693.96万元,具有吸烟行为的胃癌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高于戒烟和不吸烟的胃癌患者。结论吸烟是安徽省胃癌发病年龄提前的危险因素之一,安徽省政府部门应加强控烟措施,降低胃癌患者的经济负担。

  • 标签: 胃癌 吸烟 危险因素 直接医疗费用
  • 简介:目的:探讨男性年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按照男方年龄将接受常规IVF-ET治疗的188对夫妇分为四年龄〈31岁53例,31~35岁78例,36~40岁37例,〉40岁20例。分析男方年龄对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各组间女方年龄、不孕年限、内膜厚度、基础FSH值、Gn总量、获卵总数、MII卵数、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等结果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方精液体积、精子密度、前向运动精子比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36~40岁(9.3±3.0)和〉40岁(9.5±2.6)的正常形态精子比率显著低于〈31岁(13.5±2.8)和31~35岁(12.6±2.7)(P〈0.05),而且36~40岁的受精率(76.6%)显著低于〈31岁(83.1%)和31~35岁(81.4%)(P〈0.05)。另外,〈31岁、31~35岁、36~40岁、〉40岁的着床率分别为:50.91%、41.32%、21.35%、23.4%(P〈0.05),妊娠率分别为64.15%、62.82%、40.54%、45.0%(P〈0.05),均呈一定的下降趋势。而各组间的流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正常形态精子比率及IVF的受精率、胚胎着床率及妊娠率呈现下降的趋势,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男性年龄 精子质量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受精率 着床率 妊娠率
  • 简介:目的总结不同年龄的咳嗽、喘息患儿过敏原分布特点。方法将232例反复咳嗽、喘息患儿按照不同年龄进行分类,并按照食入和吸入分别进行特异性IgE检出率比较,总结过敏原的分布特点。结果~1岁主要是食物过敏原,以牛奶为主,比例高达54.8%;~3岁组过敏原前3位依次为牛奶、鸡蛋、牛羊肉;~6岁组过敏原前3位为牛奶、霉菌、尘螨。吸入过敏原逐渐增多;6岁以上组过敏原前3位依次为尘螨、牛奶、猫狗毛,主要以吸入过敏原为主,食入过敏原明显减少。结论不同年龄食入、吸入过敏原检出率不同,婴儿多以牛奶为主,幼儿多以食入过敏原为主,学龄儿童多以吸入过敏原为主;特异性IgE检测对哮喘的诊断与评估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咳嗽 喘息 哮喘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性年龄和少精与精子顶体酶活性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3年11月-2015年12月在我中心进行精子顶体酶检测的3912男性患者,按年龄将患者分为20~30y、31~35y、36~40y和≥41y,4。采用改良Kennedy法进行精子顶体酶活性检测。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精子顶体酶活性逐渐降低,精子顶体酶活性异常率逐渐升高。≥41y精子顶体酶活性和精子顶体酶活性异常率与20~30y和31~35y两差异显著(P<0.05)。各年龄中,少精精子顶体酶活性显著低于正常,顶体酶活性异常率显著高于正常(P<0.05)。结论男性年龄和少精与精子顶体酶活性负相关。

  • 标签: 男性年龄 少精 精子顶体酶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形态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对客观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同年龄的白内障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发病形态,将120例患者分为三,皮质性白内障研究40例,核性白内障研究40例,后囊下型白内障研究40例,另外选择40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进行比较研究。分别对参与研究人员的年龄、最佳矫正远视力、眼内散射光以及对比敏感度进行检查,对比间结果。结果健康对照的健康者在眼内散射光、最佳矫正远视力、对比敏感度方面都要明显好于其它三,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依靠视力检查来评价白内障疾病,很难全面了解其对患者客观视觉质量的影响,在视力检查的基础上,配合眼内散射光以及对比敏感度的检查,才能全面掌握白内障对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以便选择治疗方案,确定实施手术的时机,在眼科临床上引起注意。

  • 标签: 白内障 视觉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 要: 目的:观察小剂量叶酸治疗 H 型高血压疗效。 方法:选取H型高血压患者86例 ,分为40-59岁38 例,60-75岁48例 ,两均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叶酸片,观察治疗3月。 结果:两患者降压效果均较明显。两患者Hcy下降水平差异明显(P

  • 标签: 小剂量叶酸 不同年龄 H型高血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对女性骨代谢产生广泛的影响,将伴随着女性整个人体发育过程。本文就体育锻炼对不同年龄段女性骨代谢的影响进行综述如下,以其为完善运动对女性骨质疏松影响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体育锻炼 不同年龄段 骨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年龄小儿静脉留置针部位选择及留置时间护理。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留置针治疗的480例小儿患者,根据其年龄将其分为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比较其留置针部位及留置时间,并对其护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新生儿及及婴幼儿穿刺部位以头部为主,儿童穿刺部位以上肢为主,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儿童最长,其次为新生儿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患儿出现的并发症主要为堵塞、外渗、脱出及静脉炎,其中以婴幼儿患儿发生率最高,为65.27%,显著高于新生儿及儿童(P<0.05)。结论新生儿及婴幼儿留置针以头部及上肢为主,儿童留置针部位以上肢为主,且应对其进行有效护理,以保证留置针的正常使用。

  • 标签: 不同年龄 小儿静脉留置针 部位选择 留置时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科不同年龄段就诊对象的心理特征,总结处理对策。方法采用预调查方法,观察法调查2017年1月—5月,口腔科就诊的儿童患儿200例,由护士评价患儿治疗、护理过程中的依次情况,行为表现,将患儿分为将患儿行为分为四类,同时对青少年(9~17岁)100例、青年(18~40岁)100例、中年(41~59岁)100例、老年(≥60岁)岁10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童患儿安静型12.0%、紧张型53.0%、娇养型25.0%、骄横型10.0%。青少年压力评分(26.1±5.6)分、青年(26.0±6.3)分,中年(32.5±10.6)分,老年(27.3±6.2)分,4~5级压力分别占占34%、35%、8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科就诊者不同年龄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需要灵活的采取不同的处理对策。

  • 标签: 口腔科 心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在口腔治疗中的护理要点。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90例口腔治疗患儿,随机分组,常规予基本护理,干预予不同年龄阶段针对性护理。比较两家长满意率;口腔治疗配合度、口腔治疗全程时间;护理前后紧张情绪评分;口腔治疗的不良事件概率。结果干预家长满意率高于常规,P<0.05;干预口腔治疗配合度、口腔治疗全程时间优于常规,P<0.05;护理前两紧张情绪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干预紧张情绪评分优于常规,P<0.05。干预口腔治疗的不良事件概率低于常规,P<0.05。结论口腔治疗者实施不同年龄阶段针对性护理效果好,可改善紧张情绪评分,减少口腔治疗的不良事件概率。

  • 标签: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 口腔治疗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行血震颤针法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随机分为两,每组20人,一施以行血震颤针法治疗,一施以常规针法治疗。结果:行血震颤针法可以更好的维持视力、控制进一步下降恶化,并可以显著改善黄斑区的色素上皮萎缩、色素紊乱和视网膜水肿等病理改变。结论:行血震颤针法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具有更好的疗效。

  • 标签: 针法 行血震颤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手段对不同年龄扁桃体摘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上半年在我院行扁桃体摘除术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不同分为高龄和低龄,给予两患者恰当的术后护理,对比两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症状基本情况。结果 高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59%明显高于低龄的72.97%,符合统计学意义(χ2=6.36,P<0.05);两患者住院时间、3~4级出血基本相同,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龄患者疼痛情况和1~2出血情况明显低于低龄,且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年龄段扁桃体摘除术患者术后护理方式存在差异,根据年龄特点不同,护理侧重不同,患儿关注的重点在保持静脉通道畅通、安全护理上,成年人侧重患者心理疏导,提高依从性。实际护理中,应根据年龄特点进一步协调。

  • 标签: 不同年龄 扁桃体摘除术 护理思路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主要探讨抑郁症障碍患者在不同年龄段产生的影响因素。方法:让某医院符合CCMD-3抑郁障碍的病人参与一般情况调查表和CES-D表,并与健康体检者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CES-D表进行对比分析,有次明确抑郁症对不同年龄段产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文研究选择了63名抑郁症患者和31例健康体检者。最终结果显示,是否患有抑郁症于病人的工作性质、行为类型、家族史、家族是否有人自杀或自杀倾向、活动参与度这五项因素有紧密关系。结合回归方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行为类型和活动参与度的相关性更强。结论:在明确抑郁症对不同年龄段构成的影响因素后,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以此从基础上降低病人抑郁症程度。

  • 标签: 抑郁症 年龄段 工作性质 行为类型 活动参与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手足口病疫苗的接种年龄区间,并探讨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本次研究在进行实验设置时,将实验时间段设置在2018年4月至2022年3月,在该时段内将我院中收入的手足口病患儿共计1200名作为研究对象,而年龄区间值为0~11岁。在本次研究中,医务人员针对患儿的发病年龄时间进行记录,统计调查患儿的手足口病年龄区间流行病学,并分析手足口病疫苗接种的必要年龄区间。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本次研究中录入的1200名手足口病患儿中,0-4岁发病占比为513(42.75%),5-8岁发病占比为412(34.33%),8-11岁发病占比为275(22.92%)。结论:在针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年龄区间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儿童的高发年龄段,在0~4岁和5~8岁,整体来看8~11岁内的儿童整体发病率较低,在进行手足口病疫苗接种时,建议年龄区间为0~8岁8岁以后的儿童依旧具有一定程度的发病率,所以在临床上建议酌情接种。

  • 标签: 手足口病 疫苗接种 流行病学分析
  • 作者: 张慧 李筱荣 Zhou Lei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年第09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研究所 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分中心 天津市视网膜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4,Singapore Eye Research Institute,Singapore 999002
  • 简介: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多种并发症之一,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致盲眼病,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可以减少致盲性DR的发生。近年来随着高通量学技术的发展,蛋白学和代谢学在DR的早期诊断、发病机制研究以及治疗靶点探索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应用价值。传统生物标志物如糖尿病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等具有较高的预测DR进展的能力,但临床上仍然缺乏能够体现DR病理机制的独立预测因子。人工智能和机器算法等技术推动了蛋白学和代谢学对DR新型生物标志物的探索,使得新型生物标志物更加无创,稳健和敏感。在临床实践中,对预后存在差异的患者进行蛋白质和代谢物的检测,可以帮助临床医生从蛋白学和代谢学角度理解患者的异质性,推动了DR精准医疗的开展。本文对蛋白学和代谢学在DR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筛选、发病机制探索和精准医疗等方面采取的技术和策略进行阐述以期进一步推动这个领域的临床应用转化研究。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蛋白组学 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精准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中ki67<20%与ki67≥20%患者的生存预后。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51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采用SPSS 26.0分析其病理学特征及K-M生存曲线,分析及描绘其DFS和OS。结果:对KI67<20%和ki67≥20%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分别行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Log-rank 检验,其OS(P<0.032)和DFS(P<0.016)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ki67≥20%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因素。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ki67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