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胃空肠造瘘引流在腹膜十二指肠损伤中的应用。方法:总结1989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8例腹膜十二指肠损伤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1例。年龄9岁-52岁,平均年龄34,5岁。车祸5例,牛角顶伤2例,刀刺伤1例。十二指第二段损伤4例,第三段损伤4例。平均住院时间18天。结果:8例均手术治疗.治愈7例(治愈率87.5%).死亡1例(死亡率12.5%)。结论:腹膜十二指肠损伤应用胃空肠造瘘,引流治疗方法简单,效果良好,适合于腹膜十二指肠损伤的大部分病例。

  • 标签: 胃空肠造瘘引流 腹膜后十二指肠损伤 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 术后处理
  • 简介:急性、亚急性硬膜外血肿及慢性硬膜下血肿是颅脑外伤中常见的继发病变,开颅清除血肿是常规的治疗手段,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20例病人采用颅锥穿刺尿激酶溶解血块引流血肿,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尿激酶溶解 穿刺 颅内血肿 引流 常见 开颅
  • 简介:鼻导管吸氧是临床最方便、实用而有效的抢救措施。我院急诊科自94年以来,试用头皮针塑料管改制后代替鼻导管应用于抢救新生儿、婴幼儿时氧气吸入,获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1资料方法1.1资料:1994年1月至1995年7月共为118例患儿用改制的头皮针塑料管吸氧,其中早产儿38例,新生儿32例,2月至11月婴儿23例,1岁至2岁幼儿19例。1.2方法:取无菌头皮针2根(1根备用),用无菌剪刀将针头部分剪去,保留全部塑料管,再剪宽0.8厘米,长7至9厘米的胶市条一根,新生儿选择长度为7厘米为宜,1岁至2岁选择长度为9厘米

  • 标签: 头皮针塑料管 改制后 婴幼儿 新生儿 鼻导管吸氧 料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胃肠功能障碍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胃肠功能障碍组31例和非胃肠功能障碍组75例,评价胃肠功能障碍与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严重多发伤胃肠功能障碍总的发生率为29.2%,胃肠功能障碍组患者的ISS评分、APACHEⅡ评分、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非胃肠功能障碍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出现胃肠功能障碍往往预示患者病情严重和预后不良,对胃肠功能障碍给予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严重多发伤疗效的关键。

  • 标签: 严重多发伤 胃肠功能障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通过对冻干卡介苗在存放十年的质量结果进行收集,达成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的目的。研究方法通过将卡介苗装入安瓶和小瓶,分别对其中活菌数进行定期检测,分别在半年、一年及十年进行质量检测。分别将存放在相同小瓶当中的冻干卡介苗存放在不同的环境当中,分别在半年、一年及十年进行质量检测研究结果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发现在小瓶当中的冻干卡介苗活菌数量明显高于安瓶当中冻干卡介苗活菌数量,而同样采用小瓶存放的冻干卡介苗在存放十年其活菌数量依旧十分可观。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帕罗西汀与氟西汀治疗脑卒中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脑卒中抑郁患者被随机分成帕罗西汀组(31例)和氟西汀组(29例)进行为期6周治疗,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组显效率77.4%,氟西汀组为75.9%,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HAMD评分治疗1、2周末差异有显著性,提示帕罗西汀起效快,第4、6周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罗西汀与氟西汀相比较,疗效相当,但帕罗西汀具有起效早,不良反应小的优点.

  • 标签: 帕罗西汀 氟西汀 脑卒中后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施行有创操作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2014年8月~2015年8月间乳腺癌患者中4例施行有创操作发生静脉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经抗凝、介入下导管机械碎栓、溶栓等治疗,栓塞血管恢复通畅。结论有创操作增加了乳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形成的风险,重视VTE预防,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多学科协作,减少血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对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具

  • 标签: 乳腺癌 有创操作 静脉血栓栓塞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组护理和层级管理对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于2019年1月-2020年8月在本院进行,选取68例患者为对象,将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分组,每组34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为分组护理和层级管理。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组护理和层级管理能提升护理质量,对患者有利,要重视。

  • 标签: 分组护理 层级管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我爱人2002年因患右肾结核,在华西医院做了右肾切除术。术后服10个月抗结核药。2003~2004年到华西医院做B超、造影、小便病理检查都正常。2005年以来,镜检查出有红细胞,手术部位时有疼痛。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应怎样治疗?

  • 标签: 右肾结核 红细胞 疼痛 切除后 术区 尿检
  • 简介:目的:探讨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柱(壁)骨折手术患者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自2002年1月~2008年1月收治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柱(壁)骨折33例患者,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评定其治疗效果。结果:33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柱(壁)骨折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和整体护理,均获随访12—72个月,平均42个月,未发现股骨头坏死。其中优26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91%。结论: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柱(壁)骨折手术患者,通过采取围手术期的护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髋关节后脱位 髋臼骨折 手术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强力升白片治疗化、放疗白细胞减少症的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强力升白片口服2-4片/次,3次/日,直至白细胞恢复正常。对照组:采用利血生,口服20-40mg/次,3次/日,直至白细胞恢复正常。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占24.24%,有效42例,占63.64%,无效8例,占12.12%,总有效率87.88%。对照组:显效9例,占14.52%.有效32例.占51.61%,无效21例,占33.87%,总有效率66.13%,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强力升白片对化、放疗白细胞减少症有效。

  • 标签: 强力升白片 治疗 白细胞减少症 放疗后 总有效率 疗效对比
  • 简介:目的研究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不同移植术式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移植术A、B组,每组80例。移植术A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移植术B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情况和翼状胬肉治疗效果、术后干眼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情况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移植术B组翼状胬肉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移植术A组(85.00%)(P<0.05)。移植术B组术后干眼症发生率(2.5%)明显低于移植术A组(12.5%)(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的临床效果优于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效果,对泪液功能无不良影响,可降低术后干眼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 不同移植术式 干眼症 临床
  • 简介:摘要通过对四川、重庆等多个优秀运动队8个项目200名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及对部分运动员、教练员进行访谈,发现专业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性质与产生的原因与他们所从事的运动项目有关。同时还发现,运动损伤在康复过后,仍会造成竞技状态难以恢复的现象。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包括四个方面①在康复评定过程中,判定运动员竞技能力是否恢复,普通评定量表不适宜运用于运动员;②竞技运动员ADL能力的改善,并不能代表其竞技能力的恢复;③教练、团队及个人对竞技运动员竞技能力恢复与否认识的差异性;④运动损伤对运动员产生心理影响,形成心理疲劳及逃避心理。建议,重视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及正确的训练方法,同时注意运动员心理干预,减小运动损伤对运动员的心理影响,恢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

  • 标签: 运动损伤 优秀运动员 竞技状态 评价标准 心理影响
  • 简介:目的为了解母婴同室设立孕产妇的适应及需求情况的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加强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产妇适应和需求方面的护理。方法对2100例母乳喂养的孕产妇适应和需求进行调查,专人根据调查表按统一指导语在产妇住院人娩第二天至出院前进行询问,以便了解其适应因素;结果产妇对关注婴儿安全、婴儿温饱问题率下降;要求接受更多健康宣教、出院能得到院方服务率上升;对探视制度不理解率下降。针对上述有关产妇的需求问题,通过产前、产后相应的宣教和产妇关心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

  • 标签: 母婴同室 母乳喂养 健康宣教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中医优化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效果展开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入的例脑卒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组,其中25例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剩余25例采取中医优化康复护理干预(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同时对比两组护理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洼田饮水试验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研究组内患者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均有所改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 对中医优化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优化康复护理 脑卒中 吞咽功能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及阐明在绝经跌倒骨折妇女及跌倒无骨折妇女人群中,血液循环中骨硬化蛋白与血清骨代谢标志物、骨密度骨量之间的关系,同时试图了解骨硬化蛋白是否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生化标记物来预测脆性骨折。方法本次采用横向双盲前瞻性研究,对对50名健康的绝经前妇女(A组)、50名绝经跌倒股骨颈骨折妇女(B组)及50名绝经跌倒无骨折妇女(C组)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骨代谢标志物(CTX1、CTX2、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P1NP、RANK、RANKL)及骨密度(股骨颈、全髋、转子间及和L1-L4)。结果三组骨硬化蛋白、骨钙素、CTX1、CTX2、b-ALP、P1NP、RANK和RANKL均存在统计学意义。B组及C组的硬化蛋白没有统计学差异。相对于A、C两组,B组中股骨颈、全髋、转子间及L1-L4部位的骨密度显著降低,且三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B组及C组的硬化蛋白显著升高(488.52±164.53pg/ml,454.65±111.46pg/ml,P<0.001)。但B、C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01)。在所有研究对象中,硬化蛋白与股骨颈骨密度(r=-0.228;P=0.004)、平均转子骨密度(r=-0.199;P=0.002)和平均全髋骨密度(r=-0.273;P<0.001)之间呈负相关。结论由于绝经妇女中,骨折人群与未骨折人群血清骨硬化蛋白无统计学差异,因而硬化蛋白无法预测脆性骨折风险。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骨硬化蛋白 绝经后 骨脆性 骨密度
  • 简介: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卒中抑郁/焦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西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312例脑卒中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康复训练、心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每次1片,每日清晨服1次。所有患者治疗2个月。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患者治疗前后的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焦虑量表(HAMA)评分,血浆P物质(SP)、神经肽Y(NPY)、皮质醇(Cor)含量及副作用量表(TESS)评分。结果治疗,两组患者的HAMD、HAMA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0.26%和87.82%,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SP、Cor均明显下降,NPY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部分患者出现了厌食、恶心、头晕、失眠等反应,但均可耐受,观察组的TE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罗西汀治疗卒中抑郁/焦虑能够有效降低抑郁、焦虑症状,改善神经肽和皮质醇水平,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焦虑 帕罗西汀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巩膜加固术后ICL植入术矫正成人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04月-2021年0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视力矫正的24例(48眼)高度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对所有患者实施巩膜加固术+ICL植入术治疗,观察比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情况(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效球镜)、前房深度、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患者手术后的裸眼视力以及等效球镜相比手术前有明显变化(P<0.05),但患者手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相比较术前的差异较小(P>0.05)。患者手术后的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要低于手术前(P<0.05),而手术后的眼压相比较治疗前差异不大(P>0.05)。患者手术后3个月内并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在正成人高度近视患者的巩膜加固术后实施ICL植入术干预,其治疗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利于矫正患者的视力。

  • 标签: 后巩膜加固术 ICL植入术 成人高度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