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分析致使实验室微生检验标本不合格的一系列原因,并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之上找到合适的质量控制策略。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取材于XX疾控中心,将此疾控中心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所收取的两千份微生检验标本列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出不合格的微生标本所占比例,并且根据所获取资料具体分析标本不合格原因,在此基础上给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结果本次研究的所有微生检验标本中,一共出现了478份不合格标本,不合格率为23.90%;而这些不合格标本分别是水样标本、血样标本以及一次性标本。不合格的水样标本共计336份,在这些不合格标本中占比高达百分之七十点二九;不合格的血样标本共计62份,在不合格标本中占比12.97%;不合格的一次性标本共计80份,在不合格标本中占比16.74%。结论微生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微生样本的采集、运输、检测全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的按照要求和规范实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不合格标本出现的几率,并且给后续患者的疾病诊疗以可靠的参考。

  • 标签: 微生物检验标本 不合格原因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属于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场所,有刘彩英,新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质管科,425700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本文将分析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微生检验检测质量控制的相关问题,结合检验的具体方式加以阐述,为构建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 标签: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微生检验标本不达标的原因展开分析,对微生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对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相关工作的有效性提升起到促进作用。本文通过抽样调研的方式,对本院检验科自2015年4月起至2016年7月共计1200例微生检验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不达标标本的形成因素,并且针对性地提出调整应对措施。得出不达标标本产生主要成因是送检的不及时以及标本受到污染和采集标本的时间节点错误的结论。检验科室的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和医师的沟通与协作,确保标本采集与送检的及时性,规范各项工作环境的标准,使微生标本检验的合格率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使检验工作的精准度及工作效率都得到有效的保证。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顾2008-2016年清水县医院微生实验室标本检出情况,分析阳性率降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标签: 微生物 阳性率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开展当中,微生检验及检测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12月时间段内收治的196例住院患者为主要对象,将其根据处理方案均匀分成常规组与控制组,常规组患者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检验等,控制组患者则需要接受微生检验与检测处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例数及具体的感染程度。结果控制组患者的医院感染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且感染的程度远低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数据在对比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的控制当中,微生检测与检验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医院 控制 感染 微生物 检测 检验
  • 简介:摘要根据微生药敏反映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目标对溶血性链球菌进行微生鉴定,对其抗药性进行实验评估,深刻掌握溶血性链球菌的生物药敏机理和感染机制。方法本实验采用病料分离、PCR鉴定、镜检、药敏试验、攻毒试验与微生化学试验等。结果显示左氧氟沙星、氟苯尼考、头孢曲松、阿莫西林与磷霉素等对该菌的抑制效果很明显,为溶血性链球菌的深层研究提供基层研究参考。

  • 标签: 微生物 药物敏感性 溶血性链球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生检验在尿路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112例尿路感染患者病例,均来源于本院在2016年3月份至2018年3月份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使用随机分组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数量为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微生检验方法。结果观察组56例尿路感染患者中,肠杆菌科细菌数量为45例,占比为80.36%;非发酵菌等其它细菌数量为11例,占比为19.64%。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尿路感染程度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尿路感染控制中应用微生检验方法,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尿路感染程度,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尿路感染控制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DL-96II微生检测系统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下发的30株室间质控菌株(2016年~2018年)作为检测对象,运用DL-96II微生检测系统与API微生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并将结果与卫生部临检中心回报的结果进行比较,分别比较两种检测系统的菌种鉴定符合率和DL-96II系统的药敏结果符合率。结果DL-96II系统的菌种鉴定符合率为86.67%,API系统的菌种鉴定符合率为96.67%,二者没有明显的差异(p值>0.05),DL-96II系统的药敏结果符合率为97.83%。结论DL-96II微生检测系统的菌种鉴定准确率与API系统的相近,且药敏结果符合率很高,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 标签: DL-96II微生物检测系统 应用效果 API微生物鉴定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微生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相关内容。方法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中心预防医学门诊收集的血、尿、呼吸道等分泌物标本,从中采集了140株非重复病原菌,对其进行微生检验以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其临床检验结果。结果本次检验中,共采集了140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0株,所占比例42.86%,革兰阳性球菌80株,所占比例57.14%。常见菌种主要包含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等;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为33.57%。结论在临床研究中对微生进行检验分析细菌的耐药性对于了解致病菌的详细情况,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当重视微生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通过了解细菌的耐药性情况有效控制感染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细菌耐药性 监测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保证食品安全,需要对食品的微生含量做检测。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新技术被运用到食品微生检验检测中。本文描述食品微生检测的内容,探究微生检测的意义,简述几种新技术并对新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研究。

  • 标签: 新技术 食品安全 微生物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不同的微生检测方法来研究其对妇科炎症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 70例时间在 2018年 9月到 2019年 3月期间在我院被检测出患有妇科炎症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这些患者在阴道侧壁三分之一处的分泌物,同时将这些分泌物的阴道真菌按照培养法、凝集法、胺试验和镜检法等不同方法进行检验,再对检验的结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用凝集法、胺试验、培养法和镜检法对妇科感染的检出率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即 P>0.5。具体的检出率中,培养法、凝集法、胺试验、镜检法对应的相关检出率分别为 81.62%, 83.12%、 78.36%。 93.23%。结论:除了胺试验法以外,其余的方法对妇科感染炎症的检出率都很高,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因此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可以根据患者和医院的共同协商选择具体的检测方法。

  • 标签: 妇科炎症感染 微生物 检测方法 检测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由微生感染导致患者精子形态异常。方法经CASAS-QH-Ⅲ型精子微生动静态图像分析仪检测出56例精子头体尾精子形态异常超过正常精子的30%的标本做了支原体培养涂片染色,细菌鉴定,进行了追查。结果精子头部异常29例,体部异常22例,尾部异常5例,对56例异常精液进行培养。结果其中解脲支原体阳性的标本52例,有2例为大肠埃希菌。结论精子形态异常与微生感染有直接关系。

  • 标签: 精子头体尾形态异常 微生物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12月本院行常规治疗期间20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同样方法选取2018年1月-6月本院实施微生检验感染控制期间2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医院感染发生率(1.50%)低于对照组(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14,P=0.000)。结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控制中微生检验的应用效果理想,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医院感染 感染控制 微生物检验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提高临床微生检验质量的针对性对策。方法查找影响临床微生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提出针对性对策,比较干预前后微生检验阳性率及标本培养不合格率 [1]。结果血培养、痰培养、痰培养阳性率由干预前的 6.9%、 8.8%、 14.5%提高到干预后的 14.7%、 11.7%、 20.3%,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培养、痰培养、痰培养标本不合格率由干预前的 34.2%、 6.3%、 10.7%降低到干预后的 4.4%、 2.5%、 5.7%,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标本因素、人员因素、操作因素是影响临床微生检验质量的关键因素,积极加强临床微生检验标本质量控制管理,对多个环节实施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是提高检验水平与质量的重要途径。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质量 针对性对策
  • 简介:摘要:在基层疾控中心,微生检验作为其较为重要的环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工作质量,因而有效管理基层疾控中心的微生检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对于我国基层疾控中心而言,其在管理微生检验工作的过程中尚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例如检验人员缺乏较高的专业技能与素质、检验环境不符合相关标准,检验人员配置不足以及检验设备较为落后等。鉴于此,本文对微生检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微生临床检验质量。

  • 标签: 基层 疾控中心 微生物检验 常见问题 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