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本院2012年元月至2015年12月底,对独眼白内障32眼术前心理治疗分析,独眼白内障手术风险大,医患双方心理压力更大。但通过多次反复交流,取得双方信任后,制定个性化方案,选择适当手术时机,还是能达到预期效果的。

  • 标签: 独眼 白内障手术 术前心理干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情境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妊娠期孕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100名护理学专业学生,随机将入选的100名学生分为观察组(50名)与对照组(50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式,观察组则采取情境教学法。观察两组学生在妊娠期孕妇护理中的考核成绩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在妊娠期孕妇护理中的考核成绩以及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境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中妊娠期孕妇护理教学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 标签: 情境教学 妇产科护理学 妊娠期孕妇护理
  • 简介:摘要借助于形成性评价工作能够对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有效的评价,并且能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的纠正与完善,以此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应用,还能够使得传统应试教育弊端得到有效的转变,并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主要就基于在创新能力基础上生理学教学的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深入的研究。

  • 标签: 创新能力 生理学教学 形成性评价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为延续护理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82例PICC带管出院患者,根据延续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常规延续护理的对照组(n=41)、加行静脉治疗护理学组的观察组(n=41)。对比两组延续护理干预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组间静脉炎、穿刺点感染、滑脱、导管堵塞等总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干预中实施静脉治疗护理学组干预利于降低感染、导管脱落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静脉护理学组 PICC带管 延续护理 穿刺感染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的孕妇3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采取积极的心理学干预措施,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175例。其中常规组采取常规的孕产期服务模式,干预组则在常规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增加积极的心理学干预。对两组孕妇入组时、临产前抑郁自量表(SDS)测试及产后第7天、产后第42天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孕妇的抑郁症发生率。结果临产前,干预组的测试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组,且P<0.05。在产后第7天、第42天,常规组的抑郁症发病率明显高于干预组,且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积极的心理学干预,有利于缓解孕妇及家属的紧张不安心理,显著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积极心理学理论 产后抑郁症 干预 爱丁堡抑郁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积极心理学理论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根据心理学理论,制定各种积极有效的护理学措施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精神病量表(BPRS)、大体功能量表(GAS)进行评分。结果研究组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精神病量表(BPRS)、大体功能量表(G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心理学理论护理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学 精神分裂症 康复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应用。方法选取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依据积极心理学理论实施系统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品质、健康状况及1年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HEIQ总评分与SRHMS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1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可培养其积极心理,促进康复,降低复发率。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康复 积极心理学
  • 简介: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于2003年8月17日在中国·广西·北海市召开,李建明教授代表国际华人医学家理学联合会、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筹储组致开幕词。

  • 标签: 国际会议 应用心理学 学术交流 会议纪要
  • 简介:摘要在日常医院的护理过程中,心理学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工作中,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也是一场心理的较量和干预,因此,学好并运用心理学,将在日常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医学教育 护理学 心理学 凝聚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作用进行评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诊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各35例。两组均在治疗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探究组在康复护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指导,持续2个月,应用精神状态量表(MMSE)、认知量表(Mo-CA)、社会适应能力量表(SAFE)评测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MMSE、Mo-CA及SAFE评分均有改善,但探究组的改善效果更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好积极心理学理论,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促进预后,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精神分裂症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如何培养中职护理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方法随机抽取我校2014级中职护理专业的两个班级学生,将两个班级分别命名为A班(64人)和B班(65人),B班实行常规教学方法,A班实行以提高人际沟通能力为目的的情景模拟教学。比较两个班级在教学前后的人际沟通能力评分。结果最终纳入统计的学生数量为129人,包括A班64人,B班65人。两个班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在课程干预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课程干预后,所有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均提高,且A班的人际沟通能力显著优于B班,P<0.05。结论护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非常重要,采用情景模拟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 标签: 中职护理学生 人际沟通能力 情景模拟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校7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在基础护理学理论课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较教学前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教学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教学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教学效果,值得在基础护理学理论课教学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混合式教学模式 基础护理学理论课 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具有明显的心理健康功能和相应运用价值。文化心理学语境下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心理健康应用模式,主要包括应用原理与训练模式两部分。应用原理主要有内外双重的激励、直接合理的宣泄、明确具体的认同、心灵净度的升华。训练模式主要有原生态模式、虚拟模式、学院模式、教育模式、娱乐模式。

  • 标签: 文化心理 贵州少数民族 音乐舞蹈 心理健康 应用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不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展开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心理护理干预 糖尿病患者 主观幸福感 自我效能感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精神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的心理干预。干预2周后,采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 标签: 积极心理学理论 康复期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