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特点,并实施相关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治疗优良率为87.00%,未见复发病例。结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明确诊断后,根据游离情况,采取适当的手术治疗及护理措施,可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特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住院患者中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128例患者资料。结果2型糖尿病伴发恶性肿瘤的高峰为51~75岁,糖尿病平均发病年龄为57岁,恶性肿瘤平均发病年龄为66岁;其次以结直肠癌、食管癌、胃癌、乳腺癌、肺癌位高,临床以Ⅲ、IV为主,占总数的72.66%。化疗后较易出现血糖升高。铂类、蒽环类、嘧啶类、紫杉类、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类化疗药物易引起血糖升高。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多为中老年人,恶性肿瘤以结直肠癌、食管癌、胃癌,分期晚,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恶性肿瘤治疗过程有血糖升高的风险。

  • 标签: 2型糖尿病 恶性肿瘤 临床分析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年人群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间收治住院的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作为青年组。同时选取同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愿者50例作为老年组。比较分析两组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结果青年组男性、吸烟、饮酒及冠心病家族史的比例高于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左前降支病变、右冠状动脉病变及血栓形成的比例高于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双支病变及多支病变的比例高于青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人群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较多,左前降支病变、右冠状动脉病变及血栓形成为主要冠脉病变特点。应样控制并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定期体格检查,及早预防冠脉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青年 危险因素 冠脉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点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5年6年—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分析患儿发病治疗,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春、冬为主要发病季节,夜晚发病频率高于白天,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治愈率为96.3%。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气候相关,日常需要注意护理,促进康复。

  • 标签: 小儿咳嗽 变异性哮喘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对麻疹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与发病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区于200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报告发病的100例麻疹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男女发病率没有差异,其中麻疹发病年龄多分布于15~40岁之间;4、5、6三个月份是麻疹患者的高发时期;其中,29例接种麻疹疫苗的麻疹患者出现5例重型麻疹,24例轻型麻疹,71例未接种麻疹疫苗的麻疹患者出现40例重型麻疹,41例轻型麻疹,比较两者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麻疹患者可能与其接种疫苗不规范,疫苗抗体滴度下降,气候环境变化等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患者有必要再次进行麻疹疫苗接种,以增强免疫,降低麻疹的发病率。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空勤人员患有脂肪肝和胆囊息肉与年龄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统计本公司空勤人员的病例、出院诊断、病程记录,发现脂肪肝和胆囊息肉发生与年龄大小存在一定关系。并且选择普通人8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与空勤人员进行比较。结果1256名空勤人员中发现患有脂肪肝为391例,检出率31.1%,胆囊息肉78例,检出率6.21%。正常对照组发现患有脂肪肝为286例,检出率34.9%,胆囊息肉56例,检出率6.83%。其中40岁以下飞行员患有脂肪肝的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以下飞行员中同时患有脂肪肝和胆囊息肉的比例低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以上飞行员同时患有脂肪肝和胆囊息肉的比例接近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膳食,减少脂肪摄入控制体重增加,加强运动量是防止脂肪肝和胆囊息肉发生的重要措施。

  • 标签: 空勤人员 脂肪肝 胆囊息肉 特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广东惠阳地区中青年人高血压前期流行特点,对高血压前期进行合理干预,有效降低高血压及心脑血管并发症。方法在惠阳地区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计算人群中高血压前期患病率,比较高血压前期人群与正常血压,高血压人群相关指标差别。结果惠阳地区高血压前期本地区中青年高血压前期患病率为39.6%其中男性发病率42.0%,女性发病率36.7%,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高血压前期组吸烟及饮酒率较高血压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的体重指数、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的均数高于高血压前期组和正常血压组,而高血压前期组已经出现了高于正常的体重指数、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脂,三组间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惠阳地区高血压前期本地区中青年高血压前期患病率为39.5%,高血压前期阶段已经出现高代谢综合症,心血管危险因素明显增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类型肝衰竭临床特点以及转归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6例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类型肝衰竭在转归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肝衰竭患者预后受到患者年龄、凝血酶原活动度、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影响。乙型肝炎病毒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结论不同类型肝衰竭的病因差异显著,其预后也不同。急性肝衰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肝性脑病。其他两种类型的主要并发症为腹水。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是判断肝衰竭的特异性指标。尤其是在亚急性与慢性肝衰竭判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不同类型肝衰竭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用于诊断肺炎性假瘤的多排螺旋CT的特点及临床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40例患有肺炎性假瘤的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进行诊断和观察,并对诊断的资料及结果进行回顾,系统全面地分析多排螺旋CT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断的价值。结果40例肺炎性假瘤的发生位置均在肺外围处(100%,40/40),且发生在一叶区域的比例较大(92.5%,37/40),假性瘤的形态多为不规则状(80%,32/40),且有14例患者瘤中有粗大的毛刺,病灶出现之处临近胸膜的位置出现胸膜增厚的现象(72.5%,29/40),多排螺旋CT能准确地对桃尖征(80%,32/40)、平直征(67.5%,27/40)、晕征(45%,18/40)等用于衡量肺炎性假瘤症状做出诊断,与手术或活体细胞确诊对比,不存在差异性。结论多排螺旋CT用于诊断以及鉴别肺炎假性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70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下尿路症状(LUTS)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6年10月共705例在我院住院治疗的BPH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采用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问卷(IPSS)对BPH相关的LUTS进行评估,进一步分析其特点和危险因素。结果705例患者中轻度、中度和重度LUTS的比例分别为43(6.1%)、477(67.7%)和185(26.2%)。随着年龄的增加、tPSA的升高、前列腺体积的增大,患者IPSS评分显著增加(均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分析发现年龄(OR1.048,95%CI1.011~1.087)和前列腺体积(OR1.024,95%CI1.006~1.043)是中重度LUT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增长和前列腺体积增大是促进BPH患者中重度LUT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对于前列腺体积增大的老年BPH患者应予以积极的治疗,防止LUTS的加重。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下尿路症状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特点。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的甲状腺肿瘤患者78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外科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每组39例。保守治疗组给予传统中医药保守治疗,外科手术组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对应的外科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外科手术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4.89%,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的74.36%(P<0.05)。治疗后,外科手术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满意度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与传统中医药保守治疗相比,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操作简便、并发症少、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外科手术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新疆吐鲁番市140例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分布特点。得出结论GERD与性别、年龄密切相关,男性多于女性,汉族患者发病年龄高峰早于维族患者;汉族患者barrett食管发生比例高于维族患者。

  • 标签: 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分布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观察组,将同期收治的50例糖尿病无并发肺结核症状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期间对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并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同时对患者实施整体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痰菌阳性率、咳血症状发生率、纳差发生率、病灶空洞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应数据,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特点表现为痰菌阳性率高,多见咳血、纳差、病灶空洞现象,需通过实施整体性护理的方式,改善护理效果,促进疾病转归。

  • 标签: 糖尿病 肺结核 特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在2013月1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收治160例采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归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多发人群为儿童和老年人,联合用药、静脉滴注给药途径、复方制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很多,且不良反应发生具有多样性、和普遍性等,要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用药途径、方式和药物选择上的重视。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发生 特点 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的分析,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科学护理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05-2011.05入住我院的78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性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39)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39)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上述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转变的情况、健康知识知晓程度进行对比。结果(1)经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之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则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且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状况要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2)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干预之后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明显地低于观察组,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由于老年患者在上消化道出血时腹痛没有任何规律性,程度轻,临床症状不明显,而且还合并其他疾病的发生,因此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认为,常规护理方式效果不够明显,应该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这样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患者的心理状况、增加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度,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老年患者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特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年长儿和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年龄4~12岁的患儿35名年长儿为Ⅰ组,年龄小于3岁的51名婴幼儿为Ⅱ组,通过对体温,咳嗽,肺部啰音存在及消失时间,外周血,X胸片检查对比分析。结果年长儿支原体肺炎以高热刺激性咳嗽起病居多,肺部体征不明显,症状与X胸片不符,以肺泡型为主。婴幼儿则以中低发热及持续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肺部出现湿啰音者,明显高于年长儿,胸片以间质型为主。结论年长儿和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在症状体征等多方面有其不同的特点,而且临床表现并非全部典型。

  • 标签: 年长儿 婴幼儿 支原体肺炎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最佳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1月~20010年6月我院普外科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490例,其中年大于60岁30例作为观察组;年龄小于60岁4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临床表现、腹部体征、血常规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方面的不同,从中总结出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热比例低,腹部体征少,白细胞计数变化不明显,并发症多,确诊时间晚,以化脓、坏疽、穿孔为主,死亡率高。结论老年人阑尾炎临床症状、体征常不典型;病情进展快,应引起老年患者重视,应尽早诊断;保守治疗易复发,及时手术治疗是老年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治疗方案。

  • 标签: 老年急性阑尾炎 临床特点 化脓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部队训练导致劳力性热射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共收治38例因部队训练导致劳力性热射病患者。以该38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回顾分析基本资料及治疗方案。结果38例患者中,死亡2例、出现神经功能障碍1例,其余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后症状均得以改善,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对于劳力性热射病患者,治疗关键在于及时降温、补充体液及预防器官功能衰竭。但该病致死率较高,需加强预防,提升个人的防护能力。简而言之,劳力性热射病,预防大于治疗。

  • 标签: 部队训练 劳力性热射病 临床特点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ICU收治的合并急性呼吸衰竭高危孕产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37例高危孕产妇进行观察,记录急性呼吸衰竭发生率,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437例高危孕产妇中合并有急性呼吸衰竭35例,占8.01%。主要原因有子痫、重度先兆子痫、肺组织病变等,产妇主要有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结论急性呼吸衰竭是高危孕产妇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主要见于高龄产妇,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的因素众多,加强生命体征、临床症状体征监测,给予吸氧、化痰、限制性液体输入等治疗措施可以降低高危产妇死亡率。

  • 标签: ICU 急性呼吸衰竭 高危孕产妇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是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首选胰岛素有效控制血糖,合理抗结核是治疗的关键,同时提高对糖尿病及肺结核的重视,常规检查,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防止出现严重并发症。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肺结核 临床特点